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水性油墨印刷的柔性紙進紙傳送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30 13:07:0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水性油墨印刷的柔性紙進紙傳送機構。
背景技術:
柔性紙在進紙傳送之前,先將柔性紙張一圈一圈卷繞成圓柱狀的柔性紙卷,然後再將柔性紙卷上的柔性紙張進紙傳送到下一步的加工工序中。傳統的柔性紙進紙傳送機構結構複雜,柔性紙張在進紙傳送過程中由於所需拉力過大或不均,容易受拉扯斷,工作不穩定。
技術實現要素:
鑑於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於水性油墨印刷的柔性紙進紙傳送機構,不僅結構簡單,而且便捷高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於水性油墨印刷的柔性紙進紙傳送機構,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捲紙轉輥,所述捲紙轉輥的一旁側設置有經電動機構驅動的用於傳送柔性紙張的進紙轉輥組,所述捲紙轉輥包括卷繞有柔性紙卷的圓輥體,所述圓輥體的另一旁側設置有壓緊器,所述壓緊器包括用於壓緊在柔性紙卷周部的第一傳動帶,所述第一傳動帶經電動機構驅動進行傳動。
優選的,所述捲紙轉輥還包括同軸插設於圓輥體的中軸線上的第一轉軸,所述機架上對稱設置有用於安放捲紙轉輥的兩豎直安裝板,所述豎直安裝板上均開設有半圓形的定位槽,所述第一轉軸的兩端部由上往下放入定位槽內進行轉動。
優選的,所述進紙轉輥組包括上轉輥與下轉輥,所述上轉輥與下轉輥相互接觸進行傳動,所述第一傳動帶與下轉輥的傳動方向一致。
優選的,所述壓緊器包括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設置於捲紙轉輥與進紙轉輥組之間的下方機架上,所述第二轉軸上通過鍵與鍵槽同軸連接有第一帶輪,所述第二轉軸與第一帶輪經電動機構驅動進行同步轉動,所述第二轉軸上還設置有一傾斜支架,所述傾斜支架的底部開設有套設於轉軸上的通孔,所述傾斜支架的頂部連接有第二帶輪,所述第一傳動帶繞設於第一帶輪與第二帶輪之間進行傳動,所述傾斜支架沿著捲紙轉輥與進紙轉輥組之間的下方機架往捲紙轉輥的方向向上傾斜,所述傾斜支架的底部設置有一調節氣缸,所述調節氣缸的輸出端鉸接連接在傾斜支架的底部,所述調節氣缸的末端鉸接在機架上,所述傾斜支架經調節氣缸驅動進行沿第二轉軸的旋轉調節運動。
優選的,所述電動機構包括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第三帶輪,所述第二轉軸的端部同軸連接有第四帶輪,所述下轉輥的端部同軸連接有第五帶輪,所述第三帶輪經第二傳動帶驅動第四帶輪轉動,所述第三帶輪經第三傳動帶驅動第五帶輪轉動。
優選的,所述定位槽沿豎直安裝板的上邊緣往下開設。
優選的,所述傾斜支架與第一傳動帶均位於捲紙轉輥的遠離進紙轉輥組側,所述第一傳動帶的近捲紙轉輥側壓緊於卷繞在圓輥體上的柔性紙卷外周部上。
優選的,所述調節氣缸的輸出端鉸接點位於第二轉軸下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該用於水性油墨印刷的柔性紙進紙傳送機構的結構簡單,能夠實現柔性紙的傳送,工作穩定,成本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圖中:1-機架,2-柔性紙張,3-進紙轉輥組,4-柔性紙卷,5-圓輥體,6-壓緊器,7-第一傳動帶,8-第一轉軸,9-豎直安裝板,10-定位槽,11-上轉輥,12-下轉輥,13-第二轉軸,14-第一帶輪,15-傾斜支架,16-第二帶輪,17-調節氣缸,18-電機,19-第三帶輪,20-第四帶輪,21-第五帶輪,22-第二傳動帶,23-第三傳動帶。