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種組合物及其在製備tr3受體誘導劑中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16:59:21 2

專利名稱:一種組合物及其在製備tr3受體誘導劑中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醫藥品和食品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組合物及其在製備TR3受體誘導劑 中的應用。TR3(Nur77)是由立早基因NR4A1編碼的核受體。其在細胞漿合成後,進入核內作 為轉錄因子,通過其中央的DNA結合域與特定的DNA八聚體序列——Nur77/NGFI-B結合反 應元件相互作用,或與視黃醇受體RXR形成異源二聚體,結合到DNA應答元件上,調控靶基 因的轉錄活性,在細胞生長、分化和凋亡過程發揮重要作用。TR3家族成員的結構都具有核 受體的典型特徵N端的轉錄激活區AF1,高度保守的DNA結合區,C端配體結合區。許多外 界信號,包括各種生長因子(如神經生長因子、表皮生長因子、成纖維生長因子、血清生長 因子)、鈣離子載體、KC1、佛波酯、視黃酸家族、Tax蛋白等都能夠刺激細胞,誘導或抑制TR3 的表達。TR3不但可以介導多種人腫瘤細胞的凋亡,並與多種癌症相關。TR3也是肝炎病毒 蛋白作用的靶分子之一,肝炎病毒蛋白對於TR3轉錄因子蛋白正常調節功能的幹擾,與慢 性病毒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細胞癌的發生發展有密切關係。另外,TR3亞家族成員在血管 壁高表達可能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發病,Nur77調控基因轉錄激活參與巨噬細胞炎症反應何 血管平滑肌細胞增值;可以推測,Nur77位於細胞核內可能促進動脈粥樣硬化,位於細胞核 外時轉錄激活功能被抑制,可能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進展。因此,調控核受體TR3表達的 化合物,可能在核受體TR3相關的癌症、肝炎、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顯示出 廣闊的前景。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和缺點,本發明的首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包含 雙苯吡酮類化合物的組合物。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上述組合物作為製備TR3受體誘導劑的用途。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組合物,該組合物包括具有如式(I)
所述結構的雙苯吡酮類化合物 其中 R1 為 OH 或 OCH3 ;R2 為 H、OCH3 或取代基團 D ;R3 為 H、OH 或 OCH3 ;R4 為 H、OH、 取代基團D、取代基團E或取代基團F ;R5為H、0H、0CH3或取代基團F,R6為H、OH或OCH3, R7 為H、OH或OCH3, R8為H、OH、OCH3、取代基團C、取代基團D或取代基團F,且R2和R3間連接
背景技術:
取代基團A,R3和R4間連接取代基團B, 所述雙苯吡酮類化合物為1,6,7_三羥基-2-(3_甲基丁 _2_烯)_3_甲氧 基 _8_(3_ 羥基-3_ 甲基丁基)-雙苯吡酮(l,6,7-trihydroxy-2-(3-methylbut-2-en yl)-3-methoxy-8-(3-hydroxyl-3-methylbuty1)-xanthone, CF-I,如式 1 所不)、1,3,
7-三羥基-2-(3-甲基丁 -2-烯)-8- (3,7- 二甲基辛-2,5- 二烯)-雙苯吡酮(1,3,7_t rihydroxy-2- (3-methylbut-2-enyl)(3,7-dimethylocta-2,5-dienyl)-xanthone, CF-2,如式2所示)、1,2-甲氧基-3,7,8-三羥基-雙苯吡酮(1,2_dimethoxy-3,7,
8-trihydroxy-xanthone,CF-3,如式 3 所示)和 1,7_ 二羥基 _4-(3,7_ 二 甲基辛-2,6-二 烯)-5' -(1-羥基-1-甲基乙基)_4',5' -二氫呋喃[2',3' :3,2]_雙苯吡酮(1, 7-dihydroxy-4-(_3,7-dimethylocta_2,6-dienyl)_5 『 -(l-hydroxy-1-methylethyl)-4',5' -dihydrofuro[2',3' :3,2]_xanthone,CC-1,如式 4 所示)中的一種以上。 所述雙苯吡酮類化合物的製備方法按以下操作步驟將藤黃科黃牛木屬植物黃牛
木(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或紅芽木(Cratoxylum formosum subsp. pruniflorum)
的乾燥莖粉碎成粗粉,浸入提取溶劑中冷提或在提取溶劑中加熱回流提取,過濾或離心除 去不溶物,再對所得提取溶液進行減壓濃縮,分離得到如式(I)所述結構的雙苯吡酮類化
合物。所述提取溶劑為體積分數為60%乙醇;所述提取方法為回流提取,所述提取時間 為6小時;所述分離是採用層析分離法和/或萃取法進行分離。所述組合物中雙苯吡酮類化合物的質量百分含量為3. 3-16. 7%。上述的組合物在製備TR3受體誘導劑中的應用。上述的組合物作為TR3受體誘導劑可應用於製備預防或治療癌症、肝炎或動脈粥 樣硬化的食品或醫藥品。所述TR3受體誘導劑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混合製成散劑、片劑、膠囊劑、丸劑、 栓劑、滴丸劑、腸溶劑、注射劑、糖漿劑、乳劑、混懸劑、酊劑、膏劑或噴霧劑。如式(I)所述結構的雙苯吡酮類化合物或者選擇其中任意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化 合物以不同比例進行組合,使之與適宜的賦形劑相結合,按照常規方法製成的散劑、片劑、 膠囊劑、丸劑、栓劑、滴丸劑、腸溶劑、注射劑、糖漿劑、乳劑、混懸劑、酊劑、膏劑、噴霧劑等劑 型,用於製備TR3受體誘導劑及製備預防或治療TR3相關疾病,如血管疾病、癌症或糖尿病 的食品或醫藥品。口服給藥製成片劑、散劑、顆粒劑、膠囊劑等常用劑型時,可以選擇澱粉、乳糖、蔗 糖、甘露糖、羥甲基纖維素等作為賦形劑。除賦形劑外,還可以使用月桂醇硫酸鈉、硬脂酸 鎂、滑石粉等作為潤滑劑,糊精、結晶纖維素、玉米澱粉、明膠、聚乙烯吡咯烷酮、阿拉伯膠等 作為粘合劑,馬鈴薯澱粉、羥己基纖維素作為崩解劑。