選粉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19:13:41 2
專利名稱:選粉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粉體加工領域,尤其是一種選粉機。
背景技術:
目前行業內部使用的選粉機都只有機殼和轉子葉片組成,由於轉子葉片需要轉 動,所以其與機殼之間必然留有一定的間隙,導致選粉機內部的密封效果差。且該間隙會直 接導致轉子葉片內部顆粒較大的粉體會直接進入機殼上端的腔內,降低了選粉機的篩選效 果,致使產品的顆粒穩定性差。另一方面,當轉子葉片與機殼,轉子帶與機殼之間間隙內留 存了一定量的粉體後,會造成轉子葉片和轉子帶的磨損加速,使用壽命顯著縮短。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篩選效果好,使用壽命 長的選粉機。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選粉機,它主要包括機殼、轉子帶和轉子 葉片,轉子帶與轉子葉片為一體,機殼中有一凸起與轉子帶和轉子葉片配合,在凸起上表面 設置一圈第一羊毛氈,第一羊毛氈通過墊片和螺絲固定在凸起上表面,第一羊毛氈的內邊 與轉子帶的外邊相互接觸,在凸起下表面設置一圈第二羊毛氈,第二羊毛氈通過墊片和螺 絲固定在凸起下表面,第二羊毛氈的內邊與轉子葉片接觸。這種結構可以防止較大顆粒的 粉體通過凸起與轉子之間的間隙進入機殼上端的腔體內,提高產品的粒度穩定性。第一羊毛氈與轉子帶重疊的長度為3_5mm,第二羊毛氈與轉子葉片重疊的長度為 2-3mm。這樣的結構可以保證機殼與轉子之間的密封性能更好。本實用新型所得到的選粉機,其上下各設置有一層羊毛氈,防止轉子葉片內部的 較大顆粒的粉體通過轉子與機殼之間的間隙進入機殼上端的腔體,提高了產品的粒度穩定 性,還可以防止機殼上端腔體內部的較小粒度的粉體重新進入轉子葉片內部,導致重複篩 選,浪費工時,降低工效。另外羊毛氈的設置可以防止粉體進入轉子與機殼之間的間隙,減 少轉子的磨損,延長了轉子葉片的使用壽命,降低了生產的成本。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剖視圖。1機殼,2轉子帶,3轉子葉片,4凸起上表面,5凸起下表面,6第一羊毛氈,7第二羊 毛氈,8墊片,9螺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實施例1:
3[0012] 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描述的選粉機,它主要包括機殼1、轉子帶2和轉子葉 片3,轉子帶2與轉子葉3片為一體,機殼1中有一凸起與轉子帶2和轉子葉片3配合,在凸 起上表面4設置一圈第一羊毛氈6,第一羊毛氈6通過墊片8和螺絲9固定在凸起上表面 4,第一羊毛氈6的內邊與轉子帶2的外邊相互接觸,在凸起下表面5設置一圈第二羊毛氈 7,第二羊毛氈7通過墊片8和螺絲9固定在凸起下表面5,第二羊毛氈7的內邊與轉子葉片 3接觸。第一羊毛氈6與轉子帶2重疊的長度為3-5mm,第二羊毛氈7與轉子葉片3重疊的 長度為2-3mm。
權利要求1.一種選粉機,它主要包括機殼、轉子帶和轉子葉片,轉子帶與轉子葉片為一體,機殼 中有一凸起與轉子帶和轉子葉片配合,其特徵是在所述的凸起上表面設置一圈第一羊毛 氈,第一羊毛氈通過墊片和螺絲固定在凸起上表面,第一羊毛氈的內邊與轉子帶的外邊相 互接觸,在凸起下表面設置一圈第二羊毛氈,第二羊毛氈通過墊片和螺絲固定在凸起下表 面,第二羊毛氈的內邊與轉子葉片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選粉機,其特徵是所述的第一羊毛氈與轉子帶重疊的長度為 3-5mm,第二羊毛氈與轉子葉片重疊的長度為2_3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種選粉機,它主要包括機殼、轉子帶和轉子葉片,機殼中有一凸起與轉子帶和轉子葉片配合,在凸起上表面設置一圈第一羊毛氈,第一羊毛氈的內邊與轉子帶的外邊相互接觸,在凸起下表面設置一圈第二羊毛氈,第二羊毛氈的內邊與轉子葉片接觸。該選粉機,可以有效的防止轉子葉片內部的較大顆粒的粉體通過轉子與機殼之間的間隙進入機殼上端的腔體,提高了產品的粒度穩定性,還可以防止機殼上端腔體內部的較小粒度的粉體重新進入轉子葉片內部,導致重複篩選,浪費工時,降低工效。另外這樣的羊毛氈的設置可以減少轉子的磨損,延長了轉子葉片的使用壽命,降低了生產的成本。
文檔編號F16J15/16GK201815483SQ20102053331
公開日2011年5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17日
發明者王松泉 申請人:桐鄉磊石微粉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