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方法及裝置與流程
2023-05-30 17:41:51 1

本發明涉及虛擬實境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全景視頻呈現過程中,可以通過利用設備傳感器,實現播放視角的上下左右移動,從而實現接近上下左右360度自由切換視頻播放視角。在相關技術中,要實現全景視頻播放畫面的視野(Field of View,FOV)的調整,通常做法是通過感知用戶手指在播放設備的屏幕(比如智慧型手機的屏幕)的滑動數據從而改變視頻播放球面到成像投影面的距離來實現。
發明人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現相關技術存在以下問題:當人們在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設備中觀看全景視頻時,用戶的手指通常無法觸碰到播放設備的屏幕,因此,在VR設備中觀看全景視頻時無法進行全景視頻播放畫面的視野調整。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方法及裝置,解決在VR設備中觀看全景視頻時無法進行全景視頻播放畫面的視野調整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方法,包括:
當播放設備播放全景視頻時,獲取所述播放設備的移動信息;其中,播放的所述全景視頻為全景視頻模型投影到投影面上的視頻畫面;
根據所述移動信息,調整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以調整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獲取所述播放設備的移動信息包括:
採集所述播放設備在預設方向上的移動數據;
根據所述移動數據獲取所述播放設備的移動信息,所述移動信息包括移動狀態和移動距離,所述移動狀態包括在所述預設方向的正向移動和負向移動。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移動信息,調整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以調整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包括:
當所述移動狀態為在所述預設方向的負向移動時,將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進行縮小,以使得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縮小;
當所述移動狀態為在所述預設方向的正向移動時,將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進行放大,以使得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放大。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移動信息,調整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以調整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包括:
當所述移動狀態為在所述預設方向的負向移動且所述移動距離大於第一閾值時,將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進行縮小,以使得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縮小;
當所述移動狀態為在所述預設方向的正向移動且所述移動距離大於第一閾值時,將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進行放大,以使得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放大。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當所述投影距離放大到第二閾值或縮小到第三閾值時,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不變。
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裝置,包括:
獲取模塊,用於當播放設備播放全景視頻時,獲取所述播放設備的移動信息;其中,播放的所述全景視頻為全景視頻模型投影到投影面上的視頻畫面;
調整模塊,用於根據所述移動信息,調整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以調整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獲取模塊包括:
第一獲取單元,用於採集所述播放設備在預設方向上的移動數據;
第二獲取單元,用於根據所述移動數據獲取所述播放設備的移動信息,所述移動信息包括移動狀態和移動距離,所述移動狀態包括在所述預設方向的正向移動和負向移動。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調整模塊包括:
第一放大單元,用於當所述移動狀態為在所述預設方向的負向移動時,將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進行縮小,以使得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縮小;
第一縮小單元,用於當所述移動狀態為在所述預設方向的正向移動時,將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進行放大,以使得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放大。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調整模塊包括:
第二放大單元,用於當所述移動狀態為在所述預設方向的負向移動且所述移動距離大於第一閾值時,將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進行縮小,以使得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縮小;
第二縮小單元,用於當所述移動狀態為在所述預設方向的正向移動且所述移動距離大於第一閾值時,將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進行放大,以使得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放大。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調整模塊還包括:
處理單元,用於當所述投影距離放大到第二閾值或縮小到第三閾值時,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不變。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獲取播放設備的移動信息,根據所述移動信息來調整全景視頻模型與投影面的投影距離,從而調整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該技術方案能夠實現在VR設備中觀看全景視頻時根據用戶的移動對正在播放的全景視頻的視野進行調整,使用戶的真實感更強烈,提升了用戶的觀看體驗。
【附圖說明】
一個或多個實施例通過與之對應的附圖中的圖片進行示例性說明,這些示例性說明並不構成對實施例的限定,附圖中具有相同參考數字標號的元件表示為類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別申明,附圖中的圖不構成比例限制。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用戶觀看全景視頻的過程的場景模擬圖;
圖3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方法的流程圖;
圖4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所述VR設備的正視圖;
圖5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根據移動信息調整全景視頻的視野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的硬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本發明實施例的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方法,可以在任何合適類型的VR設備中執行,該VR設備可以是VR頭盔和播放設備共同組成的設備,也可以是VR一體機,其中,組成VR設備的播放設備是一種可用於播放全景視頻的終端,例如具有虛擬實境效果的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掌上電腦)、MP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4,動態圖像專家組)、智慧型手機等。該VR一體機是具備獨立處理器的虛擬實境頭戴顯示設備,該VR一體機具備獨立運算、輸入和輸出的功能。
本發明實施例的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裝置可以作為其中一個軟體或者硬體功能單元,獨立設置在上述VR設備中,也可以作為整合在該VR設備中的其中一個功能模塊,執行本發明實施例的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方法。
請參考圖1,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方法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01:當播放設備播放全景視頻時,獲取所述播放設備的移動信息;其中,播放的所述全景視頻為全景視頻模型投影到投影面上的視頻畫面。
該全景視頻是指能夠具有多個播放視角,提供與現實立體場景相類似的,令用戶具有沉浸式體驗的可播放視頻資源,其具體可以通過多種不同的方式製作形成,例如連續的多個角度畫面拼接形成的視頻/圖像。
該全景視頻通過全景視頻模型投影到投影面上的視頻畫面來進行播放,該全景視頻模型是根據全景視頻的特點人為建立的模型,該模型是一種虛擬模型,比如球體模型、立方體模型、稜錐模型,等。在本實施例中以球體模型為例進行解釋說明。
該播放設備是指用於播放該全景視頻的設備,該播放設備可以是VR一體機(比如該VR設備的顯示屏),也可以是與該VR設備的VR頭盔分開的獨立設備,例如移動終端(智慧型手機等),移動終端形式的播放設備在具體應用時一般是固定在VR頭盔上。
該移動信息是指該VR設備移動時的移動狀態和移動距離,其中,該移動狀態具體是指該VR設備的移動方向。當用戶佩戴好VR頭盔並開啟全景視頻播放時,該VR設備能夠通過特定的方法(比如傳感器、GPS定位等)來獲取用戶的狀態,即判斷用戶在觀看該全景視頻時是靜止的還是移動的。若感知到用戶移動,則獲取相應的移動信息,可以理解的是,獲取到用戶的移動信息也即是獲取到該播放設備的移動信息。
102:根據所述移動信息,調整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以調整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
發明人研究發現,全景攝像頭的攝像可以理解為以該全景攝像頭為中心,進行360度全空間的攝像。因此,為了還原出圖像幀對應的全景攝像場景,可以通過在三維空間內構建全景視頻的模型,並將該二維的圖像幀映射到虛擬的該模型上,就可以通過映射到模型表面的圖像還原出全景攝像現場場景。
以球體模型為例,在三維空間內球體模型可以表示出以球心為中心的360度全空間。由此,用戶通過VR設備觀看到的全景視頻可以認為是在該虛擬的球體模型的球體表面上播放的視頻。請參考圖2,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用戶觀看全景視頻的過程的場景模擬圖,如圖2所示,以用戶的眼睛為該虛擬的球體模型的中心,利用透視投影的規則,該球體模型的球體表面位於投影區域內的球面所播放的視頻會投影到成像投影面上,該成像投影面上的視頻最終顯示到播放設備的屏幕中,從而讓用戶觀看,而該球體模型的球體表面位於投影區域外的球面所播放的視頻則會被捨棄。
通過圖2可知,該投影距離即是位於投影區域內的球面與該成像投影面的距離,通過感知用戶的移動信息從而調整該球體模型的位置,進而調整該投影距離。
該視野是指從球心出發對該球體模型的球體表面的觀看視角,該觀看視角實際上是一個虛擬出的視角,通過該觀看視角可以反映用戶觀看該球體模型的觀看角度,在該觀看角度內的球體表面所播放的視頻即為用戶當前觀看到的全景視頻。通過圖2可知,位於投影區域內的球體表面的面積越大,該視野也就越大,相反就越小。
綜上,通過改變VR設備的位置來調整該球體模型的位置,從而改變該投影距離的長短,進而調整該視野的放大和縮小。
需要說明的是,該VR設備的移動距離的改變需滿足在一定的預設範圍內,該範圍可根據VR設備的性能或者結合具體的應用場景進行具體地設置。此外,若不調整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則該VR設備的前後移動並不會使所述視野發生改變。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方法,該方法通過獲取播放設備的移動信息,根據所述移動信息來調整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從而調整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該技術方案能夠實現在VR設備中觀看全景視頻時根據用戶的移動對正在播放的全景視頻的視野進行調整,使用戶的真實感更強烈,提升了用戶的觀看體驗。