此外,還可以製成糖漿劑、乳劑、混懸 劑等。對於這些劑型,可加入矯味劑。外用劑型包括栓劑、軟膏劑、外用散劑、噴霧劑、灌腸劑、乳劑等。這裡所使用的固 體或液體添加劑是在本技術領域內經常使用的。對於軟膏劑,選用由水、脂肪油、羊毛脂、凡 士林、甘油、蜂蠟、石蠟、樹脂、高級醇、表面活性劑組成的疏水性基質或親水性基質等在內 的添加劑。製成注射劑時,一般是用注射用蒸餾水、生理鹽水、葡萄糖水溶液、注射用植物油、 丙二醇、聚乙二醇等。必要時,可以加入適宜的等張劑、助溶劑、抗氧化劑、防腐劑等。本發明相對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優點及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包含了雙 苯吡酮類化合物的組合物,該組合物具有誘導TR3受體表達的作用,可作為TR3受體誘導 劑,並可用於製備預防或治療癌症、肝炎或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食品或醫藥品,或將上述 組合物與其他確有相關用途的化合物、提取物混合,用於製備預防或治療癌症、肝炎或動脈 粥樣硬化等疾病的食品或醫藥品。


圖1是紅芽木中化合物CF-I CF-16 (10 μ Μ)的TR3轉錄活性圖。圖2是黃牛木中的化合物CC-I CC-5 (10 μ Μ)的TR3轉錄活性圖。圖 3 是紅芽木中化合物 CF-I CF-3、CF-5 CF-8、CF-10、CF-13、CF-14、 CF-16 (1 μ Μ)的TR3轉錄活性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的描述,但本發明實施方式不限於此。實施例1 從紅芽木中提取分離雙苯吡酮類化合物取紅芽木(Cratoxylum formosum subsp. pruniflorum)的乾燥蓮 5. Okg,粗碎後, 用8倍量60% (V/V)乙醇-水回流提取兩次,每次兩小時,合併提取液,減壓濃縮後得到總 浸膏(675. Og)。取紅芽木總浸膏(600g)溶解於適量水中,過濾,取濾液經大孔樹脂HP-20 開放柱色譜,乙醇-水梯度洗脫。分別減壓回收,得水洗脫部分(157.3g),40% (ν/ν)乙 醇-水洗脫部分(257. Og),以及90% (ν/ν)乙醇-水洗脫部分,此部分為紅芽木總雙苯吡 酮部位(CF,157. Og)。取90% (ν/ν)乙醇-水洗脫部分CF(117. Og),採用矽膠開放柱色譜,環己烷-乙 酸乙酯梯度洗脫,得到8個餾分。餾分Fr.4(環己烷-乙酸乙酯v/v,9 1洗脫部分, 4. Og),經Si^phadex LH-20柱色譜,氯仿-甲醇(4 1)洗脫後,再經矽膠開放柱色譜, 環己烷-丙酮(8 2)洗脫,得到8個子餾分(Fr. 4-1 Fr. 4-8)。子餾分Fr. 4-5和 Fr. 4-6分別經S印hadexLH-20柱色譜,氯仿-甲醇(4 1)和氯仿-甲醇(1 1)洗脫 得到化合物 CF-12 (14. 2mg)和 CF-5 (12. 8mg)。子餾分 Fr. 4-7 經 S印hadex LH-20 柱色 譜,環己烷-二氯甲烷(1 1)洗脫,及矽膠開放柱色譜,氯仿-甲醇洗脫及重結晶得到 化合物 CF-10 (15. 6mg), CF_9(12. 6mg),CF-15 (11. 6mg),CF-Il (22. 5mg),CF_2(15. 3mg) CF-16 (10. 3mg)和 CF-8 (11. 7mg)。子餾分 Fr. 4-8 經 S印hadex LH-20 柱色譜,氯仿-甲醇 (1 1)洗脫,得到化合物CF-4(26.6mg)餾分Fr.6(環己烷-乙酸乙酯v/v,8 2洗脫 部分,8. Og),經矽膠開放柱色譜,環己烷-乙酸乙酯梯度洗脫,得到8個子餾分(Fr. 6-1 Fr. 6-8)。子餾分Fr. 6-3(9 1洗脫部分)經S印hadex LH-20柱色譜,環己烷-二氯 甲烷(1 1)洗脫得到化合物CF-l(180.0mg)。子餾分Fr.6_4(8 2洗脫部分)經 Sephadex LH-20柱色譜,氯仿-甲醇(3 2)洗脫,及矽膠開放柱色譜,氯仿洗脫得到化 合物 CF-6 (31. 5mg),CF-13 (21. 6mg),子餾分 Fr. 6-7 (8 2 洗脫部分)經 S印hadex LH-20 柱色譜,氯仿-甲醇(3 2)洗脫,及矽膠開放柱色譜,氯仿-甲醇(100 0,100 1)洗 脫,得到化合物CF-3 (9. 4mg)和CF-14 (13. 2mg)。子餾分Fr. 6-8 (乙酸乙酯洗脫部分)經 Sephadex LH-20柱色譜,氯仿-甲醇(3 2)洗脫,得到化合物CF-7 (14. 7mg)。通過理化常數和現代波譜學手段(MS、NMR),結合文獻相關數據,鑑定了它們的結
構,如下所示。 注有*者為新化合物。化合物CF-I,黃色粉末,氯化鐵顯色呈陽性,提示有酚羥基存在。UV(MeOH)
λ — (log ε ) 206(4. 73),235 (4. 57),263 (4. 59),321 (4. 34) ,374(4. 15) nm ;IR(KBr) Vmax 3349 (OH),2914,1618 (C = 0) , 1481, 1292, 808cm_1, HR-ESI-MS 給出 m/z 427. 1748[M-Hr(calcd for C24H27O7,427. 1762),推測分子式 C24H28O7,計算不飽和度為 11。1H-WrGOOMHz, in acetone_d6)圖譜中,δΗ13·75(1Η,s,1-0Η)提示為氫鍵締合 的羥基氫信號,δΗ6. 80 (1Η, s, Η-5),6·46(1Η,s, H-4)為兩個芳香氫信號,δ Η3· 96 (3H,s, 3-0CHs)為一組甲氧基氫信號,一組氫信號 δΗ3. 31(2H,d,J = 7. 2Ηζ,Η-1' ),5. 22(lH,t, J = 7. 2Hz H-2' ),1.64(3H,s,H-4' ),1. 78 (3H,s,H_5')提示為一組異戊烯基取代基。 另一組氫信號 δΗ3· 48(2H,t,J = 7· 2Hz,H-l〃 ),1. 88 (2H,t,J = 7. 2Hz,H_2 〃 ), 1. 30 (6H, s,H-4",H-5")提示為一個3-羥基-3-甲基-丁基取代基。13C-NMR(100MHz,in acetone-cQ圖譜中共顯示23根譜線,其中一條從高度可知為 兩個碳信號的重疊,結合DEPT135可知,包括1個羰基碳信號(δ。183. 1),11個sp2雜化季 碳信號(δ c164. 4,160. 5,156. 2,154. 0,153. 4,141. 4,131. 4,131. 1,112. 0,111. 5,104. 3), 3個sp2雜化叔碳信號(δ c 123. 4,101. 1,89. 7),1個連氧季碳信號(5C 71. 2),3個亞甲基 碳信號(Sc 44. 1,22. 5,21. 9) 4個甲基碳信號(Sc 29. 6 X 2,25. 8,17. 