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鞏俐90年電影(張藝謀導演十大經典電影曝光)
2023-06-17 10:55:11 4
張藝謀導演是中國內地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他最擅長拍攝鄉土氣息的文藝片。2002年迎來商業大片時代,張藝謀順應時勢拍攝《英雄》一舉拿下年度票房冠軍,打破中國內地票房記錄。從此被市場裹挾,很難有機會拍攝擅長的文藝片。從2002年到2020年十八年世間,只拍攝兩部文藝片《山楂樹之戀》和《歸來》,如今張藝謀回歸自己鄉土氣息文藝片。影片在內地還未上映,已經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由此可見影片質量水準頗高。影片上映前我們先來盤點張藝謀導演的十大經典文藝片。
NO.10《山楂樹之戀》
張藝謀執導,周冬雨、竇驍等主演的愛情片,根據艾米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靜秋、老三之間相識、相戀,最後天人永隔的故事。這部影片獲得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周冬雨獲得優秀新人女演員獎。2018年8月18日,被評為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十大優秀愛情電影。這部影片最大的意義是張藝謀挖掘出新人周冬雨。周冬雨成為繼鞏俐和章子怡後的第三代謀女郎。周冬雨也不負眾望如今成為演技最佳的90後女演員。可見張藝謀的挖掘新人時眼光非常精準。
NO.9《歸來》
張藝謀導演劇情電影,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的尾點改編,由鄒靜之編劇,陳道明、鞏俐、張慧雯等主演。該片主要講述了知識分子陸焉識與妻子馮婉瑜的在大時代際遇下的情感變遷故事。這部影片獲得第34屆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片獎,第12屆長春電影節鞏俐獲得最佳女主角獎,第6屆澳門電影節澳門國際電影節金蓮花最佳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攝影,張慧雯獲得最佳新人獎。另外張慧雯還獲得第九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新演員獎。影片處處可見張藝謀的用心,但與他的早期作品相比,卻欠缺了那種灼熱燃燒的情感。開篇處火車站的一場戲雖然不缺乏緊張感,但卻是可預測的,情節的設置非常機械化。當然可能是受題材限制,張藝謀發揮的空間有限。這部影片張藝謀挖掘張慧雯,表現可圈可點。
NO.8《菊豆》
張藝謀執導的劇情片,由鞏俐、李保田、李緯主演,該片改編自劉恆的小說《伏羲伏羲》,講述了20世紀20年代,青年女子菊豆在嫁給染坊主楊金山後,因不堪忍受X無能的丈夫虐待而愛上丈夫的侄子天青並生下一子天白,最終釀成人倫悲劇的故事。該片的深刻性在於它揭示了禮教名分對人性的扭曲,在這裡幾乎每個人都無法倖免。它是一曲悲歌,揭露的是合人性的追求與無人性的社會、文化的巨大衝突。人物的悲劇性的根源不但在於外力的壓迫,也在於自身人性的被扭曲。更可悲的是,作為一種腐朽的傳統文化,它可以陳陳相因,代代相傳。
N O.7《我的父親母親》
張藝謀執導,章子怡、鄭昊、孫紅雷主演的一部愛情片。該片根據鮑十的小說《紀念》改編,講述了母親招娣與父親駱長餘相知、相愛、分離,最終相守一生的故事。該片拍攝的風景優美、色彩鮮豔。現實用黑白表現,回憶用彩色表現,現在時的冰冷現實與過去時的美好回憶形成強烈反差,而女主人公執著的愛情在美麗的樹林和彎曲的山路上跌倒,在幾乎是痛苦的絕望中,等到了愛情。故事放在一個與世界幾乎隔離的空間,自然環境的優美,為該片的愛情增添了色彩。無論從場景、故事還是表演甚至配樂,張藝謀作為導演,技術上也更為成熟。不管張藝謀怎樣地提純淨化「我父親」和「我母親」之間的愛情,也不管他如何對過去的歲月進行色彩斑斕、詩情畫意的描繪,他在該片裡還是表現出了濃厚的懷舊情緒。影片獲得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評審團大獎,第75屆日本電影旬報獎評審團大獎。第2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影片、張藝謀獲得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美術等四項大獎。第2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章子怡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NO.6《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張藝謀執導,鞏俐、李保田、孫淳、李雪健、王嘯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改編自李曉的小說《門規》,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灘,鄉村少年水生來到上海灘投奔六叔,被安排伺候歌舞皇后小金寶所引出的黑幫悲情故事。該片從一個小孩子的眼光,反映了30年代上海幫會鬥爭的人心險惡,全片包裝相當華麗,鞏俐更是在片中大展歌舞。影片憑藉美妙的構圖和飽滿的色調。獲得第4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技術大獎。張藝謀擔任導演和鞏俐合作8部電影,有意思的是張藝謀將鞏俐打造的越土影片評價越高,這部影片鞏俐開始性感路線,所以評分有所降低。後來鞏俐在《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出演霸氣皇后影片評價更差。
NO.5《一個都不能少》
