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毒素檢測儀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04:50:51 1
專利名稱:內毒素檢測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藥品檢測實驗設備。
技術背景在藥品中細菌內毒素檢測實驗中,需要對鱟試劑與樣品的混合物在37℃下進行保溫60分鐘,然後取出試管或安瓿觀察凝膠狀況,來決定樣品的內毒素含量是否超標。該實驗一般使用恆溫水浴配合定時鬧鐘來進行,由於安瓿放在試管架上進行加樣,所有安瓿加完樣後再一起放入到恆溫水浴中,一個試管架至少能容納50個安瓿以上,所以全部加樣完成後,前後的時間差有可能達到30分鐘以上,先加樣完成的樣品實際已經開始反應,有可能出現假陽性反應,帶來很大的檢測誤差。所以如何保證每個安瓿內被檢樣品的時間嚴格一致,是此類實驗丞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原理內毒素檢測儀(結構如附圖所示),主要具有電加熱元件1、溫度控制器2、觸動開關3、定時器4以及反應孔罩5。檢測儀設有數個可置入多個安瓿的恆溫套筒6,在全部恆溫套筒6的底部裝有電加熱元件1,統一加熱,電加熱元件1接有溫度控制器2。根據試驗需要將1個至數個恆溫套筒6組合在一起配有一個觸動開關2,觸動開關接有定時器3。在全部恆溫套筒6的上方(即檢測儀上部)配有反應孔罩5,反應孔罩5的作用是防止汙染和輔助保溫。將恆溫套筒6按預定的檢測溫度進行加熱,將一組安瓿放入恆溫套筒6後啟動觸動開關3,同時定時器4開始計時。根據預先設定的檢測時間,到時定時器4將發出聲光報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可以嚴格保證每組安瓿的保溫及檢測時間相同,避免恆溫水浴實驗加樣後在試管架上長期放置,待整個試管架的樣品放置完畢後,再一起放入恆溫水浴,造成樣品之間反應時間的差異。另外,由於儀器為電加熱元件加熱恆溫套筒,不存在水蒸氣問題冷凝後滴水帶來汙染問題,所以安瓿無需封口,放入儀器後蓋上反應孔罩即可,大大簡化了操作步驟。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圖。圖中電加熱元件-1;溫度控制器-2;觸動開關-3;定時器-4;反應孔罩-5;恆溫套筒-6。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細菌內毒素凝膠法檢測實驗中,需要對鱟試劑與樣品的混合物在37℃下進行保溫60分鐘。此試驗被檢樣品數量較多,所以根據實際需要內毒素檢測儀可設有多個恆溫套筒6,每個恆溫套筒放入一組裝有被檢測藥品的安瓿,每組安瓿的個數也根據需要而定。對本實施例而言,內毒素凝膠檢測儀的恆溫套筒採用鋁質材料,設有12個恆溫套筒,在每個恆溫套筒內放置8個安瓿(即每組8個)。本實施例將3個恆溫套筒組合在一起,即3個恆溫套筒設一個觸動開關3以及定時器4。將3組安瓿裝入恆溫套筒後即可啟動該組的觸動開關3,同時定時器4開始計時。這時可將其它組裝有被檢測藥品的安瓿依次放入恆溫套筒,次序先後不受影響。本實施例採用的電加熱元件為電阻絲,功率為100W。由於每組僅放置8個安瓿,時間較短所以可保證每組安瓿的保溫及檢測時間相同。每組安瓿或每個恆溫套筒都有各自的啟動時間,當到達預定的時間時,每個恆溫套筒將會發出聲光報警,檢測完畢。
權利要求1.內毒素檢測儀,主要具有電加熱元件(1)、溫度控制器(2)、觸動開關(3)、定時器(4)以及反應孔罩(5),其特徵是設有數個可置入多個安瓿的恆溫套筒(6),在全部恆溫套筒(6)的底部裝有電加熱元件(1),電加熱元件(1)接有溫度控制器(2),將1個至數個恆溫套筒(6)進行組合配有一個觸動開關(2),觸動開關接有定時器(3),在全部恆溫套筒(6)的上方配有反應孔罩(4)。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毒素檢測儀,其特徵是所述恆溫套筒(6)採用良好導熱金屬材料製成,如鋁。
專利摘要內毒素檢測儀,主要具有電加熱元件、溫度控制器、觸動開關、定時器等。儀器設有數個可置入多個安瓿的恆溫套筒,在全部恆溫套筒的底部裝有電加熱元件,電加熱元件接有溫度控制器。1個至數個恆溫套筒配有一個觸動開關及相應的定時器。檢測時將數個安瓿為一組放入恆溫套筒後啟動觸動開關,同時定時器開始計時。本實用新型可設置多個恆溫套筒,由於每組僅放置幾個安瓿,時間較短,而且每個恆溫套筒都有各自的時間控制,所以可嚴格保證每組安瓿的保溫及檢測時間相同。由於儀器為電加熱元件加熱恆溫套筒,不存在水蒸氣冷凝後滴水帶來的汙染問題,所以安瓿無需封口,放入儀器後蓋上反應孔罩即可,大大簡化了操作步驟。
文檔編號B01L7/00GK2804867SQ200520025240
公開日2006年8月9日 申請日期2005年2月2日 優先權日2005年2月2日
發明者趙海山, 潘曉蕾, 王兆武 申請人:天大天發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