8),1個甲氧基信號 (δ c 56. 4)。綜合以上UV,IR,1H-NMR, 13C-NMR數據,分子式和不飽和度推測該化合物為雙苯吡酮類化合物。結構中含有3個羥基取代基和兩個C-5單元取代基,及一個甲氧基取代基。在HMBC圖譜中,締合羥基氫信號δΗ 13. 75 (1-0Η)與碳信號160. 5 (C-I), 111. 5 (C-2),104. 3 (c-9a)相關,及異戊烯基的亞甲基氫信號δ Η 3. 31 (H-I')與碳信號 C-l,C-2,164.4(C-3)相關,確定該異戊烯基連接在C_2位。甲氧基氫信號δΗ 3. 96 (3_0CH3) 與C-3相關,確定該甲氧基連接在C-3位。芳香氫信號δ H 6. 46 (Η-4)與C_3,C-2, C-9a, 156.2(C-4a)相關,確定其連接在C-4位。剩下的六個芳香碳信號(δ e 154.0,153.4, 141. 4,131. 1,112.0,101. 1)為另一個苯環上的碳信號。亞甲基氫信號δΗ 3·48(Η_1"), 1.88(Η-2")與碳信號5C 131. I(C-S)相關,芳香氫信號δΗ 6. 80 (Η-5)與碳信號5C 154. 0 (C-IOa),153. 4 (C-6),141. 4 (C-7) ,112.0 (C_8a),確定該芳香氫 H-5 位於碳信號 δ0131. I(C-S)的對位,考慮到Η-5的化學位移值,確定其連接在C-5位。故該化合物被鑑 定為1,6,7-三羥基-2-(3-甲基丁 -2-烯)-3_甲氧基-8-(3-羥基-3-甲基丁基)-雙苯 吡酮,經SciFinder網絡檢索,未發現相關報導,表明這是一個新化合物。1H-NMR和13C-NMR 數據見表1。其結構式如下 化合物CF-2,黃色粉末,三氯化鐵顯色呈陽性,提示有酚羥基存在。UV(MeOH) Amax (log ε ) 205(4. 55) ,241 (4. 54) , 265 (4. 48) ,316(4. 24) , 379 (3. 77) nm ;IR(KBr)Vmax 3414,2923,1645,1458,1167,820cm-1 ;HR-ESI-Q-TOF-MS 給出 m/z 447. 2184[M-H]"(cacled fOrC28H31O5,447. 2177),推測分子式C28H32O5,計算不飽和度為13。1H-WrGOOMHz, in CDCl3)圖譜中,δΗ 13. 65 (1Η, s,1-0Η)提示為氫鍵締合的羥 基氫信號,兩個相互耦合的芳香氫信號δΗ 7. 13 (1Η, d,J = 8.8Hz,Η-6),7.08 (1Η,d,J = 8. 8Hz,,H-5)提示一個鄰位四取代的苯環存在,另一個芳香氫信號δΗ 6. 22 (1Η, s, Η-4)提 示一個五取代的苯環存在,一組氫信號、3. 41 (2H,d,J = 7.0Hz,H-I' ),5. 29 (lH,t,J = 7. ΟΗζ,Η-2' ),1· 74(3H,s,H-4' ),1. 83 (3H,s,H_5 『)提示為一組異戊烯基取代基。另一 組氫信號 δΗ 4. 24(2H,d,J = 6. 6Hz,H-l〃 ),5. 27 (1H,t,J = 6. 6Hz,H_2 〃),2. 06(2H,m, H-4〃),2. 09(2H,m,H-5〃),5. 04 (1H,t,J = 6. 4Hz,H_6 〃)1. 64 (3H,s,H_8 〃 ), 1. 86 (3H, s,H-9" ),1.57(3H,s,H-10〃 )提示為一個 3,7-二 甲基辛-2,6-二烯基取代基。13C-WR(100MHz,in CDCl3)圖譜中共顯示28根譜線,結合DEPT135可知,包括1個 羰基碳信號(δ c 183. 2),12 個 Sp2 雜化季碳信號(δ c 161. 9,160. 4,154. 9,151. 7,150. 9, 138. 1,134. 4,131. 8,127. 2,118. 3,108. 9,103. 8),6 個 sp2 雜化叔碳信號(δ c 123. 9, 123. 4,121. 7,121. 6,116. 4,93. 0),4 個亞甲基碳信號(δ c 39. 7,26. 4,25. 7,21. 4),5 個甲 基碳信號(S c25. 7,25. 5,17. 8,17. 6,16. 3),綜合以上 UV,IR, 1H-NMR, 13C-NMR 數據,分子式 和不飽和度推測該化合物為雙苯吡酮類化合物。結構中含有3個羥基取代基,一個C-5單 元取代基,及一個C-IO單元取代基。
在HMBC圖譜中,締合羥基氫信號δΗ 13. 65 (1-0Η)與碳信號Se 160. 4 (C-I), 108. 9 (C-2),103. 8 (C-9a)相關,及異戊烯基的亞甲基氫信號δ Η 3· 41 (H_l 『)與碳信號 C-I, C-2,161.9(C-3)相關,確定該異戊烯基連接在C_2位。芳香氫信號δΗ 6. 22 (Η_4)與 碳信號C-3,155. 0 (C-4a),108. 9 (C-2),C-9a相關,確定其連接在C-4位。亞甲基氫信號δ Η 4.24(Η-1")明顯的向低場位移,提示3,7_ 二甲基辛-2,6-二烯基可能連接在C-8位,通 過H-1"與碳信號150. 9(C-7),120. 2(C-8),118. 3(C-8a)的HMBC相關也可以確證。芳香 氫信號Sh 7. 13(H-6)與碳信號C-7,C-8相關,確定其連接在C-6位。故該化合物被鑑定 為1,3,7-三羥基-2- (3-甲基丁 -2-烯)-8- (3,7- 二甲基辛-2,5- 二烯)-雙苯吡酮,經 SciFinder網絡檢索,未發現相關報導,表明這是一個新化合物。1H-NMR和13C-NMR數據見 表1。其結構式如下 表1 匪R Data of CF-Iand CF-2 (400MHz for 1H WR) aMeasured in. acetone_d6 bMeasured in chloroform-d」 c Siganls may be interchangeable in each column.化合物CF-3,黃色粉末,三氯化鐵顯色呈陽性,提示有酚羥基的存在。UV(MeOH) λ —(log ε ) 205 (4. 78) , 238 (4. 50) , 269 (4. 41) , 281 (4. 09) , 309 (4. 23) , 372 (4. 23) nm ;IR(KBr)vmax3435,1619,1473,1293,1081,782CHT1 ;HR-ESI-Q-T0F-MS 給出 m/z 303. 0509 [M-H]_(cacled for C15H11O7, 303. 0510),推測分子式 C15H12O7,計算不飽和度為 10。 1H-NMR 譜(400MHz,in acetone_d6)中,δΗ 13. 26 (1Η,s,8-0Η)提示為氫鍵締合的羥基氫信 號,兩個相互耦合的芳香氫信號δΗ 7. 24,6. 79 (1Η, each, d, J = 8. 8Hz, H-6and H_5),提示 一個1,2,3,4-四取代苯環的存在,另外一個芳香氫信號δΗ 6. 