張藝謀執導,魏敏芝、張慧科主演的劇情電影,該片根據施祥生的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改編,講述了鄉村代課老師魏敏芝在得知學生張慧科輟學去城裡打工後,她獨自一人踏上了進城尋人之路的故事。該片中所有的演員均是業餘演員,講述了一個簡單、質樸卻觸動人心的故事,有一種讓觀眾難以抵抗的溫暖和甜蜜。影片與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影片的做法有些相似,採用非職業演員,實景和自然光拍攝,大量地使用中遠景、冷靜而克制的長鏡頭,保持空間和表演的客觀和完整性。該片體現了張藝謀高超的藝術把控力,現實主義風格,至純至樸;又通過場景的設計,剪輯和配樂的運用,煽情卻不媚俗。然而,除了藝術水平,影片更大的意義或許在於對社會現實的洞悉。影片獲得第56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最佳影片,第2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第6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張藝謀獲得第74屆日本電影旬報獎最佳導演獎和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NO.4《秋菊打官司》
張藝謀執導的農村題材劇情片,由劉恆編劇,鞏俐領銜主演,雷恪生、劉佩琦、戈治均、楊柳春等主演。該片改編自陳源斌的小說《萬家訴訟》,講述了農村婦女秋菊為了向踢傷丈夫的村長討說法,不屈不撓逐級上告的故事。該片從一個頗為獨特的角度表現了改革開改大潮在農民身上的心理反應,較好地解決了張藝謀同代導演們未能完善處理的「現實主義的傾向與造型的傾向」之間的矛盾,全片節奏舒展,敘事從容。故事簡單平凡的影片之所以吸引人,正是由於秋菊的性格美,她那種尋求一種「說法」的精神,不能不使人感到同情和思考 。影片獲得第4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最佳影片,鞏俐獲得最佳女主角獎,從此鞏俐成為國際影后,被網友美譽為「鞏皇」。國內獲得第13屆金雞獎最佳影片獎和最佳攝影,鞏俐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NO.3《大紅燈籠高高掛》
張藝謀執導,鞏俐、何賽飛、曹翠芬、孔琳、金淑媛等主演。該片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影片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1992年3月13日,該片在北美上映,以260萬美元的票房創下當時華語電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紀錄。這部影片色彩的運用是極為講究的。片中不同色彩基調的反覆出現,使觀眾的情緒也隨著劇情忽高忽低。喬老爺想在哪位太太的房中過夜,那位太太的門前就掛起大紅的燈籠。經典三原色衝印法的使用,使得這部電影的紅色和黃色十分鮮豔,同時各式各樣色彩鮮豔的服裝,也使這部電影顯得更為精緻。張藝謀將形式和內容完美結合,其美學形式和寓言象徵遠勝他後來拍攝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影片獲得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最佳影片,第46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第37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外語片,第57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國內獲得第1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鞏俐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NO.2 《紅高粱》
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曆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粱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夥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以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而為人所稱道。影片雖然也承載了導演對生命主題的意念,但並不是完全像《黃土地》等探索片那樣淡化情節,靠純粹的電影視像語言的震撼力來直接表達導演的意念。張藝謀在這部影片中是從實處入手,從規定情境下的具體人物性格人手,編織一個完整、美妙動人的故事框架,從而使意念通過故事的曲折、人物的行為、動作自然而然地流溢出來。影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國內獲得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最佳攝影、最佳錄音和最佳音樂四項大獎。
NO.1 《活著》

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等主演。該片改編自餘華的同名小說,影片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歷次政治運動為背景,通過男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這部影片具有一定的史詩性,這種史詩性被包裝在個人和家庭的命運之下,同時隱隱露出一股的悲憫情懷和傷感的黑色幽默。影片的個人生存狀態和苦難,在經過精簡的歷史背景裡,體現出小人物的悲歡離合和時代的荒謬感。影片的結尾雖然很溫和,但頗引人深思。福貴的一生是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影片中的絕望、無助、無力在黑色幽默裡得到轉變,變為中國人在艱難生存狀態下的忍受。這部影片是華語電影史上排名前十的經典作品。影片獲得第4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葛優獲得最佳男主角獎,張藝謀獲得天主教人道主義精神獎。
華語電影人在國際上大方異彩的屈指可數,男演員只有李小龍、成龍、周潤發和李連杰。女演員只有楊紫瓊、張曼玉、鞏俐和章子怡。張藝謀憑藉一己之力挖掘出鞏俐和章子怡兩位蜚聲國際的演員,他造星能力無人能及。如果用年代分類,鞏俐是第一代謀女郎,章子怡和魏敏之是第三代謀女郎,周冬雨和倪妮是第三代謀女郎,張慧雯是第四代謀女郎。最新作品《一秒鐘》張藝謀挖掘出新人劉浩存,她能否像前幾位謀女郎一樣演技爆表一鳴驚人,讓我們拭目以待。
(註:以上內容均系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全網維權抄襲必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