請參考圖3,圖3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方法的流程圖,如圖3所示,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201:採集所述播放設備在預設方向上的移動數據。
在本實施例中,可以通過加速度傳感器採集所述播放設備在預設方向上的移動數據,該加速度傳感器是一種能夠測量加速力的電子設備,其安裝於所述VR設備上,可選地,其安裝在所述VR設備的播放設備上。該移動數據包括:移動方向、移動距離、旋轉角度等。在本實施例中,可選地,通過三軸加速度傳感器來採集所述播放設備在預設方向上的移動數據,採用三軸加速度傳感器的優點在於在預先不知道物體運動方向的場合下,通過三軸加速度傳感器測量空間加速度,能夠全面準確的反映出物體的運動性質。所述預設方向指的是三軸中的某一軸(比如x軸或y軸或z軸)。
例如,通過加速度傳感器獲取所述播放設備在z軸方向上的移動數據,該z軸方向即是指所述預設方向;其中,所述x軸、y軸及z軸的定義為:
如圖4所示,以所述VR設備的正視圖為例來說明所述x軸、y軸及z軸,其中,所述播放設備的中心點為坐標原點,水平方向為y軸(設置水平向右為y軸正方向),垂直方向為x軸(設置垂直向上為x軸正方向),空間垂直於所述播放設備的方向為z軸(設置指向佩戴VR設備的用戶的一側為z軸正方向)。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定義的x軸、y軸及z軸並不是本實施例的唯一方式,還可以重新定義x軸、y軸及z軸,根據新的定義來確定所述第一軸。
202:根據所述移動數據獲取所述播放設備的移動信息,所述移動信息包括移動狀態和移動距離,所述移動狀態包括在所述預設方向的正向移動和負向移動。
該移動信息體現了所述播放設備(也即是VR設備)的運動情況,在所述播放設備是運動的情況下,該移動信息包括該播放設備的移動狀態和移動距離,其中,該移動狀態包括在預設方向上移動的方向,是否有視角旋轉等,該移動距離體現了佩戴VR設備的人的移動距離。
在本實施例中,判斷該移動狀態的移動方向時,要結合用戶佩戴的VR設備以及定義的x軸、y軸及z軸來具體判斷。例如,當該VR設備是在所述z軸方向上移動時,用戶佩戴好VR設備後面朝向所述z軸的負方向,則認為向所述z軸正方向移動表示向後移動,向所述z軸負方向移動表示向前移動。
203:根據所述移動信息,調整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以調整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
在本實施例中,主要根據所述移動信息的移動狀態來調整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從而調整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如圖5所示,該過程包括:
2031:當所述移動狀態為在所述預設方向的負向移動時,將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進行縮小,以使得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縮小;
2032:當所述移動狀態為在所述預設方向的正向移動時,將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進行放大,以使得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放大。
在本實施例中,同樣以球體模型為例來進行解釋說明上述過程,例如,圖2中球心部分為所述VR設備的位置,當所述移動狀態為在所述預設方向的負向移動(也即是用戶向z軸負方向移動)時,該虛擬球體模型逐漸靠近投影面,此時,所述全景視頻模型(即該球體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逐漸縮小,所述虛擬球體模型的球面在所述投影區域內的面積逐漸縮小,即是所述視頻播放球面的面積變小,從而使得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變小,而投影面的面積並不會改變,所以使得所述投影面中的顯示的內容變大。
相反地,當所述移動狀態為在所述預設方向的正向移動(也即是用戶向z軸正方向移動)時,該虛擬球體模型逐漸遠離投影面,此時,所述全景視頻模型(即該球體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逐漸變大,所述虛擬球體模型的球面在所述投影區域內的面積逐漸變大,即是所述視頻播放球面的面積變大,從而使得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變大,同樣由於所述投影面的面積不變,使得所述投影面中顯示的內容縮小。
可以理解地是,上述在所述預設方向的正向移動和負向移動是用戶平視時的移動情況,在本實施例中,還包括用戶非平視時在所述預設方向的正向移動和負向移動。例如,用戶低頭或抬頭在z軸方向正向移動或負向移動,此時,用戶移動的方向與z軸方向有夾角,該夾角的大小與用戶低頭或抬頭的角度有關,此種情況下引起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的改變與上述平視情況下向前移動或向後移動的作用效果相同。而且,這種非平視狀況下的正向移動和負向移動可以同時改變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和所述全景視頻的視角。
在另一實施例中,還可以根據所述移動信息所包括的移動狀態和移動距離,來調整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從而調整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該過程包括:
當所述移動狀態為在所述預設方向的負向移動且所述移動距離大於第一閾值時,將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進行縮小,以使得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縮小;當所述移動狀態為在所述預設方向的正向移動且所述移動距離大於第一閾值時,將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進行放大,以使得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放大。
