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02:11:11 1
專利名稱: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更具體而言,分別具備基架和第一、第二框架,減少裝卸時對攜帶式電子儀器產生損傷的摩擦部位,在掉下時分散攜帶式電子儀器在受到的衝擊。而且,涉及如下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在上述基架具備導軌,在第一、第二框架具備導軌結合部,能夠實現更穩定且堅固的結合。
背景技術:
在現代社會,行動電話、PDA、DMB等攜帶式電子儀器成為必備的所有物,作為攜帶式電子儀器的代表例的行動電話除了具有固有功能的通話功能外,還添加了播放視頻、播放音樂、數字相機、DMB、導航、網絡等多種附加功能,並且其涉及或形狀等也變得越來越美觀。最近,隨著開發出行動電話的整個面形成為觸控螢幕幕的產品,行動電話的價格也是逐漸上升的趨勢。因此,使用者對於在高價而美觀的自己的行動電話上產生的劃痕或瑕疵、損壞等更為敏感,並且將行動電話的外觀裝飾地更為美觀而當作一種飾品的傾向也越來越變大。為了滿足這種現代的要求,開發並銷售有防止各種攜帶式電子儀器的損傷並具有美麗的外觀的各種種類及材質的攜帶式電子儀器外殼,攜帶式電子儀器外殼可以以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為基準大體上分為兩種。一種是人造皮革材質的軟外殼,這種外殼能夠覆蓋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的正面及背面,從而能夠從各種生活瑕疵保護攜帶式電子儀器。但是這種軟外殼存在變色的可能性,從外部強烈的衝擊保護攜帶式電子儀器的功能非常微弱,而且由於使用者需要直接觸摸顯示板而操作的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的正面也被包圍,因此為了使用攜帶式電子儀器而需要進行操作時,還需要剝去軟外殼的附加的過程,存在變得繁瑣的問題。因此,最近的趨勢是更多使用由金屬材料或合成樹脂材料構成的硬外殼,現有的攜帶式電子儀器外殼是一體形成保護攜帶式電子儀器的背面和邊緣面的結構,以在容器形式的外殼內嵌入攜帶式電子儀器的方式使用的情況較多。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在容器內固定攜帶式電子儀器,需要添加突起等結構的情況較多,這時,在將攜帶式電子儀器插入外殼的容器內而進行安裝的過程中會經常發生劃痕等損傷。而且,在安裝後的使用過程中, 由於具有攜帶式電子儀器在外殼的內部能夠遊動一定程度的空間,因此在攜帶式電子儀器的背面及邊緣面上形成了很多的瑕疵。因此,需要開發出無損傷且更安全地保護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並保障耐久性新結構的新穎而進步的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而提出的,主要目的在於通過分別具備基架和第一、第二框架,減少施加於攜帶式電子儀器的摩擦力,防止攜帶式電子儀器的損傷。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通過在基架形成導軌,在第一、第二框架具備導軌結合部,使上述導軌與上述導軌結合部在上下方向滑動結構,從而增加其結合力和耐久性。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於,包含與導向突起的上述導軌結合部結合、末端進行了錐形化處理的導入部,使基架和第一、第二框架相比於最初結合時,能夠更柔和地導入。 本發明的附加目的在於,第一彎折面中上述第一、第二框架的各末端相互接觸的周邊部位進一步包含彎曲地突出形成的第一彎曲部,使上述第一、第二框架能夠更堅固地與基架結合。本發明的附加目的在於,上述第一框架的兩端進一步包含向外側突出形成的連接板,上述第二框架的兩端進一步包含形成於與上述連接板對應的位置、陷入的深度隨著從上述第二腿板(leg panel)的末端向內側延長變淺的連接板容納部,使上述連接板以嵌入的方式與上述連接板容納部結合。