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含鈦高爐渣生產二氧化鈦的方法
2023-05-26 16:47:21 2
專利名稱:一種利用含鈦高爐渣生產二氧化鈦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爐渣的綜合利用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利用含鈦高爐渣生產二氧 化鈦的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釩鈦磁鐵礦儲量較大,已探明為61. 9億噸。目前,我國已首先解決了利用高 爐冶煉高鈦型鐵(釩)精礦生產生鐵的技術難題,但大部分含鈦物相則以十分細小和分散 的狀態賦存到渣相,成為含15 25%的含鈦高爐渣,含鈦高爐渣中的鈣鈦礦相比較穩定,活 性較低,難以處理,大量堆積的含鈦高爐渣造成了鈦資源的流失,對環境也造成了巨大的汙 染。目前,為了從解決上述問題,科技工作者進行了大量的工作,可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中間合金技術,主要採用矽熱法還原+電爐冶煉鈦鐵合金技術。該方法雖然可 利用含鈦高爐渣中部分鈦,但耗電量大,成本較高,處理規模有限。第二類碳化、氯化技術,主要採用高溫碳化一低溫氯化製取四氯化鈦技術、高溫 碳化一碳化渣分選碳化鈦技術。該類碳化、氯化技術鈦的回收率較高,但工藝條件苛刻,處 理量有限,大量的副產的氯化物殘渣難於消化,嚴重汙染環境。第三類溼化學法,主要有酸法製取二氧化鈦技術。該方法雖然易操作、工藝簡單, 但不論是硫酸法還是鹽酸法提鈦,都存在水解後廢酸難於利用的問題,還會造成二次汙染。 如曹洪楊,付念新等發表的名為「改性含鈦高爐渣的鹽酸加壓浸出」的文獻中說明了在高壓 條件下利用鹽酸使高濾渣中的鈦浸出的方法。上述方案儘管技術上可行,但由於仍存在二次汙染、能耗大、處理量小等問題,最 終未能實現含鈦高爐渣的資源化、生態化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利用含鈦高爐渣生產二氧化 鈦的方法,在實現鈦的高轉化率的同時,最大地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按以下步驟進行
(1)將含鈦高爐渣經破碎、球磨和篩分後,置於含有NaOH和NaNO3的熔鹽體系中,其中 熔鹽體系中的NaOH與含鈦高爐渣的質量比為廣10:1,NaOH與NaNO3的摩爾比為廣10:1,在 溫度為20(T70(TC條件下反應3小時,獲得主要成分為鈦酸鈉、矽酸鈉及偏鋁酸鈉的中間產 物;
(2)然後將上述中間產物在6(T75°C的水中洗滌後過濾,可溶的矽酸鈉及偏鋁酸鈉進入 含有NaOH和NaNO3的鹼液,固相鈦酸鈉形成水洗料;
(3)將含有矽酸鈉及偏鋁酸鈉的NaOH和NaNO3的鹼液經除雜、濃縮後返回所述的NaOH 和NaNO3熔鹽體系中,矽酸鈉及偏鋁酸鈉作為生產鋁副產品和矽副產品的原料;
(4)含有固相鈦酸鈉的水洗料用無機酸進行溶解後,加入還原劑進行還原反應後過濾, 濾渣作為水泥原料,濾液為含鈦溶液;(5)將上述含鈦溶液過濾,濾液在4(Tll(TC下水解廣20小時後,再經過濾,得到無機酸 濾液和偏鈦酸產品;無機酸濾液返回到步驟(4)循環利用;
(6)上述偏鈦酸產品在60(Tl30(rC下煅燒,得到最終產品二氧化鈦粉。所述的含鈦高爐渣中鈦元素主要以鈣鈦礦相的形式存在,鈦的重量百分比為 10 50%。所述步驟(1)中的球磨時間為24 72h,球磨後的含鈦高爐渣經200目標準篩篩分。所述經破碎、球磨和篩分後的含鈦高爐渣,置於含有NaOH和NaNO3的熔鹽體系中, 鈦的浸出率達到70%以上;
所述步驟(2)中用水洗滌時的固液質量比為1:2(Γ40。所述的無機酸選用體積濃度為5%的鹽酸溶液。所述的還原劑選用亞硫酸鈉。所述的最終產品二氧化鈦粉為金紅石型二氧化鈦,質量純度>97. 6%。與現用技術相比,本發明的特點及其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提出了採用NaOH+ NaNO3熔鹽體系處理含鈦高爐渣,與傳統的氯化法和焙 燒法相比降低了反應溫度40(TC左右,不僅降低了能耗,且技術難度和設備投資費用大幅降 低,提高了工藝的可操作性。(2)本發明使用含鈦高爐渣為原料,與文獻中的加壓鹽酸法比較由於無需高壓條 件,降低了對設備的要求,並且本發明循環使用的NaOH+ NaNO3熔鹽體系在降低生產成本的 同時,避免了使用鹽酸對環境造成的二次汙染;
(3)本發明技術方案中分解介質進行內部循環、酸循環和分離技術大大降低了生產能 耗,並且排渣量的減少,廢氣的無粉塵排放,避免了對環境汙染。
