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斑蛾性誘劑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21:00:11 5
竹斑蛾性誘劑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竹斑蛾性誘劑,包括以下按重量配比的物質:反8-十二碳烯醋酸酯30%~40%;順7-十六碳烯醛28%~42%;4-羰基-反-2-乙烯醛5%~12%;乙酸葉醇酯3%~7%;丁基羰基茴香醚1%~3%;2、6-二叔丁基對苯酚3%~8%;餘量為溶劑。本發明經實驗室和林間反覆試驗而成,不論是用來做蟲情測報,還是大量誘捕或幹擾交配,都有利於保護天敵,避免使用化學農藥,對環境友好、安全,使用方便,成本低,有效期長,能夠達到有效防治竹斑蛾的目的,具有顯著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專利說明】竹斑蛾性誘劑
【技術領域】[0001]本發明涉及昆蟲信息素,具體涉及到一種竹斑蛾性誘劑。
【背景技術】
[0002]竹斑蛾,拉丁學名為Artona funeralis (Butler),屬於鱗翅目斑蛾科。別名竹小斑蛾。異名Balateae funeralisButler。分布在北京、河北、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臺灣、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雲南等地。為害竹類,小幼蟲啃食竹葉葉肉,使竹呈白色膜狀枯斑,長造成全葉白枯,三齡後食全葉,嚴重時可將竹葉食盡,影響生長及出筍,也破壞竹材質量,連續遭害的竹林,甚至導致成片枯死。寄主為紫竹、吊絲簞竹、粉簞竹、簞竹、唐竹、大眼竹、毛竹、剛竹、淡竹、茶杆竹、青皮竹等。
[0003]竹斑蛾的小幼蟲啃食竹葉葉肉,使竹呈白色膜狀枯斑,長造成全葉白枯,三齡後食全葉,嚴重時可將竹葉食盡,影響生長到出筍,也破壞竹材質量,連續遭害的竹林,甚至導致成片枯死。
[0004]現有的竹斑蛾防治方式主要有:1、結合園藝管理摘除卵塊,及捕殺初孵幼蟲。2、在竹林地多保留一些灌木和植被,增大鬱蔽度。3、幼蟲期噴灑100億/g孢子的青蟲菌500倍液或25%滅幼脲3號膠懸劑2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6000倍液、2.5%功夫乳油1500倍液、5%抑太保乳油3000倍液。
[0005]由上述可知,通過園藝管理摘除卵塊,這種方式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並且漏摘情況較多;採用增加植被或者灌木的覆蓋率,增加鬱蔽度,這種方式的實際效果較差,並且這些植被容易與竹產生競爭關係;使用農藥噴灑,能夠有效的解決蟲害問題,但是農藥的使用不利於環境,同時竹斑蛾可能會進化導致耐藥性的產生。
[0006]信息素是進行兩性生活的動物,為互相識別而釋放出的物質,通過此種物質可使雌、雄接近,並導致交尾。一般多是被動的雌性分泌散發性信息素,誘引主動的雄性產生性興奮,但也有由雄性分泌的種類。自從A.Butenandt等(1961)由雌蠶分離出蠶素醇並確定為反-10,順-12-十六碳二烯-1-醇以來,對各種鱗翅目昆蟲進行了研究。它們是含有12—16個碳原子的直鏈醇或其乙酸醋,分子中大多都含一、二個雙鍵。除鱗翅目外,鞘翅目、直翅目等昆蟲的性信息素的化結構,有的已經確定,但種類不多。哺乳類也有性信息素,現正進行著生物學和化學方面的研究。在已知有許多例子證明配偶行為是與複數的信息素有關。已知異種動物間,它們的性信息素化學結構都是相同的。性信息素及其類似化合物已被研究用於防治蟲害上。因此,使用性誘劑來防治竹斑蛾的侵害具有環保高效的優勢。
[0007]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無汙染、能夠有效防治竹斑蛾對竹類侵害的性誘劑。
[0009]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竹斑蛾性誘劑,包括以下按重量配比的物質:反8-十二碳烯醋酸酯30%~40% ;順7-十六碳烯醛28%~42% ;4~羰基-反-2-乙烯醛5%~12% ;乙酸葉醇酯3%~7% ;丁基羰基茴香醚1%~3% ;2、6_ 二叔丁基對苯酚3%~8% ;餘量為溶劑。
