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引擎設計方法及系統與流程
2023-05-31 03:13:07 5

本發明涉及工作流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工作流引擎設計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工作流(workflow)為描述活動過程的一類形式化圖表,此類圖表採用有限個語意明確、語法嚴格規範的圖形元素,用以表達軟體過程、企業組織活動過程或生產工藝過程的狀態變化、活動內容。實際應用中的工作流圖表種類眾多,從基本的程序流程圖、UML2.0(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統一建模語言)規範中的狀態活動圖到企業組織活動過程中應用的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業務過程管理)規範,其圖元類型、語意語法規則都有較大差異,應用場合也有較大差異。
工作流引擎(workflow engine)指遵循某種特定的工作流形式化規則,提供針對該規則進行流程設計、流程執行過程記錄、流程信息存儲、流程信息查閱的,具備可在多場合多應用系統中裝配使用能力的計算機軟體部件。
其中,應用於企業組織活動建模過程領域的工作流引擎所採用的工作流規範引均可視為BPM規範的子集。此類工作流引擎的設計遵循「先設計後執行」的方案,在流程開始執行之後,便不再變更流程設計。如果需要變更,只能放棄執行過程記錄的數據,重新從頭開始執行新設計的工作流程,操作不便。
當這些工作流引擎應用於企業內部OA(Office Automation,自動化辦公)、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等時,該問題尚可忍受。但當應用場景轉換為面向不特定多數用戶的網際網路場景時,這種問題尤為突出。因為網際網路應用場景下的用戶設計的流程,在完備性、自洽性、便捷性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較大的疏漏,而且此類疏漏只能在用戶自行運用流程開展實際的業務活動過程中才能夠被發現。變更流程後如果流程的使用者希望應用新的流程,就必須放棄之前已經記錄的所有任務執行信息,在新的流程上重新錄入這些內容。這樣會給使用者帶來大量重複的工作量。流程結構變更的越頻繁、流程的使用者數量越多,帶來的整體工作量浪費也就越大,給用戶帶來極大不便,用戶體驗不好,且影響的用戶數量也會遠遠超過企業內部應用場景。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正是基於上述問題,提出了工作流引擎設計方法及系統,可以在不停機、不重啟的情況下動態變更流程。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種工作流引擎設計方法,包括:
構建包括多個節點且所述節點之間由流轉線條連通的流程地圖,並在各個節點設置一對應的表單模板;
對所述流程地圖的結構進行有效性校驗,當不滿足所述有效性時,生成提示信息;
按照所述流程地圖執行任務,每通過一節點生成一歷史步驟,獲取該節點的執行者對該節點對應的表單模板的填寫信息,並根據該填寫信息生成及存儲該歷史步驟的附屬表單;
檢測用戶欲變更的節點或流轉線條是否屬於當前執行的歷史步驟,當不屬於當前執行的歷史步驟時,響應用戶對所述流程地圖的結構變更請求。
進一步地,所述節點包括起始節點、中間節點和結束節點,所述「構建包括多個節點且所述節點之間由流轉線條連通的流程地圖,並在各個節點設置一對應的表單模板」包括:
添加起始節點、中間節點和結束節點至流程地圖構建窗口;
使用所述流轉線條連通存在前後邏輯關係的兩個節點;其中,所述流轉線條代表觸發一節點流轉至另一節點的事件;
給每一所述節點對應設置一表單模板。
進一步地,所述節點包括起始節點、中間節點和結束節點,所述「對所述流程地圖的結構進行有效性校驗,當不滿足所述有效性時,生成提示信息」包括:
檢測所述流程地圖是否具有唯一一個起始節點;
檢測所述流程地圖是否具有至少一個結束節點;
檢測所述流程地圖中任一中間節點是否都能夠沿某條路徑從所述開始節點到達;
檢測所述流程地圖中任一中間節點是否都能夠沿某條路逕到達一個結束節點;
檢測所述流程地圖中是否所有結束節點不再有任何所述流轉線條連接至其它節點;
當任一上述檢測結果為否時,生成所述提示信息。
進一步地,所述節點包括起始節點、中間節點和結束節點,所述「按照所述流程地圖執行任務,每通過一節點生成一歷史步驟,獲取該節點的執行者對該節點對應的表單模板的填寫信息,並根據該填寫信息生成及存儲該歷史步驟的附屬表單」包括:
自所述起始節點開始執行任務,每通過一節點生成一歷史步驟,並檢測該節點是否首次到達;
當檢測結果為是時,複製該節點對應的表單模板,生成該節點對應的第一表單副本;
獲取該節點的執行者對該節點對應的第一表單副本的填寫信息;
根據對第一表單副本的填寫信息生成該歷史步驟的第一附屬表單,並存儲該第一附屬表單;
當檢測結果為否時,複製該節點對應的表單模板,生成該節點對應的第二表單副本,並使用執行者對所述第一表單副本的填寫信息填充所述第二表單副本;
獲取該節點的執行者對該節點對應的第二表單副本的填寫信息;
根據對第二表單副本的填寫信息生成該歷史步驟的附屬表單,並存儲該附屬表單。
進一步地,所述「檢測用戶欲變更的節點或流轉線條是否屬於當前執行的歷史步驟,當不屬於當前執行的歷史步驟時,響應用戶對所述流程地圖的結構變更請求」包括:
響應用戶對所述流程地圖中節點的添加或修改操作,及對所述流轉線條的添加、刪除或修改操作;
當用戶對執行中的流程地圖的結構進行刪除操作時,檢測用戶欲刪除的節點是否屬於當前執行的歷史步驟;
當不屬於當前執行的歷史步驟時,響應用戶對該節點或流轉線條的刪除操作;
當屬於當前執行的歷史步驟時,生成不可刪除提示信息。
本發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工作流引擎設計系統,包括:
構建模塊,用於構建包括多個節點且所述節點之間由流轉線條連通的流程地圖,並在各個節點設置一對應的表單模板;
校驗模塊,用於對所述流程地圖的結構進行有效性校驗,當不滿足所述有效性時,生成提示信息;
執行模塊,用於按照所述流程地圖執行任務,每通過一節點生成一歷史步驟,獲取該節點的執行者對該節點對應的表單模板的填寫信息,並根據該填寫信息生成及存儲該歷史步驟的附屬表單;
變更模塊,用於檢測用戶欲變更的節點或流轉線條是否屬於當前執行的歷史步驟,當不屬於當前執行的歷史步驟時,響應用戶對所述流程地圖的結構變更請求。
進一步地,所述節點包括起始節點、中間節點和結束節點,所述構建模塊包括:
添加單元,用於添加所述起始節點、中間節點和結束節點至流程地圖構建窗口;
連線單元,用於使用所述流轉線條連通存在前後邏輯關係的兩個節點;其中,所述流轉線條代表觸發一節點流轉至另一節點的事件;
模板單元,用於給每一所述節點對應設置一表單模板。
進一步地,所述節點包括起始節點、中間節點和結束節點,所述校驗模塊包括:
檢測單元,用於檢測所述流程地圖是否具有唯一一個起始節點,檢測所述流程地圖是否具有至少一個結束節點,檢測所述流程地圖中任一中間節點是否都能夠沿某條路徑從所述開始節點到達,檢測所述流程地圖中任一中間節點是否都能夠沿某條路逕到達一個結束節點,及檢測所述流程地圖中是否所有結束節點不再有任何所述流轉線條連接至其它節點;
提示單元,用於當任一上述檢測結果為否時,生成所述提示信息。
進一步地,所述節點包括起始節點、中間節點和結束節點,所述執行模塊包括:
檢測單元,用於自所述起始節點開始執行任務,每通過一節點生成一歷史步驟,並檢測該節點是否首次到達;
複製單元,用於當檢測結果為是時,複製該節點對應的表單模板,生成該節點對應的第一表單副本;
填寫單元,用於獲取該節點的執行者對該節點對應的第一表單副本的填寫信息;
表單單元,用於根據對第一表單副本的填寫信息生成該歷史步驟的第一附屬表單,並存儲該第一附屬表單;