73 (1Η, s, H_4)提示一個五 取代的苯環存在,δΗ 3.97、3.90(3H,each,s,3_0CH3)為兩個甲氧基氫信號。在HMBC圖譜中,締合羥基氫信號δΗ 13. 26 (8-0Η)與碳信號Se 148. 9 (C-8), 141. 0(C-7),109. 5 (C-Sa)相關,及芳香氫信號δΗ 7.24(Η_6)與碳信號C_8,C_7相關,確 定相互耦合的芳香氫信號H-6和6.79(H-5)基連接在C_6,C_5位。兩個甲氧基δΗ 3.97、 3. 90(3H,each,s,3-0CH3)的碳化學位移分別為δ 62. 1、61. 6,推測它們的鄰位都有取代基, 同時根據Η-4 ( δ 6. 73)的化學位移值,最終確定該結構為1,2-甲氧基-3,7,8-三羥基-雙 苯吡酮。1H-NMR和13C-NMR數據見表2,其結構式如下表 2 NMR Data (400MHz for 1H, in acetone_d6) 化合物CF-4,棕黃色粉末,三氯化鐵顯示呈陽性,提示有酚羥基存在。 ESI-MS (negative)給出 m/z 363 [M-H]、提示分子量為 364。結合 1H-NMR 和 13C-NMR 數 據,推測其分子式為C23H24O4,計算不飽和度為12。與文獻(Phytochemistry,1992,31 (1), 313-316)中的數據比較,基本一致,故鑑定該化合物為1,3,5_三羥基-4-(3,7-二甲基 辛-2,5-二烯)-雙苯吡酮,。1H-NMR和13C-NMR數據見表3。其結構式如下 表3 NMR Data (400MHzfor 1H, in CDC13+CD30D) 化合物CF-5,黃色粉末,三氯化鐵顯示呈陽性,提示有酚羥基存在。 ESI-MS (negative)給出 m/z 395 [Μ-ΗΓ,提示分子量為 396。結合1H-WR和13C-WR數據,推 測其分子式為C23H24O6,計算不飽和度為12。與文獻(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2004,12,1947-1953)中的數據比較,基本一致,故鑑定該化合物為1,3,6,7-四-羥基-2, 4-二(3-甲基丁基-2-烯)-雙苯吡酮。1H-NMR和13C-NMR數據見表4。其結構式如下 表 4 NMR Data (400MHz for1H, inacetone_d6)
化合物CF-6,黃色粉末,三氯化鐵顯示呈陽性,提示有酚羥基存在。 ESI-MS (negative)給出 m/z 395 [Μ-ΗΓ,提示分子量為 396。結合 1H-NMR 禾口 13C-匪R 數據, 推測其分子式為C23H24O6,計算不飽和度為12。與文獻(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8,46,688-693)中的數據比較,基本一致,故鑑定該化合物為1,3,6,7-四羥基-2,8-二 (3-甲基丁基-2-烯)-雙苯吡酮。1H-NMR和13C-NMR數據見表5。其結構式如下 表 5 NMR Data(400MHz for 1H, in acetone_d6) 化合物CF-7,淡黃色粉末,三氯化鐵顯示呈陽性,提示有酚羥基存在。 ESI-MS (negative)給出 m/z 341 [Μ-ΗΓ,ESI-MS (positve)給出 m/z 343 [M+H]+,提示分子量 為342。結合1H-NMR和13C-NMR數據,推測其分子式為C19H18O6,計算不飽和度為11。與文獻 (Phytochemistry,1996,43 (2),513-520)中的數據比較,基本一致,故鑑定該化合物為1, 6-二羥基-5-甲氧基-4,5-二氫-4,4,5-三甲基呋喃[2' ,3' :3,4]-雙苯吡酮。1H-NMR 和13C-NMR數據見表6。其結構式如下 化合物CF-8,黃色粉末,三氯化鐵顯示呈陽性,提示有酚羥基存在。 ESI-MS (negative)給出 m/z 341 [Μ-ΗΓ,提示分子量為 342。結合 1H-NMR 和 13C-NMR 數 據,推測其分子式為C19H18O6,計算不飽和度為11。與文獻(Phytochemistry,1972,ll(6), 2089-2092.)中的數據比較,基本一致,故鑑定該化合物為1,5,6_三羥基-3-甲氧 基-4- (2-甲基丁基-3-烯-2-基)-雙苯吡酮,1H-NMR和13C-NMR數據見表6。其結構式如 下 表 6 NMR Data of CF_7and (400MHz for 1H NMR, in acetone_d6)
a =Measured in Acetone-d6, b Measured in CDC13+CD30D化合物CF-9,黃色粉末,三氯化鐵顯示呈陽性,提示有酚羥基存在。 ESI-MS (negative)給出 m/z 257 [Μ-ΗΓ,提示分子量為 258。結合 1H-NMR 和 13C-NMR 數 據,推測其分子式為C14HltlO5,計算不飽和度為10。與文獻(Phytochemistry,1998,49(7), 2159-2162)中的數據比較,基本一致,故鑑定該化合物為1,7_ 二羥基-8-甲氧基-雙苯吡 酮。1H-NMR和13C-NMR數據見表7。其結構式如下 化合物CF-10,黃色粉末,三氯化鐵顯示呈陽性,提示有酚羥基存在。 ESI-MS(negative)給出 m/z 258[Μ-ΗΓ,515[2Μ-ΗΓ,提示分子量為 258。結合1H-NMR 和 13C-NMR數據,推測其分子式為C14HltlO5,計算不飽和度為10。與文獻(Planta Medica, 1999, 65 368-371)中的數據比較,基本一致,故鑑定該化合物為1,6- 二羥基-5-甲氧基-雙苯 吡酮。1H-NMR和13C-NMR數據見表7。其結構式如下 化合物CF-11,黃色粉末,三氯化鐵顯示呈陽性,提示有酚羥基存在。 ESI-MS (negative)給出 m/z 273 [Μ-ΗΓ,提示分子量為 274。結合 1H-NMR 和 13C-NMR 數 據,推測其分子式為C14HltlO6,計算不飽和度為10。與文獻(Phytochemistry,1996,42(4), 1195-1198)中的數據比較,基本一致,故鑑定該化合物為1,4,7-三羥基-8-甲氧基-雙苯 吡酮。1H-NMR和13C-NMR數據見表8。其結構式如下 化合物CF-12,黃色粉末,三氯化鐵顯示呈陽性,提示有酚羥基存在。 ESI-MS (negative)給出 m/z 287 [Μ-ΗΓ,提示分子量為 288。結合1H-WR和13C-WR數據,推 測其分子式為C15H12O6,計算不飽和度為10。與文獻(Phytochemistry 1993,33,809-812)中 的數據比較,基本一致,故鑑定該化合物為1,6_ 二羥基-7,8-二甲氧基-雙苯吡酮。1H-NMR 和13C-NMR數據見表8。其結構式如下 表8 匪R Data of CF-Il and CF_12(400MHz for 1H WR) a =Measured in Acetone-d6, b Measured in CDC13+CD30D.