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機搖架加壓測量儀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16:07:06 1
專利名稱:紡機搖架加壓測量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紡機搖架加壓測量儀,是一種用於紡織行業的測量儀器。
在紡織行業的生產中,為了保持優良的紗條質量,在粗紗和細紗工藝中普遍採用了重加壓工藝,隨著加壓工藝的採用,搖架加壓已成為現代羅拉牽引加壓機械的主要形式。彈簧搖架加壓,由於彈簧使用日久疲勞和平常檢修測量困難,尤其是搖架加壓機構壓力大小雖能調節,但因無專用儀器校準,所以,臺與臺、錠與錠之間的加壓差異無法統一,影響成紗質量和減少細紗斷頭率。因此,研製生產一種專門測量搖架施加皮輥壓力的儀器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雖然測量搖架加壓的方法很多,但普遍存在著測量精度差和調正工藝不方便的缺點。例如彈簧稱、槓桿稱對搖架施加皮輥所承受壓力進行測量,由於彈簧使用日久產生「疲勞」,測量精度差,難於保證加壓工藝的一致性。隨著技術的發展,後來人們把新興起來的傳感器技術引用來做成搖架加壓測量儀。這種儀器由傳感器、導線和儀表部分組成。它採用半導體應變片做力和電的轉換元件,粘貼於剛性材料製做的應變梁上的四隻半導體應變片組成電橋是傳感器的核心部分,由於應變梁受力,應變片阻值發生變化,使得傳感器得到輸出,再接上指針式儀表指示所加壓力的大小。這種測量儀較彈簧稱等測量儀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但是,由於傳感器與儀器部分間用柔性導線連接,這種儀器體積大、攜帶不方便,不能邊測量、邊調正工藝,難於統一臺與臺、錠與錠間的加壓差,工藝上機困難,這種儀器採用指針式儀表顯示,存在著人為讀數誤差,精度仍不合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型紡機搖架加壓測量儀,這種儀器小而輕、輸出大、精度高、攜帶方便、顯示直觀。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紡機搖架加壓測量儀,由傳感器、儀表部分和連接導線組成,其傳感器與儀表部分間由一剛性材料製成的空心管連為一體,連接導線置於空心管內,測量儀的傳感器與儀表部分共用一個電源,傳感器的輸出由A/D轉換器轉變成數位訊號後採用液晶顯示。
該紡機搖架加壓測量儀,因將傳感器與儀表部分用一剛性材料製成的空心管連為一體,二者間的連接導線置於空心管內,實現了機電一體化,使整個儀器成一剛性結構,使用、攜帶十分方便,傳感器與儀表部分共用一個電源,減小體積,採用A/D轉換器將傳感器的換擬信號轉換為數位訊號直接送液晶顯示,顯示直觀,提高了測量精度,測量儀的整個結構便於邊測量邊調正工藝,便於工藝上機。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紡機搖架加壓測量儀,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精度高、功耗低、使用攜帶十分方便。使用該測量儀便於邊測量邊調正工藝,可保證加壓工藝的一致性,提高成紗質量,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測量儀。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1.傳感器2.皮輥3.傳感器外殼4.應變梁5.螺母6.螺釘7.儀表8.接頭9.彎管10.半導體應變片圖2本實用新型採用的電路線路圖之一。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圖1所示為該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結構圖,傳感器採用半導體應變片式傳感器,為模擬實際受力,將傳感器外殼做成三部分,其形狀和搖架前、中、後皮輥直徑相應。傳感器的外殼,其一端裝有檔圈,其另一端部是制有外螺紋的空心彎管。空心彎管由紫銅材料或其它金屬材料製成,其一端內側制有與傳感器端部外螺紋相配合的螺母,(為調節測示儀角度,在傳感器端部還裝有一配套螺母5。)其另一端待儀器線路連接完畢時與儀表外殼的接頭焊接起來。儀表外殼採用塑料、有機玻璃或是它金屬板製做,接頭為一般儀表接頭。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電路接線圖之一。整個儀器由一個9V電池供電,前級設有欠壓保護,當電壓低於7.5V時發光二級管D發光。傳感器輸出的電壓信號由A/D轉換器轉換成數位訊號後送液晶顯示,A/D轉換器自身的-5V信號,由其自身的時鐘信號引出經負電壓發生器產生-5V電壓送到A/D轉換器的V-管腳。
權利要求1.一種紡機搖架加壓力測量儀,由傳感器、儀表部分和連接導線組成,其特徵在於(1)傳感器與儀表部分用一剛性材料製成的空心管連為一體,連接導線置於空心管內;(2)傳感器與儀表部分共用一個電源,傳感器的輸出由A/D轉換器轉換成數位訊號後送入液晶顯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的紡機搖架加壓測量儀,是一種用於紡織行業的測量儀器。這種新型紡機搖架加壓測量儀採用應變原理結合最新電子技術研製而成。它用半導體應變片式傳感器作測力元件,採用液晶直接顯示測力數值。傳感器與儀表部分組成一剛性結構,實現了機電一體化,較目前國內外使用的搖架加壓測量儀體積小、精度高、功耗低、結構緊湊、攜帶方便,使用該儀器測量紡機搖架施加皮輥的壓力,可以邊測量、邊調整壓力、可以大大提高成紗質量。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測量儀器。
文檔編號G01L1/00GK2040248SQ8821536
公開日1989年6月28日 申請日期1988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1988年10月27日
發明者曹德淳, 朱松盛 申請人:安徽省蚌埠市半導體器件廠, 安徽省紡織工業科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