所述複製單元,還用於當檢測結果為否時,複製該節點對應的表單模板,生成該節點對應的第二表單副本,並使用執行者對所述第一表單副本的填寫信息填充所述第二表單副本;
所述填寫單元,還用於獲取該節點的執行者對該節點對應的第二表單副本的填寫信息;
所述表單單元,還用於根據對第二表單副本的填寫信息生成該歷史步驟的附屬表單,並存儲該附屬表單。
進一步地,所述變更模塊包括:
第一變更單元,用於響應用戶對所述流程地圖中節點的添加或修改操作,及對所述流轉線條的添加、刪除或修改操作;
檢測單元,用於當用戶對執行中的流程地圖的結構進行刪除操作時,檢測用戶欲刪除的節點是否屬於當前執行的歷史步驟;
第二變更單元,用於當不屬於當前執行的歷史步驟時,響應用戶對該節點或流轉線條的刪除操作;
提示單元,用於當屬於當前執行的歷史步驟時,生成不可刪除提示信息。
本發明提供的工作流引擎設計方法及系統,在每個任務的執行信息中都有完備的流程地圖、執行過程記錄信息,且這些信息之間互不聯動,從而保證了流程任務信息具有最大程度的可調整性;可以實施任務執行過程中的流程變更作業,並保證變更後的流程可以繼續之前的執行進程推進,無須重新從頭啟動流程;調整流程後,原有的工作內容得到保持,同時用戶無需作任何額外操作即可沿用新設計的流程開展工作,不存在重複錄入的問題,減少用戶工作量,用戶體驗較好。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範圍的限定,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工作流引擎設計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示出了圖1所示的工作流引擎設計方法的第一應用示意圖;
圖3示出了圖1所示的工作流引擎設計方法的第二應用示意圖;
圖4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工作流引擎設計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工作流引擎設計系統;10-構建模塊;20-校驗模塊;30-執行模塊;40-變更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於理解本發明,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工作流引擎設計方法及系統進行更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圖中給出了工作流引擎設計方法及系統的優選實施例。工作流引擎設計方法及系統可以通過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並不限於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並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範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明的選定實施例。基於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1
圖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工作流引擎設計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工作流引擎設計方法,包括:
步驟S1,構建包括多個節點且所述節點之間由流轉線條連通的流程地圖,並在各個節點設置一對應的表單模板。
本實施例中,所述節點代表所設計的流程中出於的各個狀態階段,包括起始節點、中間節點和結束節點。當用戶進行流程設計時,添加至少一起始節點、中間節點和結束節點至流程地圖構建窗口,和/或對各個節點進行重命名。可以理解,一完整的流程設計應當包括至少一起始節點、至少一中間節點和至少一結束節點。
