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遊發展典範(全域旅遊風帆勁)
2023-06-16 20:07:15 1
夏日的「水城春」康養旅遊景區內,放眼儘是一望無際的綠色茶林和美麗恬靜的田園風光,微風拂來,茶香氤氳、沁人心脾。來自重慶、成都等地避暑團隊的遊客們換上白族同胞服裝後,挎著竹籃,走進茶園通過茶葉採摘體驗、白族小鎮遊覽、參加篝火晚會和戶外娛樂等活動,沉浸在「19度的夏天,360度的激情」中,感受「康養水城」的夏之清涼。
「水城春」康養旅遊景區。圖源:天眼新聞
十年前,國發〔2012〕2號文件提出「培育『涼都六盤水』等一批旅遊休閒度假勝地」, 曾經「一業獨大」的六盤水,逐漸擺脫了對傳統資源路徑的依賴。隨著貴州省第八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六盤水的召開,六盤水的旅遊業發展得以破冰啟航。這座因煤而建、因煤而興的老工業城市,在轉型升級的新徵程上,蹄疾步穩,煥發生機。
美麗牂牁。王立揚 攝
十年來,六盤水順利完成從「江南煤都」到「中國涼都」的華麗轉身,六盤水的涼,成為深入城市骨髓、帶有城市特色的一種涼,提高了「中國涼都·六盤水」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此時的旅遊業已成為六盤水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這裡真是太涼快了,『中國涼都』果然名不虛傳,我們準備在這裡多玩一段時間再回去。」來自重慶的趙先生和妻子廖女士到六盤水已經有十多天了,每年七、八月份是重慶最熱的時候,今年他們早早就決定了要到六盤水來自駕遊避暑,在自駕群裡聽大家說有些景區早晚有點冷,為此,他們還準備了厚外套、羽絨服等。
水城古鎮。(資料圖)
涼都夏季的涼爽,來自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六盤水地處貴州西部,青藏高原的東部邊沿,烏蒙山北麓,地跨北緯25°至26°,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平均海拔1400米以上。低緯度高海拔的地理特點,為六盤水的四季清涼提供了必要的海拔高度與氣候環境。
水城河畔。(資料圖)
六盤水因具有「涼爽、舒適、滋潤、清新和紫外線輻射適中」的獨特氣候特點,早在2005年8月就被中國氣象學會授予「中國涼都」稱號,成為中國唯一一個以氣候特徵命名的城市。擁有豐富旅遊資源的六盤水,將「涼」當做城市文化名片,推向全國,走向世界。
每年盛夏之時,六盤水舉辦的「涼都消夏文化節」和「涼都國際夏季馬拉松賽」已成為六盤水城市形象的「當家」品牌,成為300多萬六盤水人民不可或缺的重要節日和賽事。
涼都國際夏季馬拉松賽。(資料圖)
「邂逅一場雪,戀上一座城!」「走,坐上高鐵遊涼都!」這既是來涼都旅遊的遊客發出的感嘆,又是本地民眾的心聲,更是六盤水市大力推動體旅融合發展的結果。
玉舍國有林場。
十年前,玉舍國有林場在一塊空地上建起一條雪道,這是貴州省首個高山滑雪場,「那時滑雪服也就一兩百套,配套設施和教練都沒有。」玉舍雪山滑雪場總經理戴東輝說,滑雪場僅僅依靠向遊客租借滑雪服來維持運營。
作為全國唯一以氣候特徵命名的城市,六盤水以「涼」字破題,突破了「滑雪不過山海關」傳統思維,迎來了體旅融合的「新風口」,令冰雪旅遊「出圈」。
冬季滑雪賽。(資料圖)
2015年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後,六盤水抓住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的契機,創造性將六盤水「冷資源」變為「熱資源」,建成「林海雪原」玉舍雪山滑雪場、「冰雪童話」梅花山國際滑雪場和「雲上雪野」烏蒙滑雪場3個北緯26度以南、世界上緯度最低的天然滑雪場,填補了貴州冬季旅遊的空白。
玉舍滑雪場。姚詠 攝
梅花山國際滑雪場。(資料圖)
烏蒙滑雪場。(資料圖)
「這些年我們每年寒假都帶著孩子來六盤水滑雪,除此之外,還可以享受這裡大自然美麗的風景,身邊的不少朋友看到我們每次來遊玩的照片和視頻,紛紛到這裡來度假!」武漢遊客張雲開心地跟記者分享。
