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於RF無線網絡互聯的人體感應安全燈照明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30 04:12:06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於RF無線網絡互聯的人體感應安全燈照明系統。
[
背景技術:
]
市面上PIR人體感應燈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感應到人走動時,夜間自動亮燈,起到安全、防護、嚇阻等作用,但存在只能局部感應,局部照明,偵測範圍有限,安全區域很小等缺陷,對於一般的住宅或倉庫四周起不到大範圍的照明防衛作用。
[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基於RF無線網絡互聯將區域內所有人體感應燈無線連接起來,實現多路聯網同時工作的照明安全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下列技術方案:
一種基於RF無線網絡互聯的人體感應安全燈照明系統,包括有至少兩個人體感應燈1,所述人體感應燈1內設有控制電路2,所述控制器電路2連接有用於檢測人體的紅外傳感電路3、用於紅外傳感電路3檢測到人體時工作的LED驅動電源電路4、用於發送信號的RF發射電路5以及用於接收信號的RF接收電路6,所述LED驅動電源電路4連接有LED燈板7,所述RF發射電路5與另一人體感應燈1的RF接收電路6無線連接,所述RF接收電路6與另一人體感應燈1的RF發射電路5無線連接。
所述控制電路2連接有用於檢測環境亮度的亮度檢測電路8。
所述控制電路2連接有用於定時LED燈板7照明時間的計時電路9。
所述控制電路2連接有報警電路10。
所述控制電路2連接有攝像頭電路11。
所述控制電路2包括有控制晶片U2,所述控制晶片U2引腳①與電源連接,所述控制晶片U2引腳③與LED燈板7連接,所述控制晶片U2引腳④與紅外傳感電路3連接,所述控制晶片U2引腳⑤與計時電路9連接,所述控制晶片U2引腳⑥與RF接收電路6連接,所述控制晶片U2引腳⑦與RF發射電路5連接,所述控制晶片U2引腳⑧通過電阻R4分別與電容C20一端、可調電阻R12一定片引腳①連接,電容C20另一端接地,可調電阻R12動片引腳③與控制晶片U2引腳⑨連接,可調電阻R12另一定片引腳②通過電阻R10與電源連接,所述控制晶片U2引腳⑩分別與亮度檢測電路8、電阻R1一端連接,電阻R1另一端與電源連接,所述控制晶片U2引腳接地。
所述紅外傳感電路3包括有檢測晶片U1與紅外檢測其PIR,所述檢測晶片U1引腳①與電源連接,所述檢測晶片U1引腳③與可調電阻R6動片引腳③連接,可調電阻R6一定片引腳①通過電阻R9與電源連接,可調電阻R6另一定片引腳②接地,所述檢測晶片U1引腳④分別與控制電路2、電阻R13一端、電容C6一端連接,電阻R13另一端與電源連接,電容C6另一端接地,所述檢測晶片U1引腳⑤分別與電阻R17一端、紅外傳感器PIR引腳②連接,電阻R17另一端接地,紅外傳感器PIR引腳①接地,紅外傳感器PIR引腳③分別與電源、電容C3一端連接,電容C3另一端接地,所述檢測晶片U1引腳⑧接地。
