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壓力鍋臺肩式彈性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06:52:41 1
專利名稱:一種電壓力鍋臺肩式彈性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壓力鍋的彈性結構,特別是一種電壓力鍋臺肩式彈性結 構。
背景技術:
隨著彈性技術在電壓力鍋上的廣泛應用,以及彈性結構電壓力鍋市場需求的不 斷增加,為了實現彈性位移控制壓力的目的,不同電壓力鍋生產廠,開發了形形色色的 電壓力鍋彈性結構。如中國專利ZL20052006^80.6公開的「一種電壓力鍋」,中國專利 ZL200620067375. 0公開的「一種自動電壓力鍋」,中國專利ZL032M749. 4公開的「一種電壓 力鍋用彈性受力結構」等等。已公開的電壓力鍋彈性結構技術,不同程度地存在下述問題用冷板製造的外鍋 來充當彈性元件角色的彈性結構電壓力鍋,因外鍋材料的限制,極易蠕變,壓力衰減嚴重, 控制壓力的彈性位移量小,生產時壓力調節困難,壓力控制精度低,洩壓壓力不穩定等不 足;在採用彈性元件的電壓力鍋結構中,應用大尺寸彈性元件,可以獲得較理想的彈性位移 控制參數,但生產工藝複雜,製造成本高,並且無法實現寬壓力控制目的;如果選用小尺寸 彈性元件直接放置在外鍋底部的彈性結構電壓力鍋,又會出現外鍋易蠕變變形,壓力衰減, 控壓精度不高,洩壓壓力一致性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通過充分應用彈性力學、材料力學理論,合理利用材料特 性,對外鍋結構進行改造設計,增強冷板外鍋的剛性,減少彈性材料的用量,提高彈性元件 的彈性位移量和調節能力,來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有效解決電壓力鍋蠕變,壓力衰減, 壓力調節難,控制精度低,洩壓壓力不穩定,製造成本高,寬壓力控制兼容性差等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壓力鍋臺肩式彈性結構,包括鍋蓋(1),密封圈(2),外鍋⑶,內鍋(4),電 熱盤(5),壓力開關(6)和彈片(7),其特徵是外鍋(3)底側有2至3個內凸凸臺,每個凸 臺上固定一片彈片(7),電熱盤(5)通過支柱與彈片(7)的兩端連接;所述外鍋(3)底側面可以是2個對稱的凸臺,也可以是3個120°均布的凸臺;所述的外鍋(3)的內凸凸臺之間的底,可以是連成一體的平底,也可以是中間掏 空,且向內翻邊的孔;所述彈片(7)呈圓弧狀平片,中部固定有用於緊固彈片(7)與外鍋(3)的螺栓,兩 端有用於連接電熱盤(5)的孔;所述的彈片(7)與電熱盤(5)兩支柱的任一一端必須是緊固連接,另一端可以是 活動連接,也可以是緊固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對電熱盤、外鍋、彈片的結構和相互間連接關係 的設計,達到增強外鍋的剛性,減少彈性材料的用量,加大壓力控制位移和調節能力。解決CN 201905721 U
說明書
2/3頁
電壓力鍋使用壓力衰減,壓力調節、控制精度低,洩壓壓力不穩定,製造成本高,寬壓力控制 兼容性差等問題。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示意剖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軸測示意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2個凸臺外鍋(3)與彈片(7)連接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3個凸臺外鍋(3)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彈片(7)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彈片(7)與電熱盤(5)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中1、鍋蓋;2、密封圈;3、外鍋;4、內鍋;5、電熱盤;6、壓力開關;7、彈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並不因所列實施 例而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如附圖5所示,彈片(7)呈圓弧狀平片,在彈片(7)的中部固定有螺栓,兩端分別 設有用於與電熱盤(5)連接的孔。如附圖6所示,電熱盤(5)是與彈片(7)螺栓伸出方向的反面連接,一片彈片(7) 對應與電熱盤(5)的兩個支柱連接,一端呈緊固連接,一端為活動連接,也可以是緊固連接。實施例1 如附圖1和附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壓力鍋臺肩式彈性結構,包括鍋蓋 (1),密封圈⑵,外鍋⑶,內鍋(4),電熱盤(5),壓力開關(6)和彈片(7),其特徵是外鍋 ⑶底側有2個內凸凸臺,每個凸臺上固定一片彈片(7),電熱盤(5)通過支柱與彈片(7) 的兩端連接。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壓力鍋臺肩式彈性結構的實現過程是電熱盤(5)的支柱連 接在彈片(7)的兩端,一端為緊固連接,一端為活動連接;2片彈片(7)固定在中間的螺栓, 分別穿過外鍋(3)的2個對稱的內凸凸臺,用螺母將裝好彈片(7)的電熱盤(5)緊固在外 鍋⑶上;裝有食物的內鍋⑷置於電熱盤(5)上,再將套裝好密封圈(2)的鍋蓋⑴旋 轉,使之與外鍋C3)在埠部分形成剛性連接,在內鍋(4)與裝好密封圈( 的鍋蓋(1)間 形成密閉空間;壓力開關(6)固定端倒裝並緊固在外鍋(3)底部外側,活動端與電熱盤(5) 的支柱接觸,且壓力開關(6)常態處於接通狀態。