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家用手動豆漿的製造方法
2023-06-30 22:17:56 2
一種家用手動豆漿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家用手動豆漿機,包括手柄、支架和擠壓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二支架豎直向上設置在第一支架上,第一支架的底端設有筐體,所述第一支架的側壁上還設有支撐板,支撐板上設有存儲器;所述擠壓裝置內設有互相嚙合的雙螺杆,所述擠壓裝置固定在第二支架上,所述擠壓裝置靠近手柄的一端設有入料口,另一端設有出料口,出料口設置在筐體的正上方;所述擠壓裝置下面設有小孔,所述小孔的下方設有漏鬥,漏鬥與擠壓裝置為可拆卸連接,漏鬥的入口內設有過濾網,漏鬥設在存儲器的上方;所述入料口上面連接有送料漏鬥,送料漏鬥上設有預切碎裝置。
【專利說明】一種家用手動豆漿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日常生活用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家用手動豆漿機。
【背景技術】
[0002]豆漿機是一種用來對花生、芝麻等胚料進行切碎攪拌的機器,豆漿機加工出來的豆漿的純香且品質好,是一種綠色健康的食品,手動豆漿機由於其成本低、不耗電,具有很大的市場前景,但現在市場上的豆漿機,大多結構複雜,且普遍是採用電動的,榨取出來的豆漿中仍混有大量碎渣。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出渣少的家用手動豆漿機。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家用手動豆漿機,包括手柄、支架和擠壓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二支架豎直向上設置在第一支架上,第一支架的底端設有筐體,所述第一支架的側壁上還設有支撐板,支撐板與第一支架可拆卸連接,支撐板上設有存儲器;
所述擠壓裝置內設有互相嚙合的雙螺杆,擠壓裝置內一側設有固定架,其中一個螺杆固定在固定架上,另一個螺杆的主軸穿過第二支架與所述手柄相連接,所述擠壓裝置固定在第二支架上,所述擠壓裝置靠近手柄的一端設有入料口,另一端設有出料口,入料口與雙螺杆中間相對應,出料口設置在筐體的正上方;
所述擠壓裝置下面設有小孔,所述小孔的下方設有漏鬥,漏鬥與擠壓裝置為可拆卸連接,漏鬥的入口內設有過濾網,漏鬥設在存儲器的上方;
所述入料口上面連接有送料漏鬥,送料漏鬥上設有預切碎裝置。
[0005]進一步的,所述預切碎裝置包括連接板、矩形架和刀片夾持裝置,連接板的底部為網狀結構,連接板的底部與送料漏鬥為可拆卸連接,矩形架固定在連接板的上方,矩形架上設有活動杆,活動杆穿過矩形架與刀片夾持裝置相連接,刀片夾持裝置上設有刀片組,活動杆與刀片夾持裝置之間設有彈簧。
[0006]所述筐體內設有玻璃槽,玻璃槽與筐體為可拆卸連接。
[0007]所述手柄的把手上設有防滑套。
[0008]所述第二支架的側壁上設有螺紋孔,所述支撐板與第二支架螺紋連接。
[0009]所述出料口設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出料埠設置在玻璃槽的正上方。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擠壓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1]其中,1-手柄,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支撐板,5-存儲器,6-筐體,7_玻璃槽,8-送料漏鬥,9-矩形架,10-活動杆,11-彈簧,12-刀片夾持裝置,13-刀片組,14-連接板,15-小孔,16-過濾網,17-漏鬥,18-擠壓裝置,19-出料管,20-出料口,21-主軸,22-把手,23-防滑套,24-螺杆,25-固定架,26-入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
[0013]如圖1所示,一種家用手動豆漿機,包括手柄、支架和擠壓裝置,其中:
支架包括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第二支架3豎直向上設置在第一支架2上,第一支架2的底端設有筐體6,筐體6內設有玻璃槽7,玻璃槽7用於放置榨取之後剩下的殘渣,玻璃槽7與筐體6為可拆卸連接,第一支架2的側壁上還設有支撐板4,支撐板4與第一支架2可拆卸連接,支撐板4上設有存儲器5。
[0014]所述擠壓裝置18內設有互相嚙合的2個螺杆24,擠壓裝置18內一側設有固定架25,其中一個螺杆24固定在固定架25上,另一個螺杆24的主軸穿過第二支架3與手柄I相連接,擠壓裝置18通過螺杆24固定在第二支架3上,擠壓裝置18靠近手柄I的一端設有入料口 26,另一端設有出料口 20,入料口 26與雙螺杆24中間相對應,出料口 20設置在玻璃槽7的正上方。
[0015]擠壓裝置18下面設有小孔15,小孔15的下方設有漏鬥17,漏鬥17與擠壓裝置18為可拆卸連接,漏鬥17的入口內設有過濾網16,漏鬥17設在存儲器5的上方,經擠壓裝置18榨取後所得汁液進入存儲器5中。
[0016]所述入料口 26上面連接有送料漏鬥8,送料漏鬥8上設有預切碎裝置。所述預切碎裝置包括連接板14、矩形架9和刀片夾持裝置12,連接板14的底部為網狀結構,連接板14的底部與送料漏鬥8為可拆卸連接,矩形架9固定在連接板14的上方,矩形架9上設有活動杆10,活動杆10穿過矩形架9與刀片夾持裝置12相連接,刀片夾持裝置12上設有刀片組13,活動杆10與刀片夾持裝置12之間設有彈簧。
