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片狀卷材自動拼接換卷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05:04:1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衛生用品製造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片狀卷材自動拼接換卷裝置。
背景技術:
機械自動化的實現將機械生產引領向了一個新的領域,通過自動控制系統,達到了工業生產目的及減少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效率。隨著人力成本不斷提高,人們對社會勞動環境改善的意識逐漸增強,無汙染、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設備越來越受到廣大生產廠家的青睞。
現有的紙尿褲製造設備,原料筒的更換分為手動換料和自動換料這兩種方式,手動換料需要人工判斷何時需要更換物料,並需人工進行接帶,手動更換卷料佔據了整個過程很大一部分的時間,大大降低了生產效率,並且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大,並且手動換料不及時會造成大面積的滑料,申請號為201520362269.4的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了一種片狀卷材自動換料機構,該專利為了防止機器運轉過程中出現缺料情況,將光電傳感器的位置放在了距離原料筒中心仍有一定厚度的地方,當該原料筒上的原料屬於材質較厚的材料時,自動換料截斷後無多少剩餘,但是當該原料筒中的材料的材質較薄時,自動換料截斷後少則有數百米的餘料,多則上千米,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片狀卷材自動拼接換卷裝置。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手段解決上述問題:
一種片狀卷材自動拼接換卷裝置,包括:機架以及設於機架上的拼接機構、繞線機構、夾緊機構;
所述拼接機構包括壓緊貼合裝置、斬斷裝置,所述壓緊貼合裝置由兩個相向設置的第一氣缸組成,每一個第一氣缸的活動部設有一個第一壓塊,所述斬斷裝置由兩個相向設置的第二氣缸組成,每一個第二氣缸的活動部設有一個刀板,每一個刀板上設有一塊刀片,兩塊刀片之間還設有一塊斬切墊板,所述斬斷裝置位於壓緊貼合裝置的正上方;
所述拼接機構左右兩側設有左料軸和右料軸,位於左料軸的出料處設有用於檢測左料軸的物料是否用完的第一檢測傳感器,位於右料軸的出料處設有用於檢測右料軸上的物料是否用完的第二檢測傳感器;
所述拼接機構左右兩側各設有一個繞線機構;
所述拼接機構左右兩側各設有一個夾緊機構;
所述繞線機構包括設於機架上的定杆、鉸接於機架上的動杆、鉸接於機架上且推動動杆擺動以使動杆遠離或靠近定杆的第三氣缸,所述定杆與動杆上分別可轉動地設有雙數個第一導輪;
纏繞在左料軸上的片狀卷材依次通過第一檢測傳感器下方、拼接機構左側的夾緊機構後環繞通過拼接機構左側的繞線機構上的第一導輪,最終穿過斬切墊板右側面與刀片形成的間隙後到達第一壓塊位置;
纏繞在右料軸上的片狀卷材依次通過第二檢測傳感器下方、拼接機構右側的夾緊機構後環繞通過拼接機構右側的繞線機構上的第一導輪,最終穿過斬切墊板左側面與刀片形成的間隙後到達第一壓塊位置。
進一步的,所述機架上還固設有多個過渡錕。
進一步的,所述夾緊機構包括第四氣缸,所述第四氣缸的活動部上還設有夾塊,所述夾塊下方還設有墊板,片狀卷材容置在夾塊與墊板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夾塊和墊板與片狀卷材的接觸面上設有多個防滑凸起。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檢測傳感器和第二檢測傳感器為反射式光電傳感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利用片狀卷材自動拼接換卷裝置實現自動化換卷,不需要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並提高了生產效率;
