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及具有其的空調器的製造方法
2023-05-31 04:40:11 1
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及具有其的空調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包括殼體和設置於殼體內部的低壓壓縮部和高壓壓縮部,其特徵在於,低壓壓縮部至少包含兩個氣缸,高壓壓縮部為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氣缸;還包括法蘭組件,法蘭組件包括上法蘭與下法蘭,上法蘭擇一地與高壓壓縮部或低壓壓縮部配合設置,當上法蘭與高壓壓縮部配合設置時,下法蘭與低壓壓縮部配合設置。本發明實現了在不改變氣缸直徑的條件下,提高了滾動轉子式壓縮機的排量,拓寬了現有缸徑下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的排量範圍,提高了滾動轉子式壓縮機的製冷制熱能力。
【專利說明】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及具有其的空調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壓縮機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及具有其的空調器。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滾動轉子式雙級壓縮機一般為雙缸雙級,雙級壓縮機一是在排量上比雙缸單級要小,二是轉動的平衡性不如雙缸單級。但單級壓縮機的能效及制熱能力上都比雙級壓縮機存在較大差距,而雙缸雙級壓縮機的排量擴大。
[0003]現有滾動轉子式雙級壓縮機一般為雙缸雙級,雙級壓縮機的排量比雙缸壓縮機小很多,現在一般通過擴大氣缸直徑來提高壓縮機排量,這將導致壓縮機本身的成本及空調整機製造成本的上升。為了提高壓縮機排量,並且用於雙級壓縮,例如專利申請號為CN200510015684.3的專利文件,其揭示了一種可變容量型多氣缸旋轉式壓縮機,通過對吸排氣流道的控制,進而實現多級壓縮。
[0004]該專利是通過以如下方式實現雙級壓縮的,即在殼體外部設置多個吸入側連接管、多個旁通側連接管、多個排出側連接管、多個開閉閥以及多個轉換閥。多個開閉閥控制從蒸發器到吸氣管之間的冷媒是否流通。多個旁通側連接管分別將第I壓縮裝置和第2壓縮裝置的排出側與第2壓縮裝置和第3壓縮裝置的吸入側連接管相連,並用轉換閥控制第2和第3壓縮裝置壓縮後的冷媒流向。通過殼體外部的幾個閥門控制冷媒的流動方向,實現一級、兩級以及三級壓縮。
[0005]這種方式固然可以實現多級壓縮,但這種依靠眾多管道和閥門來多級壓縮,一是外部管路眾多,閥門眾多,導致壓縮機的製造較為工藝複雜,且壓縮機成本高;二、這種方式下能實現雙級壓縮,但卻不能增大雙級壓縮的排量;三、這種方式下,壓縮內部吸排氣流道過長且流道複雜,將影響到壓縮機能效;四、無法實現增焓功能,不能進一步提高壓縮機的能力。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及具有其的空調器、熱泵熱水器,以解決在較小的氣缸直徑下,提高壓縮機排量,拓寬了現有缸徑下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的排量範圍。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包括:
[0008]殼體;
[0009]低壓壓縮部和聞壓壓縮部,設置在殼體的內部;
[0010]其特徵在於,低壓壓縮部至少為兩個氣缸,高壓壓縮部為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氣缸;
[0011]還包括法蘭組件,法蘭組件包括上法蘭與下法蘭,上法蘭擇一地與高壓壓縮部或低壓壓縮部配合設置,當上法蘭與高壓壓縮部配合設置時,下法蘭與低壓壓縮部配合設置。
[0012]進一步的,低壓壓縮部的數量大於或等於高壓壓縮部的數量。
[0013]進一步的,當低壓壓縮部的數量與高壓壓縮部的數量之和為3。
[0014]進一步的,低壓壓縮部包括第一氣缸與第二氣缸,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疊加設置;
[0015]高壓壓縮部設置在第一氣缸與第二氣缸的下方,或者設置於第一氣缸與第二氣缸之間,或者設置於第一氣缸與第二氣缸的上方。
[0016]進一步的,高壓壓縮部容積之和與低壓壓縮部容積之和的比值σ的範圍為:0.4 ^ O ^ 10
[0017]進一步的,高壓壓縮部容積之和與低壓壓縮部容積之和的比值σ的範圍為:0.7 ^ σ < 0.9。
[0018]進一步的,不接觸法蘭組件的低壓壓縮部的缸高之和與接觸法蘭組件的低壓壓縮部的缸高的比值Θ的範圍為:0.5彡Θ彡2。
[0019]進一步的,不接觸法蘭組件的低壓壓縮部的缸高之和與接觸法蘭組件的低壓壓縮部的缸高的比值Θ = I。