本發明的附加目的在於,對本發明所包含的結構的彎折部位進行圓形處理,提高使用者的美感及把持感。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包括與攜帶式電子儀器的背面接觸、在邊緣具備結合部的基架;包圍攜帶式電子儀器的一短側面和兩長側面的一部分的第一框架;以及包圍攜帶式電子儀器的另一短側面和兩長側面中除了第一框架包圍的部位的面的第二框架,上述第一、第二框架包含包圍上述攜帶式電子儀器的正面邊緣的一部分的防護部。另外,本發明的上述結合部包含在從上述基架的邊緣向內側相離的部位向下方垂直彎折延長的第一彎折面,在上述第一彎折面的末端向外側垂直彎折延長的第二彎折面。並且,本發明的上述結合部中長側面包含導軌,該導軌包括在上述第二彎折面與上述第一彎折面相離一定間隔並向長度方向突出形成的導向突起、和在上述第二彎折面沿著上述導向突起和上述第一彎折面之間陷入延長的導向槽,上述第一、第二框架包圍上述基架的背面邊緣的一部分,並進一步包含導軌結合部,該導軌結合部形成為與上述導向槽及導向突起對應的形狀,並具有高度差。另外,本發明的上述導向突起包含與上述導軌結合部結合、末端進行了錐形化處理的導入部。而且,本發明的上述第一彎折面中上述第一、第二框架的各末端相互接觸的周邊部位進一步包含彎曲地突出形成的第一彎曲部。另外,本發明的上述導向突起進一步包含在與上述第一彎曲部對應的部位彎曲地突出形成的第二彎曲部。而且,本發明的上述第一框架進一步包含在末端向上述第二框架的末端突出形成的連接板,上述第二框架進一步包含形成於與上述連接板對應的位置、陷入的深度隨著從上述第二框架的末端向內側延長變淺的連接板容納部,使上述連接板以嵌入的方式與上述連接板容納部結合。另外,本發明的在上述基架和第一、第二框架對第一、第二彎折面、上述結合部、上述防護板、上述連接部、上述導軌及導軌結合部中至少一個角部進行圓形處理。根據本發明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具有如下的效果1)為了分別包圍攜帶式電子儀器的背面及側面,具備基架和第一、第二框架,防止裝卸時施加於攜帶式電子儀器的劃痕等損傷,2)在掉下攜帶式電子儀器時,能夠更有效地分散施加於攜帶式電子儀器的衝擊,3)導軌及導軌結合部能夠上下連接,提高了其結合力和耐久性,4)在導軌的規定部位形成第一、第二彎曲部,能夠使上述導軌及導軌結合部更堅固地結合,並且5)對所 有彎折部位進行圓形處理,提供更柔和的把持感及美感。
圖1是表示本發明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的大致結構的立體圖;圖2是表示本發明基架的結構的立體圖;圖3是表示本發明第一框架的結構的立體圖;圖4是表示本發明第二框架的結構的立體圖;以及圖5是表示本發明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和攜帶式電子儀器結合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附圖並未按照比例表示,各圖的相同的符號表示相同的結構要素。圖1是表示本發明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的大致結構的立體圖。適用本發明的產品不僅是攜帶式電子儀器,還可以適用於在上部表面具備觸摸型顯示板的電子儀器,即PDA、UMPC、PMP、MP3播放器、電子書閱讀器等。一般而言,攜帶式電子儀器由在側面(邊緣面)具有長邊和短邊的圖形形成,在後述的內容中,在邊緣面具有兩個長側面和兩個短側面,以攜帶式電子儀器為基準,將具備觸控螢幕的面稱為正面,將其相反側底面稱為背面。從圖1中可以看出,本發明的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包括與攜帶式電子儀器的背面(底面)接觸的基架100 ;以及與上述基架100的邊緣連接而包圍保護攜帶式電子儀器的側面的第一、第二框架200、300。