經過多年的努力,從「江南煤都」到「中國涼都」再到「南國冰雪城」,六盤水的「冷資源」逐漸變成了「熱經濟」,冬季旅遊市場日漸成熟和繁榮,產業規模基本形成,冰雪旅遊成為了六盤水旅遊經濟新的增長點。如今,三大滑雪場總規模約63.77萬平方米,平均海拔2400米,每日能同時容納約1.5萬人滑雪,日最大接待量預計3萬人左右。
在白雪皚皚中叱吒馳騁後,再來泡一泡高山溫泉,更是愜意。
廻龍溪溫泉。
劉官勝境溫泉。
地熱資源豐富的六盤水,有的是熱氣氤氳的溫泉。六枝龍井溫泉、廻龍溪溫泉、盤州勝境溫泉、盤州娘娘山溫泉、水城百車河溫泉、鐘山恩華溫泉……每一處都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每一處都能讓您在熱氣蒸騰中享受「冰火兩重天」的體驗。冰與火的詩畫填補了這條風景線上「冬」的空白,成為最獨特的風景。
鳳池。郭君海 攝
走進市中心城區的鳳池,空氣清新、流水潺潺,一葉輕舟從微波蕩漾的湖面緩緩而出,曲徑通幽的小道上,楊柳依依、鮮花怒放。湖邊棲息著白鷺、紅嘴藍鵲、赤麻鴨等鳥類,一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好不愜意。
「三池三湖六盤水,千巖萬壑一涼都」。藍天白雲、青山蔥翠,鳥語花香、綠水繞城,中國涼都·六盤水,一步一景、全城皆景。
瑤池。(資料圖)
一座座公園、一處處綠地、一個個湖面、一隻只小鳥與城市相伴交融,一幅「城在景中,景在城中」水墨畫卷越繪越美、越繡越有魅力。
近年來,懷揣「中國涼都」金字牌,又打造「南國冰雪城」新名片的六盤水,按照「全景式打造、全季節體驗、全產業發展、全方位服務、全社會參與、全區域管理」的理念,謀劃全域旅遊,在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上謀突破,旅遊產業發展出現質的飛躍,對全市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也讓更多人領略到中國涼都·六盤水的山川人文之美。
韭菜坪。李林 攝
烏蒙大草原。李群友 攝
以打造全域旅遊示範市為目標,充分利用山水資源,圍繞休閒、運動、康養、度假等主題,挖掘優勢旅遊資源,重點開發打造納入全省100個旅遊景區建設工程的妥樂古銀杏、牂牁江、烏蒙大草原、野玉海、韭菜坪、百車河、噠啦仙谷等一批特色旅遊景區,實現由單個景點觀光向打造旅遊片區的轉變。
妥樂秋惹遊人醉。(資料圖)
充分利用旅遊業關聯度高、行業帶動性強的優勢,積極探索「旅遊 文化」「旅遊 體育」「旅遊 農業」「旅遊 工業」等發展模式,打造旅遊產業新業態。
涼都體育中心。孫大方 攝
同時,進一步優化旅遊空間布局,把景區、景點、線路整體規劃,有機串聯、全域開發,促進旅遊產業化邁上新臺階,帶動更多群眾共享旅遊發展紅利,僅「十三五」期間,全市旅遊業就帶動9.8萬貧困人口實現增收脫貧。
盤州市新民梯田。蔣澤 攝
通過連續舉辦七屆全市旅發大會,打造出A 級景區 54 個,其中 4A 級景區 13 個,省級以上旅遊度假區 9 家,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五星級旅遊飯店實現零突破。盤州市成功創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鐘山區通過全域旅遊示範區省級驗收,六枝特區、水城區申請省級驗收。
「中國十佳避暑旅遊城市」「全球避暑名城」「中國健康城市」「美麗中國·十大生態文明城市」「全國十佳綠色環保標誌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中國休閒城市」……一個個桂冠背後折射著全市旅遊業質的飛躍。
噠啦仙谷。姚祥林 攝
涼都城區。(資料圖)
春踩水城春綠,夏來花海漫步,秋看杏黃果熟,冬在雪上飛舞。
六盤水的旅遊發展藍圖並不止於此,今後還將繼續圍繞「旅遊 」持續推動旅遊與文化、農業、康養和體育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把「多產業融合」作為創新業態、豐富產品、深化聯動的關鍵,賦能六盤水旅遊風馳電掣,吸引五湖四海的遊客流連忘返。
徐鷃 六盤水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熙妍 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