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器的溫溼度控制方法及裝置與流程
2023-06-30 12:05:11

本發明涉及空調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空調器的溫溼度控制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空氣調節通常包括三個方面的調節,即溫度、溼度和潔淨度。近年來,人們對於空氣潔淨度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而對於溼度的重視程度卻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在用戶採用空調器的送風模式淨化室內空氣時,空調器並不能將室內空氣的溼度調節至合適的範圍內,導致在室內空氣的中的水蒸氣含量較低或較高時,用戶的體感不舒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空調器的溫溼度控制方法及裝置,旨在提高用戶在使用空調時的舒適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空調器的溫溼度控制方法,所述空調器的溫溼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所述空調器處於送風模式時,檢測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當前室內空氣溼度,並基於所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所述當前室內空氣溼度獲取當前含溼量;
獲取所述空調器的室內設定溼度,並基於所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所述室內設定溼度獲取目標含溼量;
計算所述當前含溼量與所述目標含溼量之間的差值;
在所述差值小於或等於第一預設值時,控制所述空調器進行加溼處理。
優選地,所述計算所述當前含溼量與所述目標含溼量之間的差值的步驟之後還包括:
在所述差值大於第一預設值,且小於或等於所述第二預設值時,控制所述空調器保持當前加溼運行狀態。
優選地,所述計算所述當前含溼量與所述目標含溼量之間的差值的步驟之後還包括:
在所述差值大於第二預設值時,則控制所述空調器的加溼器停止加溼處理。
優選地,所述檢測當前室內環境溫度的步驟包括:
在接收到與所述空調器綁定的智能穿戴設備發送的用戶體表溫度時,將所述用戶體表溫度作為當前室內環境溫度。
優選地,所述基於所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室內設定溼度獲取目標含溼量的步驟中,
在未獲取到室內設定溼度時,獲取預設溼度,並基於所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預設溼度獲取目標含溼量。
此外,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空調器的溫溼度控制裝置,所述空調器的溫溼度控制裝置包括:
檢測模塊,用於在所述空調器處於送風模式時,檢測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當前室內空氣溼度,並基於所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所述當前室內空氣溼度獲取當前含溼量;
獲取模塊,用於獲取所述空調器的室內設定溼度,並基於所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所述室內設定溼度獲取目標含溼量;
計算模塊,用於計算所述當前含溼量與所述目標含溼量之間的差值;
第一控制模塊,用於在所述差值小於或等於第一預設值時,控制所述空調器進行加溼處理。
優選地,所述空調器的溫溼度控制裝置還包括:
第二控制模塊,用於在所述差值大於第一預設值,且小於或等於所述第二預設值時,控制所述空調器保持當前加溼運行狀態。
優選地,所述空調器的溫溼度控制裝置還包括:
第三控制模塊,用於在所述差值大於第二預設值時,則控制所述空調器的加溼器停止加溼處理。
優選地,所述檢測模塊還用於在接收到與所述空調器綁定的智能穿戴設備發送的用戶體表溫度時,將所述用戶體表溫度作為當前室內環境溫度。
優選地,所述獲取模塊還用於在未獲取到室內設定溼度時,獲取預設溼度,並基於所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預設溼度獲取目標含溼量。