所述RF發射電路5包括有三極體Q4,所述三極體Q4基極分別與電容C28一端、線圈X2輸入端、電阻R24一端連接,電容C28與三極體Q4發射極連接,線圈X2輸出端接地,電阻R24另一端分別與電容C25一端、電阻R23一端連接,電容C25另一端接地,電阻R23另一端分別與控制電路、電容C19一端連接,電容C19另一端接地,三極體Q4發射極通過電感L4基地,三極體Q4集電極分別與電容C27一端、電容C32一端、電感L6一端連接,電容27另一端分別與三極體Q4發射極、電容C28一端連接,電容C28另一端接地,電容C32另一端接地,電感L6另一端分別與電容C30一端、電感L7一端連接,電容C30另一端接地,電感L7另一端分別與電容C29一端、電感L8一端連接,電容C29另一端接地,電感L8另一端分別與電感L5一端、電容C21一端、電容C23一端連接,電感L5另一端分別與電源、電容C12一端、電容C31一端連接,電容C12另一端接地,電容C31另一端接地,電容C21分別與天線ANT、電容C24一端連接,電容C24另一端接地,電容C23另一端接地。
所述RF接收電路6包括有接收晶片U4,所述接收晶片U4引腳②接地,所述接收晶片U4引腳③接地,所述接收晶片U4引腳④分別與電感L2一端、電容C9一端連接,電感L2另一端接地,電容C9另一端分別與電感L1一端、電容C11一端、電容C16一端連接,電感L1另一端接地,電容C11另一端接地,電容C16另一端通過電感L3與天線ANT1連接,所述接收晶片U4引腳⑤分別與接收晶片U4引腳⑤、電阻R14一端連接,電阻R14另一端與電源連接,所述接收晶片U4引腳⑥分別與電容C15一端、電容C17一端、電阻R16一端連接,電容C15另一端接地,電容CD17另一端接地,電阻R16分別與接收晶片U4引腳⑦、電容C14一端連接,電容C14另一端接地,所述接收晶片U4引腳⑨接地,所述接收晶片U4引腳⑩與控制電路2連接,所述接收晶片U4引腳通過電容C10接地,所述接收晶片U4引腳接地,所述接收晶片U4引腳分別與電阻R11一端、晶振X1一端連接,電阻R11另一端接地,晶振X1另一端接地,所述接收晶片U4引腳接地。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於感應燈傳感器上的RF發射電路與RF接收電路,將區域內的感應安全燈相互實現無線通訊連接,當其中一個感應燈檢測到人體而發光工作時,同時發送RF信號使其他感應燈也同時進行發光工作,起到大範圍的照明防衛的作用,提高多維空間區域內的安全性,以及感應燈之間通過RF無線通訊連接,減少人工布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控制電路示意圖;
圖3為紅外傳感電路示意圖;
圖4為RF發射電路示意圖;
圖5為RF接收電路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基於RF無線網絡互聯的人體感應燈照明系統,包括有至少兩個人體感應燈1,所述人體感應燈1內設有控制電路2,所述控制器電路2連接有用於檢測人體的紅外傳感電路3、用於紅外傳感電路3檢測到人體時工作的LED驅動電源電路4、用於發送信號的RF發射電路5以及用於接收信號的RF接收電路6,所述LED驅動電源電路4連接有LED燈板7,所述RF發射電路5與另一人體感應燈1的RF接收電路6無線連接,所述RF接收電路6與另一人體感應燈1的RF發射電路5無線連接。
工作原理如下:
在住宅或倉庫四周安裝有多個人體感應燈1,當其中一個人體感應燈1中的紅外傳感電路3檢測到有人走動時,控制電路2控制LED驅動電源電路4驅動LED燈板7發光工作,同時控制電路2進行編碼並通過RF發射電路5向其餘人體感應燈1發送發光工作信號,其餘人體感應燈1中的RF接收電路6接收到信號時,控制電路2對接收信號進行解碼,根據解碼信號控制LED驅動電源電路4驅動LED燈板7發光工作,起到住宅或倉庫四周大範圍的照明和防衛的作用,提高多維空間區域內的安全性。
其中,所述控制電路2連接有用於定時LED燈板7照明時間的計時電路9,用於設定LED燈板7被觸發後的照明時間,節約電源。
所述控制電路2連接有報警電路10,人體感應燈1還能進行報警工作,起到阻嚇作用,所述控制電路2連接有攝像頭電路11,用於拍攝外界環境,報警電路10與攝像頭電路11還能通過RF發射電路與RF接收電路起到相互間的聯動作用。