[0020]進一步,還包括分液器,分液器的出氣管至少為兩根。
[0021]進一步的,在鉛垂線方向上,低壓壓縮部的吸氣口的中心軸線在同一平面上。
[0022]進一步的,不與法蘭組件接觸的氣缸與該氣缸相鄰的氣缸之間設置有雙層隔板,雙層隔板中間設置有排氣槽。
[0023]進一步的,還包括下法蘭蓋板,下法蘭蓋板與下法蘭密封形成中間腔,下法蘭或低壓壓縮部上設置有與中間腔相連通的增焓口。
[0024]進一步的,低壓壓縮部設置有流通通道,流通通道連通排氣槽與中間腔;
[0025]高壓壓縮部設置有高壓排氣通道,高壓排氣通道連通排氣槽與殼體的內部。
[0026]進一步的,在中間腔與高壓壓縮部之間設置有高壓吸氣通道,高壓吸氣通道將中間腔連通至高壓級缸氣缸。
[0027]進一步的,高壓壓縮部具有弧形槽;高壓壓縮部上還具有連通部,連通部連通弧形槽和高壓壓縮部的壓縮腔,連通部構成高壓壓縮部的吸氣口。
[0028]進一步的,高壓壓縮部具有弧形槽,弧形槽在軸向上不貫穿高壓壓縮部,高壓壓縮部上還具有切口,切口將弧形槽與高壓壓縮部的壓縮腔連通,切口構成高壓壓縮部的吸氣□。
[0029]進一步的,高壓壓縮部具有弧形槽,弧形槽在軸向上不貫穿高壓壓縮部,高壓壓縮部上還具有通孔,通孔位於弧形槽靠近高壓壓縮部的滑片槽的一端,通孔軸向上貫穿高壓壓縮部和弧形槽,通孔將弧形槽與高壓壓縮部的壓縮腔連通,通孔構成高壓壓縮部的吸氣□。
[0030]進一步的,高壓壓縮部上具有弧形槽,弧形槽在軸向上貫穿高壓壓縮部,高壓壓縮部的內壁上還具有吸氣孔,吸氣孔為斜狀通孔,吸氣孔將弧形槽與高壓壓縮部的壓縮腔連通,斜狀通孔構成高壓壓縮部的吸氣口。
[0031]進一步的,在鉛垂線方向上,高壓壓縮部的吸氣口的所在平面與第一氣缸的吸氣口所在的平面存在夾角α,夾角α在20°?300°之間。
[0032]進一步的,還包括增焓儲液器及增焓管路,增焓儲液器將增焓管路連通至增焓口。
[0033]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空調器,包括了前述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
[0034]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5]本發明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實現在不改變氣缸直徑的條件下,提高了壓縮機的排量,拓寬了現有缸徑下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的排量範圍,此外,本發明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帶有增焓功能,可以提高滾動轉子式壓縮機的製冷制熱能力。
[0036]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徵和優點之外,本發明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徵和優點。下面將參照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38]圖1為本發明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實施例一整體結構剖視圖;
[0039]圖2為本發明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實施例一整體外觀圖;
[0040]圖3為本發明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實施例一的泵體組件結構剖視圖;
[0041]圖4為本發明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實施例一的泵體組件結構爆炸圖;
[0042]圖5為本發明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的下法蘭結構示意圖;
[0043]圖6a為本發明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的高壓壓縮部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0044]圖6b為本發明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的高壓壓縮部實施例一的立體示意圖;
[0045]圖7為本發明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的高壓壓縮部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0046]圖8a為本發明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的高壓壓縮部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0047]圖Sb為本發明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的高壓壓縮部實施例三的立體示意圖;