本發明通過在所述空調器處於送風模式時,檢測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當前室內空氣溼度,並基於所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所述當前室內空氣溼度獲取當前含溼量,接著獲取所述空調器的室內設定溼度,並基於所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所述室內設定溼度獲取目標含溼量,而後計算所述當前含溼量與所述目標含溼量之間的差值,其中,在所述差值小於或等於第一預設值時,控制所述空調器進行加溼處理,實現了在空調器按照送風模式運行的過程中,室內環境的溼度過低時進行加溼處理,以提高室內環境的溼度,進而提高了用戶在使用空調時的舒適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空調器的溫溼度控制方法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空調器的溫溼度控制裝置一實施例的功能模塊示意圖。
本發明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空調器的溫溼度控制裝置設置有與空調器信號連接的加溼裝置,具體地,加溼裝置包括加溼器。加溼裝置可以設置在空調器室內機內部,或者,加溼裝置還可以設置於空調器室內機的外部,與空調器室內機分離,便於用戶將加溼裝置設置在空調器室內機所處室內環境中的合理位置,以提高加溼效率。在加溼裝置可以設置在空調器室內機內部時,加溼裝置的出水口可以與室內機的出風口單向連通,以使加溼裝置出水口流出的水蒸氣通過室內機的出風口的風迅速的散發在室內空氣中,提高加溼效率,同時避免出風口的風進入加溼裝置的出水口,而造成無法加溼的現象,或者,在其他實施例中,空調器的室內機的表面設有與加溼裝置的出水口連通的開口,加溼裝置出水口流出的水蒸氣通過該開口進入室內空氣中。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目標含溼量通過用戶輸入的室內設定溼度及當前室內環境溫度採用預設公式計算得到或者根據室內設定溼度、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含溼量與溫度及溼度的映射關係在資料庫中查找得到,進而目標含溼量為滿足用戶需要的含溼量。與默認含溼量相比,室內設定溼度是用戶在當前環境中根據自身需要進行合理設定的,使得目標含溼量能夠滿足用戶需求,而默認含溼量並不一定能滿足用戶的需求,進而在室內空氣的含溼量達到該目標含溼量時,用戶的體感舒適度較佳。
本發明提供一種空調器的溫溼度控制方法。參照圖1,圖1為本發明空調器的溫溼度控制方法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該空調器的溫溼度控制方法包括:
步驟S10,在所述空調器處於送風模式時,檢測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當前室內空氣溼度,並基於所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所述當前室內空氣溼度獲取當前含溼量;
本實施例中,含溼量是指空氣中與一千克幹空氣同時並存的水蒸氣的質量(克),例如,含溼量為5g/Kg、8g/Kg;溼度是空氣中實際水汽壓與當時氣溫下的飽和水汽壓之比的百分數表示,即相對溼度。
一般情況下,在空調器處於送風模式時,室內環境的溫度不會隨空調器的運行發生變化,室內空氣的溼度也不會隨空調器的運行產生變化,即僅僅通過空調器的送風無法改變室內環境中水蒸氣的含量,進而無法改善室內空氣的溼度,導致室內空氣的溼度過低過過高而造成用戶的體感不舒適。
本實施例中,在檢測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當前室內空氣溼度時,可以根據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當前室內空氣溼度獲取當前含溼量dl,具體地,當前含溼量dl可以根據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當前室內空氣溼度採用預設公式計算得到,其中,預設公式是經過大量的實驗驗證得到的根據溫度與溼度計算含溼量的公式,進而通過該預設公式能夠根據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當前室內空氣溼度準確的計算得到當前含溼量dl;或者,也可以根據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當前室內空氣溼度以及含溼量、溫度與溼度三者之間的映射關係在資料庫中查找得到當前含溼量dl,其中,資料庫存儲有含溼量、溫度與溼度三者之間的映射關係,該映射關係中的含溼量可以是採用上述預設公式根據溫度與溼度計算得到的,從而能夠根據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當前室內空氣溼度在資料庫中準確的查找到當前含溼量dl。