上述基架100由具有與攜帶式電子儀器的背面相似的大小的長方形的平坦的板形狀構成,有包圍保護攜帶式電子儀器的背面的作用。而且,沿著邊緣具備結合部,有與後述的第一、第二框架200、300連接的媒介功能,上述結合部可以使用嵌入式、滑動式、粘接式等公知的各種方法,當然在後述的第一、第二框架200、300需要具有與上述結合部的結構對應的結構。就第一框架200而言,形成具有能夠包圍攜帶式電子儀器上側端側面的程度的長度及寬幅的上側水平板210,包含在上述上側水平板210的長度方向的兩端分別延伸的一對第一腿板220,以包圍上述攜帶式電子儀器兩長側面的上部的一定部位,上述上側水平板 210和上述第一腿板220的整體上的平面形狀與「C」字相似。在此,上述上側水平板210和第一腿板220分別形成在高度方向的兩端分別向內側(向攜帶式電子儀器的方向)彎折並延伸小幅的防護部230和連接部240,從而包圍上述攜帶式電子儀器正面邊緣側的一定部位和上述基架100背面邊緣側的一定部位。即,從正面觀察上述第一腿板時,也具有與「C」字相似的形狀。這種上述防護部230由於不遮擋攜帶式電子儀器正面所具備的觸摸型顯示板,並且與相框的框架的結構類似地覆蓋攜帶式電子儀器正面邊緣側的一定部位,因此能夠保障使用者順利地操作攜帶式電子儀器的顯示板,連接部240包圍與上述攜帶式電子儀器背面接觸的方式具備的上述基架100的邊緣側的一定部位的同時與上述結合部連接,因此本發明的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能夠更穩定地攜帶式電子儀器結合。第二框架300形成為具有與上述第一框架200相似的結構及功能,包括保護上述攜帶式電子儀器下側端側面的下側水平板310和在下側水平板310延長的第二腿板320。 上述第一、第二腿板220、320的長度和合形成為與攜帶式電子儀器左右側邊緣面的長度相似,上述第一、第二腿板220、320的長度形成為相互相同(各上述左右側邊緣面的長度的一半),但為了使耐久性好、實現穩定的結合,優選上述第一腿板220的長度形成為 60% 80%,這是因為上述第一、第二腿板220、320相互連接的部位在攜帶式電子儀器的長側面形成於下側,更便於使用者將本發明的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裝卸於攜帶式電子儀器。在上述基架100和第一、第二框架200、300,在與形成於攜帶式電子儀器、並向外部露出的功能性結構,例如攝像頭、按鈕、各種端子等對應的位置上具備通孔10,使上述功能性結構能夠露出,這種通孔10根據適用的攜帶式電子儀器能夠改變其位置及形狀。由於上述通孔10是在本領域公開地利用的結構,因此省略其說明。本發明的特徵是,由基架100、第一框架200、及第二框架300構成,並能夠以結合部位媒介相互連接,在通常使用的容器形態(包圍攜帶式電子儀器的背面及長、短側面的形態)的外殼中分離了基架100。通過以分開的結構具備基架100,並包含第一、第二框架200、300,強化了本發明的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的結合力及耐久性,相比於使用容器形態的外殼的時候,顯著地減少了裝卸時會施加於攜帶式電子儀器的摩擦,從而不僅能夠減少攜帶式電子儀器的劃痕等損傷,使攜帶式電子儀器在外殼內部遊動的空間最小化,在安裝後使用中, 攜帶式電子儀器的背面上不產生瑕疵。而且,掉下安裝有外殼的攜帶式電子儀器時,相比於上述的容器形態的外殼或罩形態(使用皮革等材質覆蓋攜帶式電子儀器的正面及背面的形態)的外殼,能夠更有效地分散衝擊,從而能夠最小化施加於攜帶式電子儀器本身的物理損傷。並且,各分別具備有各框架,因此在一個框架產生破損或損傷時,不需要更換所有外殼,可以僅購買相應的框架來使用,因此實用,通過在向外部露出的基架100的下面(不與攜帶式電子儀器接觸的面)插入一定的圖案,可以增加美感,具備插入各種圖案的多個基架100,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使用,從而能夠滿足使用者對設計上的感覺。另外,本發明的特徵還包括,對形成於上述基架100和第一、第二框架200、300(包括後述的結構)大部分的角部(彎折部位)進行圓形處理,通過這種形狀,提供更柔和的美感及把持感的同時還能具有更容易分散衝擊的作用。