進一步,使用流轉線條連通存在前後邏輯關係的兩個節點,即可能連續執行的兩個節點。所述流轉線條代表觸發一節點流轉至另一節點的事件。請一併參閱圖2所示,所述流轉線條為具有文字標註的單向性的箭頭線條,其上的文字標註指代引發流轉的事件。例如,在審批事務的流程地圖中,「開始」「申請填寫中」和「審批中」等分別為一節點;觸發節點「開始」流轉到節點「申請填寫中」的事件為「新建申請事項」;觸發節點「申請填寫中」流轉到節點「審批中」的事件為「提交申請」。
在流程設計中,所有的節點和流轉線條構成了一個任務所有可能出現的狀態和狀態變換過程,具有網狀結構,本實施例簡稱為「流程地圖」。應當注意的是,在同一時間,同一任務的執行過程只能處於一種狀態。此外,可能會有多個不同的任務執行過程在相同的流程地圖上沿相同或不同的路徑推進執行進程。
進一步地,給流程地圖中每一節點對應設置一表單模板。所述表單模板用於提示對應節點的執行者對該節點的執行情況進行記錄,包括一個或多個提示項,如執行時間、執行人、執行內容或執行結果等。
步驟S2,對所述流程地圖的結構進行有效性校驗,當不滿足所述有效性時,生成提示信息。
本實施例中,對所述流程地圖的結構進行有效性校驗的校驗規則包括:(1)具有唯一一個起始節點;(2)具有至少一個結束節點;(3)任一中間節點是否都能夠沿某條路徑從所述開始節點到達;(4)任一中間節點是否都能夠沿某條路逕到達一個結束節點;(5)所有結束節點不再有任何所述流轉線條連接至其它節點。該校驗規則可以保證流程的設計、變更所產出的流程地圖始終都是可運行的,始終能夠啟動、終止、不會在某一中間節點上無路可走、也不會出現無法到達而無效果的狀態節點。
具體地,檢測所述流程地圖的結構是否同時滿足上述校驗規則。當所述流程地圖的結構不滿足上述任一條校驗規則時,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為提示用戶構建的流程地圖不滿足校驗規則的文本、圖片或語音等信息,如「存在無法到達的節點」「缺少起始節點」等。
步驟S3,按照所述流程地圖執行任務,每通過一節點生成一歷史步驟,獲取該節點的執行者對該節點對應的表單模板的填寫信息,並根據該填寫信息生成及存儲該歷史步驟的附屬表單。
當完成符合校驗規則的流程地圖的構建後,可以按照所述流程地圖開始執行任務。實際的任務執行過程是從流程地圖的起始節點出發,在特定的事件的推動下沿流轉線條從一個節點轉移到另一個節點,並如此重複逐次通過若干節點的過程。
具體地,自所述起始節點開始執行任務,每通過一節點生成一歷史步驟。具體的任務執行過程是由先後相繼的歷史步驟構成。請一併參閱圖3所示,圖中1開始、2填寫申請、3初次審核、4被拒絕後等待申請人選擇、5再次審核、6申請得到許可及7事務辦理完畢分別為一歷史步驟。任一歷史步驟對應一節點和流轉線條,如歷史步驟3初次審核對應節點「審批中」和流轉線條「提交申請」;歷史步驟5再次審核對應節點「審批中」和流轉線條「重新申請」。容易發現,一流程地圖中,有些節點可能自始至終未被執行,而有些節點則可能被執行多次,具體節點的執行與流轉取決於觸發事件,換句話說,流轉線條決定了整個流程的執行路徑。
進一步地,檢測該節點是否首次到達。當首次到達一節點時,即每通過一新的節點,如歷史步驟3初次審核對應的節點「審批中」時,複製該節點對應的表單模板,生成該節點對應的第一表單副本,並獲取該節點的執行者對該節點對應的第一表單副本的填寫信息。根據對第一表單副本的填寫信息生成歷史步驟3的附屬表單,並存儲該附屬表單。需要說明的是,用戶所填寫的信息存儲於第一表單副本上,而非節點對應的表單模板。這種方式不但保證了多次到達同一節點時所填寫的表單副本互不聯動,也進一步保證了即使對應的節點在變更流程的過程中被刪除,亦不會影響之前已經錄入的信息的存儲和查閱。
當該節點並非首次到達時,即再次通過該節點,如歷史步驟5對應的節點「審批中」時,再次複製該節點對應的表單模板,生成該節點對應的第二表單副本。考慮到多次到達同一節點時,大多屬於補充修正之前所填寫的內容的疏漏和錯誤,優選地,另一實施例中,若此前曾經到達過該節點,使用執行者對所述第一表單副本的部分或全部的填寫信息填充所述第二表單副本,從而避免執行者重複填寫某項內容,減輕了執行者重複錄入的工作量。進一步獲取該節點的執行者對該節點對應的第二表單副本的填寫信息,並根據對第二表單副本的填寫信息生成歷史步驟5的附屬表單,並存儲該附屬表單。所述附屬表單可以理解為執行過程記錄信息。