上述加入了移動距離這一限定條件,主要考慮到佩戴VR設備的人的移動可能存在誤移動情況,比如不小心晃動,若只要有移動就改變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可能會給用戶造成不好的用戶體驗,因此,為所述移動距離設置閾值,只有超過所述第一閾值時才會根據所述向前移動或向後移動來改變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
在另一實施例中,上述步驟203還包括:當所述投影距離放大到第二閾值或縮小到第三閾值時,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不變。由此,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並不會因為人一直向前移動或一直向後移動而進行無限的縮小和放大,通過這種限定更能符合現實情況中用戶的體驗。此外,該第二閾值和第三閾值的設置可根據該投影區域的範圍及所述VR設備的具體的應用場景來設置。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方法,該方法通過獲取播放設備的移動信息,根據所述移動信息來調整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投影面的投影距離,具體是根據所述移動信息的移動狀態或所述移動信息的移動狀態和移動距離來調整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該技術方案,一方面能夠實現在VR設備中觀看全景視頻時根據用戶的移動對正在播放的全景視頻的視野進行調整,使用戶的真實感更強烈,提升了用戶的觀看體驗,另一方面,通過移動距離的限定條件使得用戶體驗更好。
請參考圖6,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6所示,該裝置300包括:獲取模塊310和調整模塊320。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獲取模塊,用於當播放設備播放全景視頻時,獲取所述播放設備的移動信息;其中,播放的所述全景視頻為全景視頻模型投影到投影面上的視頻畫面;所述調整模塊,用於根據所述移動信息,調整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以調整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
值得說明的是,上述裝置內的模塊之間的信息交互、執行過程等內容,由於與本發明的方法實施例基於同一構思,具體內容可參見本發明方法實施例中的敘述,此處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裝置,該裝置通過獲取播放設備的移動信息,根據所述移動信息來調整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投影面的投影距離,從而調整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該技術方案能夠實現在VR設備中觀看全景視頻時根據用戶的移動對正在播放的全景視頻的視野進行調整,使用戶的真實感更強烈,提升了用戶的觀看體驗。
請參考圖7,圖7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7所示,該裝置400包括:獲取模塊410和調整模塊420,其中,所述獲取模塊410包括:第一獲取單元4101和第二獲取單元4102,所述調整模塊420包括:第一放大單元4201、第一縮小單元4202以及處理單元4203。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獲取模塊用於當播放設備播放全景視頻時,獲取所述播放設備的移動信息,其中,播放的所述全景視頻為全景視頻模型投影到投影面上的視頻畫面。其中,所述第一獲取單元用於採集所述播放設備在預設方向上的移動數據;所述第二獲取單元用於根據所述移動數據獲取所述播放設備的移動信息,所述移動信息包括移動狀態和移動距離,所述移動狀態包括在所述預設方向的正向移動和負向移動。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調整模塊用於根據所述移動信息,調整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以調整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其中,所述第一放大單元用於當所述移動狀態為在所述預設方向的負向移動時,將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進行縮小,以使得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縮小;所述第一縮小單元用於當所述移動狀態為在所述預設方向的正向移動時,將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進行放大,以使得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放大;所述處理單元用於當所述投影距離放大到第二閾值或縮小到第三閾值時,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不變。
在另一實施例中,所述調整模塊還包括第二放大單元和第二縮小單元,其中,所述第二放大單元,用於當所述移動狀態為在所述預設方向的負向移動且所述移動距離大於第一閾值時,將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進行縮小,以使得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縮小;所述第二縮小單元,用於當所述移動狀態為在所述預設方向的正向移動且所述移動距離大於第一閾值時,將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所述投影面的投影距離進行放大,以使得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放大。
值得說明的是,上述裝置內的模塊、單元之間的信息交互、執行過程等內容,由於與本發明的方法實施例基於同一構思,具體內容可參見本發明方法實施例中的敘述,此處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裝置,該裝置通過獲取播放設備的移動信息,根據所述移動信息來調整所述全景視頻模型與投影面的投影距離,具體是根據所述移動信息的移動狀態或所述移動信息的移動狀態和移動距離來調整所述全景視頻的視野,該技術方案,一方面能夠實現在VR設備中觀看全景視頻時根據用戶的移動對正在播放的全景視頻的視野進行調整,使用戶的真實感更強烈,提升了用戶的觀看體驗,另一方面,通過移動距離的限定條件使得用戶體驗更好。
