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管束式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30 19:43:11 2
專利名稱:新型管束式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 熱交換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管束式換熱器。
背景技術:
管束式換熱器屬於目前常用的換熱設備,主要由外殼、換熱管束及固定換熱管束 的隔板組成,換熱管束直接與外殼上的接頭連接,換熱管束易被工件或其他物品碰傷。現有 換熱器主體部分換熱管束大多由石墨、陶瓷、玻璃等非金屬材料以及不鏽鋼、鈦、鉭、鋯等金 屬材料製成,其中石墨、陶瓷、玻璃等材料製造的換熱器存在易碎、體積大、導熱差等缺點; 而鈦、鉭、鋯等金屬材料製造的換熱器價格過於昂貴,使用成本相對較高;而不鏽鋼則難耐 許多腐蝕性介質,易產生晶間腐蝕,使用壽命不長。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換熱器存在的諸多不足,提供一種熱傳導性能優 異、換熱器材料化學穩定性及冷熱穩定性好,且連接焊縫處不存在微滲漏的新型換熱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新型換熱器包括設有散熱孔的外殼及由一定數量換熱管束組成的換熱管束群,所 述外殼內焊接有十字支撐架及PP或PVDF材質的隔板,所述隔板上均勻分布與換熱管束數 量相應的小孔,換熱管束穿過小孔被固定且互不接觸,換熱管束群兩端通過防護套與外殼 頂部的兩個接頭連接,接頭與外部管道連接。所述外殼上的散熱孔口徑為50 70mm,孔與孔之間距離為10 30mm。防護套套 在換熱器管束群上,將管束群及接頭緊固在一起;隔板起到固定換熱器管束並使換熱器管 束均勻分布、互不接觸的作用;隔板及十字支撐架和換熱器外殼焊接在一起,可對換熱器外 殼結構起支撐和加強的作用。所述外殼上的兩個接頭可以是法蘭式密封或活接式密封,其中法蘭式密封固定在 換熱器頂部掛板上,活接式密封伸出掛板一截;兩種接頭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使用,當整個換 熱器沉浸在槽液液面以下時,必須採用活接式密封接頭,以防槽液滲漏入換熱器管束中。所述換熱管束材質採用FEP、PFA、PTFA或PVDF中的任一種,管束口徑可選用 3. 5mm、4. 5mm、5mm、6mm、8mm 中的任一種,換熱管束數量一般採用 37、61、91、127、169、217 中 的一種。所述防護套為FEP熱縮管防護套,起到緊固換熱管束群、便於其與接頭連接,且能 防止換熱器管束被工件或其他物品碰傷。所述外殼上端為掛板,掛板四周設有固定孔,用於將換熱器固定。本實用新型的優勢為1、本實用新型換熱器採用毛細管束的形式,可以顯著增大換熱器與槽內溶液的接 觸面積;換熱器管束採用先進的粉末冶金工藝燒結而成,具有管壁薄的特點,顯著提高了熱 傳導的速度,從而使熱傳導性能更加優異。[0013]2、在換熱器管束群與接頭之間設有FEP熱縮管防護套,既起到了緊固換熱管束 群、便於其與接頭連接的作用,又能防止換熱器管束被工件或其他物品碰傷。3、本實用新型採用先進的焊接工藝使換熱器隔板與管束之間的連接焊縫抗壓強 度達到1. 5MPa,解決了傳統換熱器製作中因連接焊縫處存在微滲漏而需要安裝漏管的問 題。4、換熱管束材質採用FEP、PFA、PTFA或PVDF中的任一種,以上材料屬化學惰性材 料,具有極強的化學穩定性和冷熱穩定性,適用工作溫度範圍為-150 200°C,除高溫下的 氟、熔融態鹼金屬、三氟化氯、六氟化鈾、全氟煤油外,幾乎可以在其他所有介質中工作,在 強腐蝕介質中其使用壽命是不鏽鋼的20至30倍;此外,由於以上材質不含光敏基因,而具 還有優異的耐大氣老化性。5、由於換熱管束材質具有良好的繞曲性,可以根據需要將換熱器管束製作成W 型、L型、U型、0型等多種形式的換熱器,既提高了單位體積內的換熱面積,又能適應不同的 工作環境。
圖1為本實用新型殼體結構示意圖1、掛板;2、固定孔;3、散熱孔,4、接頭。圖2為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示意圖4、接頭;5、防護套;6、隔板;7、換熱管束;8、十字支撐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易於理解,
以下結合附圖來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 參考圖1、圖2所示新型換熱器包括設有散熱孔3的外殼及由一定數量換熱管 束7組成的換熱管束群,換熱器外殼上端為掛板1,掛板四周設有固定孔2,用於將換熱器固定。外殼內焊接有十字支撐架8及F4材質的隔板6,隔板上均勻分布與換熱管束7數 量相應的小孔,換熱管束7穿過小孔被固定且互不接觸,換熱管束群兩端通過防護套5與外 殼上的兩個接頭4連接,接頭選用法蘭式密封或活接式密封,當整個換熱器沉浸在槽液液 面以下時必須採用活接式密封,接頭伸出掛板一截。接頭4固定在換熱器頂部掛板1上並 與外部管道連接。外殼上的散熱孔3 口徑為70mm,孔與孔之間距離為20mm ;防護套5套在換熱器管 束群7上,將管束群及接頭緊固在一起便於其與接頭連接,且能防止換熱器管束被工件或 其他物品碰傷;隔板6起到固定換熱器管束並使換熱器管束均勻分布、互不接觸的作用;隔 板及十字支撐架和換熱器外殼焊接在一起,可對換熱器外殼結構起支撐和加強的作用;換 熱管束材質採用FEP、PFA、PTFA或PVDF中的任一種,管束口徑選用3. 5mm、4. 5mm、5mm、6mm、 8mm中的任一種,換熱管束數量為37、61、91、127、169、217中的一種 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案。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 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的描述只是說明了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 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一種新型管束式換熱器,包括設有散熱孔的外殼及由一定數量換熱管束組成的換熱管束群,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殼內焊接有十字支撐架及隔板,所述隔板上均勻分布與換熱管束數量相應的小孔,換熱管束穿過小孔被固定且互不接觸,換熱管束群兩端通過防護套與外殼頂部的兩個接頭連接,接頭與外部管道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管束式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隔板材質為PP或 PVDF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管束式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殼上的兩個接頭採 用法蘭式密封或活接式密封。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管束式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換熱管束材質採用 FEP、PFA、PTFA 或 PVDF 中的任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管束式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防護套為FEP熱縮管防 護套。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管束式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殼上端為掛板,掛板 四周設有固定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管束式換熱器,包括設有散熱孔的外殼及由一定數量換熱管束組成的換熱管束群,其中外殼內焊接有十字支撐架及隔板,隔板上均勻分布與換熱管束數量相應的小孔,換熱管束穿過小孔被固定且互不接觸,換熱管束群兩端通過防護套與外殼頂部的兩個接頭連接,接頭與外部管道連接。本實用新型具有熱傳導性能優異、換熱器材料化學穩定性及冷熱穩定性好,且連接焊縫處不存在滲漏等優點。
文檔編號F28F21/00GK201706912SQ20102019252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17日
發明者張朝暉 申請人:湖南新紫繼換熱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