在實際的任務執行過程中,兩次到達同一節點時,所填寫生成的附屬表單應當是形式相同但互不同步的兩份表單。如圖3所示,在審批事務的執行過程中,申請事務經歷了兩次審批,第一次審批被否決之後,申請人經修改申請內容之後重新提出審批請求,之後獲得了許可,從而最終獲得許可。兩次審批顯然得到了不同的審批結論,查詢歷史步驟3所看到的附屬表單的內容和查詢歷史步驟5所見附屬表單的內容應當是不同的。同時,不同歷史步驟對應的附屬表單互不關聯互不聯動,可以分別調整、編輯。
本實施例中,每次填寫生成的附屬表單都作為任務的歷史記錄存檔待查,但僅當前正在執行的歷史步驟的附屬表單可供用戶編輯,從而保證流程執行過程原封不動不可篡改。
步驟S4,檢測用戶欲變更的節點或流轉線條是否屬於當前執行的歷史步驟,當不屬於當前執行的歷史步驟時,響應用戶對所述流程地圖的結構變更請求。
本實施例中,用戶對流程地圖的結構的變更包括對流程地圖某節點或某流轉線條的添加、刪除或修改。由於任務執行過程中所有的信息在歷史步驟中保存,使得變更流程結構僅僅變更了流程地圖,變化的是將來任務可能的推進路線,而保存在歷史步驟中的所有過往記錄和附屬表單並不會隨流程地圖的變更而丟失。
應當注意的是,當前執行的歷史步驟對應的節點指明了任務在流程地圖中所處的當前位置,該節點若被刪除,則任務在沒有其它指示信息的情況下將不能自動尋找合適的節點作為其當前位置。除此之外,所有其它的節點都僅指示了任務可能會到達的位置,刪除之後只是表明以後任務不再會到達被刪除的節點,並不影響任務的執行。同樣地,流轉線條被刪除、變更,表明任務可能採取的流轉方式發生了變化,但並不影響任務以前的流轉情況和現在的狀態情況。也就是說,當需要變更流程地圖的結構時,除了任務執行所在的當前節點不可被刪除之外,任何其它節點、流轉線條均可被修改和刪除,提高了任務執行過程中流程結構變更的靈活性。
具體地,當用戶對執行中的流程地圖中一節點進行添加或修改操作時,響應用戶對該節點的添加或修改操作,添加新的節點至所述流程地圖構建窗口,或獲取用戶對某節點的修改信息。當用戶對執行中的流程地圖中一流轉線條進行添加、刪除或修改操作時,響應用戶對該流轉線條的添加、刪除或修改操作,添加新的流轉線條至所述流程地圖構建窗口,從所述流程地圖構建窗口刪除某流轉線條,或獲取用戶對某流轉線條的修改信息。
進一步地,當用戶對執行中的流程地圖中一節點進行刪除操作時,檢測用戶欲刪除的節點是否屬於當前執行的歷史步驟。當用戶欲刪除的節點不屬於當前執行的歷史步驟時,響應用戶對該節點的刪除操作,從所述流程地圖構建窗口刪除該節點。當用戶欲刪除的節點屬於當前執行的歷史步驟時,拒絕刪除該節點,並生成不可刪除提示信息。
當對目前流程地圖的結構完成變更後,任務從目前節點可以沿新的流程地圖走向結束節點,保證了變更後的流程地圖仍然是可供運行的。
實施例2
圖4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工作流引擎設計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4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工作流引擎設計系統100,包括構建模塊10、校驗模塊20、執行模塊30和變更模塊40。
構建模塊10用於構建包括多個節點且所述節點之間由流轉線條連通的流程地圖,並在各個節點設置一對應的表單模板。所述節點包括起始節點、中間節點和結束節點。本實施例中,所述構建模塊10包括:
添加單元,用於添加至少一起始節點、中間節點和結束節點至流程地圖構建窗口;
連線單元,用於使用所述流轉線條連通存在前後邏輯關係的兩個節點;其中,所述流轉線條代表觸發一節點流轉至另一節點的事件;
模板單元,用於給每一所述節點對應設置一表單模板。
校驗模塊20用於對所述流程地圖的結構進行有效性校驗,當不滿足所述有效性時,生成提示信息。本實施例中,所述校驗模塊20包括:
檢測單元,用於檢測所述流程地圖是否具有唯一一個起始節點,檢測所述流程地圖是否具有至少一個結束節點,檢測所述流程地圖中任一中間節點是否都能夠沿某條路徑從所述開始節點到達,檢測所述流程地圖中任一中間節點是否都能夠沿某條路逕到達一個結束節點,及檢測所述流程地圖中是否所有結束節點不再有任何所述流轉線條連接至其它節點;
提示單元,用於當任一上述檢測結果為否時,生成所述提示信息。
執行模塊30用於按照所述流程地圖執行任務,每通過一節點生成一歷史步驟,獲取該節點的執行者對該節點對應的表單模板的填寫信息,並根據該填寫信息生成及存儲該歷史步驟的附屬表單。本實施例中,所述執行模塊30包括:
檢測單元,用於自所述起始節點開始執行任務,每通過一節點生成一歷史步驟,並檢測該節點是否首次到達;
複製單元,用於當檢測結果為是時,複製該節點對應的表單模板,生成該節點對應的第一表單副本;
填寫單元,用於獲取該節點的執行者對該節點對應的第一表單副本的填寫信息;
表單單元,用於根據對第一表單副本的填寫信息生成該歷史步驟的第一附屬表單,並存儲該第一附屬表單;
所述複製單元,還用於當檢測結果為否時,複製該節點對應的表單模板,生成該節點對應的第二表單副本,並使用執行者對所述第一表單副本的填寫信息填充所述第二表單副本;
所述填寫單元,還用於獲取該節點的執行者對該節點對應的第二表單副本的填寫信息;
所述表單單元,還用於根據對第二表單副本的填寫信息生成該歷史步驟的附屬表單,並存儲該附屬表單。
變更模塊40用於檢測用戶欲變更的節點或流轉線條是否屬於當前執行的歷史步驟,當不屬於當前執行的歷史步驟時,響應用戶對所述流程地圖的結構變更請求。本實施例中,所述變更模塊40包括:
第一變更單元,用於響應用戶對所述流程地圖中節點的添加或修改操作,及對所述流轉線條的添加、刪除或修改操作;
檢測單元,用於當用戶對執行中的流程地圖的結構進行刪除操作時,檢測用戶欲刪除的節點是否屬於當前執行的歷史步驟;
第二變更單元,用於當不屬於當前執行的歷史步驟時,響應用戶對該節點或流轉線條的刪除操作;
提示單元,用於當屬於當前執行的歷史步驟時,生成不可刪除提示信息。
本發明提供的工作流引擎設計方法及系統,在每個任務的執行信息中都有完備的流程地圖、執行過程記錄信息,且這些信息之間互不聯動,從而保證了流程任務信息具有最大程度的可調整性;可以實施任務執行過程中的流程變更作業,並保證變更後的流程可以繼續之前的執行進程推進,無須重新從頭啟動流程;調整流程後,原有的工作內容得到保持,同時用戶無需作任何額外操作即可沿用新設計的流程開展工作,不存在重複錄入的問題,減少用戶工作量,用戶體驗較好。
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系統,其實現原理及產生的技術效果和前述方法實施例相同,為簡要描述,系統實施例部分未提及之處,可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相應內容。
在這裡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體值應被解釋為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為限制,因此,示例性實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後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裝置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又例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徵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通信接口,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絡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