請參考圖8,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的硬體結構示意圖,如圖8所示,該電子設備500包括:
一個或多個處理器510以及存儲器520,圖8中以一個處理器510為例。
處理器510和存儲器520可以通過總線或者其他方式連接,圖8中以通過總線連接為例。
執行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方法的設備還可以包括:輸入裝置530和輸出裝置540。
存儲器520作為一種非易失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可用於存儲非易失性軟體程序、非易失性計算機可執行程序以及模塊,如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方法對應的程序指令/模塊(例如,附圖6所示的獲取模塊310和調整模塊320)。處理器510通過運行存儲在存儲器520中的非易失性軟體程序、指令以及模塊,從而執行伺服器的各種功能應用以及數據處理,即實現上述方法實施例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方法。
存儲器520可以包括存儲程序區和存儲數據區,其中,存儲程序區可存儲作業系統、至少一個功能所需要的應用程式;存儲數據區可存儲根據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裝置的使用所創建的數據等。此外,存儲器520可以包括高速隨機存取存儲器,還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儲器,例如至少一個磁碟存儲器件、快閃記憶體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態存儲器件。在一些實施例中,存儲器520可選包括相對於處理器510遠程設置的存儲器,這些遠程存儲器可以通過網絡連接至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裝置。上述網絡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網際網路、企業內部網、區域網、移動通信網及其組合。
輸入裝置530可接收輸入的數字或字符信息,以及產生與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裝置的用戶設置以及功能控制有關的鍵信號輸入。輸出裝置540可包括顯示屏等顯示設備。
所述一個或者多個模塊存儲在所述存儲器520中,當被所述一個或者多個處理器510執行時,執行上述任意方法實施例中的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方法,例如,執行以上描述的圖1中的方法步驟101至步驟102,圖3中的方法步驟201至步驟203,圖5中的方法步驟2031至步驟2032,實現圖6中的模塊310-320,和實現圖7中的模塊410-420、單元4101-4102、單元4201-4203的功能。
上述產品可執行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備執行方法相應的功能模塊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實施例中詳盡描述的技術細節,可參見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本發明實施例的電子設備以多種形式存在,包括但不限於:可攜式娛樂設備,這類設備可以顯示和播放多媒體內容,該類設備包括音頻、視頻播放器等。以及其他具有數據交互功能的電子裝置。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非暫態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存儲有計算機可執行指令,該計算機可執行指令被電子設備執行上述任意方法實施例中的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方法,例如,執行以上描述的圖1中的方法步驟101至步驟102,圖3中的方法步驟201至步驟203,圖5中的方法步驟2031至步驟2032,實現圖6中的模塊310-320,和實現圖7中的模塊410-420、單元4101-4102、單元4201-4203的功能。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包括存儲在非暫態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上的計算程序,所述電腦程式包括程序指令,當所述程序指令被計算機執行時時,使所述計算機執行上述任意方法實施例中的全景視頻的視野調整方法,例如,執行以上描述的圖1中的方法步驟101至步驟102,圖3中的方法步驟201至步驟203,圖5中的方法步驟2031至步驟2032,實現圖6中的模塊310-320,和實現圖7中的模塊410-420、單元4101-4102、單元4201-4203的功能。
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絡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塊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通過以上的實施方式的描述,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實施方式可藉助軟體加通用硬體平臺的方式來實現,當然也可以通過硬體。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實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過電腦程式來指令相關的硬體來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儲於一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該程序在執行時,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實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儲介質可為磁碟、光碟、只讀存儲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或隨機存儲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在本發明的思路下,以上實施例或者不同實施例中的技術特徵之間也可以進行組合,步驟可以以任意順序實現,並存在如上所述的本發明的不同方面的許多其它變化,為了簡明,它們沒有在細節中提供;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