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有露天的電影(看一場露天電影)
2023-06-17 09:40:13 1
2018第794期
關注我們 純文字原創頭條號,我們一直在路上
中國文學網 •《執子之花》
——
作者: 章 登 享
.
( 一)
.
看一場露天電影,曾經是多麼喜慶的事。
無數人奔走相告:「今晚壪裡放電影啦,壪裡今晚放電影啦!」從早晨到傍晚,熟悉的人,十個,二十個,都在傳播這一消息。孩子們就更興奮了,十次,二十次,不斷複製、擴張、強化這一喜訊。
孩子們早早侯在禾場了,看大人挖好兩個土坑,看兩根竹竿豎進土坑內,看銀幕升到竹竿上端,看喇叭吊在銀幕一旁,看大人用扁擔挑來箱子匣子,看放映員慢悠悠走到壪裡來……萬事俱備,只待天黑了。
仲夏的斜陽還在天邊慢悠悠炫耀,磨蹭著不肯融入暮色。好在發電機吼了,電燈的強光逼退了最後的日照,禾場周邊的崗坡、稻田、林木,享受著燈光的愛撫,釋放著溫順和柔媚。
喇叭響了,這是電影即將開始的前奏。逗打追鬧的孩子們,紛紛回歸先前搶佔的地盤。那是最前端的位置,離銀幕不過三四米遠。他們早已用小板凳、小椅子、小土磚、小草把,宣示了禁區的神聖,外人誰也不得擅入。小孩後面多是祖輩父輩,坐一把竹椅,搖一把芭扇,吸一口旱菸,拉幾句不鹹不淡的家常。再往後就是姑娘小夥了,他們不願與長輩為伴,也不屑與毛孩為伍,三一群五一夥,站在後場,說著笑著,推著搡著。小夥們過多的荷爾蒙需要稀釋,姑娘們懷春的悸動需要安撫,於是,拘謹與羞澀互相試探,斯文與矜持小心碰撞。即使那年月不敢有任何親暱的尺度,但彼此多說幾句話、多看對方幾眼,回家興許能做一場好夢吧。
電影開始了,整個場子安靜下來。一眼望去,禾場全部圍滿了人,黑壓壓一片,銀幕背面也有不少專注的腦袋。前村後壪的自不必說,遠隔十裡八裡的,都來享受一場電影的夜宴。一年到頭,鄉裡人可看不上幾場電影呢。
(二)
.
孩子們看電影當然不會局限於本村本壪,那幾個月才可等來一次呢。大夥最大的樂趣就是追著電影跑。
鄰村近壪,離家三裡五裡、十裡八裡,不算太遠,有電影必跑無疑。都說八億人民八臺戲,管它幾臺呢,有電影的日子都是好日子。於是,從《紅燈記》到《沙家浜》,從《智取威虎山》到《紅色娘子軍》,從《杜鵑山》到《白毛女》……看三遍五遍了,看十遍八遍了,人物早已牢記於心,內容早已滾瓜爛熟。儘管有人看厭了不想去,但一壪孩子都匆匆向外跑,腳步也就不由自主地跟上了。
半夜三更,一行黑影匆匆踏上了歸途。正值初秋,月影妖嬈,蛙鳴如鼓,田野上彌散著稻秧的清香。京劇「票友」們開始復活電影中的唱段了,你唱一句「小鐵梅出門賣貨看氣候,來往帳目要記熟」,他來一句「人家的閨女有花戴,你爹我錢少不能買」,前邊學唱胡傳魁:「想當初老子的隊伍才開張,總共才有十幾個人、七八條槍……」後邊扮唱楊子榮:「穿林海跨雪原氣衝霄漢,抒豪情寄壯志面對群山……」然後就是五音不全的齊唱齊吼:「向前進,向前進,戰士的責任重,婦女的冤讎深 ……」 一群人說說唱唱,打打鬧鬧,回家的腳步輕快了許多。
電影也不全是樣板戲,偶爾會有戰爭片。大夥跑電影就更來勁了。《地雷戰》、《地道戰》、《偵察兵》、《平原遊擊隊》、《英雄兒女》、《南徵北戰》、《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每部都打仗,百看不厭,這壪看了那壪跑,這村看了那村追,如同趕場一般。弟弟妹妹哭求哥哥姐姐帶上自己,於是,姐姐牽著弟弟,哥哥拉著妹妹,堂兄帶堂弟,堂姐挽堂妹……長長的隊伍如同將士出徵,確有幾分雄壯與威武。
(三)
.