所述控制電路2連接有用於檢測環境亮度的亮度檢測電路8,使人體感應燈1隻在環境亮度不足時才進行照明工作。
如圖2所示,所述控制電路2包括有控制晶片U2,所述控制晶片U2引腳①與電源連接,所述控制晶片U2引腳③與LED燈板7連接,所述控制晶片U2引腳④與紅外傳感電路3連接,所述控制晶片U2引腳⑤與計時電路9連接,所述控制晶片U2引腳⑥與RF接收電路6連接,所述控制晶片U2引腳⑦與RF發射電路5連接,所述控制晶片U2引腳⑧通過電阻R4分別與電容C20一端、可調電阻R12一定片引腳①連接,電容C20另一端接地,可調電阻R12動片引腳③與控制晶片U2引腳⑨連接,可調電阻R12另一定片引腳②通過電阻R10與電源連接,所述控制晶片U2引腳⑩分別與亮度檢測電路8、電阻R1一端連接,電阻R1另一端與電源連接,所述控制晶片U2引腳接地。
如圖3所示,所述紅外傳感電路3包括有檢測晶片U1與紅外檢測其PIR,所述檢測晶片U1引腳①與電源連接,所述檢測晶片U1引腳③與可調電阻R6動片引腳③連接,可調電阻R6一定片引腳①通過電阻R9與電源連接,可調電阻R6另一定片引腳②接地,所述檢測晶片U1引腳④分別與控制電路2、電阻R13一端、電容C6一端連接,電阻R13另一端與電源連接,電容C6另一端接地,所述檢測晶片U1引腳⑤分別與電阻R17一端、紅外傳感器PIR引腳②連接,電阻R17另一端接地,紅外傳感器PIR引腳①接地,紅外傳感器PIR引腳③分別與電源、電容C3一端連接,電容C3另一端接地,所述檢測晶片U1引腳⑧接地。
如圖4所示,所述RF發射電路5包括有三極體Q4,所述三極體Q4基極分別與電容C28一端、線圈X2輸入端、電阻R24一端連接,電容C28與三極體Q4發射極連接,線圈X2輸出端接地,電阻R24另一端分別與電容C25一端、電阻R23一端連接,電容C25另一端接地,電阻R23另一端分別與控制電路、電容C19一端連接,電容C19另一端接地,三極體Q4發射極通過電感L4基地,三極體Q4集電極分別與電容C27一端、電容C32一端、電感L6一端連接,電容27另一端分別與三極體Q4發射極、電容C28一端連接,電容C28另一端接地,電容C32另一端接地,電感L6另一端分別與電容C30一端、電感L7一端連接,電容C30另一端接地,電感L7另一端分別與電容C29一端、電感L8一端連接,電容C29另一端接地,電感L8另一端分別與電感L5一端、電容C21一端、電容C23一端連接,電感L5另一端分別與電源、電容C12一端、電容C31一端連接,電容C12另一端接地,電容C31另一端接地,電容C21分別與天線ANT、電容C24一端連接,電容C24另一端接地,電容C23另一端接地。
如圖5所示,所述RF接收電路6包括有接收晶片U4,所述接收晶片U4引腳②接地,所述接收晶片U4引腳③接地,所述接收晶片U4引腳④分別與電感L2一端、電容C9一端連接,電感L2另一端接地,電容C9另一端分別與電感L1一端、電容C11一端、電容C16一端連接,電感L1另一端接地,電容C11另一端接地,電容C16另一端通過電感L3與天線ANT1連接,所述接收晶片U4引腳⑤分別與接收晶片U4引腳⑤、電阻R14一端連接,電阻R14另一端與電源連接,所述接收晶片U4引腳⑥分別與電容C15一端、電容C17一端、電阻R16一端連接,電容C15另一端接地,電容CD17另一端接地,電阻R16分別與接收晶片U4引腳⑦、電容C14一端連接,電容C14另一端接地,所述接收晶片U4引腳⑨接地,所述接收晶片U4引腳⑩與控制電路2連接,所述接收晶片U4引腳通過電容C10接地,所述接收晶片U4引腳接地,所述接收晶片U4引腳分別與電阻R11一端、晶振X1一端連接,電阻R11另一端接地,晶振X1另一端接地,所述接收晶片U4引腳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