當電流通過壓力開關(6)流經電熱盤(5)時,熱能經內鍋(4)使食物升溫,食物中 的水隨著溫度的升高,不斷產生蒸汽,內鍋(4)與鍋蓋(1)的密閉空間內壓強會不斷升高; 因鍋蓋⑴與外鍋⑶是剛性連接,壓強通過內鍋G)、電熱盤(5)傳遞到彈片(7)的兩端, 彈片(7)的兩端發生向下的翹曲變形,使得電熱盤( 產生垂直向下的運動,電熱盤(5)與 壓力開關(6)活動端接觸的支柱,將推動壓力開關(6)切斷電源。如果壓力開關(6)損壞, 電熱盤(5)仍然加熱,內鍋(4)與裝好密封圈O)的鍋蓋(1)間形成的密閉空間壓強不斷 升高,彈片(7)的變形量加大,電熱盤(5)的向下位移也將加大,當位移使得內鍋(4)與密封圈⑵脫離時,內鍋⑷與裝好密封圈⑵的鍋蓋⑴間形成的密閉空間被打破,蒸汽從 內鍋(4)與密封圈(2)之間的間隙洩漏,從而可降低了內鍋內的壓強。當電源斷開後,電熱盤(5)停止加熱,內鍋⑷內部蒸汽溫度降低,壓強減小,彈片 (7)釋放能量,翹曲逐漸減小,託起電熱盤( 和內鍋G),壓力開關(6)重新接通,此過程 不斷循環,便實現了臺肩式彈性結構的位移控壓。實施例2 如附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壓力鍋臺肩式彈性結構的實現過程是電熱 盤(5)的支柱連接在彈片(7)的兩端,一端為緊固連接,一端為活動連接;3片彈片(7)固定 在中間的螺栓,分別穿過外鍋(3)的3個120°均布的內凸凸臺,用螺母將裝好彈片(7)的 電熱盤( 緊固在外鍋C3)上;裝有食物的內鍋(4)置於電熱盤( 上,再將套裝好密封圈 (2)的鍋蓋(1)旋轉,使之與外鍋C3)在埠部分形成剛性連接,在內鍋(4)與裝好密封圈 (2)的鍋蓋(1)間形成密閉空間;壓力開關(6)固定端倒裝並緊固在外鍋(3)底部外側,活 動端與電熱盤(5)的支柱接觸,且壓力開關(6)常態處於接通狀態。當電流通過壓力開關(6)流經電熱盤(5)時,熱能經內鍋(4)使食物升溫,食物中 的水隨著溫度的升高,不斷產生蒸汽,內鍋(4)與鍋蓋(1)的密閉空間內壓強會不斷升高; 因鍋蓋⑴與外鍋⑶是剛性連接,壓強通過內鍋G)、電熱盤(5)傳遞到彈片(7)的兩端, 彈片(7)的兩端發生向下的翹曲變形,使得電熱盤( 產生垂直向下的運動,電熱盤(5)與 壓力開關(6)活動端接觸的支柱,將推動壓力開關(6)切斷電源。如果壓力開關(6)損壞, 電熱盤(5)仍然加熱,內鍋(4)與裝好密封圈(2)的鍋蓋(1)間形成的密閉空間壓強不斷 升高,彈片(7)的變形量加大,電熱盤(5)的向下位移也將加大,當位移使得內鍋(4)與密 封圈⑵脫離時,內鍋⑷與裝好密封圈⑵的鍋蓋⑴間形成的密閉空間被打破,蒸汽從 內鍋(4)與密封圈(2)之間的間隙洩漏,從而可降低了內鍋內的壓強。當電源斷開後,電熱盤(5)停止加熱,內鍋⑷內部蒸汽溫度降低,壓強減小,彈片 (7)釋放能量,翹曲逐漸減小,將託起電熱盤( 和內鍋G),壓力開關(6)重新接通,此過 程不斷循環,便實現了臺肩式彈性結構的位移控壓。從實施例1和實施例2的敘述,不難得出寬壓力控制的實施,只需要通過調整彈片 (7)的數量、厚度、硬度便能實現。
權利要求1.一種電壓力鍋臺肩式彈性結構,包括鍋蓋(1),密封圈O),外鍋(3),內鍋,電熱 盤(5),壓力開關(6)和彈片(7),其特徵是外鍋(3)底側有2至3個內凸凸臺,每個凸臺 上固定一片彈片(7),電熱盤(5)通過支柱與彈片(7)的兩端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壓力鍋臺肩式彈性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外鍋(3) 底側面可以是2個對稱的凸臺,也可以是3個120°均布的凸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壓力鍋臺肩式彈性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鍋(3) 的內凸凸臺之間的底,可以是連成一體的平底,也可以是中間掏空,且向內翻邊的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壓力鍋臺肩式彈性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彈片(7) 呈圓弧狀平片,中部固定有用於緊固彈片(7)與外鍋(3)的螺栓,兩端有用於連接電熱盤 (5)的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壓力鍋臺肩式彈性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彈片(7) 與電熱盤( 兩支柱的任一一端必須是緊固連接,另一端可以是活動連接,也可以是緊固 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壓力鍋臺肩式彈性結構,包括鍋蓋(1),密封圈(2),外鍋(3),內鍋(4),電熱盤(5),壓力開關(6)和彈片(7),其特徵是外鍋(3)底側有2至3個內凸凸臺,每個凸臺上固定一片彈片(7),電熱盤(5)通過支柱與彈片(7)的兩端連接。本技術方案,有效解決了電壓力鍋使用壓力衰減,壓力調節困難,控制精度低,洩壓壓力不穩定,製造成本高,寬壓力控制兼容性差等問題。
文檔編號A47J27/08GK201905721SQ20112002092
公開日2011年7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0日
發明者葉俊英 申請人:蘇海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