[0017]優選的,手柄I的把手22上設有棉質材料的防滑套23,能夠及時吸收手中的汗,避免打滑。
[0018]優選的,第二支架3的側壁上設有螺紋孔,所述支撐板4可與第二支架3通過螺栓連接。
[0019]優選的,出料口 20設有絕熱耐高溫的出料管19,出料管19的出料埠設置在玻璃槽7的正上方。
[0020]本發明結構的第一支架2的底端設有筐體6,筐體6內設有玻璃槽7,使用者可無需另外尋找容器盛裝榨取得到的豆漿等液體,可防止燙傷手;玻璃槽7與筐體6為可拆卸連接,可方便拆卸下來清洗玻璃槽7 ;第二支架3的側壁上設有螺紋孔,所述支撐板4也可與第二支架3通過螺栓連接,可方便根據使用者使用不同高度的存儲器5時,調節存儲器5與漏鬥17之間的距離,防止豆漿濺出;小孔15下方設有漏鬥17,起到引流作用,漏鬥17的入口內設有過濾網16,可以將豆漿中碎渣過濾掉;預切碎裝置包括連接板14、矩形架9和刀片夾持裝置12,通過活動杆10連接的刀片夾持裝置12上的刀片組13對花生、豆類等進行切碎處理,連接板14的底部為網狀結構,以保證只有原料被切碎到一定程度,足夠小才會送入擠壓裝置內,為進入擠壓裝置18做準備,活動杆10與刀片夾持裝置12之間設有彈簧11,每次向下壓活動杆10之後,活動杆10在彈簧11的作用下自動恢復原位,無需人工向上拔,省時省力;所述擠壓裝置18內設有互相嚙合的雙螺杆24,擠壓裝置18內一側設有固定架25,其中一個螺杆24固定在固定架25上,另一個螺杆24的主軸穿過第二支架3與所述手柄I相連接,雖然是通過手柄I帶動一個螺杆24旋轉,但是能夠實現互相嚙合的雙螺杆24對原料擠壓,設計巧妙,操作方便且省力;切碎後的原料通過入料口 26進入擠壓裝置內的雙螺杆24的中間,在互相嚙合的雙螺杆24擠壓作用下進行榨汁,效率高。手柄的把手上設有防滑套,可以起到防滑作用,避免打滑脫手傷到使用者,出料口 20設有出料管19,出料管19的出料埠設置在玻璃槽7的正上方,出料管19能夠有效引流殘渣,殘渣通過自身重力作用掉入玻璃槽7,可以防止殘渣噴灑到周圍,解決出料口到處是殘渣,不整潔、不衛生等問題。該豆漿機結構簡單、出渣少。
【權利要求】
1.一種家用手動豆漿機,包括手柄、支架和擠壓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第二支架(3)豎直向上設置在第一支架(2)上,第一支架(2)的底端設有筐體(6),所述第一支架(2)的側壁上還設有支撐板(4),支撐板(4 )與第一支架(2 )可拆卸連接,支撐板(4 )上設有存儲器(5 ); 所述擠壓裝置(18)內設有互相嚙合的雙螺杆(24),擠壓裝置(18)內一側設有固定架(25),其中一個螺杆固定在固定架(25)上,另一個螺杆的主軸穿過第二支架(3)與所述手柄(I)相連接,所述擠壓裝置(18)固定在第二支架(3)上,所述擠壓裝置(18)靠近手柄(I)的一端設有入料口( 26 ),另一端設有出料口( 20 ),入料口( 26 )與雙螺杆(24)中間相對應,出料口(20)設置在筐體(6)的正上方;所述擠壓裝置(18)下面設有小孔(15),所述小孔(15)的下方設有漏鬥(17),漏鬥(17)與擠壓裝置(18 )為可拆卸連接,漏鬥(17 )的入口內設有過濾網(16 ),漏鬥(17 )設在存儲器(5)的上方; 所述入料口( 26 )上面連接有送料漏鬥(8 ),送料漏鬥(8 )上設有預切碎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手動豆漿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預切碎裝置包括連接板(14)、矩形架(9)和刀片夾持裝置(12),連接板(14)的底部為網狀結構,連接板(14)的底部與送料漏鬥(8)為可拆卸連接,矩形架(9)固定在連接板(14)的上方,矩形架(9)上設有活動杆(10),活動杆(10)穿過矩形架(9)與刀片夾持裝置(12)相連接,刀片夾持裝置(12)上設有刀片組(13),活動杆(10)與刀片夾持裝置(12)之間設有彈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手動豆漿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筐體(6 )內設有玻璃槽(7 ),玻璃槽(7 )與筐體(6 )為可拆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手動豆漿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手柄(I)的把手(22 )上設有防滑套(23 )。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手動豆漿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二支架(3)的側壁上設有螺紋孔,所述支撐板(4)與第二支架(3)通過螺栓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手動豆漿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出料口(20)設有出料管(19),出料管(19)的出料埠設置在玻璃槽(7)的正上方。
【文檔編號】A47J31/44GK104490271SQ201410711652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1日
【發明者】盧福雄 申請人:廣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