人都說,遠怕水,近怕鬼。跑電影的孩子,天不怕,地不怕,只要聽說哪裡有電影,不問路途遠近,知道了大概方位,就會不顧一切朝著那方向跑。
那是一個冬夜,沒有風,乾冷。我們聽人說毛家鋪有電影,氣喘籲籲趕到毛家鋪,人家告訴我們在猴子店,剛跑到猴子店,人家說在大至崗。我們馬上跑向大至崗。終於看到遠方的電燈光了,看到燈光映射下的銀幕了,聽到喇叭裡的聲音了。可走大路得繞大半個圈,誰願繞圈啦,走捷徑唄!於是,一伙人湧上了一條矮渠。渠堤窄窄的,我踉踉蹌蹌緊隨前邊的腳步,忽然腳一滑,一隻腳落進了溝中,半截褲管溼透了,鞋子也陷入稀泥中。我顧不了這些,拔出鞋子,趿拉著繼續往前追。
電影早已開始,我們沒能看到開頭。後來問旁人,才知叫《奪印》。電影太吸引人了,鬥地主,挖壞蛋,故事曲折驚險。偌大的露天禾場全是人,擠不進去,擠進去了也只能看人家腦袋。冬生很機靈,他一招手,我們嗖嗖嗖爬上場邊幾棵大樹。一眨眼,樹杈上就掛滿了大大小小的孩子。我騎上一棵樹杈,雖然褲腳溼漉漉的,鞋襪裡塞滿了泥漿,腳凍得僵硬,但沉醉於電影之中,淡化了褲腿溼透的難受。
回家可就糟糕了。看不到半點光亮,天黑得辨不出任何方位。我們沿一條排水溝往前走,走著走著迷路了。東彎西拐,不知摸了多久,到了孟家溪街頭,才知道方向錯了,回家得多走20多裡呢。好在清楚了回家的方向,心裡踏實了許多。走吧走吧,走到杉木橋時,雙腿挪不動了,膝蓋發軟,腳板疼得鑽心。好些人也與我一樣,但大家誰也不敢怠慢,緊著步子往家趕。
總算看到壪頭那棵熟悉的青柳了。豆兒家的大黃狗叫個不停,雄雞的啼聲喚來了晨光的熹微。油燈下,一串串凸起的血泡,成為這次遠徵的苦澀紀念。
(四)
.
印象最深的一場電影,是解禁後的《早春二月》。
仲春的夜,星光似露非露,敷衍著天上含雨的雲絮。那時的我,成了村裡的民辦老師,隨著一群男女同事去鄰村看電影。
以前清一色戰爭片,讓我們習慣了電影中的槍林彈雨。《早春二月》顛覆了我們所有的電影記憶,在沒有硝煙的氛圍中,主人公肖澗秋走進了煙雨迷濛的江南古鎮,也走進了無數露天觀眾的視野。
天空飄起了雨絲,劇情在濛濛細雨中推進。肖澗秋幫文嫂的孩子上學讀書,王滬生在打柴中艱難求學,陶嵐對肖澗秋產生了好感……一部不打仗的電影緊緊揪住了鄉村觀眾的心。
細雨開始紛飛,在放映機的燈光下編織成細密的雨簾。以前一下雨,放映員就會宣布停映,觀眾也會在風雨中離場。可今天不知為什麼,放映員撐開了雨傘,保護著放映機和拷貝不遭雨淋。
文嫂兒子病死,王滬生退學,肖澗秋打算舍陶嵐而娶文嫂為妻,文嫂不堪流言和失子的折磨自殺……還有鏡頭中潔白的李花、悠揚的琴聲、荒涼的原野、古舊的石橋……讓我們領悟著人性中的悽苦和詩意裡的悲愴。
春雨淅淅瀝瀝,不斷追加著夜的寒涼,帶傘的觀眾撐起了雨傘,無傘的我們也沒在乎雨水溼衣。放映員衣服淋溼了,兩個打傘的女孩走過去,從兩側為他默默撐起了雨傘。春雨中的禾場,沒有人走動,沒有人交談,沒有人喧鬧,更沒有人離場,只有放映機圓盤上,轉動的拷貝在細雨中發出沙沙沙的響聲……
整場電影幾乎是在雨中放完的,我們的衣服也是在雨中淋溼的。誰能想到,在文革結束不久的一個春雨之夜,一群文化素養不高的鄉村觀眾,能對一部曾被批為「小資」情調的電影如痴如醉。有誰還敢懷疑鄉村百姓的審美能力?
幾十年過去了,而今的影迷早已走進了影院,我以為露天電影成為了歷史的記憶,可株洲的朋友告訴我,在湘江風光帶,月白風清之夜,偶爾還有一小群人在觀看露天電影呢。那些人,應該像我年齡一般大了吧?
(2018年8月19日,株洲)
【作者簡介】
章登享,生於1962年9月,湖北公安人,湖北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省優秀教師。從教近40年,先後在全國40多家語文報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近300篇,主編或參編各類教學用書50餘部,偶有小說、散文、詩歌見於省市級報刊,散文多次獲獎。系《株洲晚報》、《智慧株洲》等報刊專欄作者。現工作於北師大株洲附校。
______
出品:中國文學網 、《 執子之花》 文學社
社長、主編:夢行千古
製作編輯:王璠
管理:楊歐(微信進群 youhaifanxing )
微刊:zgwxw2017
打賞:收益歸作者所有
運營:古瑞和文化
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