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衝洗及灌注的連接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04:06:21
專利名稱:膀胱衝洗及灌注的連接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具,具體涉及膀胱衝洗、膀胱灌注用的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膀胱衝洗和膀胱灌注是泌尿外手術後常用的治療和護理技術。自一次性醫 療用品廣泛應用臨床以來,開放式輸液器逐漸被淘汰,膀胱衝洗以密閉式輸液裝置替代了 開放式衝洗器,一次性導尿管取代了傳統導尿管。但由於輸液管下端和注射器的乳頭與導 尿管末端不配套,常造成銜接處漏液,不僅汙染了醫生護士手指,而且浸溼了床單,膀胱灌 注時藥液易從連接處洩漏,使藥量損失而影響療效。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輸液管下端和注射器的乳頭與導尿管末端不配套,易造 成銜接處漏液,不僅汙染了醫生護士手指,而且浸溼了床單,膀胱灌注時藥液易從連接處洩 漏,使藥量損失而影響療效的問題,提供了一種膀胱衝洗及灌注的連接裝置,解決該問題的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本實用新型的膀胱衝洗及灌注的連接裝置,由變徑活塞、變徑活塞腔體、變徑塞鎖 定凸沿、第一導連帶、第二導連帶、封堵活塞、和導尿管連管組成,變徑活塞腔體,變徑活塞 上設有變徑塞鎖定凸沿、變徑活塞上開有注射器或輸液管插孔,注射器或輸液管插孔內設 有封堵活塞,第一導連帶的一端與變徑活塞腔體連接,第一導連帶的另一端與變徑活塞連 接,第二導連帶的一端與變徑活塞連接,第二導連帶的另一端與封堵活塞連接,變徑活塞腔 體上設有變徑活塞插孔,導尿管連管設在變徑活塞腔體的左端。本實用新型的膀胱衝洗及灌注的連接裝置,體現了專業性和人性化的特點,具有 膀胱衝洗和膀胱灌注兩種功能,結構簡單,而且操作起來簡單、方便;採用該裝置不僅無漏 液和也無藥物外洩,處置的質量更好、治療的效果更佳。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一結合圖1、圖2描述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由變徑活塞1、變徑 活塞腔體2、變徑塞鎖定凸沿3、第一導連帶5-1、第二導連帶5-2、封堵活塞6、膀胱衝洗導 管插孔7和導尿管連管8組成,變徑活塞腔體2,變徑活塞1上設有變徑塞鎖定凸沿3、變徑 活塞1上設有開有注射器或輸液管插孔4,注射器或輸液管插孔4內設有封堵活塞6,第一 導連帶5-1的一端與變徑活塞腔體2連接,第一導連帶5-1的另一端與變徑活塞1連接,第 二導連帶5-2的一端與變徑活塞1連接,第二導連帶5-2的另一端與封堵活塞6連接,變徑 活塞腔體2上設有變徑活塞1插孔,導尿管連管8設在變徑活塞腔體2的左端。
3[0008]具體實施方式
二 結合圖1、圖2描述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變徑活塞1插口 與膀胱衝洗導管插孔7為同一插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三結合圖1、圖2描述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變徑活塞腔體2 呈錐形。如需進行膀胱衝洗時則在膀胱衝洗導管插孔7插入膀胱衝洗管相連接或在注射 器或輸液管插孔4處連接普通輸液管即可進行膀胱衝洗;如病人需要進行膀胱灌注藥物時 則在注射器或輸液管插孔4用注射器注入藥物;如病人需要進行定時排尿時封堵活塞6可 與注射器或輸液管插孔4插入或拔出可起到開關的作用。
權利要求膀胱衝洗及灌注的連接裝置,它由變徑活塞(1)、變徑活塞腔體(2)、變徑塞鎖定凸沿(3)、第一導連帶(5 1)、第二導連帶(5 2)、封堵活塞(6)和導尿管連管(8)組成,其特徵在於變徑活塞腔體(2),變徑活塞(1)上設有變徑塞鎖定凸沿(3)、變徑活塞(1)上開有注射器或輸液管插孔(4),注射器或輸液管插孔(4)內設有封堵活塞(6),第一導連帶(5 1)的一端與變徑活塞腔體(2)連接,第一導連帶(5 1)的另一端與變徑活塞(1)連接,第二導連帶(5 2)的一端與變徑活塞(1)連接,第二導連帶(5 2)的另一端與封堵活塞(6)連接,變徑活塞腔體(2)上設有變徑活塞(1)插孔,導尿管連管(8)設在變徑活塞腔體(2)的左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膀胱衝洗及灌注的連接裝置,其特徵在於變徑活塞1插孔與 膀胱衝洗導管插孔(7)為同一插孔。
專利摘要膀胱衝洗及灌注的連接裝置,它涉及醫療用具。它解決了易造成銜接處漏液,產生汙染,膀胱灌注時藥液易從連接處洩漏,使藥量損失而影響療效的問題。變徑活塞腔體,變徑活塞上設有變徑塞鎖定凸沿、變徑活塞上設有開有注射器或輸液管插孔,注射器或輸液管插孔內設有封堵活塞,第一導連帶的一端與變徑活塞腔體連接,第一導連帶的另一端與變徑活塞連接,第二導連帶的一端與變徑活塞連接,第二導連帶的另一端與封堵活塞連接,變徑活塞腔體上設有變徑活塞插孔,導尿管連管設在變徑活塞腔體的左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而且操作起來簡單、方便;採用該裝置不僅無漏液和也無藥物外洩,處置的質量更好、治療的效果更佳。
文檔編號A61M3/02GK201643399SQ20102015699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13日
發明者吳晶, 段秀英, 陳立傑 申請人:段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