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剪切梁結構稱重傳感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00:47:46 2
專利名稱:一種雙剪切梁結構稱重傳感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稱重傳感器,尤其涉及一種雙剪切梁結構稱重傳感器。
背景技術:
目前雙剪切梁式稱重傳感器廣泛應用於電子汽車衡、軌道衡等各類電子稱 重設備。現有雙剪切梁式傳感器採用的是雙端固支梁結構,由於這種結構要求 傳感器的邊界剛度大,因此使得傳感器結構比較複雜,外形也大。這種傳感器 安裝在稱體上也使得稱體比較高大,不適應電子稱重設備的小型化和集約化。
為此,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號為200820028739.3)公開了一種雙剪梁 式稱重傳感器,包括有底座、連接於底座上的彈性體、貼附在彈性體上的應變 計、位於彈性體上端的鋼球和放置在鋼球上的承壓頭,所述彈性體通過放置在 所述底座上的兩根圓柱作為支撐,彈性體通過螺栓及彈簧墊圈與底座連接,所 述圓柱的軸線與彈性體的寬度方向平行。上述的結構增加了兩根圓柱作為支撐,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產的難度和成本。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的結構存在的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剪 切梁結構稱重傳感器,其具有外形小、重量輕、性能好、結構簡單、實施方便 的特點。
為了實現上述的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雙剪切梁結構稱重傳感器,該傳感器包括底座和彈性體,底座和彈性 體的兩側分別設有螺栓孔,彈性體通過穿設在螺栓孔內的螺栓固定設置在底座 上;底座的上表面或彈性體的下表面的兩側按中軸對稱設置有相互平行的增壓凸條,所述的增壓凸條分別與彈性體的寬度方向相平行;並且,所述的增壓凸
條固定連接在底座的上表面或彈性體的下表面,或者是直接和底座或彈性體一 體成型。
作為優選,所述的增壓凸條總數為兩條,分別設置在兩側螺栓孔的中部位 置。或者,所述的增壓凸條總數為兩條,分別設置在兩側螺栓孔的一邊。或者, 所述的增壓凸條總數為四條,兩條為一對, 一對增壓凸條分別設置在一側螺栓 孔的兩邊。
作為優選,上述的增壓凸條的截面形狀為矩形。或者,上述的增壓凸條的 截面形狀為圓弧形。或者,上述的增壓凸條的截面形狀為三角形。
作為優選,上述的彈性體的下表面中間位置設有凸臺,凸臺與底座的上表 面形成有空隙。上述的結構可以作為過載保護。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增設了兩條相互平行的增壓凸條, 其作用是當螺栓緊固時增加彈性體和底座的接觸壓強,保證了傳感器受力點位 置精確,提高了測量的精度。本實用新型具有外形小、重量輕、性能好、結構 簡單、實施方便的特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增壓凸條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增壓凸條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增壓凸條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實本實用新型施例1底座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7為實本實用新型施例1底座的另外一種結構示意圖。圖8為實本實用新型施例1底座的第三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l
如圖1所示的一種雙剪切梁結構稱重傳感器,該傳感器包括底座1、彈性體
2、應變計6、鋼球4和承壓頭5,底座1和彈性體2的兩側分別設有螺栓孔7, 彈性體2通過穿設在螺栓孔7內的螺栓3固定設置在底座1上,應變計6貼附 在彈性體2上,鋼球4設置於彈性體2的上端,承壓頭5放置在鋼球4上。如 圖3、圖6所示,在底座1的上表面螺栓孔7所在的位置形成有兩條相互平行的 截面形狀為矩形的增壓凸條8,兩條增壓凸條8分別設置在兩側螺栓孔7表面的 中部位置,兩條增壓凸條8分別與彈性體2的寬度方向相平行。
如圖7所示,上述的增壓凸條8也可以設置在兩側螺栓孔7的一邊。或者, 如圖8所示,上述的增壓凸條8總數可以為四條,兩條為一對, 一對增壓凸條8 分別設置在一側螺栓孔7的兩邊。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在彈性體2的下表面螺栓孔7所在的位置形成有兩條相互平 行的截面形狀為矩形的增壓凸條8,如圖4所示,增壓凸條8的截面形狀為圓弧 形。並在彈性體2的下表面中間位置設有凸臺9,凸臺9與底座1的上表面形成 有空隙10。
本實施例的其他技術特徵如實施例1所述。 實施例3
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增壓凸條8的截面形狀為三角形。 本實施例的其他技術特徵如實施例1所述。
權利要求1.一種雙剪切梁結構稱重傳感器,該傳感器包括底座(1)和彈性體(2),底座(1)和彈性體(2)的兩側分別設有螺栓孔(7),彈性體(2)通過穿設在螺栓孔(7)內的螺栓(3)固定設置在底座(1)上,其特徵在於底座(1)的上表面或彈性體(2)的下表面的兩側按中軸對稱設置有相互平行的增壓凸條(8),所述的增壓凸條(8)分別與彈性體(2)的寬度方向相平行;並且,所述的增壓凸條(8)固定連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或彈性體(2)的下表面,或者是直接和底座(1)或彈性體(2)一體成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剪切梁結構稱重傳感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 增壓凸條(8)總數為兩條,分別設置在兩側螺栓孔(7)的中部位置。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剪切梁結構稱重傳感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 增壓凸條(8)總數為兩條,分別設置在兩側螺栓孔的一邊。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剪切梁結構稱重傳感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增壓凸條(8)總數為四條,兩條為一對, 一對增壓凸條(8)分別設置在一 側螺栓孔的兩邊。
5. 根據權利要求1 4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雙剪切梁結構稱重傳感器, 其特徵在於增壓凸條(8)的截面形狀為矩形。
6. 根據權利要求1 4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雙剪切梁結構稱重傳感器, 其特徵在於增壓凸條(8)的截面形狀為圓弧形。
7. 根據權利要求1 4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雙剪切梁結構稱重傳感器, 其特徵在於增壓凸條(8)的截面形狀為三角形。
8. 根據權利要求1 4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雙剪切梁結構稱重傳感器, 其特徵在於彈性體(2)的下表面中間位置設有凸臺(9),凸臺(9)與底 座(1)的上表面形成有空隙(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稱重傳感器,尤其涉及一種雙剪切梁結構稱重傳感器。一種雙剪切梁結構稱重傳感器,該傳感器包括底座和彈性體,底座和彈性體的兩側分別設有螺栓孔,彈性體通過穿設在螺栓孔內的螺栓固定設置在底座上,所述的底座的上表面或彈性體的下表面螺栓孔所在的位置形成有兩條相互平行的增壓凸條,兩條增壓凸條分別與彈性體的寬度方向相平行。本實用新型增設了兩條相互平行的增壓凸條,其作用是當螺栓緊固時增加彈性體和底座的接觸壓強,保證了傳感器受力點位置精確,提高了測量的精度。本實用新型具有外形小、重量輕、性能好、結構簡單、實施方便的特點。
文檔編號G01G3/12GK201429452SQ200920117270
公開日2010年3月24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9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9日
發明者亮 孫, 潘建武, 羅緒荊, 鄧林禎 申請人:羅緒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