[0010]在本實施方案中,反8-十二碳烯醋酸酯、順7-十六碳烯醛和4-羰基-反-2-乙烯醛為信息素的主要有效成分,2、6_ 二叔丁基對苯酚為常用的抗氧化劑,能夠延長性誘劑的保存期以及在使用過程中的有效時長。丁基羰基茴香醚為增效劑,能夠增強性誘劑的效力,使得性誘劑的捕殺效果更加明顯。
[0011]上述有效成分、增效劑和抗氧化劑,需要完全混合溶解,使用誘芯浸泡後置於誘捕器中即可。市面上使用的蛾類誘芯有多種材質,常見有橡膠類製成的膠管。為了增強上述各種成分之間的溶解度,防止分層或者分散不均,選用的溶劑為正己烷和正庚烷中的一種或者兩種的混合物。如果選用混合的溶劑,其中混合溶劑包括30%~40%的正己烷和60%~70%的正庚烷。
[0012]竹斑蛾性誘劑製成誘芯放入誘捕器中,單個誘芯性誘劑的含量為500ug~1200ug;可以用於防止竹斑蛾。
[0013]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0014]監測蟲情:本發明提供的竹斑蛾性誘劑可用來監測蟲情,通過成蟲誘捕情況可及時準確地了解林間竹斑蛾的發生和消長情況,為進行適時有效地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0015]大量誘捕:根據蟲情監測結果,在竹斑蛾羽化求偶期間將本發明提供的竹斑蛾性誘劑製成鎊芯懸掛於受害竹林間進行大量誘捕雄蟲,使雌蟲交配機會降低,不能進行有效繁殖,從而使其子代的蟲口密度大大降低,達到減輕為害的目的,適於普遍推廣。
[0016]幹擾交配:在成蟲發生期,在受害榆樹林間大量施放本發明提供的性誘劑,大大增加了性信息素在林間的濃度,雄蟲難以找到正在召喚的雌蟲,雌蟲失去交尾機會,使其子代種群數量降低,減輕危害。
`[0017]本發明經實驗室和林間反覆試驗而成,不論是用來做蟲情測報,還是大量誘捕或幹擾交配,都有利於保護天敵,避免使用化學農藥,對環境友好、安全,使用方便,成本低,有效期長,能夠達到有效防治竹斑蛾的目的,具有顯著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使描述簡潔,本方案中:
[0019]A、反8-十二碳烯醋酸酯30%~40% ;B、順7_十六碳烯醛28%~42% ;
[0020]C、4-羰基-反-2-乙烯醛5%~12% ;D、乙酸葉醇酯3%~7% ;
[0021]E、丁基羰基茴香醚1%~3% ;F、2、6- 二叔丁基對苯酚3%~8%。
[0022]為使實驗數據不會因為外在環境的變化而產生誤差,在下列各個實施例中,均選址在同一地區的實驗場所,否則由於選址不同,每個地區的竹斑蛾的進化程度以及受到性誘劑的引誘程度不一致,可能導致實驗結果的誤差。本發明的每個實施例中,均需要含有有效成分,並且對增效劑和抗氧化劑的作用進行對比實驗。在下述三個實施例中,單日平均捕獲量為一周捕獲量的平均值。
[0023]實施例一
[0024]將有效成分A、B、C和D加入到溶劑正己烷或者正庚烷後混合,並加入E,然後使用誘芯塗抹500ug的性誘劑。空白對照組的誘芯只塗抹相當量的溶劑。其中,每個成分的用量如下表。
[0025]
【權利要求】
1.一種竹斑蛾性誘劑,包括以下按重量配比的物質:反8-十二碳烯醋酸酯30%~40% ;順7-十六碳烯醛28%~42% ;4-羰基-反-2-乙烯醛5%~?2% ; 乙酸葉醇酯3%~7% ;丁基羰基茴香醚1%~3% ;2、6- 二叔丁基對苯酚3%~8% ;餘量為溶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斑蛾性誘劑,其特徵在於:所述溶劑為正己烷和正庚烷中的一種或者兩種的混合物。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斑蛾性誘劑,其特徵在於:所述溶劑包括30%~40%的正己烷和60%~70%的正庚烷。
4.一種權利要求1-3所述的竹斑蛾性誘劑的使用方法,其特徵在於:將所述竹斑蛾性誘劑製成誘芯放入誘捕器中,單個誘芯性誘劑的含量為500ug~1200ug。
5.權利要求廣3中任一所述的竹斑蛾性誘劑在防治竹斑蛾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A01N37/02GK103704209SQ201310743874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30日
【發明者】何海洋 申請人:四川瑞進特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