[0048]圖9為本發明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的高壓壓縮部容積之和與低壓壓縮部容積之和的比值σ與壓縮機COP指數曲線關係圖;以及
[0049]圖10為本發明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不接觸法蘭組件的低壓壓縮部的缸高和與接觸法蘭組件的低壓壓縮部的缸高之比Θ與壓縮機COP指數曲線關係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5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壓縮機進行詳細地說明。
[0051]在本發明的描述中,術語「上部」、「下部」 「上方」、「下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而不是要求本發明必須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0052]參見圖1,本發明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實施例一包括:殼體I,殼體I內設置有電機組件以及泵體組件,電機組件包括定子2和轉子3,曲軸10套設在泵體組件內,電機組件驅動曲軸10轉動,從而給泵體組件壓縮冷媒提供驅動力。泵體組件包括依次疊加設置的下法蘭蓋板9、下法蘭8、第一氣缸5a3、第二氣缸5a2、高壓壓縮部5al,其中,第一氣缸5a3和第二氣缸5a2共同構成了本發明的低壓壓縮部,上法蘭4與下法蘭8構成本發明的法蘭組件。分液器12設置於殼體I外部,壓縮機具有吸氣管路13,分液器12通過吸氣管路13將完成換熱過程的低壓冷媒吸入到分液器12內進行氣液分離,再通過兩根出氣管分別給第一氣缸5a3和第二氣缸5a2輸送低壓冷媒。下法蘭8具有中間腔,下法蘭蓋板9將下法蘭8密封,從系統中另一支路過來的冷媒通過增焓管路進入到中間腔,與低壓壓縮部壓縮(第一級壓縮)後的冷媒在中間腔混合完成增焓過程,再被吸入到高壓壓縮部5al內進行第二級壓縮。本發明的壓縮機還包括排氣管14,用於將高壓壓縮部壓縮(第二級壓縮)完成的冷媒排出至殼體I的外部空間。曲軸10下端還連接有吸油管11,曲軸10在電機組件的驅動下,可以通過吸油管11將壓縮機底部油池中的潤滑油泵到泵體組件中,對泵體組件中的零部件進行潤滑或者油封。
[0053]為了將氣缸之間相互隔絕密封,本發明的泵體組件還包括下隔板6a3、中間隔板6a2、上隔板6al以及上法蘭4。第一氣缸5a3設置在下隔板6a3與下法蘭8之間,第二氣缸5a2設置在中間隔板6a2與上隔板6al之間,而中間隔板6a2與下隔板6a3疊加設置,構成雙層隔板,其中,第一氣缸5a3與高壓壓縮部5al分別與下法蘭8、上法蘭4接觸,不與法蘭組件接觸的氣缸只有第二氣缸5a2,第二氣缸5a2與第一氣缸5a3兩個低壓壓縮部之間設置了如前述的雙層隔板,下隔板6a3位於中間隔板6a2之下,第一氣缸5a3之上。高壓壓縮部5al設置於上法蘭4與上隔板6al之間。為了提供壓縮動力,本發明的曲軸10與滾子也做了相應的變化,由於設置了三個氣缸,故本發明的曲軸10上具有3個偏心部,3個偏心部上均套設有滾子,參見圖1,滾子均設置在氣缸內,第一氣缸5a3具有第一滾子7a3,第二氣缸5a2具有第二滾子7a2,聞壓壓縮部5al具有第三滾子7al,滾子與曲軸上偏心部的數量均取決於氣缸數,本發明的實施例一僅列出了氣缸數為3的情況。
[0054]參見圖2及圖3,本發明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還包括設置於殼體I外部的增焓管路16和增焓儲液器15,殼體I外部還設置有安裝板17,用於將壓縮機固定安裝於空調器或者熱泵熱水器中。增焓技術已經較為廣泛的應用於轉子壓縮機中,優選的,本發明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增焓口可以設置於第一氣缸5a3或者下法蘭8上,增焓儲液器15將增焓管路16與增焓口相連通,從系統中另一支路過來的冷媒通過增焓管路16、增焓儲液器15、增焓口進入到中間腔中,在中間腔內,與低壓壓縮部壓縮後的冷媒混合,再被吸入到高壓壓縮部5al中進行第二級壓縮。