圖5是表示本發明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和攜帶式電子儀器結合例的立體圖。參照圖5說明上述結構的一實施例。使基架100位於攜帶式電子儀器的背面。之後以結合部媒介,從上述攜帶式電子儀器的上側向下側方向結合第一框架200,從上述攜帶式電子儀器的下側向上側方向結合第二框架300,從而包圍上述基架100的背面邊緣的一部分和攜帶式電子儀器的長、短側面的全部。上述結合部可以利用公知的各種連接方法,上述第一、第二框架200、300相互接觸的部位(上述第一、第二腿板220、320的末端相互接觸的部位)也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進行連接。如上所述, 上述結合部可以使用嵌入式、滑動式、粘接式等各種方法,但在本發明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中優選在基架100形成導軌,使上述第一、第二框架 200、300能夠以滑動方式結合。圖2是表示本發明基架100的結構的立體圖。下面,在上述基架100中,將與攜帶式電子儀器的背面接觸的面稱為上面,不與攜帶式電子儀器接觸的面稱為下面。如圖2所示,本發明基架100的結合部形成為在下面上,在兩長邊側形成導軌。首先,前提是在基架100的下面上各邊緣以臺階式形成為具有高度差,以形成第一彎折面101及第二彎折面102。也就是說,形成在從上述基架100的邊緣向內側相離的部位向下方垂直彎折延長的第一彎折面101 ;以及在上述第一彎折面101的末端向上述基架100的邊緣側垂直彎折延長的第二彎折面102,看上去像在下面上基架100的邊緣向內側小幅相離而形成的形狀(各面的長度比基架100的邊緣稍微短,但與基架100相似的形狀)向下隆起的形態相似(參照圖2)。在此,第一彎折面101是表示由於形成臺階而構成的兩個臺階的高度差的縱向面,上述第一彎折面101的高度成為兩個臺階的高度差。而且, 第二彎折面102是表示兩個臺階的寬度差的橫向面,是從上述第一彎折面的下端向外側水平延長的面。上述基架100的結合部在上述第二彎折面102上形成導軌,,述導軌包括導向槽 110和導向突起120。導向突起120是長杆形狀,在上述基架100的長側面上所具備的第二彎折面102 上,與第一彎折面101相離一定間隔地向長度方向形成。更具體地說,在進行了圓形處理的基架100的邊緣未彎曲並形成為直線的部位,即邊緣末端向內側稍微相離的部位,向長度方向附著。因為與進行了圓形處理而彎曲的面相比,更容易附著在平坦地形成的面上,而且稍微向內側移動而附著的結構在耐久性方面也更穩定。尤其是,上述導向突起120具備導入部121,導入部121是與上述導軌結合部結合、 末端進行了錐形化處理的結構,上述導入部的尖端部位(最尖的部位)是朝向上述基架100 的內側(上述導向槽110側)。上述導向突起120包含上述導入部121的理由是為了使基架100和第一、第二框架200、300相比於最初結合時乜能夠更柔和地導入。上述基架100 的這種形狀當然可以在上述的目的範圍內進行各種變形應用。在此,在上述導向突起120的內側(攜帶式電子儀器的方向)縱向面和上述第一彎折面101中,可以在上述第一、第二腿板220、320的各末端相互接觸的周邊部位形成第一彎曲部130、第二彎曲部(未圖示),第一彎曲部130在上述第一彎折面101細微地向外側 (上述導向突起120側方向)突出形成,第二彎曲部(未圖示)在上述導向突起120的內側縱向面中與上述第一彎曲部130對應的部位向內側(上述第一彎折面101側方向)突出形成。
