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弧形旋轉式阻水攔汙柵的使用方法與流程
2023-06-30 14:18:36 1

本申請涉及水利工程領域的泵站進水口攔汙柵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泵站弧形旋轉式阻水攔汙柵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中小型泵站中,進水口大都設有攔汙柵,這樣可阻擋雜草雜物進入水泵葉輪,減少故障的發生。但是在長期的運行中水泵配件及其動力系統仍經常發生故障,尤其是水下維修更不方便,故在水利工程等相關技術規範中要求設置檢修閘門,便於維修;但是原有設計的操作不方便,使用效果也不理想,本設計對原有設計進行了優化,改為弧形旋轉式阻水攔汙柵,代替原設計的攔汙柵和閘門。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採用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泵站弧形旋轉式阻水攔汙柵,包括設置於泵室墩牆上的上梁、底梁,設置於上梁、底梁之間的攔汙柵柵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多個柵片以柵片軸縱向設置在上梁、底梁之間,各柵片與設置在墩牆上的柵片開閉機構連接,順時針旋轉柵片開閉機構,柵片向外旋轉打開通水,多個柵片形成攔汙柵阻擋雜物通過,逆時針旋轉柵片開閉機構,柵片向內旋轉閉合形成閘門阻擋水流通過。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柵片為向外凸出的弧形長條狀,柵片一邊設有柵片軸,柵片軸兩端設有軸承連接於對應的上梁、底梁上的軸承座內,並在上端的柵片軸上設有齒輪,通過鏈條與設在墩牆上的柵片開閉機構連接形成連動,齒輪與鏈條設置在上梁內。
進一步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的柵片的下端及另一側邊設有橡膠條,柵片下端橡膠條與底梁緊配貼合,柵片側邊的橡膠條關閉時貼合於相鄰的柵片軸上,可以密封阻水,防止洩漏。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柵片從左至右排列在上梁、底梁間,後一個柵片前側的橡膠條壓住前一個柵片軸上,最右邊一個柵片側邊的橡膠條貼合於墩牆上的柵片臺階內形成完整的閘門,預防漏水。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任一側墩牆上設有側門,可以使柵片開閉輕鬆,避免水壓過大打開柵片。
進一步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的側門上設有側門提升臂連接上部的側門開閉機構,側門提升臂上設有固定環,側門外側設有軌道,軌道內設有橡膠墊,可以防止漏水。
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的一種泵站弧形旋轉式阻水攔汙柵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工藝和步驟:
1)首先製作柵片,柵片為長條型鋼板衝壓製作,鋼板厚度3-5mm,長150-300cm,寬20-30cm,向外凸出的弧形高度3-5cm,在柵片的長邊焊接柵片軸,柵片軸凸出柵片兩端10cm,在柵片軸兩端設置軸承,在上端的軸承上部設置齒輪,在柵片的下端及另一側邊設置橡膠條。
2)製作側門,側門為矩形鋼板,厚度5-8mm,寬度20-30cm,高度30-50cm,在上部中間設置向上的鋼棍作為側門提升臂,側門提升臂上部設有螺紋與側門開閉機構的螺紋齒合。
3)在泵站泵室進水口兩側縱向設置墩牆,在左右兩墩牆之間上部設置上梁、底部設置底梁,在上梁與底梁間從左至右縱向設置柵片,柵片以柵片軸兩端的軸承設置在上梁與底梁對應的軸承座內,設有齒輪的一端設置在上梁上,在齒輪上設置鏈條,鏈條與設置在墩牆上部的柵片開閉機構連接。
4)在任一側的墩牆下部設置門洞,門洞外側設置側門,側門左右及下邊設有軌道,軌道內設有橡膠墊,在側門上部中間設置向上的側門提升臂,側門提升臂上設有數個固定環,側門提升臂上部設有長度50-100cm螺紋,螺紋與側門開閉機構的螺紋齒合。
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的一種泵站弧形旋轉式阻水攔汙柵的使用方法,其特徵包括如下工藝和步驟:
1)施工完成後的泵站弧形旋轉式阻水攔汙柵,首先旋轉側門開閉機構,提起側門,水流入泵室使攔汙柵柵片內外水壓平行,再順時針旋轉柵片開閉機構,柵片向外旋轉打開通水,水泵抽水時,水流從各柵片間流入泵室,而多個柵片形成攔汙柵阻擋雜物通過;工作中可通過柵片開閉機構調節柵片的開口大小來設置阻擋雜物的大小。
2)在需要維修水泵時,反向旋轉側門開閉機構,下降關閉側門,再逆時針旋轉柵片開閉機構,柵片向內旋轉閉合形成閘門阻擋水流通過,抽乾泵室內的水,即可實施維修作業。
3)維修後,實施上述步驟1即可繼續抽水工作。
正常抽水時,把柵片通過柵片開閉機構調節成打開狀態,水可以順利進入,而水草雜物被阻擋在柵片外;檢修時,把柵片通過柵片開閉機構調節成關閉狀態,當做閘門,水無法進入泵室。當維修完畢,需要通水時,啟用墩牆上設置的側門,使泵室內外水壓平衡,再使用柵片開閉機構,打開柵片,處於通水狀態。
有益效果
本發明採用以上技術方案後具有以下技術效果:本發明的弧形旋轉式阻水攔汙柵具有以下技術特點:1、節省佔用土地,節約工程造價,一座泵站可節約土地100-300平方米;減少混凝土、鋼材等以及地基處理等費用。2、安全穩定,節能高效,在弧形旋轉式攔汙柵上部安裝手動或電動齒輪裝置,操作很方便。3、弧形柵片可以增加柵片的剛度;柵片軸設在一側,另一側卡設在相鄰的柵片軸上,在有水壓的狀態下,更加穩定。4、柵片的連接邊緣都設有橡膠條,在水壓下密封性好,不易漏水。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關閉狀態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打開狀態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5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5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的柵片結構示意圖。
其中,1-墩牆,2-上梁,3-柵片,4-柵片軸,5-柵片開閉機構,6-側門開閉機構,7-底梁,8-側門提升臂,9-固定環,10-側門,11-軌道,12-柵片臺階,13-橡膠條,14-軸承,15-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申請的目的和技術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申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申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所描述的本申請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無需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申請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1:參考附圖,一種泵站弧形旋轉式阻水攔汙柵,包括設置於泵室墩牆1上的上梁2、底梁7,設置於上梁2、底梁7之間的攔汙柵柵片3,所述的多個柵片3以柵片軸4縱向設置在上梁2、底梁7之間,各柵片3與設置在墩牆1上的柵片開閉機構5連接,順時針旋轉柵片開閉機構5,柵片3向外旋轉打開通水,多個柵片3形成攔汙柵阻擋雜物通過,逆時針旋轉柵片開閉機構5,柵片3向內旋轉閉合形成閘門阻擋水流通過。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柵片3為向外凸出的弧形長條狀,柵片3一邊設有柵片軸4,柵片軸4兩端設有軸承14連接於對應的上梁2、底梁7上的軸承座內,並在上端的柵片軸4上設有齒輪15,通過鏈條與設在墩牆1上的柵片開閉機構5連接形成連動,齒輪與鏈條設置在上梁內。
進一步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的柵片3的下端及另一側邊設有橡膠條13,柵片3下端橡膠條13與底梁7緊配貼合,柵片3側邊的橡膠條13關閉時貼合於相鄰的柵片軸4上,可以密封阻水,防止洩漏。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柵片3從左至右排列在上梁2、底梁7間,後一個柵片前側的橡膠條13壓住前一個柵片軸4上,最右邊一個柵片3側邊的橡膠條13貼合於墩牆1上的柵片臺階12內形成完整的閘門,預防漏水。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任一側墩牆1上設有側門10,可以使柵片開閉輕鬆,避免水壓過大打開柵片。