[0055]本發明的雙級增焓壓縮機泵體組件內,各部分的結構形成包含有低壓壓縮部排氣通道、高壓壓縮部吸氣通道以及中壓補氣增焓通道,參見圖4和圖5,本發明的雙級增焓壓縮機實施例一的第一氣缸排氣通道包括設置於第一氣缸5a3上的第一排氣口 5a35和設置於下法蘭8的第一排氣通孔802 ;高壓壓縮部吸氣通道包括設置於下法蘭上的第一吸氣通孔803、設置於第一氣缸5a3上的第一吸氣流通槽5a31、設置於下隔板6a3上的第二吸氣流通槽6a31、設置於中間隔板6a2上的第三吸氣流通槽6a21、設置於第二氣缸5a2上的第四吸氣流通槽5a22以及設置於上隔板6al上的第五吸氣流通槽6al I,冷媒最後通過高壓壓縮部5al上的吸氣口 5all被吸入到高壓壓縮部5al內進行高壓壓縮;中壓補氣增焓通道包括設置於第一氣缸5a3上的增焓口 5a32、第一增焓冷媒流入口 5a33以及設置於下法蘭8上的第二增焓冷媒流入口 804,然而,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知曉的是,增焓口設置於第一氣缸5a3上或者下法蘭8上,均可以實現增焓的功能,此處不再贅述增焓口設置於下法蘭8上的方案。類似的,根據本領域技術員相關技術知識,應該知曉的是,本發明的高壓壓縮部5al並不僅僅可以設置於第一氣缸5a3與第二氣缸5a2的下方,也可以設置於第一氣缸5a3與第二氣缸5a2之間或者設置於第一氣缸5a3與第二氣缸5a2的上方。
[0056]參見圖4,圖4也示出本發明的雙級增焓壓縮機的低壓壓縮部吸氣口與高壓壓縮部吸氣口的相對位置角度關係。根據本發明思路,在鉛垂線方向上,第一氣缸5a3的吸氣口5a36的中心軸線與第二氣缸5a2上的吸氣口 5a21的中心軸線在同一平面上。進一步的,參見圖4,在鉛垂線方向上,高壓壓縮部5al的吸氣口 5all中心軸線的所在平面與第一氣缸5a3的吸氣口 5a36中心軸線所在的平面存在夾角α,根據本發明人的實驗測試以及滾動轉子壓縮機吸排氣的相關經驗,認為夾角α在20°?300°之間,對於吸氣排氣阻力的降低以及壓縮能效的提高具有很好的效果。
[0057]根據圖4,本發明的雙級增焓壓縮機實施例一的中間隔板6a2設置於第二氣缸5a2和下隔板6a3之間,第一氣缸5a3設置在下隔板6a3與下法蘭8之間,第二氣缸5a2設置在中間隔板6a2與上隔板6al之間,而中間隔板6a2與下隔板6a3疊加設置,構成雙層隔板,其中,第一氣缸5a3與高壓壓縮部5al分別與下法蘭8、上法蘭4接觸,不與法蘭組件接觸的氣缸只有第二氣缸5a2,第二氣缸5a2與第一氣缸5a3兩個低壓壓縮部之間設置了如前述的雙層隔板,為了方便第二氣缸5a2排氣和將第一氣缸5a3排氣分開處理,中間隔板6a2在靠近下隔板6a3 —側的端面設置有排氣槽6a23和第二排氣口 6a22,排氣口 6a22在軸向上貫穿中間隔板6a2,第二氣缸5a2上設置有第三排氣口 5a23,第二氣缸5a2將冷媒壓縮後,依次通過第三排氣口 5a23和第二排氣口 6a22排入到中間隔板6a2上的排氣槽6a23中,為了達到本發明思路,對第二氣缸5a2壓縮後的冷媒也需要引入到下法蘭8中進行增焓過程,所以,下隔板6a3、第一氣缸5a3、下法蘭8上都具有相應的通孔,如圖5所示出的,第二氣缸5a2壓縮後的冷媒最終通過第四排氣口 801排入到下法蘭8的空腔內,雖然圖4並未標出下隔板6a3和第一氣缸5a3上為第二氣缸5a2排氣所設置的通孔,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可以知曉該通孔的設置,故此處不再贅述。進一步的,本發明的中間隔板6a2還可以設置於上隔板6al與第二氣缸5a2之間,相應的,排氣槽6a23將位於中間隔板6a2靠近上隔板6al一側的端面,第二氣缸5a2也將為上排氣方式,第二氣缸5a2本身也將再開設一個通孔,方便將其壓縮後的冷媒排入到下法蘭8中。類似的,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可以知曉,如前所述的雙層隔板排氣槽技術同樣的可以應用於多個氣缸的方案當中,圖4僅示出了其應用於三缸的技術方案當中。
[0058]通過上述針對本發明的雙級增焓壓縮機實施例一的描述,根據本領域技術員相關技術知識,應該知曉的是,在了解到本發明的雙級增焓壓縮機實施例一的技術方案的情況下,本發明的高壓壓縮部5al並不僅僅可以設置於第一氣缸5a3與第二氣缸5a2的下方,也可以設置於第一氣缸5a3與第二氣缸5a2之間或者設置於第一氣缸5a3與第二氣缸5a2的上方。
[0059]為了提高高壓級壓縮的吸氣流通面積,本發明將高壓壓縮部5al吸氣設計成弧形吸氣流通槽,該弧形吸氣流通槽可以貫穿或者不貫穿高壓壓縮部5al。
[0060]高壓壓縮部上還具有連通部,連通部連通弧形槽和高壓壓縮部的壓縮腔,連通部構成高壓壓縮部的吸氣口。
[0061]圖6a和圖6b不出了本發明的聞壓壓縮部的實施例一,聞壓壓縮部5al上具有弧形槽5alla,弧形槽5alla在軸向上貫穿高壓壓縮部5al,高壓壓縮部5al的內壁上還具有吸氣孔5allb,吸氣孔5allb為斜狀通孔,吸氣孔5allb將弧形槽5alla與高壓壓縮部5al的壓縮腔連通,此時,吸氣孔5allb構成了高壓壓縮部5al的吸氣口。
[0062]參見圖7,圖7不出了本發明的聞壓壓縮部的實施例二,聞壓壓縮部5al具有弧形槽5allc,弧形槽5allc在軸向上不貫穿高壓壓縮部5al,高壓壓縮部5al上還具有通孔5alld,通孔5alld位於弧形槽5allc靠近高壓壓縮部5al的滑片槽5al2 —端,通孔5alld軸向上貫穿高壓壓縮部5al和弧形槽5allc,通孔5alld將弧形槽5allc與高壓壓縮部5al的壓縮腔連通,此時,通孔5alld構成了高壓壓縮部5al的吸氣口。