化合物CF-13,黃色粉末,三氯化鐵顯色呈陽性,提示有酚羥基存在。 ESI-MS (negative)給出 m/z 273 [Μ-ΗΓ,提示分子量為 274。結合1H-WR 和13C-WR 數據, 推測其分子式為C14HltlO6,計算不飽和度為10。與文獻(Planta Medica,2002,68,49-54)中 的數據比較,基本一致,故鑑定該化合物為1,3,6_三羥基-5-甲氧基-雙苯吡酮,。1H-NMR 和13C-NMR數據見表9。其結構式如下 化合物CF-14,黃色粉末,三氯化鐵顯色呈陽性,提示有酚羥基存在。 ESI-MS (negative)給出 m/z 257 [Μ-ΗΓ,提示分子量為 258。結合1H-WR和13C-WR數據,推 測其分子式為C14HltlO5,計算不飽和度為10。與文獻(Acta Chemica Scandinavica SeriesB Organic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 1987, B41 (3), 210-212)中的數據比較,基本一致, 故鑑定該化合物為1,5- 二羥基-6-甲氧基-雙苯吡酮。1H-NMR和13C-NMR數據見表9。其
結構式如下

表9 匪R Data of CF_13and CF-14(400MHz for 1H)
:Measured in DMS0_dfi, :Measured in Acetone_dfi化合物CF-15,黃色粉末,三氯化鐵顯示呈陽性,提示有酚羥基存在。 ESI-MS (negative)給出 m/z 227 [Μ-ΗΓ,455 [2Μ-ΗΓ,提示分子量為 228。結合 1H-NMR 和13C-NMR數據,推測其分子式為C13H8O4,計算不飽和度為10。與文獻(Journal of ChemicalCrystallography,2005,35 (1),23-25)中的數據比較,基本一致,故鑑定該化合物 為1,7-二羥基-雙苯吡酮。1H-NMR和13C-NMR數據見表10。其結構式如下 化合物CF-16,黃色粉末,三氯化鐵顯示呈陽性,提示有酚羥基存在。 ESI-MS (negative)給出 m/z 243 [Μ-ΗΓ,提示分子量為 244。結合 1H-NMR 和 13C-NMR 數 據,推測其分子式為C13H8O5,計算不飽和度為10。與文獻(Phytochemistry,1996,42(4) 1195-1198)中的數據比較,基本一致,故鑑定該化合物為1,4,7-三羥基-雙苯吡酮。1H-NMR 和13C-NMR數據見表10。其結構式如下 表 10 匪R Data of CF_15and CF-16 (,400MHz for 1H) a =Measured in CDC13+CD30D,b Measured in Acetone-d6.實施例2 從黃牛木中提取分離雙苯吡酮類化合物藤黃科黃牛木屬植物黃牛木(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的乾燥莖(6Kg), 用60% (V/V)乙醇-水加熱回流提取,濃縮提取物,分別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進行等體 積萃取3次,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即黃牛木總雙苯吡酮部位(142. 5g),經矽膠柱色譜,環 己烷-丙酮(98 2-0 100)梯度洗脫,得到10個子餾分(Fr. 1 Fr. 10)。從子餾分 Fr. 2 (95 5洗脫部分,1.9g),中析出結晶,過濾後,在環己烷-丙酮中經過重結晶得到化 合物 CC-5(187mg)。子餾分 Fr.4(9 1 洗脫部分,17. 5g),Fr. 5 (85 15 洗脫部分,9. 6g)和 Fr. 6中的不溶物在甲醇中重結晶得到化合物CC-3(210mg),CC_4(830mg)和CC_2(145mg)。 子餾分Fr.3(9 1洗脫部分,14. 7g)經矽膠中低壓柱色譜,環己烷-丙酮(9 1-7 1) 梯度洗脫得到9個子餾分(Fr. 3-1 Fr. 3-9)。子餾分Fr. 3-7 (7 1洗脫部分,630mg)中 析出結晶,過濾後得到化合物CC-I (67mg)。通過理化常數和現代波譜學手段(MS、NMR),結合文獻相關數據,鑑定了它們的結
構,如下所示。
18 注有*者為新化合物。化合物CC-1,黃色粉末,[a]o +9.0 (c 0. 568,acetone)。UV(CH30H)入 max(log e ) 378 (3. 68),323 (4. 08),266 (4. 40),241 (4. 36),231 (4. 39),204 (4. 38) ;IR(KBr) vmax3283cm_1 提示結構中有羥基存在,leeScnf1提示結構中有羰基存在。ESI-MS (positive)、給出m/ z487 [M+Na]+,ESI-MS (negative)給出 m/z 463 [M-HF,推出化合物分子量為 464。HR-TOF-MS 給出m/z 487. 2083([M+Na]+,計算值為487. 2097),確定化合物分子式為C28H3206,計算其不 飽和度為13。'H-NMR(400MHz, in DMS0_d6)顯示32個氫信號,結合HSQC圖譜,確認其中含1 個締合合酚羥基氫信號S 12. 96 (1H,s),1個酚羥基氫信號S 9. 91 (1H,s),1個羥基氫信 號 8 4. 68 (1H, s),3 個芳香氫信號[8 7. 38 (1H, d, J = 9. 0Hz),7. 38 (1H, d, J = 3. 0Hz), 7. 25 (1H, dd,J = 9. 0,3. 0Hz) ],2 個烯次甲基氫信號[S 5. 20 (1H, brt),8 4. 94 (1H, brt)], 1個連氧次甲基氫信號[6 4. 70 (1H, m)],4組亞甲基氫信號[6 3. 30 (2H, m),3. 07 (2H,m), 1. 95 (2H, m),1. 89 (2H, m) ],5 組甲基氫信號[Sl.77 (3H, s),8 1. 46 (3H, s),8 1. 43 (3H, s), 1. 17 (3H, s),8 1. 10 (3H, s) ]。13C_WR(100MHz,in DMS0_d6)圖譜共顯示 28 根譜線, 結合DEPT135和HSQC圖譜可知包括1個羰基碳信號(S 179. 9),11個sp2雜化季碳信號 (8 165. 4,154. 7,154. 2,153. 8,148. 9,134. 6,130. 5,120. 0,107. 1,102. 7,101. 1),其中 5 個為連氧季碳,5個sp2雜化叔碳信號(8 124. 2,123. 9,121. 5,118. 7,107. 8),1個連氧季碳 信號(5 70. 1),1個連氧叔碳信號(5 91. 1),4個亞甲基碳信號(5 38. 