上述第一彎曲部130、第二彎曲部(未圖示)在上述第一、第二腿板220、320相互接觸的部位使導向槽Iio空間在一定程度上變窄,從而在後述的導向槽結合部241滑動移動時提供適當的摩擦和固定力。由此,導軌和後述的導軌結合部更堅固地結合,本發明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可以更穩定地安裝於攜帶式電子儀器。 導向槽110是在上述基架100的左右一側向下部陷入形成,並向長度方向延長的槽,沿著上述導向突起120和上述第一彎折面101之間連接到基架100的上下側端。尤其是,通過彎曲地形成上述導向槽110的兩端,在後述的導向槽結合部241插入時,能夠更柔和且容易地連接。以這種結構構成的導軌以滑動方式與下述的第一、第二框架200、300所具備的導軌結合部結合,上述導軌和導軌結合部相互在上下方向結合,而不是在側方向結合,因此能夠實現更穩定的結合。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框架200的結構的立體圖,圖4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二框架300的結構的立體圖。從圖3、圖4中可以得知,在本發明的第一、第二框架200、300上分別形成有用於與形成於上述基架100的導軌對應而結合的導軌結合部,導軌結合部包括分別對應於上述導向槽和導向突起120的導向槽結合部241和導向突起結合部242。導向槽結合部241及導向突起結合部242形成於上述第一、第二框架200、300的連接部240的內側面(上面),以與上述導向槽110及導向突起120對應的形狀形成,從而能夠與基架100所具備的導向槽110和導向突起120配合結合。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二框架200、300上具備沿著各框架的高度方向(縱向方向) 向外側小幅突出形成的突出部201,通過具備這種突出部201,能具有如下作用,在各框架的內面形成陷入的部位,在該部位插入攜帶式電子儀器的長、短側面的一定部分,上述防護部230不與攜帶式電子儀器的正面所具備的觸控螢幕直接接觸,在將本發明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裝卸於攜帶式電子儀器的過程中,不會在攜帶式電子儀器的正面產生劃痕等損傷。而且,在上述第一、第二腿板220、320的防護部230上形成彎曲部231,上述彎曲部 231形成於防護部230的外側面(最上側面),從一側向另一側彎曲地形成,並形成為隨著接近攜帶式電子儀器,防護部230的厚度變得更薄(參照圖3、圖4)。也就是說,在從上述第一、第二腿板220、320向防護部230延長的結構中,內側面是垂直彎折,但外側面是隨著接近防護部230的延長末端變薄,從而形成更柔和的外觀的同時,減少上述防護部230會施加於攜帶式電子儀器的正面邊緣部位的壓力,防止因摩擦引起的損傷。通過具備這種彎曲部231,能夠最小化在將本發明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裝卸於攜帶式電子儀器時會發生的劃痕等損傷,安裝後能夠感受到與攜帶式電子儀器的正面邊緣更緊密接觸的感覺,提高穩定感。如上構成的上述第一、第二腿板220、320為了固定成與基架100結合而包圍攜帶式電子儀器的長、短側面,需要具備能夠相互連接的媒介,因此在上述第一腿板220形成有連接板221,在上述第二腿板320形成有連接板容納部321。連接板221是具有小於上述第一腿板220的高度的長度的板形狀,形成於上述第一腿板220的末端。也就是說,在上述第一腿板220的末端,形成於防護部230和連接部240之間的一定部位,能夠插入式地嵌入後述的連接板容納部321 (參照圖3)。連接板容納部321形成於上述第二腿板320的末端,在與上述連接板221對應的位置,以能夠容納連接板221的方式形成為例如槽的形狀,尤其是,上述連接板容納部321 隨著從上述第二腿板320的 末端向內側延長,陷入的深度變淺。通過如上所述的結構,在上述連接板221插入連接板容納部321的初期,更容易地插入,隨著進一步的嵌入,相互更緊密地接觸,能夠穩定且方便地結合,具有在結合的過程中不會對攜帶式電子儀器產生劃痕等損傷的附加的優點。本發明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的各構成要素可以均由相同的材質構成,但為了更有效分散及吸收衝擊,可以以相互不同的材質構成基架100及第一、第二框架200、300,在一個結構中也可以以特定部分為基準由相互不同的材質形成,本發明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優選由金屬材料或合成樹脂材料構成。如上所說明,在上述說明及附圖表現了本發明的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的結構及作用,但這只是舉例說明,本發明的思想不限於上述說明及附圖,在不超出本發明的技術思想的範圍內,可以進行各種變化及變更是理所當然的。