本實施例中,可以通過溫度傳感器及溼度傳感器實時檢測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當前室內空氣溼度,空調器能夠獲取溫度傳感器及溼度傳感器的檢測結果。具體地,可以在空調器的迴風口處設置迴風溫度傳感器及迴風溼度傳感器,以實時監測迴風口空氣的溫度及迴風溼度,並將迴風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溫度作為當前室內空氣溫度、將迴風溼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溼度作為當前室內空氣溼度,當然,也可以在空調器的其他位置設置溫度傳感器及溼度傳感器,或者,溫度傳感器及溼度傳感器也可以設置在室內的任意位置等,具體不做限定。
步驟S20,獲取所述空調器的室內設定溼度,並基於所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所述室內設定溼度獲取目標含溼量;
本實施例中,在獲取到室內設定溼度時,可以根據獲取到的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室內設定溼度獲取目標含溼量ds,具體地,目標含溼量ds可以根據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室內設定溼度採用預設公式計算得到,其中,預設公式是經過大量的實驗驗證得到的根據溫度與溼度計算含溼量的公式,進而通過該預設公式能夠根據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室內設定溼度準確的計算得到目標含溼量ds;或者,也可以根據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室內設定溼度以及含溼量、溫度與溼度三者之間的映射關係在資料庫中查找得到目標含溼量ds,其中,資料庫存儲有含溼量、溫度與溼度三者之間的映射關係,該映射關係中的含溼量可以是採用上述預設公式根據溫度與溼度計算得到的,從而根據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室內設定溼度也能夠在資料庫中準確的查找到目標含溼量ds。
本實施例中,用戶可以通過遙控器等智能終端輸入室內設定溼度,室內設定溼度為用戶希望室內環境達到的目標溼度,即在當前的室內環境中體感較為舒適的室內空氣溼度。
步驟S30,計算所述當前含溼量與所述目標含溼量之間的差值;
其中,當前含溼量dl與目標含溼量ds之間的差值為當前含溼量dl減去目標含溼量ds的值。
步驟S40,在所述差值小於或等於第一預設值時,控制所述空調器進行加溼處理。
其中,第一預設值X1為負值,第一預設值X1可以根據用戶需要進行合理設置,例如,第一預設值X1為-1g/Kg、-2g/Kg等,具體不做限定。
在差值小於第一預設值時,當前含溼量dl小於目標含溼量ds加上該第一預設值X1,即當前含溼量dl小於目標含溼量ds減去該第一預設值X1的絕對值,此時,當前室內空氣中與一千克幹空氣同時並存的水蒸氣的質量低於室內空氣中與一千克幹空氣同時並存的水蒸氣的目標質量,因此,通過控制所述空調器進行加溼處理,提高室內空氣中水蒸氣的質量,以實現提高當前室內空氣中與一千克幹空氣同時並存的水蒸氣的質量即當前含溼量dl的目的,進而能夠提高用戶在使用空調時的舒適度。其中,控制所述空調器進行加溼處理具體是指控制空調器的加溼裝置進行工作,以加溼當前室內空氣。
進一步地,在一實施例中,在步驟S30之後,該空調器的溫溼度控制方法還包括:在所述差值大於第一預設值,且小於或等於所述第二預設值時,控制所述空調器保持當前加溼運行狀態。
其中,第二預設值X2可以根據用戶需要進行合理設置,例如,第二預設值X2為1g/Kg、2g/Kg等,具體不做限定。在差值大於第一預設值X1,且小於或等於所述第二預設值X2時,當前室內空氣中與一千克幹空氣同時並存的水蒸氣的質量在第一預設值X1與第二預設值X2對應的預設範圍之內,因此,通過控制空調器保持當前加溼運行狀態,以使當前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的質量能夠保持在用戶體感舒適的範圍內,進而提高用戶在使用空調進行制熱時的舒適度。
進一步地,在又一實施例中,在步驟S30之後,該空調器的溫溼度控制方法還包括:在所述差值大於第二預設值時,則控制所述空調器的加溼器停止加溼處理。
本實施例中,在差值大於第二預設值X2時,當前含溼量大於目標含溼量,當前室內空氣中與一千克幹空氣同時並存的水蒸氣的質量大於室內空氣中與一千克幹空氣同時並存的水蒸氣的目標質量,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的含量已達到使用戶的體感舒適的程度,因此,通過控制所述空調器的加溼器停止加溼處理,以避免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的含量過高而影響用戶的舒適度。
