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自動調整功能的紡織卷布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01:57:36 1

本發明涉及紡織加工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具有自動調整功能的紡織卷布裝置。
背景技術:
在紡織作業流程中,紡織機完成織布後,必須將布料拉送至一預設卷布機,由該卷布機將布料卷至一卷布輥上,以便於運送、保存。從傳送輥輸送的布匹至卷布輥還有一定的距離,期間若不對布匹進行支撐,就會使得布匹容易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下垂,並在下垂的過程中使得卷布輥的收卷受到阻力,影響卷布效率,並且布匹在卷布輥的拉扯下收卷,容易損傷布匹,進而影響收卷的質量,另外,現有的卷布機的導布輥位置固定,對於厚薄的布料均採用一種收卷間距,過大的間距容易導致布料收卷不規整,需要及時停止收卷並拉緊布料,才能重新開始收卷,極大影響了工作效率,並且過大的間距需要輥軸提供較大的拉力,比較耗費電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自動調整功能的紡織卷布裝置,其能夠解決上述現在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的一種具有自動調整功能的紡織卷布裝置,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所述底座左側頂部端面的卷布架,所述底座左側內部設有前後延伸設置的第一腔體,所述第一腔體右側的所述底座內設有上下對稱且左右延伸設置的導向槽,每個所述導向槽左側末端與所述第一腔體右側端之間均設有隔板,每個所述隔板內均設有貫通孔,每個所述貫通孔內均過渡配合設有向左右兩側延伸設置的第一螺紋杆,所述第一螺紋杆左側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一腔體內且與所述第一腔體左側內壁轉動配合連接,所述第一螺紋杆右側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導向槽內且與所述導向槽右側內壁轉動配合連接,所述第一腔體內的每個所述第一螺紋杆上均周向固設有蝸輪,每個所述蝸輪頂部均配合連接有蝸杆,所述蝸杆上固定設有前後延伸設置的轉動軸,所述第一腔體左側內壁中間位置設有通槽,所述通槽左側設有向前延伸設置滑動腔,所述第一腔體前側的所述底座內設有第二腔體,所述第二腔體內設有傳動連接機構,所述第二腔體前側的所述底座內設有左側端與所述滑動腔前側端相連通設置的通腔,所述滑動腔內的所述導向塊,所述導向塊內設有螺紋配合連接的第二螺紋杆,所述通槽內設有左側末端與所述導向塊後側部固連的第一滑動塊,所述通腔內設有左側末端與所述導向塊前側部固連的第二滑動塊,所述第二腔體與所述通腔之間的所述底座壁體內設有連接驅進機構。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卷布架內設有卷布輥,所述卷布輥前後兩側末端均設有與所述卷布架前後兩側轉動配合連接的第一轉動軸,前側所述第一轉動軸貫穿所述卷布架前側端面外且末端固定設有第一帶輪。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轉動軸前側末端與所述第一腔體前側內壁轉動配合連接,所述轉動軸後側末端與所述第一腔體後側內壁轉動配合連接。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二螺紋杆左側末端與第一電機配合連接,所述第一電機外表面嵌於所述滑動腔左側內壁內且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螺紋杆右側末端與所述滑動腔右側內壁轉動配合連接。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滑動塊右側端面內設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右側端配合連接有第一錐輪,所述第一錐輪右側相對的所述轉動軸外表面周向固定設有用以與所述第一錐輪配合連接的第二錐輪,所述第二滑動塊後側端面內設有斜面滑動槽。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傳動連接機構由前後對稱固定在所述第二腔體內底壁的支撐架以及轉動配合連接在兩組所述支撐架之間的轉動套筒,兩組所述支撐架之間的所述轉動套筒外表面固定設有第二帶輪,所述第二帶輪與所述第一帶輪之間設有傳動帶,所述轉動套筒內設有花鍵槽。