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人那麼功利(我為什麼要這麼功利)
2023-05-30 14:01:38 1
為何現在人那麼功利?還記得著名的 「一萬小時天才理論」 嗎?一萬小時天才理論其實並不是說你在一個方向上努力工作 10 年(差不多一萬小時),你就能夠成為專家,成為天才的?一萬小時天才理論雖然說大多數天才都是後天練習努力來的,但是成為一萬小時的天才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在這個方向上,你需要不停的挑戰自己,做更高難度的動作,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為何現在人那麼功利?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為何現在人那麼功利
還記得著名的 「一萬小時天才理論」 嗎?一萬小時天才理論其實並不是說你在一個方向上努力工作 10 年(差不多一萬小時),你就能夠成為專家,成為天才的?一萬小時天才理論雖然說大多數天才都是後天練習努力來的,但是成為一萬小時的天才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在這個方向上,你需要不停的挑戰自己,做更高難度的動作。
你想一想,如果一個程式設計師,初級的編程水平,你重複 10 年,你還是一個初級的程式設計師。你在你這個職業和專業方向上,需要不斷的挑戰自己,一個技術或者技能熟練之後,向難度適中的技術發起挑戰,是這樣不停的努力才會成為技術專家的。
如果你在舒適區,不停的工作,即使工作 10 年,你其實並沒有多大的成長,這就是低水平的勤奮。
我們需要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讓我們擺脫這種低水平勤奮的怪圈。
認知心理學認為,學習效率最高的領域,是那些 「學了就能用,能解決問題,難度適中」 的內容。選擇學習一門功課之前,不妨也問問自己:「能解決什麼問題?如何創造機會實踐?選擇什麼資料是合適的?」
所以,我們引申出來一個學習方法,那就是功利學習法。
大家一提到功利這個詞語,感覺是貶義詞,其實我感覺我們應該擺脫這種思想,人活著不就是讓自己舒服的活著嗎?只要不傷害別人,功利自己有什麼錯呢?
這裡講的功利學習法就是:在選擇學習的時候,你要考慮一下目的性和功利性,我學什麼對我當前的工作最有幫助?能否解決我目前遇到的問題或者困境嗎?
而不是,我喜歡讀書,我打開 kindle 或者微信讀書,上去就隨便看一本書,即使今天用不到,反正相信以後就會用到,讀書肯定有用,所以,我現在看也行,就直接讀了。
這種學習方法,閱讀是效率非常低的方式。為什麼?因為你現在讀了,沒有馬上應用,不能解決你目前的問題,那麼你即使學習了,大概率一個月後就忘了。因為,沒有實踐去強化你現在的學習。
學習效率最高的學習辦法就是:我現在遇到了一個技術難題,需要學習音視頻方面的技術知識,那麼你就應該選擇看視音頻領域的技術書籍,邊學習,邊實踐,還能夠解決你目前的困境,這個學習過程是讓你的學習效率最高的方式。
因為你遇到的是難題,所以並不是解決舒適區的問題,你一旦學習完,並解決了,你就提高了自己,這就不算是低水平的勤奮。
而且要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除了功利學習方法之外,我們還應該注意一點:資源的分配和全局觀。
什麼是資源的分配?那就是將時間資源,學習資源向自己有利和現在要用到的地方分配,重點去解決目前的問題和困境。
全局觀呢?就是比如我們讀一本書,一定要學會看目錄,看簡介,看序,直奔重點。而不是從頭開始看,這樣效率太低了。其實,你可能需要解決的問題,就在第六章中,你非得從第一章讀,直到讀到第六章才解決了,這就是效率的低下,時間的浪費。
我之前,在文章中講過我自己創建的思維方式,叫:利向思維。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在管理自己的時候,就會考慮什麼對我最有用,我就去幹什麼?比如:我說,我腦海裡想在這時看電視了,但是,我心裡的另外一個小人告訴我,你應該去寫作。那麼,我就會選擇去寫作,馬上放棄看電視的想法。做利於自己發展和成長的事情。
你可別小瞧這個利向思維,確實一直在管理著我的自律。我之所以這麼自律,它可功不可沒。
其實,我認為功利學習方法它有最好的兩個優點:
功利性,目的性,可以解決你當前遇到的問題;
正是因為解決了目前你的問題,讓你將知識實踐了,從而記憶更深刻的同時,也給你帶來了解決問題的成就感,而成就感形成的正反饋就又會讓你愛上學習,持續學習。
最後,其實,我分享這篇文章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讓大家擺脫低水平的勤奮,你看著天天在學習,並沒有找到重點,這也就是為什麼你學習效率低下的原因,而且還獲得不了成就感。牛逼的人,都知道自己該如何學習,才更加有效率,對自己更有利。
讀古典老師的《超級個體》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