進一步地,再一實施例中,步驟S10包括:在接收到與所述空調器綁定的智能穿戴設備發送的用戶體表溫度時,將所述用戶體表溫度作為當前室內環境溫度。
本實施例中,智能穿戴設備包括智能手環等智能設備,該智能穿戴設備能夠檢測用戶體表溫度,並能將檢測到的用戶體表溫度發送至空調器,在接收到用戶體表溫度,將該用戶體表溫度作為當前室內環境溫度,以實現通過用戶體表溫度調節室內空氣的溼度,進而提高用戶在使用空調進行制熱時的舒適度。
進一步地,在其他實施例中,步驟S10中,在未獲取到室內設定溼度時,獲取預設溼度,並基於所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預設溼度獲取目標含溼量。
其中,預設溼度可以為默認溼度、用戶根據需求設定的預設溼度等。本實施例中,通過基於所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預設溼度獲取目標含溼量,使得在無法獲取到室內設定溼度時,例如用戶忘記輸入室內設定溼度時,能夠根據預設溼度實現室內空氣溼度的調節,避免了在用戶忘記輸入室內設定溼度等情況下空調器無法進行溼度控制的現象發生,提高了空調器溫溼度控制效率,進一步提高了用戶在使用空調時的舒適度。
需要強調的是,在未獲取到室內設定溼度時,還可以根據當前室內環境溫度查詢對應的溫度分區,而後在所述溫度分區中查詢所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對應的目標含溼量。
例如,在製冷或除溼模式下,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對應的溫度分區中對應的溫度-含溼量如下:當前室內環境溫度為30℃以上,目標含溼量為7g/Kg;當前室內環境溫度為28℃~30℃,目標含溼量為8g/Kg;當前室內環境溫度為26℃~28℃,目標含溼量為9g/Kg;當前室內環境溫度為24℃~26℃,目標含溼量為10g/Kg;當前室內環境溫度為24℃以下,目標含溼量為10g/Kg;在制熱模式下,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對應的溫度分區中對應的溫度-含溼量如下:當前室內環境溫度為18℃~20℃以上,目標含溼量為7g/Kg;當前室內環境溫度為20℃~25℃,目標含溼量為8g/Kg;當前室內環境溫度為25℃以上,目標含溼量為9g/Kg。上述目標含溼量為均為經過大量的實驗得到的在對應工作模式下用戶體感舒適度較佳的含溼量。通過在所述溫度分區中查詢所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對應的目標含溼量,並根據該目標含溼量調節室內空氣的溼度,進而提高了用戶在使用空調時的舒適度。
由於溼度是空氣中實際水汽壓與當時氣溫下的飽和水汽壓之比的百分數表示,並且相同質量的水蒸氣在不同溫度下的氣壓不同,在室內空氣中實際水蒸氣質量不變的情況下,該室內空氣的溼度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若空調器運行在製冷、制熱、除溼等模式下,由於室內環境溫度的變化而使根據室內空氣的溼度調節室內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的方式不準確,但是,若空調器運行在送風模式下,室內環境溫度的變化很小,因此,採用上述溼度調節方式也能夠準確的調節室內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進而提高了用戶在使用空調進行制熱時的舒適度。
本實施例提出的空調器的溫溼度控制方法,通過在所述空調器處於送風模式時,檢測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當前室內空氣溼度,並基於所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所述當前室內空氣溼度獲取當前含溼量,接著獲取所述空調器的室內設定溼度,並基於所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所述室內設定溼度獲取目標含溼量,而後計算所述當前含溼量與所述目標含溼量之間的差值,其中,在所述差值小於或等於第一預設值時,控制所述空調器進行加溼處理,實現了在空調器按照送風模式運行的過程中,室內環境的溼度過低時進行加溼處理,以提高室內環境的溼度,進而提高了用戶在使用空調時的舒適度。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空調器的溫溼度控制裝置。參照圖2,圖2為本發明空調器的溫溼度控制裝置一實施例的功能模塊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該空調器的溫溼度控制裝置包括:
檢測模塊10,用於在所述空調器處於送風模式時,檢測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當前室內空氣溼度,並基於所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所述當前室內空氣溼度獲取當前含溼量;
本實施例中,含溼量是指空氣中與一千克幹空氣同時並存的水蒸氣的質量(克),例如,含溼量為5g/Kg、8g/Kg;溼度是空氣中實際水汽壓與當時氣溫下的飽和水汽壓之比的百分數表示,即相對溼度。
一般情況下,在空調器處於送風模式時,室內環境的溫度不會隨空調器的運行發生變化,室內空氣的溼度也不會隨空調器的運行產生變化,即僅僅通過空調器的送風無法改變室內環境中水蒸氣的含量,進而無法改善室內空氣的溼度,導致室內空氣的溼度過低過過高而造成用戶的體感不舒適。
本實施例中,在檢測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當前室內空氣溼度時,檢測模塊10可以根據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當前室內空氣溼度獲取當前含溼量dl,具體地,當前含溼量dl可以根據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當前室內空氣溼度採用預設公式計算得到,其中,預設公式是經過大量的實驗驗證得到的根據溫度與溼度計算含溼量的公式,進而通過該預設公式能夠根據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當前室內空氣溼度準確的計算得到當前含溼量dl;或者,也可以根據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當前室內空氣溼度以及含溼量、溫度與溼度三者之間的映射關係在資料庫中查找得到當前含溼量dl,其中,資料庫存儲有含溼量、溫度與溼度三者之間的映射關係,該映射關係中的含溼量可以是採用上述預設公式根據溫度與溼度計算得到的,從而能夠根據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當前室內空氣溼度在資料庫中準確的查找到當前含溼量dl。
本實施例中,可以通過溫度傳感器及溼度傳感器實時檢測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當前室內空氣溼度,檢測模塊10能夠獲取溫度傳感器及溼度傳感器的檢測結果。具體地,可以在空調器的迴風口處設置迴風溫度傳感器及迴風溼度傳感器,以實時監測迴風口空氣的溫度及迴風溼度,並將迴風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溫度作為當前室內空氣溫度、將迴風溼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溼度作為當前室內空氣溼度,當然,也可以在空調器的其他位置設置溫度傳感器及溼度傳感器,或者,溫度傳感器及溼度傳感器也可以設置在室內的任意位置等,具體不做限定。
獲取模塊20,用於獲取所述空調器的室內設定溼度,並基於所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所述室內設定溼度獲取目標含溼量;
本實施例中,在獲取到室內設定溼度時,獲取模塊20可以根據獲取到的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室內設定溼度獲取目標含溼量ds,具體地,目標含溼量ds可以根據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室內設定溼度採用預設公式計算得到,其中,預設公式是經過大量的實驗驗證得到的根據溫度與溼度計算含溼量的公式,進而通過該預設公式能夠根據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室內設定溼度準確的計算得到目標含溼量ds;或者,也可以根據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室內設定溼度以及含溼量、溫度與溼度三者之間的映射關係在資料庫中查找得到目標含溼量ds,其中,資料庫存儲有含溼量、溫度與溼度三者之間的映射關係,該映射關係中的含溼量可以是採用上述預設公式根據溫度與溼度計算得到的,從而根據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室內設定溼度也能夠在資料庫中準確的查找到目標含溼量ds。
本實施例中,用戶可以通過遙控器等智能終端輸入室內設定溼度,室內設定溼度為用戶希望室內環境達到的目標溼度,即在當前的室內環境中體感較為舒適的室內空氣溼度。