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連接驅進機構由第一滑動槽、設置在所述第一滑動槽左右兩側內壁的第一導向槽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滑動槽內且滑動配合連接的第三滑動塊組成,兩側所述第一導向槽內分別設有與所述第三滑動塊左右兩側外壁固定連接的第一導向塊,所述第一導向塊後側的所述第一導向槽內設有第一頂壓彈簧,所述第三滑動塊後側內壁內固定設有第三電機,所述第三電機後側端配合連接有伸入所述第二腔體內的外花鍵轉軸,所述第三滑動塊前側端設有伸入所述通腔內且與所述斜面滑動槽頂壓滑動配合的斜面凸滑部。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每個所述導向槽內的所述第一螺紋杆上均設有螺紋配合連接的導向塊,所述導向塊頂部設有移動底託,所述移動底託頂部端面設有前後對稱設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相對側均設有第二滑動槽,每個所述第二滑動槽內均設有滑動支撐塊,每個所述滑動支撐塊底側的所述第二滑動槽內設有第二頂壓彈簧,兩組所述滑動支撐塊之間轉動配合連接有第一導布輥,所述第一導布輥頂部配合連接有前後兩側末端與前後所述支撐架內壁轉動配合連接的第二導布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過第一螺紋杆左側延伸末端伸入第一腔體內且與第一腔體左側內壁轉動配合連接,第一螺紋杆右側延伸末端伸入導向槽內且與導向槽右側內壁轉動配合連接,第一腔體內的每個第一螺紋杆上均周向固設蝸輪,每個蝸輪頂部均配合連接蝸杆,蝸杆上固定設前後延伸設置的轉動軸,從而實現自動控制前後第一螺紋杆的同時傳動工作,提高移動底託移動穩定性。
2.通過第二腔體內設傳動連接機構,第二腔體前側的底座內設左側端與滑動腔前側端相連通設置的通腔,滑動腔內的導向塊,導向塊內設螺紋配合連接的第二螺紋杆,通槽內設左側末端與導向塊後側部固連的第一滑動塊,通腔內設左側末端與導向塊前側部固連的第二滑動塊,第二腔體與通腔之間的底座壁體內設連接驅進機構,從而實現卷布的自動連接以及驅進配合工作,提高本裝置的卷布穩定性以及實現自動控制收卷布匹,提高工作效率。
3.通過第一滑動塊右側端面內設第二電機,第二電機右側端配合連接第一錐輪,第一錐輪右側相對的轉動軸外表面周向固定設用以與第一錐輪配合連接的第二錐輪,第二滑動塊後側端面內設斜面滑動槽,從而實現自動控制導向塊的左右移動工作,實現根據布匹收卷的直徑大小進行自動調節布匹的支撐距離,如果布匹支撐距離過長容易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下垂,如果布匹支撐距離過短容易在卷布輥的拉扯下造成布匹損傷。
4.本發明結構簡單,能實現自動控制調節布匹的支撐距離,提高收卷布匹的收卷質量,能實現自動驅進卷布工作,提高卷布效率,通過第一導布輥與第二導布輥的彈性壓緊配合,從而實現布料收卷的規整性,使卷出來的布卷的布匹表面平整,不起褶皺,提高卷布質量。
附圖說明
為了易於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具有自動調整功能的紡織卷布裝置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底座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第一導布輥和第二導布輥的分布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外花鍵轉軸與花鍵槽完全配合連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一種具有自動調整功能的紡織卷布裝置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5所示,本發明的一種具有自動調整功能的紡織卷布裝置,包括底座4以及固定在所述底座4左側頂部端面的卷布架5,所述底座4左側內部設有前後延伸設置的第一腔體42,所述第一腔體42右側的所述底座4內設有上下對稱且左右延伸設置的導向槽43,每個所述導向槽43左側末端與所述第一腔體42右側端之間均設有隔板432,每個所述隔板432內均設有貫通孔4321,每個所述貫通孔4321內均過渡配合設有向左右兩側延伸設置的第一螺紋杆431,所述第一螺紋杆431左側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