[0063]圖8a和圖8b不出了本發明的聞壓壓縮部的實施例三,聞壓壓縮部5al具有弧形槽5alle,弧形槽5alle在軸向上不貫穿高壓壓縮部5al,高壓壓縮部5al上還具有切口5allf,切口 5allf將弧形槽5alle與高壓壓縮部5al的壓縮腔連通,此時,切口 5allf即構成了高壓壓縮部5al的吸氣口。
[0064]參見附圖9,經實驗,本發明提供的高壓壓縮部容積之和與低壓壓縮部容積之和的比值σ在0.4彡σ彡I的範圍內,壓縮機的性能較優,特別地,當σ在0.7彡σ彡0.9的範圍時,壓縮機的性能COP指數達到最優。
[0065]參見附圖10,經實驗,本發明提供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不接觸法蘭組件的低壓壓縮部的缸高和與接觸法蘭組件的低壓壓縮部的缸高之比Θ在0.Θ <2的範圍內,壓縮機的性能較優,特別地,當Θ = I時,壓縮機的性能COP指數達到最優。
[0066]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空調器,包括了前述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
[0067]從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本發明實現了如下的技術效果:實現了在不改變氣缸直徑的條件下,提高了壓縮機的排量,拓寬了現有缸徑下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的排量範圍,此夕卜,本發明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帶有增焓功能,可以提高滾動轉子式壓縮機的製冷制熱能力。
[0068]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包括: 殼體; 低壓壓縮部和高壓壓縮部,設置在所述殼體的內部; 其特徵在於,所述低壓壓縮部至少包含兩個氣缸,所述高壓壓縮部為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氣缸; 還包括法蘭組件,所述法蘭組件包括上法蘭與下法蘭,所述上法蘭擇一地與所述高壓壓縮部或所述低壓壓縮部配合設置,當所述上法蘭與所述高壓壓縮部配合設置時,所述下法蘭與所述低壓壓縮部配合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低壓壓縮部包括第一氣缸與第二氣缸,所述第一氣缸和所述第二氣缸疊加設置; 所述高壓壓縮部設置在所述第一氣缸與所述第二氣缸的下方,或者設置於所述第一氣缸與所述第二氣缸之間,或者設置於所述第一氣缸與所述第二氣缸的上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高壓壓縮部容積之和與所述低壓壓縮部容積之和的比值σ的範圍為:0.4< σ < I。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高壓壓縮部容積之和與所述低壓壓縮部容積之和的比值σ的範圍為:0.7 < σ <0.9。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其特徵在於,不接觸所述法蘭組件的低壓壓縮部的缸高之和與接觸所述法蘭組件的低壓壓縮部的缸高的比值Θ的範圍為:0.5 ^ Θ <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其特徵在於:不接觸所述法蘭組件接觸的低壓壓縮部的缸高之和與接觸所述法蘭組件的低壓壓縮部的缸高的比值θ=1。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其特徵在於,在鉛垂線方向上,所述低壓壓縮部的吸氣口的中心軸線在同一平面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其特徵在於:不與所述法蘭組件接觸的氣缸與該氣缸相鄰的氣缸之間設置有雙層隔板,所述雙層隔板中間設置有排氣槽。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任一項所述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高壓壓縮部具有弧形槽; 所述高壓壓縮部上還具有連通部,所述連通部連通所述弧形槽和所述高壓壓縮部的壓縮腔,所述連通部構成所述高壓壓縮部的吸氣口。
10.一種空調器,包括壓縮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壓縮機為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
【文檔編號】F04C23/00GK104251208SQ201410253552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8日
【發明者】巫華龍, 黃輝, 胡餘生, 魏會軍, 楊歐翔, 王相 申請人:珠海格力節能環保製冷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