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如圖1所示,一種用於水性油墨印刷的柔性紙進紙傳送機構,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上設置有捲紙轉輥,所述捲紙轉輥的一旁側設置有經電動機構驅動的用於傳送柔性紙張2的進紙轉輥組3,所述捲紙轉輥包括卷繞有柔性紙卷4的圓輥體5,所述圓輥體的另一旁側設置有壓緊器6,所述壓緊器包括用於壓緊在柔性紙卷周部的第一傳動帶7,所述第一傳動帶經電動機構驅動進行傳動,當捲紙轉輥一旁側的進紙轉輥組將柔性紙卷上的柔性紙張進紙傳送到下一步加工工序時,捲紙轉輥另一旁側的第一傳動帶壓緊在柔性紙卷周部,同步帶動柔性紙卷主動轉動,分擔了傳送中的柔性紙張拖動柔性紙卷被動轉動的拉力,柔性紙張不容易扯斷,工作穩定。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捲紙轉輥還包括同軸插設於圓輥體的中軸線上的第一轉軸8,所述機架上對稱設置有用於安放捲紙轉輥的兩豎直安裝板9,所述豎直安裝板上均開設有半圓形的定位槽10,所述第一轉軸的兩端部由上往下放入定位槽內進行轉動。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進紙轉輥組包括上轉輥11與下轉輥12,所述上轉輥與下轉輥相互接觸進行傳動,所述第一傳動帶與下轉輥的傳動方向一致。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壓緊器包括第二轉軸13,所述第二轉軸設置於捲紙轉輥與進紙轉輥組之間的下方機架上,所述第二轉軸上通過鍵與鍵槽同軸連接有第一帶輪14,所述第二轉軸與第一帶輪經電動機構驅動進行同步轉動,所述第二轉軸上還設置有一傾斜支架15,所述傾斜支架的底部開設有套設於轉軸上的通孔,所述傾斜支架的頂部連接有第二帶輪16,所述第一傳動帶繞設於第一帶輪與第二帶輪之間進行傳動,所述傾斜支架沿著捲紙轉輥與進紙轉輥組之間的下方機架往捲紙轉輥的方向向上傾斜,所述傾斜支架的底部設置有一調節氣缸17,所述調節氣缸的輸出端鉸接連接在傾斜支架的底部,所述調節氣缸的末端鉸接在機架上,所述傾斜支架經調節氣缸驅動進行沿第二轉軸的旋轉調節運動,第一氣缸的伸縮會帶動傾斜支架繞第二轉軸進行轉動調節,傾斜支架帶動頂部的第二帶輪同步進行調節,改變第一傳動帶的傾斜角度與壓緊在柔性紙卷上的壓緊量。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電動機構包括電機18,所述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第三帶輪19,所述第二轉軸的端部同軸連接有第四帶輪20,所述下轉輥的端部同軸連接有第五帶輪21,所述第三帶輪經第二傳動帶22驅動第四帶輪轉動,所述第三帶輪經第三傳動帶23驅動第五帶輪轉動。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定位槽沿豎直安裝板的上邊緣往下開設。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傾斜支架與第一傳動帶均位於捲紙轉輥的遠離進紙轉輥組側,所述第一傳動帶的近捲紙轉輥側壓緊於卷繞在圓輥體上的柔性紙卷外周部上。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調節氣缸的輸出端鉸接點位於第二轉軸下側。
該用於水性油墨印刷的柔性紙進紙傳送機構的工作原理:將纏繞有柔性紙卷的捲紙轉輥通過第一轉軸的端部放入定位槽內進行轉動,調節氣缸伸縮控制傾斜支架的角度,使第一傳動帶壓緊在柔性紙卷的外周部,由柔性紙卷的下部拉出的柔性紙張從上轉輥與下轉輥之間進紙傳送,同時第一傳動帶帶動柔性紙卷主動轉動。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用於水性油墨印刷的柔性紙進紙傳送機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