9,26. 2,25. 9,21. 4) 5 個甲基碳信號(6 26. 1,25. 2,24.0,17. 3,15. 8)。綜合1H-NMR、13C_NMR數據、分子式和不飽 和度,可以推測該化合物為雙苯吡酮類化合物,結構中含有三個羥基。iH-NMR圖譜中在6 12. 96 (1H, s,1-0H)處存在一個締合羥基信號,6 9. 91(1H, s, 7-0H)處存在一個游離酚羥基信號,HMBC譜中S9.91/C-6,C-7,C-8的相關證明了它連接在 C-7 上。在 8 7. 38 (1H, d, J = 9. 0Hz,H-5),7. 25 (1H, dd, J = 9. 0,3. 0Hz,H_6)和 7. 38 (1H, d,J = 3.0Hz,H-8)處三個芳香質子信號表明結構中的一個苯環具有ABX偶合系統。HMBC 譜中 5 7. 38/C-6, C-7, C_8a,C-10a, 7. 25/C-7,C_8,C-10a, 7. 38/C-6,C-7, C_9,C_8a,C-10a的相關證明了它們應歸屬為H-5,H-6和H-8。咕和13C-NMR圖譜中6 H3. 07(2H,m,H-4' )/ c 26. 2 (C-4 ' ),4. 70(1H,m,H-5' )/91. 1 (C-5 ' ),1. 17 (3H,s,H_7 ' )/26. 1 (C-7 '), 1. 10 (3H, s, H-8' )/24. 0(C-8' ), 6 c 70. l(C-6' ), 8H 4.68(1H, s,6' _0H)表明結構 中存在一個五碳單元。HMBC譜中可見下列相關H-4' /C-2,C-6',H_5' /C_3,H_7' / C-5',C-6',C-8',H-8' /C-5',C_6',C_7'和 6' -0H/C-6'由此可推斷出這個五碳 單元是一個連接著1-羥基-1-甲基乙基取代基的二氫呋喃環片段,二氫呋喃環連接在雙苯 吡酮母核的C-2和C-3上,1-羥基-1-甲基乙基連接在二氫吡喃環的C-2'上。咕和13C-NMR 圖譜中 SH 3. 30(2H,m,H-l〃 ) / 8 c 21. 4(C-1" ), 5. 20(lH,br t,H_2" )/121.5(C_2"), 1. 89 (2H, m, H-4 「 )/38.9(C_4 「 ),1. 95 (2H,m,H_5 「 )/25.9(C_5 「 ) ,4. 94 (1H, br t, H-6 「 )/123.9(C-6 「 ),1.46 (3H,s,H_8 「 )/25.2(C_8 「 ),1.77(3H,s, H-9 「 )/15. 8(C-9 「 ),1. 43(3H,s,H-10 「 )/17.3(C_10 「 ),8 c 134. 6 (C-3 「), 130. 5 (C-7")表明結構中存在一個3,7-二甲基辛-2,6-二烯基取代基。並根據HMBC譜 中H-1 「與C-3,C-4和C-4a相關推斷其連接在C-4上。綜合HSQC和HMBC圖譜,對該化合物的全部碳信號和氫信號進行了歸屬。經 SciFinder網絡檢索,未發現相關報導,表明這是一個新的的雙苯吡酮類化合物,命名為1, 7-二羥基-4-(3,7-二甲基辛-2,6-二烯)-5' _(1_羥基-1-甲基乙基)_4' ,5' 二氫呋 喃[2' ,3' :3,2]_雙苯吡酮,1H-NMR和13C-NMR數據見表11,其結構式如下 化合物CC-2,黃色固體。UVX =。H nm 366,322,259,243,203。IR(KBr) vmax3349cm"1提示結構中有羥基存在,1645cm"1提示結構中有羰基存在。ESI-MS(positive) 給出 m/z 465[M+H]+,ESI-MS (negative)給出 m/z 463 [M-H]、推出化合物分子量為 464。 結合i-NMR和13C-NMR數據確定化合物分子式為C28H3206,計算其不飽和度為13。與文獻 (Phytochemistry, 2006,67,470-474)報導的數據進行比較,基本一致。故該化合物被鑑定 為雀籠木酮B,cochinchinone B。i-NMR和13C_NMR數據見表11,其結構式如下
20 Measured in DMS0_d6, bMeasured in acetone_d6.化合物CC-3,黃色針晶,UVX nm: 383,381,317,267,235,202。IR(KBr)vmi3282CHT1提示結構中有羥基存在,1644CHT1提示結構中有羰基存在。ESI-MS(positive)給 出 m/z 403[M+Na]+,ESI-MS (negative)給出 m/z 379 [M-H]、推出化合物分子量為 380。 結合i-NMR和13C-NMR數據確定化合物分子式為C23H2405,計算其不飽和度為12。與文獻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1996,44,232-234)報導的數據比較,基本一 致,故該化合物被鑑定為1,3,7_三羥基-2,4-二(3-甲基丁基-2-烯)-雙苯吡酮。i-NMR 和13C-NMR數據見表12,其結構式如下
化合物CC-4,黃色針晶,UVX nm :363,316,260,243,204。IR(KBr)vmax 3356cm—1提示結構中有羥基存在,1648CHT1提示結構中有羰基存在。ESI-MS (positive)給出 m/z 433[M+Na]+,ESI-MS(negative)給出 m/z 409[M-HF,推出化合物分子量為 410。結合 i-NMR和13C-NMR數據確定化合物分子式為C24H2606,計算其不飽和度為12。與文獻(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 2006,20,1332-1337)報導的數據比較,基本一致,故該化合物被鑑定 為印度尼西亞藤黃酮B,dulcisxanthone B。W-NMR和13C_NMR數據見表12,其結構式如下 表12 NMR data of CC_3and CC_4(400MHz for NMR,in acetone_d6), 化合物CC-5,黃色方晶,UV(CH30H)nm 314, 258, 243, 204 ;IR(KBr)vmax 3402cm-1 提示結構中有羥基存在,1600CHT1提示結構中有羰基存在。ESI-MS(positive)給出m/z 447[M+Na]ESI-MS(negative)給出 m/z 423[M-H]、推出化合物分子量為 424。結合1H-WR 和13C-NMR數據確定化合物分子式為C25H2806,計算其不飽和度為12。與文獻(Australian Journal of Chemistry,1970,23,2539-2543)報導的數據比較,基本一致,故該化合物被鑑 定為倒捻子素,1H-NMR和13C-NMR數據見表13,其結構式如下 表 13 NMR data of CC—5 (400MHz for NMR, in acetone_d6) 實施例3 實施例1所得的雙苯吡酮類化合物對TR3mRNA表達的影響本實施例採用RT-PCR進行分析。