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1所製備的二氧化鈦的SEM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1所製備的二氧化鈦的XRD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不僅限於下述的實施 例
實施例1
(1)將含鈦高爐渣經破碎、球磨24小時和篩分至200目後,置於含有NaOH和NaNO3的 熔鹽體系中,其中NaOH與含鈦高爐渣的質量比為4:1,NaOH與NaNO3的摩爾比為4:1,在溫 度為500°C條件下反應3小時,獲得成分為鈦酸鈉、矽酸鈉及偏鋁酸鈉的中間產物,鈦的浸 出率達到72. 5%以上;
(2)然後將上述中間產物在60°C的水中洗滌並過濾3次,每次洗滌固液質量比為1 20, 可溶的矽酸鈉及偏鋁酸鈉進入含有NaOH和NaNO3的鹼液,固相鈦酸鈉形成水洗料;
(3)含有矽酸鈉及偏鋁酸鈉的NaOH和NaNO3鹼液經除雜、濃縮後返回步驟(1)的NaOH 和NaNO3熔鹽體系,雜質作為生產鋁副產品和矽副產品的原料;(4)含有固相鈦酸鈉的水洗料用體積濃度為5%的鹽酸進行溶解後,加入亞硝酸鈉進行 還原反應後過濾,濾渣作為水泥原料,濾液為含鈦溶液;
(5)將上述含鈦溶液過濾,濾液在溫度為85°C下水解6小時後,再經過濾,得到無機酸 濾液和偏鈦酸產品;無機酸濾液返回到步驟(4)循環利用;
(6)上述偏鈦酸產品在溫度為650°C下煅燒6小時,得到最終產品為金紅石型二氧化 鈦,其SEM圖如附圖2所示,其XRD譜圖如附圖3所示,二氧化鈦純度為97. 6%。實施例2
(1)將含鈦高爐渣經破碎、球磨36小時和篩分至200目後,置於含有NaOH和NaNO3的 熔鹽體系中,其中NaOH與含鈦高爐渣的質量比為3:1,NaOH與NaNO3的摩爾比為3:1,在溫 度為450°C條件下反應3小時,獲得成分為鈦酸鈉、矽酸鈉及偏鋁酸鈉的中間產物,鈦的浸 出率達到70. 5%以上;
(2)然後將上述中間產物在60°C的水中洗滌並過濾3次,每次洗滌固液質量比為1 40, 可溶的矽酸鈉及偏鋁酸鈉進入含有NaOH和NaNO3的鹼液,固相鈦酸鈉形成水洗料;
(3)含有矽酸鈉及偏鋁酸鈉的NaOH和NaNO3鹼液經除雜、濃縮後返回步驟(1)的NaOH 和NaNO3熔鹽體系,雜質作為生產鋁副產品和矽副產品的原料;
(4)含有固相鈦酸鈉的水洗料用體積濃度為5%的鹽酸進行溶解後,加入亞硝酸鈉進行 還原反應後過濾,濾渣作為水泥原料,濾液為含鈦溶液;
(5)將上述含鈦溶液過濾,濾液在溫度為90°C下水解5小時後,再經過濾,得到無機酸 濾液和偏鈦酸產品;無機酸濾液返回到步驟(4)循環利用;
(6)上述偏鈦酸產品在溫度為650°C下煅燒6小時,得到最終產品為金紅石型二氧化 鈦,二氧化鈦純度為98. 2%。實施例3:
(1)將含鈦高爐渣經破碎、球磨72小時和篩分至200目後,置於含有NaOH和NaNO3的 熔鹽體系中,其中NaOH與含鈦高爐渣的質量比為5:1,NaOH與NaNO3的摩爾比為5:1,在溫 度為550°C條件下反應3小時,獲得成分為鈦酸鈉、矽酸鈉及偏鋁酸鈉的中間產物,鈦的浸 出率達到73. 8%以上;
(2)然後將上述中間產物在70°C的水中洗滌並過濾3次,每次洗滌固液質量比為1 30, 可溶的矽酸鈉及偏鋁酸鈉進入含有NaOH和NaNO3的鹼液,固相鈦酸鈉形成水洗料;
(3)含有矽酸鈉及偏鋁酸鈉的NaOH和NaNO3鹼液經除雜、濃縮後返回步驟(1)的NaOH 和NaNO3熔鹽體系,雜質作為生產鋁副產品和矽副產品的原料;
(4)含有固相鈦酸鈉的水洗料用體積濃度為5%的鹽酸進行溶解後,加入亞硝酸鈉進行 還原反應後過濾,濾渣作為水泥原料,濾液為含鈦溶液;
(5)將上述含鈦溶液過濾,濾液在溫度為95°C下水解6小時後,再經過濾,得到無機酸 濾液和偏鈦酸產品;無機酸濾液返回到步驟(4)循環利用;
(6)上述偏鈦酸產品在溫度為650°C下煅燒6小時,得到最終產品為金紅石型二氧化 鈦,二氧化鈦純度為98. 6%。實施例4
(1)將含鈦高爐渣經破碎、球磨36小時和篩分至200目後,置於含有NaOH和NaNO3的 熔鹽體系中,其中NaOH與含鈦高爐渣的質量比為6:1,NaOH與NaNO3的摩爾比為6:1,在溫度為600°C條件下反應3小時,獲得成分為鈦酸鈉、矽酸鈉及偏鋁酸鈉的中間產物,鈦的浸 出率達到75. 5%以上;
(2)然後將上述中間產物在75°C的水中洗滌和過濾3次,每次洗滌固液質量比為1 35, 可溶的矽酸鈉及偏鋁酸鈉進入含有NaOH和NaNO3的鹼液,固相鈦酸鈉形成水洗料;
(3)含有矽酸鈉及偏鋁酸鈉的NaOH和NaNO3鹼液經除雜、濃縮後返回步驟(1)的NaOH 和NaNO3熔鹽體系,雜質作為生產鋁副產品和矽副產品的原料;
(4)含有固相鈦酸鈉的水洗料用體積濃度為5%的鹽酸進行溶解後,加入亞硝酸鈉進行 還原反應後過濾,濾渣作為水泥原料,濾液為含鈦溶液;
(5)將上述含鈦溶液過濾,濾液在溫度為80°C下水解6小時後,再經過濾,得到無機酸 濾液和偏鈦酸產品;無機酸濾液返回到步驟(4)循環利用;