權利要求
1.一種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其特徵在於,該外殼包括 基架,與該攜帶式電子儀器的背面接觸,在邊緣具備結合部;第一框架,包圍該攜帶式電子儀器的一短側面和兩長側面的一部分;以及第二框架,包圍該攜帶式電子儀器的另一短側面和兩長側面中除了第一框架包圍的部位的面,所述第一、第二框架包含防護部,包圍該攜帶式電子儀器的正面邊緣的一部分, 所述基架和所述第一、第二框架以所述結合部為媒介結合連接,從而包圍該攜帶式電子儀器的背面和端側面及長側面,所述結合部包含第一彎折面,在從所述基架的邊緣向內側相離的部位向下方垂直彎折延長,以及第二彎折面,在所述第一彎折面的末端向外側垂直彎折延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其特徵在於,所述結合部中長側面包含導軌,該導軌包括在所述第二彎折面所述第一彎折面相離一定間隔並向長度方向突出形成的導向突起,在所述第二彎折面沿著所述導向突起和所述第一彎折面之間陷入延長的導向槽, 所述第一、第二框架包圍上述基架的背面邊緣的一部分,並進一步包含導軌結合部,該導軌結合部形成為與所述導向槽及導向突起對應的形狀,並具有高度差, 所述導軌和所述導軌結合部以滑動方式結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向突起包含與所述導軌結合部結合,末端進行了錐形化處理的導入部。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彎折面中所述第一、第二框架的各末端相互接觸的周邊部位進一步包含彎曲地突出形成的第一彎曲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向突起進一步包含在與所述第一彎曲部對應的部位彎曲地突出形成的第二彎曲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框架進一步包含在末端向所述第二框架的末端突出形成的連接板,所述第二框架進一步包含形成於與所述連接板對應的位置,陷入的深度隨著從所述第二框架的末端向內側延長變淺的連接板容納部,所述連接板以嵌入的方式與所述連接板容納部結合。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基架和第一、第二框架對第一、第二彎折面、所述結合部、所述防護板、所述連接部、所述導軌及導軌結合部中至少一個角部進行圓形處理。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揭露具備觸控螢幕的攜帶式電子儀器用外殼,包括與攜帶式電子儀器的背面接觸、在邊緣具備結合部的基架;第一框架,包圍攜帶式電子儀器的一短側面和兩長側面的一部分;以及第二框架,包圍攜帶式電子儀器的另一短側面和兩長側面中除了第一框架包圍的部位的面,上述第一、第二框架包含包圍攜帶式電子儀器的正面邊緣的一部分的防護部,上述基架和第一、第二框架以結合部為媒介結合連接,從而包圍攜帶式電子儀器的背面和端側面及長側面。本發明具有如下效果防止裝卸時施加於攜帶式電子儀器的損傷,能更有效分散施加於攜帶式電子儀器的衝擊、結合力及耐久性高,並且對所有彎折部位進行圓形處理,提供更柔和的把持感及美感。
文檔編號H05K7/18GK102291956SQ20111016555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1日
發明者金大暎 申請人:Sgp韓國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