NIH-H460肺癌細胞接種於6孔板中 (5X 105cells/well),貼壁培養過夜,並且飢餓12h後,加藥培養。按總RNA提取試劑盒說明 提取並純化細胞系的總RNA。並按照逆轉錄試劑盒說明將細胞總RNA的mRNA轉錄成cDNA。 PCR 條件20ii L 體系中 cDNA 4u L, 10XPCR buffer, 25mmol/L MgCl2, lOmmol/L dNTPs, 每次加 TR3 引物 10iimol/L,Taq 酶 1U,反應在 PCR 儀中進行。94 °C 4min,94°C 30sec, 56°C 30sec,72°C 30sec,35 個循環。PCR 引物序列TR3 上遊 5 ' -TCA TGGACG GCT ACA CAG-3 『,下遊 5' -GTA GGC ATG GAA TAG CTC-3' ; 3-actin 上遊 5' -CTGGAG AAG AGC TAC GAG-3 『,下遊5' -TGA TGG AGT TGA AGG TAG-3 『。實驗結果顯示雙苯吡酮類化合物 可以誘導TR3mRNA的表達,並且具有一定的量效關係。圖1_3是實施例1所得的強心苷類 化合物在不同濃度下對TR3的mRNA表達的影響圖。其中,化合物CF1、CF2、CF3、CF5、CF6、 CF7、CF8、CF10、CF13、CF14、CF16在1 P M濃度下即可誘導TR3mRNA的表達,活性強度與陽 性對照藥TPA相當,提示上述雙苯吡酮類化合物為TR3的誘導劑。實施例4 本發明雙苯吡酮類化合物對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本實施例採用MTT法測試化合物對腫瘤細胞的抑制作用。選融合度在80%,對數 期生長的細胞,用胰酶消化,轉移,離心,去上清液,用新配製的含10 % FBS (滅活的小牛胎 血清)的DMEM培養液混懸。各種細胞以1. 0 X 104/孔接種於96孔培養板均同時依次加入5 個不同稀釋度的待篩樣品藥液,每個稀釋度重複3個孔,同時平行做相同濃度的溶劑對照, 及不加藥的陰性對照,37°C培養72小時,MTT染色,DMS0脫色,測定0D57(I,計算腫瘤生長抑 制率IR(%)=(空白0D平均值-給藥組0D平均值)/空白0D平均值X100。實驗結果 參見表14。結果顯示,實施例1和實施例2中的紅芽木和黃牛木總雙苯吡酮部位和13個雙 苯吡酮類化合物對人體的4種腫瘤細胞乳腺癌細胞MCF-7 ;非小肺癌細胞H-460 ;肝癌細 m HepG2 ;SMMC-7221的增殖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表14 雙苯吡酮類化合物的體外抑瘤實驗數據 實施例5 紅芽木總雙苯吡酮部位顆粒劑的製備取實施例1所得紅芽木總雙苯吡酮部位5g與澱粉25g混合,加水製成軟材,過12 目篩進行造粒,乾燥後得到顆粒劑。本顆粒劑中,每300mg中含總雙苯吡酮部位50mg。實施例6 黃牛木和紅芽木總雙苯吡酮部位混合片劑的製備取實施例2所得黃牛木總雙苯吡酮部位和實施例1所得紅芽木總雙苯吡酮部位各 5g與羧甲基纖維素鈉36g及滑石粉4g混合,混合物用單衝壓片機打成直徑6mm,重量500mg 的片。本片劑中每片含總雙苯吡酮部位lOOmg。實施例7 :1,6,7-三羥基-2-(3-甲基丁 _2_烯)_3_甲氧基_8_ (3_羥基_3_甲基 丁基)-雙苯吡酮(CF-1)片劑的製備取1,6,7_三羥基-2-(3_甲基丁-2-烯)_3_甲氧基-8_(3-羥基-3-甲基丁 基)「雙苯吡酮(CF-1) lg與微晶纖維素27g及硬脂酸鎂2g混合,混合物用單衝壓片機打成 直徑6mm,重量300mg的片。本片劑中每片含1,6,7-三羥基-2-(3-甲基丁 _2_烯)_3_甲 氧基-8- (3-羥基-3-甲基丁基)-雙苯吡酮10mg。實施例8 :1,7_ 二羥基-4_(3,7-二甲基辛-2,6_ 二烯)_5' _(1_羥基甲基 乙基)-4',5' -二氫呋喃[2',3' :3,2]_雙苯吡酮(CC-1)膠囊劑的製備取1,7_ 二羥基-4-(3,7_ 二 甲基辛-2,6-二烯)_5 『 _(1_ 羥基 甲基乙 基)_4',5' -二氫呋喃[2',3' :3,2]_雙苯吡酮(CC-l)lg與乳糖27g、硬脂酸鎂2g混 合,以每300mg填充膠囊。本膠囊劑中,每個膠囊含1,7- 二羥基-4- (3,7- 二甲基辛-2,6- 二烯)-5 『 - (1 -羥 基-1-甲基乙基)-4' ,5' -二氫呋喃[2『 ,3' :3,2]_雙苯吡酮10mg。實施例9 :1,3,7_ 三羥基-2_(3-甲基丁 _2_ 烯)_8_(3,7_ 二 甲基辛-2,5_ 二 烯)_雙苯吡酮(CF-2)和1,2_甲氧基-3,7,8-三羥基-雙苯吡酮(CF-3)混合膠囊劑的制 備取1,3,7-三羥基-2-(3-甲基丁-2-烯)-8-(3,7-二 甲基辛-2,5-二烯)_ 雙苯吡酮(CF-2)和1,2_甲氧基_3,7,8_三羥基-雙苯吡酮(CF-3)各lg與乳糖25g、硬脂酸鎂 3g混合,以每300mg填充膠囊。本膠囊劑中,每個膠囊含雙苯吡酮類化合物20mg。實施例10 :1,2-甲氧基_3,7,8_三羥基-雙苯吡酮(CF-3)和1,5,6_三羥基_3_甲 氧基-4-(2-甲基丁基-3-烯-2-基)-雙苯吡酮(CF-8)複方泡騰片的製備取1,2_甲氧基-3,7,8-三羥基-雙苯吡酮(CF-3)和1,5,6_三羥基-3-甲氧 基-4-(2-甲基丁基-3-烯-2-基)-雙苯吡酮(CF-8)各2g,加硼酸6g,澱粉10g,碳酸氫 納4g,微晶纖維素12g和滑石粉4g混合,混合物用單衝壓片機打成直徑6mm,重量400mg的 片。本片劑中每片含1,2_甲氧基_3,7,8_三羥基-雙苯吡酮和1,5,6_三羥基-3-甲氧 基-4- (2-甲基丁基-3-烯-2-基)-雙苯吡酮40mg。實施例11 紅芽木總雙苯吡酮部位CF抗大鼠動脈粥樣硬化的實驗研究(1)試驗動物健康清潔級雄性SD大鼠50隻,8 10周齡,體重180 220g。(2)飼料機制顆粒飼料,基礎飼料配方麵粉20% (質量百分含量,下同)、米粉 2%、玉米20%、麩皮25%、豆料20%、骨粉2%、魚粉2% ;高脂飼料配方4%膽固醇、10% 豬油、0. 2%甲基硫氧嘧啶、86%基礎飼料。(3)儀器與試劑日本日立706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德國裡奧LE0-1430VP掃描 電鏡,膽固醇(上海山浦化工有限公司,化學純);甘油三酯測定試劑盒、總膽固醇測定試劑 盒、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測定試劑盒、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測定試劑盒均購自南京建成生 物製品研究所。(4)實驗方法動物分組與給藥實驗從50隻SD大鼠中隨機取12隻大鼠,飼餵基礎飼料,作為正 常對照組(A)。