(6)上述偏鈦酸產品在溫度為650°C下煅燒6小時,得到最終產品為金紅石型二氧化 鈦,二氧化鈦純度為97. 9%。
權利要求
一種利用含鈦高爐渣生產二氧化鈦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按以下步驟進行(1)將含鈦高爐渣經破碎、球磨和篩分後,置於含有NaOH和 NaNO3的熔鹽體系中,其中熔鹽體系中的NaOH與含鈦高爐渣的質量比為1~10:1,NaOH與NaNO3的摩爾比為1~10:1,在溫度為200~700℃條件下反應3小時,獲得主要成分為鈦酸鈉、矽酸鈉及偏鋁酸鈉的中間產物;(2)然後將上述中間產物在60~75℃的水中洗滌後過濾,可溶的矽酸鈉及偏鋁酸鈉進入含有NaOH和NaNO3的鹼液,固相鈦酸鈉形成水洗料;(3)將含有矽酸鈉及偏鋁酸鈉的NaOH和NaNO3的鹼液經除雜、濃縮後返回所述的NaOH和 NaNO3熔鹽體系中,矽酸鈉及偏鋁酸鈉作為生產鋁副產品和矽副產品的原料;(4)含有固相鈦酸鈉的水洗料用無機酸進行溶解後,加入還原劑進行還原反應後過濾,濾渣作為水泥原料,濾液為含鈦溶液;(5)將上述含鈦溶液過濾,濾液在40~110℃下水解1~20小時後,再經過濾,得到無機酸濾液和偏鈦酸產品;無機酸濾液返回到步驟(4)循環利用;(6)上述偏鈦酸產品在600~1300℃下煅燒,得到最終產品二氧化鈦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含鈦高爐渣生產二氧化鈦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 的含鈦高爐渣中鈦元素主要以鈣鈦礦相的形式存在,鈦的重量百分比為10飛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含鈦高爐渣生產二氧化鈦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 步驟(1)中的球磨時間為24 72h,球磨後的含鈦高爐渣經200目標準篩篩分。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含鈦高爐渣生產二氧化鈦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 經破碎、球磨和篩分後的含鈦高爐渣,置於含有NaOH和NaNO3的熔鹽體系中,鈦的浸出率達 到70%以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含鈦高爐渣生產二氧化鈦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 步驟(2)中用水洗滌時的固液質量比為1:2(Γ4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含鈦高爐渣生產二氧化鈦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 的無機酸選用體積濃度為5%的鹽酸溶液。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含鈦高爐渣生產二氧化鈦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 的還原劑選用亞硫酸鈉。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含鈦高爐渣生產二氧化鈦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 的最終產品二氧化鈦粉為金紅石型二氧化鈦,質量純度>97. 6%。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爐渣的綜合利用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利用含鈦高爐渣生產二氧化鈦的方法。技術方案是將含鈦高爐渣經破碎、球磨和篩分後,置於含有NaOH和NaNO3的熔鹽體系中;然後將上述中間產物在60~75℃的水中洗滌後過濾;將含有矽酸鈉及偏鋁酸鈉的NaOH和NaNO3的鹼液經除雜、濃縮後返回所述的NaOH和NaNO3熔鹽體系中;含有固相鈦酸鈉的水洗料用無機酸進行溶解後,加入還原劑進行還原反應後過濾;將上述含鈦溶液過濾得到無機酸濾液和偏鈦酸產品;上述偏鈦酸產品在600~1300℃下煅燒,得到最終產品二氧化鈦粉。本發明在實現鈦的高轉化率的同時,最大地減少對環境的汙染。
文檔編號C22B34/12GK101994012SQ20101057620
公開日2011年3月3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7日
發明者於洪浩, 姜濤, 楊合, 段培寧, 薛向欣 申請人:東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