2.位於左料軸或右料軸出料處的片狀卷材被展開的正上方放置有光電傳感器,當光電傳感器感應不到原材料的存在時,第四氣缸向前動作,夾住片狀卷材,阻止出現滑料現象;
3.將繞線機構放置在拼接機構的前方,在繼原有的調速度比和適度拉伸的同時防止了原材料因過度拉伸而出現變形或撕裂的現象。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局部放大圖A。
附圖標記說明:
1、機架;2、拼接機構;3、繞線機構;4、夾緊機構;5、第一氣缸;6、第一壓塊;7、第二氣缸;8、刀板;9、刀片;10、斬切墊板;11、左料軸;12、右料軸;13、第一檢測傳感器;14、第二檢測傳感器;15、定杆;16、動杆;17、第三氣缸;18、第一導輪;19、過渡錕;20、第四氣缸;21、夾塊;22、墊板;23、左料片;24、右料片。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
如圖1-2所示,一種片狀卷材自動拼接換卷裝置,包括:機架1以及設於機架1上的拼接機構2、繞線機構3、夾緊機構4;
所述拼接機構2包括壓緊貼合裝置、斬斷裝置,所述壓緊貼合裝置由兩個相向設置的第一氣缸5組成,每一個第一氣缸5的活動部設有一個第一壓塊6,所述斬斷裝置由兩個相向設置的第二氣缸7組成,每一個第二氣缸7的活動部設有一個刀板8,每一個刀板8上設有一塊刀片9,兩塊刀片9之間還設有一塊斬切墊板10,所述斬斷裝置位於壓緊貼合裝置的正上方;
所述拼接機構2左右兩側設有左料軸11和右料軸12,位於左料軸11的出料處設有用於檢測左料軸11的物料是否用完的第一檢測傳感器13,位於右料軸12的出料處設有用於檢測右料軸12上的物料是否用完的第二檢測傳感器14;
所述拼接機構2左右兩側各設有一個繞線機構3;
所述拼接機構2左右兩側各設有一個夾緊機構4;
所述繞線機構3包括設於機架1上的定杆15、鉸接於機架1上的動杆16、鉸接於機架1上且推動動杆16擺動以使動杆16遠離或靠近定杆15的第三氣缸17,所述定杆15與動杆16上分別可轉動地設有雙數個第一導輪18;
纏繞在左料軸11上的片狀卷材依次通過第一檢測傳感器13下方、拼接機構2左側的夾緊機構4後環繞通過拼接機構2左側的繞線機構3上的第一導輪18,最終穿過斬切墊板10右側面與刀片9形成的間隙後到達第一壓塊6位置;
纏繞在右料軸12上的片狀卷材依次通過第二檢測傳感器14下方、拼接機構2右側的夾緊機構4後環繞通過拼接機構2右側的繞線機構3上的第一導輪18,最終穿過斬切墊板10左側面與刀片9形成的間隙後到達第一壓塊6位置。
優選的,所述機架1上還固設有多個過渡錕19,過渡錕19方便左料片23、右料片24在拼接機構2、繞線機構3、夾緊機構4中平穩過渡。
優選的,所述夾緊機構4包括第四氣缸20,所述第四氣缸20的活動部上還設有夾塊21,所述夾塊21下方還設有墊板22,片狀卷材容置在夾塊21與墊板22之間。
優選的,所述第一檢測傳感器13和第二檢測傳感器14為反射式光電傳感器。
為了便於描述,本實施例中將卷在左料軸11上的物料稱之為左料片23,卷在右料軸12上的物料稱之為右料片24。
本實用新型具體工作過程如下:
1.將雙面膠貼置在待用的左料片23上,如圖2所示;
2.當第二檢測傳感器14檢測到右料軸12上的右料片24用完時,第一檢測傳感器13檢測到左料軸11已備好左料片23時,第四氣缸20帶動夾塊21下降,將右料片24夾緊在夾塊21與墊板22之間,阻止出現滑料現象,避免浪費材料;
3.第三步驟與第二步驟同時發生,拼接機構2右側第三氣缸17回縮,推動動杆16擺動以使動杆16靠近定杆15,提供設備連續運行所需要的的右料片24;
4.第四步驟與第二、三步驟同時發生,兩個第一氣缸5伸出,利用雙面膠實現右料片24與左料片23粘合;
5.第五步驟與第二、三、四步驟同時發生,斬切墊板10左側的刀片9在第二氣缸7的帶動下斬切右料片24;
6.第一氣缸5、第二氣缸7、第三氣缸17、第四氣缸20退回原狀態。
通過以上步驟實現將右料軸12供料,轉換為左料軸11供料,若需要將左料軸11供料轉換為右料軸12供料時,實現動作步驟同上。
優選的,所述夾塊21和墊板22與片狀卷材的接觸面上設有多個防滑凸起,夾緊右料片24效果更優。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