計算模塊30,用於計算所述當前含溼量與所述目標含溼量之間的差值;
其中,當前含溼量dl與目標含溼量ds之間的差值為當前含溼量dl減去目標含溼量ds的值。
第一控制模塊40,用於在所述差值小於或等於第一預設值時,控制所述空調器進行加溼處理。
其中,第一預設值X1為負值,第一預設值X1可以根據用戶需要進行合理設置,例如,第一預設值X1為-1g/Kg、-2g/Kg等,具體不做限定。
在差值小於第一預設值時,當前含溼量dl小於目標含溼量ds加上該第一預設值X1,即當前含溼量dl小於目標含溼量ds減去該第一預設值X1的絕對值,此時,當前室內空氣中與一千克幹空氣同時並存的水蒸氣的質量低於室內空氣中與一千克幹空氣同時並存的水蒸氣的目標質量,因此,通過第一控制模塊40控制所述空調器進行加溼處理,提高室內空氣中水蒸氣的質量,以實現提高當前室內空氣中與一千克幹空氣同時並存的水蒸氣的質量即當前含溼量dl的目的,進而能夠提高用戶在使用空調時的舒適度。其中,控制所述空調器進行加溼處理具體是指控制空調器的加溼裝置進行工作,以加溼當前室內空氣。
進一步地,在一實施例中,該空調器的溫溼度控制裝置還包括:第二控制模塊,用於在所述差值大於第一預設值,且小於或等於所述第二預設值時,控制所述空調器保持當前加溼運行狀態。
其中,第二預設值X2可以根據用戶需要進行合理設置,例如,第二預設值X2為1g/Kg、2g/Kg等,具體不做限定。在差值大於第一預設值X1,且小於或等於所述第二預設值X2時,當前室內空氣中與一千克幹空氣同時並存的水蒸氣的質量在第一預設值X1與第二預設值X2對應的預設範圍之內,因此,通過第二控制模塊控制空調器保持當前加溼運行狀態,以使當前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的質量能夠保持在用戶體感舒適的範圍內,進而提高用戶在使用空調進行制熱時的舒適度。
進一步地,在又一實施例中,該空調器的溫溼度控制裝置還包括:第三控制模塊,用於在所述差值大於第二預設值時,則控制所述空調器的加溼器停止加溼處理。
本實施例中,在差值大於第二預設值X2時,當前含溼量大於目標含溼量,當前室內空氣中與一千克幹空氣同時並存的水蒸氣的質量大於室內空氣中與一千克幹空氣同時並存的水蒸氣的目標質量,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的含量已達到使用戶的體感舒適的程度,因此,通過第三控制模塊控制所述空調器的加溼器停止加溼處理,以避免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的含量過高而影響用戶的舒適度。
進一步地,再一實施例中,檢測模塊10還用於在接收到與所述空調器綁定的智能穿戴設備發送的用戶體表溫度時,將所述用戶體表溫度作為當前室內環境溫度。
本實施例中,智能穿戴設備包括智能手環等智能設備,該智能穿戴設備能夠檢測用戶體表溫度,並能將檢測到的用戶體表溫度發送至空調器,在接收到用戶體表溫度,檢測模塊10將該用戶體表溫度作為當前室內環境溫度,以實現通過用戶體表溫度調節室內空氣的溼度,進而提高用戶在使用空調進行制熱時的舒適度。
進一步地,在其他實施例中,獲取模塊20還用於在未獲取到室內設定溼度時,獲取預設溼度,並基於所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預設溼度獲取目標含溼量。
其中,預設溼度可以為默認溼度、用戶根據需求設定的預設溼度等。本實施例中,獲取模塊20通過基於所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預設溼度獲取目標含溼量,使得在無法獲取到室內設定溼度時,例如用戶忘記輸入室內設定溼度時,能夠根據預設溼度實現室內空氣溼度的調節,避免了在用戶忘記輸入室內設定溼度等情況下空調器無法進行溼度控制的現象發生,提高了空調器溫溼度控制效率,進一步提高了用戶在使用空調時的舒適度。
本實施例提出的空調器的溫溼度控制裝置,通過在所述空調器處於送風模式時,檢測模塊10檢測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當前室內空氣溼度,並基於所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所述當前室內空氣溼度獲取當前含溼量,接著獲取模塊20獲取所述空調器的室內設定溼度,並基於所述當前室內環境溫度及所述室內設定溼度獲取目標含溼量,而後計算模塊30計算所述當前含溼量與所述目標含溼量之間的差值,其中,在所述差值小於或等於第一預設值時,第一控制模塊40控制所述空調器進行加溼處理,實現了在空調器按照送風模式運行的過程中,室內環境的溼度過低時進行加溼處理,以提高室內環境的溼度,進而提高了用戶在使用空調時的舒適度。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