一腔體42內且與所述第一腔體42左側內壁轉動配合連接,所述第一螺紋杆431右側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導向槽43內且與所述導向槽43右側內壁轉動配合連接,所述第一腔體42內的每個所述第一螺紋杆431上均周向固設有蝸輪433,每個所述蝸輪433頂部均配合連接有蝸杆422,所述蝸杆422上固定設有前後延伸設置的轉動軸421,所述第一腔體42左側內壁中間位置設有通槽441,所述通槽441左側設有向前延伸設置滑動腔44,所述第一腔體42前側的所述底座4內設有第二腔體45,所述第二腔體45內設有傳動連接機構,所述第二腔體45前側的所述底座4內設有左側端與所述滑動腔44前側端相連通設置的通腔442,所述滑動腔44內的所述導向塊445,所述導向塊445內設有螺紋配合連接的第二螺紋杆443,所述通槽441內設有左側末端與所述導向塊445後側部固連的第一滑動塊447,所述通腔442內設有左側末端與所述導向塊445前側部固連的第二滑動塊446,所述第二腔體45與所述通腔442之間的所述底座4壁體內設有連接驅進機構。
其中,所述卷布架5內設有卷布輥51,所述卷布輥51前後兩側末端均設有與所述卷布架5前後兩側轉動配合連接的第一轉動軸53,前側所述第一轉動軸53貫穿所述卷布架5前側端面外且末端固定設有第一帶輪52,從而實現收卷傳動配合連接,實現自動控制收卷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其中,所述轉動軸421前側末端與所述第一腔體42前側內壁轉動配合連接,所述轉動軸421後側末端與所述第一腔體42後側內壁轉動配合連接。
其中,所述第二螺紋杆443左側末端與第一電機444配合連接,所述第一電機444外表面嵌於所述滑動腔44左側內壁內且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螺紋杆443右側末端與所述滑動腔44右側內壁轉動配合連接,從而實現自動控制收卷驅進連接以及卷布支撐調節的動能驅進切換。
其中,所述第一滑動塊447右側端面內設有第二電機4471,所述第二電機4471右側端配合連接有第一錐輪4472,所述第一錐輪4472右側相對的所述轉動軸421外表面周向固定設有用以與所述第一錐輪4472配合連接的第二錐輪423,所述第二滑動塊446後側端面內設有斜面滑動槽4461,從而實現自動控制導向塊63的左右移動工作,實現根據布匹收卷的直徑大小進行自動調節布匹的支撐距離,如果布匹支撐距離過長容易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下垂,如果布匹支撐距離過短容易在卷布輥51的拉扯下造成布匹損傷。
其中,所述傳動連接機構由前後對稱固定在所述第二腔體45內底壁的支撐架451以及轉動配合連接在兩組所述支撐架451之間的轉動套筒452,兩組所述支撐架451之間的所述轉動套筒452外表面固定設有第二帶輪453,所述第二帶輪453與所述第一帶輪52之間設有傳動帶54,所述轉動套筒452內設有花鍵槽4521,從而通過第二帶輪453與第一帶輪52之間配合連接的傳動帶54,實現第二帶輪453對第一帶輪52上的卷布輥51進行傳動連接。
其中,所述連接驅進機構由第一滑動槽46、設置在所述第一滑動槽46左右兩側內壁的第一導向槽461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滑動槽46內且滑動配合連接的第三滑動塊463組成,兩側所述第一導向槽461內分別設有與所述第三滑動塊463左右兩側外壁固定連接的第一導向塊466,所述第一導向塊466後側的所述第一導向槽461內設有第一頂壓彈簧462,所述第三滑動塊463後側內壁內固定設有第三電機464,所述第三電機464後側端配合連接有伸入所述第二腔體45內的外花鍵轉軸465,所述第三滑動塊463前側端設有伸入所述通腔442內且與所述斜面滑動槽4461頂壓滑動配合的斜面凸滑部4631,從而實現自動切換第三電機464與第二帶輪453的動能配合連接,提高工作效率。
其中,每個所述導向槽43內的所述第一螺紋杆431上均設有螺紋配合連接的導向塊63,所述導向塊63頂部設有移動底託61,所述移動底託61頂部端面設有前後對稱設有支撐架62,所述支撐架62相對側均設有第二滑動槽621,每個所述第二滑動槽621內均設有滑動支撐塊622,每個所述滑動支撐塊622底側的所述第二滑動槽621內設有第二頂壓彈簧623,兩組所述滑動支撐塊622之間轉動配合連接有第一導布輥65,所述第一導布輥65頂部配合連接有前後兩側末端與前後所述支撐架62內壁轉動配合連接的第二導布輥64,從而實現布料收卷的規整性,使卷出來的布卷的布匹表面平整,不起褶皺,提高卷布質量。