其餘38隻飼餵高脂飼料1個月後,隨機抽樣檢測2隻大鼠主動脈,以發現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為造模成功,將其餘36隻飼餵高脂飼料大鼠隨機分為3組,每組12隻, 即高脂模型組(B)、低劑量組,0. 5g/kg(C)、高劑量組,2g/kg(D)。用藥組灌胃相應劑量的藥 物,同時模型組與正常對照組均灌胃等量蒸餾水。灌胃量為每隻大鼠0. 5ml/d,共8周。觀察指標大鼠注射2%戊巴比妥納45mg/kg腹腔麻醉,切開頸部分離頸動脈,插 管取血2. 5mL,分離血清,按各檢測試劑盒的操作方法,測定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主動脈組織學觀察打開胸腔分離主動脈,剝去外膜脂肪,從主動脈弓處剪 5mmX 8mm大小1塊,用PBS緩衝液洗淨表面後,立即投入2. 5%戊二醛固定液中,接著用PBS 緩衝液漂洗後,用鋨酸固定,再用PBS緩衝液充分漂洗,然後分別用50%、70%、90%、 100% (V/V)乙醇逐級脫水共4次,用乙酸異戊酯置換乙醇後,將樣品移入臨界點乾燥儀用 液態C02乾燥,樣品乾燥後在離子濺射儀中鍍膜,最後掃描電鏡觀察。統計學分析實驗結果採用(x士s)表示,SPSS10. 0統計軟體進行方差分析。(5)實驗結果 實驗第8周末,高脂飼料組(B組)血清TC、TG、LDL-C水平比正常對照組(A組) 明顯升高,各用藥組與高脂飼料組(B組)比較,均能使血清TC、TG、LDL-C含量降低,高劑量 組有比較明顯的改善作用,且作用優於低劑量組,在降低TC、TG、LDL-C的同時,升高HDL-C, 表明有明顯的調血脂的作用(P < 0. 01),結果見表15。
表15治療後各組大鼠血脂比較(mmol/L,x士s) 注與A組比較,*P < 0. 01,與B組比較,AP < 0.01各組大鼠掃描電鏡結果比較,正常組見主動脈內膜表面光滑,完整,內皮細胞的縱 嵴呈規則性排列,有方向性,內皮細胞無隆起與剝脫,細胞間連接緊密,表面無沉積物。模型 組見主動脈內膜表面多處不光滑,病變顯著,呈多樣化,細胞排列變得不規則,方向性改變, 內皮細胞間連接遭破壞,表面可見松網狀或蟲蝕樣改變,表面有大量沉積物,內皮細胞萎 縮、增生、隆起、脫落,形成的縱嵴低平。加紅芽木總雙苯吡酮部位(CF)高劑量組見主動脈 內膜呈修復狀態,表面較光滑,內皮細胞排列的縱嵴較粗大,但較模型組規則,有方向性,內 皮細胞隆起明顯,連接尚緊密,偶見脫落的內皮細胞,表面可見少量黏附的小顆粒,但無大 量沉積物,也未見松網狀或蟲蝕樣改變。低劑量組見主動脈內膜表面不光滑,內皮細胞的縱 嵴呈不規則性排列,無方向性,內皮細胞呈隆起、增生、形成深淺不一的溝壑,呈柳葉狀、葡 萄狀等改變,細胞間連接較疏鬆,表面有大量沉積物。上述實施例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並不受上述實施例的 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 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一種組合物,其特徵在於該組合物包括具有如式(I)所述結構的雙苯吡酮類化合物其中R1為OH或OCH3;R2為H、OCH3或取代基團D;R3為H、OH或OCH3;R4為H、OH、取代基團D、取代基團E或取代基團F;R5為H、OH、OCH3或取代基團F,R6為H、OH或OCH3,R7為H、OH或OCH3,R8為H、OH、OCH3、取代基團C、取代基團D或取代基團F,且R2和R3間連接取代基團A,R3和R4間連接取代基團B,FSA00000148963500011.tif,FSA00000148963500012.tif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雙苯吡酮類化合物為1,6,7_三羥 基-2-(3-甲基丁 -2-烯)-3_甲氧基-8-(3-羥基-3-甲基丁基)_雙苯吡酮、1,3,7-三羥 基-2- (3-甲基丁 -2-烯)-8- (3,7- 二甲基辛-2,5- 二烯)-雙苯吡酮、1,2-甲氧基-3,7, 8-三羥基-雙苯吡酮和1,7-二羥基-4-(3,7- 二甲基辛-2,6- 二烯)_5' -(1-羥基-1-甲 基乙基)-4',5' -二氫呋喃[2',3' :3,2]_雙苯吡酮中的一種以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雙苯吡酮類化合物的製備方法按 以下操作步驟將藤黃科黃牛木屬植物黃牛木或紅芽木的乾燥莖粉碎成粗粉,浸入提取溶 劑中冷提或在提取溶劑中加熱回流提取,過濾或離心除去不溶物,再對所得提取溶液進行 減壓濃縮,分離得到如式(I)所述結構的雙苯吡酮類化合物。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提取溶劑為體積分數為60%乙醇; 所述提取方法為回流提取,所述提取時間為6小時;所述分離是採用層析分離法和/或萃取 法進行分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組合物中雙苯吡酮類化合物的質 量百分含量為3. 3-16.7%。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物在製備TR3受體誘導劑中的應用。
7.—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物作為TR3受體誘導劑應用於製備預防或治療癌症、 肝炎或動脈粥樣硬化的食品或醫藥品。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所述TR3受體誘導劑和藥學上可接受的 載體混合製成散劑、片劑、膠囊劑、丸劑、栓劑、滴丸劑、腸溶劑、注射劑、糖漿劑、乳劑、混懸 劑、酊劑、膏劑或噴霧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和作為製備TR3受體誘導劑的應用,屬於醫藥品和食品領域。所述的組合物作為TR3受體誘導劑應用於製備預防或治療癌症、肝炎或動脈粥樣硬化的食品或醫藥品,可製成散劑、片劑、膠囊劑、丸劑、栓劑、滴丸劑、腸溶劑、注射劑、糖漿劑、乳劑、混懸劑、酊劑、膏劑或噴霧劑。本發明基於機理TR3可能是篩選抗腫瘤及心腦血管藥物的一個理想的分子靶點,發現並發展具有選擇性調控TR3表達途徑的化合物或有此先進治療特點的藥物組合具有現實的意義。
文檔編號A61P3/10GK101889998SQ20101019147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8日
發明者姚新生, 張曉坤, 張雪, 戴毅, 段營輝, 王光輝, 陳杰波, 陳海峰, 靳三林 申請人:暨南大學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