進一步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的側門10上設有側門提升臂8連接上部的側門開閉機構6,側門提升臂8上設有固定環9,側門10外側設有軌道11,軌道11內設有橡膠墊,可以防止漏水。
本實施例還公開了上述的一種泵站弧形旋轉式阻水攔汙柵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工藝和步驟:
1)首先製作柵片3,柵片3為長條型鋼板衝壓製作,鋼板厚度3-5mm,長150-300cm,寬20-30cm,向外凸出的弧形高度3-5cm,在柵片3的長邊焊接柵片軸4,柵片軸4凸出柵片3兩端10cm,在柵片軸4兩端設置軸承14,在上端的軸承14上部設置齒輪15,在柵片3的下端及另一側邊設置橡膠條13。
2)製作側門10,側門10為矩形鋼板,厚度5-8mm,寬度20-30cm,高度30-50cm,在上部中間設置向上的鋼棍作為側門提升臂8,側門提升臂8上部設有螺紋與側門開閉機構6的螺紋齒合。
3)在泵站泵室進水口兩側縱向設置墩牆1,在左右兩墩牆1之間上部設置上梁2、底部設置底梁7,在上梁2與底梁7間從左至右縱向設置柵片3,柵片3以柵片軸4兩端的軸承14設置在上梁2與底梁7對應的軸承座內,設有齒輪15的一端設置在上梁2上,在齒輪15上設置鏈條,鏈條與設置在墩牆1上部的柵片開閉機構5連接。
4)在任一側的墩牆1下部設置門洞,門洞外側設置側門10,側門10左右及下邊設有軌道11,軌道11內設有橡膠墊,在側門10上部中間設置向上的側門提升臂8,側門提升臂8上設有數個固定環9,側門提升臂8上部設有長度50-100cm螺紋,螺紋與側門開閉機構6的螺紋齒合。
本實施例還公開了上述的一種泵站弧形旋轉式阻水攔汙柵的使用方法,其特徵包括如下工藝和步驟:
1)施工完成後的泵站弧形旋轉式阻水攔汙柵,首先旋轉側門開閉機構6,提起側門10,水流入泵室使攔汙柵柵片3內外水壓平行,再順時針旋轉柵片開閉機構5,柵片3向外旋轉打開通水,水泵抽水時,水流從各柵片3間流入泵室,而多個柵片3形成攔汙柵阻擋雜物通過;工作中可通過柵片開閉機構5調節柵片3的開口大小來設置阻擋雜物的大小。
2)在需要維修水泵時,反向旋轉側門開閉機構6,下降關閉側門10,再逆時針旋轉柵片開閉機構5,柵片3向內旋轉閉合形成閘門阻擋水流通過,抽乾泵室內的水,即可實施維修作業。
3)維修後,實施上述步驟1即可繼續抽水工作。
正常抽水時,把柵片3通過柵片開閉機構6調節成打開狀態,水可以順利進入,而水草雜物被阻擋在柵片外;檢修時,把柵片3通過柵片開閉機構6調節成關閉狀態,當做閘門,水無法進入泵室。當維修完畢,需要通水時,啟用墩牆1上設置的側門10,使泵室內外水壓平衡,再使用柵片開閉機構,打開柵片,處於通水狀態。
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義,這裡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術語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申請所屬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義。還應該理解的是,諸如通用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該被理解為具有與現有技術的上下文中的意義一致的意義,並且除非像這裡一樣定義,不會用理想化或過於正式的含義來解釋。
本申請中所述的「內、外」的含義指的是相對於設備本身而言,指向設備內部的方向為內,反之為外。
本申請中所述的「連接」的含義可以是部件之間的直接連接也可以是部件間通過其它部件的間接連接。
以上述依據本申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申請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申請的技術性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其技術性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