初始狀態時,導向塊63位於導向槽43內的最左側位置,此時,導向塊445位於滑動腔44內的最右側位置,使導向塊445帶動後側端的第一滑動塊447完全伸入通槽441內,同時,導向塊445右側端的第一錐輪4472最大程度伸入第一腔體42內且第一錐輪4472右後側與第二錐輪423左前側嚙合連接,此時,導向塊445帶動前側端的第二滑動塊446完全伸入通腔442內,同時,第三滑動塊463左右兩側的第一導向塊466受到第一頂壓彈簧462的頂壓力,使第一導向塊466位於第一導向槽461內的最前側位置,同時,使第三滑動塊463前側端的斜面凸滑部4631完全位於斜面滑動槽4461內,此時,第三滑動塊463後側端面的外花鍵轉軸465最大程度遠離轉動套筒452內的花鍵槽4521。
當需要調節卷布支撐距離以及卷布時,首先通過第二電機4471帶動第一錐輪4472轉動,由第一錐輪4472帶動第二錐輪423以及第二錐輪423上的轉動軸421轉動,進而由轉動軸421帶動前後兩側的蝸杆422,然後由前後兩側的蝸杆422分別帶動前後兩側的蝸輪433以及蝸輪433上的第一螺紋杆431轉動,進而由前後兩側的第一螺紋杆431分別帶動前後兩側導向槽43內的導向塊63逐漸沿導向槽43右側方向移動,直至調節到指定位置,然後控制第二電機4471停止轉動,此時,通過第一電機444帶動第二螺紋杆443轉動,同時,由第二螺紋杆443帶動導向塊445逐漸沿滑動腔44左側方向滑動,此時,導向塊445帶動後側的第一滑動塊447向滑動腔44左側內滑動逐漸滑離通槽441內,同時,第一滑動塊447帶動第一錐輪4472脫離第二錐輪423且逐漸遠離第二錐輪423,此時,導向塊445帶動前側的第二滑動塊446向左側移動,同時,由斜面滑動槽4461內的斜面與斜面凸滑部4631內的斜面滑動頂壓配合,使第三滑動塊463左右兩側的第一導向塊466逐漸克服第一頂壓彈簧462內的頂壓力向後側滑動,直至如圖4所示導向塊445滑動到滑動腔44內的最左側位置時,此時,導向塊445後側的第一滑動塊447完全滑入滑動腔44內,同時,第一滑動塊447右側端的第一錐輪4472最大程度遠離第二錐輪423,此時,導向塊445前側的第二滑動塊446最大程度伸入滑動腔44內,同時,第二滑動塊446上斜面滑動槽4461右側的後側端面與第三滑動塊463前側端面頂壓滑動配合連接,此時,第三滑動塊463克服第一頂壓彈簧462的頂壓力,使第三滑動塊463後側端最大程度伸入第二腔體45內,同時,使第三滑動塊463後側端的外花鍵轉軸465最大程度伸入花鍵槽4521內,此時,通過第三電機464帶動外花鍵轉軸465轉動,進而由外花鍵轉軸465帶動轉動套筒452以及轉動套筒452外表面上的第二帶輪453轉動,通過第二帶輪453上的傳動帶54帶動第一帶輪52轉動,進而由第一帶輪52帶動第一轉動軸53以及第一轉動軸53上的卷布輥51轉動,實現自動收卷布匹。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一螺紋杆左側延伸末端伸入第一腔體內且與第一腔體左側內壁轉動配合連接,第一螺紋杆右側延伸末端伸入導向槽內且與導向槽右側內壁轉動配合連接,第一腔體內的每個第一螺紋杆上均周向固設蝸輪,每個蝸輪頂部均配合連接蝸杆,蝸杆上固定設前後延伸設置的轉動軸,從而實現自動控制前後第一螺紋杆的同時傳動工作,提高移動底託移動穩定性。
2.通過第二腔體內設傳動連接機構,第二腔體前側的底座內設左側端與滑動腔前側端相連通設置的通腔,滑動腔內的導向塊,導向塊內設螺紋配合連接的第二螺紋杆,通槽內設左側末端與導向塊後側部固連的第一滑動塊,通腔內設左側末端與導向塊前側部固連的第二滑動塊,第二腔體與通腔之間的底座壁體內設連接驅進機構,從而實現卷布的自動連接以及驅進配合工作,提高本裝置的卷布穩定性以及實現自動控制收卷布匹,提高工作效率。
3.通過第一滑動塊右側端面內設第二電機,第二電機右側端配合連接第一錐輪,第一錐輪右側相對的轉動軸外表面周向固定設用以與第一錐輪配合連接的第二錐輪,第二滑動塊後側端面內設斜面滑動槽,從而實現自動控制導向塊的左右移動工作,實現根據布匹收卷的直徑大小進行自動調節布匹的支撐距離,如果布匹支撐距離過長容易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下垂,如果布匹支撐距離過短容易在卷布輥的拉扯下造成布匹損傷。
4.本發明結構簡單,能實現自動控制調節布匹的支撐距離,提高收卷布匹的收卷質量,能實現自動驅進卷布工作,提高卷布效率,通過第一導布輥與第二導布輥的彈性壓緊配合,從而實現布料收卷的規整性,使卷出來的布卷的布匹表面平整,不起褶皺,提高卷布質量。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