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023-06-30 08:30:21 3
例文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嗎?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許多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大部分人都贊同的態度。他們幾乎都認為只有和思想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才有利於自己的發展,當然這也有一定的有道理。但我想,一個人,如果有了堅強的意志,那麼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能夠不受他人的影響,甚至還愈發堅定自己的信心。
這樣的人並不是沒。晉代的陶淵明運用以物喻的手法來讚美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其實就是在自己無論在多麼惡劣的環境中,都能「走自己的路讓他人去吧」。事實也如此,陶淵明在那個戰亂頻繁,爾虞我詐的社會中,他仍是清清白白,品德高尚,成為了令後敬仰的人物。我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毛澤東,小時候,他家庭貧窮,但他人窮志不短,自己努力讀書,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迷信,不受封建社會的幹擾,在逆境中不斷磨練自己,提高自我,最終在這樣的環境下,他仍然成就了偉大的事業,引領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
由以上事實可看出,「近墨者」不一定黑,有時,它反而能激起一個人的鬥志。否則,遇事處理不當,有可能變成「近朱者黑」呢!
我曾看過這樣一則消息,一個女孩子,家庭裡非常富裕,什麼山珍海味,什麼華麗衣裳,什麼珠寶首飾,樣樣俱全,大人們也從小就嬌貫著她。所以,無論什麼事,她都推給大人做,使得她變得非常嬌氣。在考上大學後,大學生活使她再也生活不下去,因為到讀大學了,她連什麼家務活都不會做,最後被迫退學回家。這樣的事例足以說明一個人在好的環境中生長,不一定會變好!
例文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古人云:「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所以俗話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說法。
本人非常贊同這一觀點。紅色和黑色如果相結合,就會變成黑色。請問,有誰看過這兩者結合會變成紅色的呢?
假如腳上的一隻襪子臭了,另一隻襪子沒有理由不臭的啊。假如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即使你的行為不怎麼好,但這些都只是暫時的,因為在你的朋友潛移默化下,不久的將來,你一定也會變得高尚的;假如和許多行為、舉止十分卑鄙的人在一塊,不用說,不過多久,你做事和說話就會和那一幫人相似。這說明環境,它能改變人的一切。
國家工作人員一向是我們認為可以信賴的人。可每次捉拿一個貪官時,就會帶出一串和他一樣腐敗的貪官。這是為什麼?這不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嗎。
如果一個頂頭上司是一個見錢眼開的人,毫無疑問他手下的人也肯定是一個模子裡印出來的。
如果一個家庭中,父母都是為人熱情,老實的人,平時又謹小慎微,從來也不得罪別人,那麼他們的孩子也肯定是彬彬有禮,惹人喜愛。
因此,不管大到國家還是小到家庭,我始終認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