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短短十年(喜迎二十大短短十年)
2023-06-17 07:37:28 3
喜迎二十大短短十年?大皖新聞訊 十年前,肥東全縣地區生產總值352.8億元,全縣快速路密度只有14%,城鎮化率35%,是一個標準的「農業大縣」;十年後,肥東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加到811.4億元,全縣快速路密度提升到41%,城鎮化率增加到72%,成為一座朝氣蓬勃的「新興城市」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十年,是合肥肥東從「百強縣」開外,到躋身全國「百強縣」中遊的「黃金十年」從一個「農業大縣」成長為「新興城市」,這十年,肥東是怎麼做的?,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喜迎二十大短短十年?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喜迎二十大短短十年
大皖新聞訊 十年前,肥東全縣地區生產總值352.8億元,全縣快速路密度只有14%,城鎮化率35%,是一個標準的「農業大縣」;十年後,肥東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加到811.4億元,全縣快速路密度提升到41%,城鎮化率增加到72%,成為一座朝氣蓬勃的「新興城市」。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十年,是合肥肥東從「百強縣」開外,到躋身全國「百強縣」中遊的「黃金十年」。從一個「農業大縣」成長為「新興城市」,這十年,肥東是怎麼做的?
「雙招雙引」作為「一號工程」
十年來,肥東經濟總量連跨五個百億級臺階,經濟總量十年增長2.3倍,是因為肥東堅持把「雙招雙引」作為經濟發展「一號工程」,持續招大引強培優,以重大項目推動產業格局全面重塑。肥東十年累計招引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400餘個,10億元以上項目20餘個。
十年來,肥東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19.7億元增長到55.8億元,年均增長9.6%;稅收收入由28.3億元增加到72.5億元,一躍成為全省縣域榜首;固定資產投資由208.8億元增長到396.7億元,是10年前的1.9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53.5億元增長到315.5億元,增速始終位居全市前列。
發展「戰新產業」 打造「新光大道」集群
如今,肥東全縣戰略性新興產業佔規上工業比重達到35%,是十年前的3倍;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比重達到44%,是十年前的2倍。
全縣目前已逐步形成1個500億級別的光伏新能源縣域產業集群,5個百億元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新材料、光電、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農副食品精深加工等產業集群),發展動能持續釋放。肥東還培育招引5個百億元企業(中鹽、晶科、協鑫、國軒、納思達)。特別是光伏產業,晶科實現當年達產當年過百億,明年將過兩百億元,協鑫明年也將過百億,兩大世界級光伏企業落地生「金」,為肥東實現「雙千億」築牢產業支撐,助力肥東打造全國「光伏第一縣」。
做強「一區兩園」產業平臺
產業發展需要平臺。合肥循環園是合肥市近郊唯一的新材料園區,獲批創建省級化學原料藥基地,今年以來,工業投資、項目投資增速均達到200%以上。合肥上海產業園成為全省首批18個省際產業合作園區之一、是合肥市唯一的長三角合作共建園區,長臨河科創小鎮被授予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基地。
另外,肥東經開區拓展區加快建設,近年來清理企業1600畝閒置低效用地,實現高質量「退二優二」,綜合考核成績穩居省級開發區前列。
安徽唯一擁有高鐵、高架、高速、地鐵、通用機場的縣
產業發展的同時,肥東全力開展大建設。十年來,重點市政項目投資1520億元,是建國以來到十八大前投資總和的3倍多,為全面融入合肥主城拉開了框架。
在交通上,快速路網與主城區實現等高對接。合肥建市以來投資最大的市政道路包公大道高架將於國慶通車,橋頭集路快速化改造、龍興大道高架加快實施,「井」字形環狀快速路網雛形顯現。城市快速路裡程從零開始增長到目前的31公裡。
當前,肥東從南到北有2條高速、2條高架、2條快速路、4條主幹道直通主城區。明巢高速、合周高速和滁合高速支線建設穩步推進,高速公路建設總裡程達到120公裡,「十四五」期間,將新增高速道口11個,實現所有鄉鎮15分鐘上高速。新增合福、南環線、商合杭三條高速鐵路,擁有肥東站、長臨河站、八鬥站(在建)3座高鐵站,縣內鐵路運營裡程達到121公裡,鐵路網密度位居全國縣域前列。
另外,安徽省目前規模最大、保障設施最完備的A1類通用機場白龍通用機場將於今年底通航試飛,地鐵2號線將於明年年底提前通車,跑出了第三輪軌道交通速度之最。2023年,肥東縣將成為全省第一個同時擁有高鐵、高架、高速、地鐵、通用機場的縣。
城市建設方面,以大劇院文化館、青少年科技中心為代表的「七館三中心」拔地而起,和睦湖公園、右岸公園等「十大公園」綠意滿城。縣城建成區綠地總面積達1614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03億元的體育公園,是全省首個綠地與運動場所有機一體的縣級體育公園。肥東文化館、圖書館獲批國家一級館,肥東博物館獲批國家二級館稱號。
八成以上財政支出用於民生支出
要成為一座真正的「新興城市」,必須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讓人們的生活品質與合肥主城區實現等高對接。為此,肥東每年確保80%以上的財政支出用於民生支出。
就業是最大民生。肥東堅持把穩定和擴大就業擺在優先位置,十年全縣新增人口超10萬人、新增就業崗位28萬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全省、全國平均水平。
教育方面,肥東與上海世外教育集團、安師大附中、合肥一中、四十八中、師範附小等一流教育資源合作辦學,10年來新建中小學、幼兒園35所,新增學位4.6萬個,可以說,肥東最好的建築在學校,最美的風景在校園,最優的資源在教育。
醫療健康上,肥東健全縣鄉村三級醫療體系建設,136所標準化村衛生室建成使用,10年間實現床位數翻一番、每千人擁有床位數提升至5.15張。肥東還深化縣醫院、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縣三院與省市三甲醫院緊密型醫聯體建設,縣醫院成功升級安醫大一附院東城院區,並啟動三甲綜合性醫院創建。同時,加快推動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全覆蓋,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長三角的優質公共服務資源。
十年,彈指一揮間。面向新徵程,肥東將以勇當全省縣域發展先鋒的使命擔當,奮力譜寫大城向東的嶄新篇章。
大皖新聞記者 劉暘
編輯 彭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