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題材電視劇推薦(現實題材叫好叫座)
2023-06-16 06:07:29 1
在即將過去的2017年中,你追過哪些值得回味的佳作,又吐槽過哪些辣眼睛的爛劇?想必每個觀眾和網友心中都會有一個片單。在只要有「大IP 流量演員」就能橫行市場這種不正常的現象持續幾年後,今年的現實題材大獲豐收。《人民的名義》以一己之力不僅令現實題材重創收視高峰,更讓老戲骨們獲得了職業上的尊重和尊嚴;《我的前半生》雖然有點爛尾,但仍是本年度可圈可點的都市言情劇,這部劇最大的意義就是證明了中年女性的婚姻、情感、事業同樣值得書寫,中年女演員同樣可以成為大女主。此外,現實題材的亮眼之作還有《雞毛飛上天》、《情滿四合院》等,都是踏踏實實的原創故事,都是兢兢業業演戲的演員,都在逆市場風向而行中收穫了業界和觀眾的良好口碑和高度認可。
但是,依然有不少資方「執迷不悟」,他們認為只要有大IP、大明星就萬事OK。於是,年度爛劇中既有摳圖大劇《孤芳不自賞》,也有口碑和流量嚴重滿擰的《楚喬傳》,還有大咖黃曉明加盟也播得毫無反響的《上古情歌》,年末又上檔了一部老梗堆砌、演技拙劣、製作粗糙的偶像劇《極光之戀》……一如往年,大量的爛劇播出了、挨罵了、錢賺了……幾部好劇能夠樹立行業標杆但始終不能扭轉行業亂象,這讓北京晨報記者想到了採訪演員王雷時他說的一段話:「我不想多少年後回顧我的演員生涯是賺了多少錢,有多少個億,我更想在我的作品長廊中多一些能夠拿得出手說得出口的角色和作品,這才是衡量演員價值的標準。」這裡,把這句話也送給投資方、導演、編劇和演員們:不忘初心、但求走心、看齊良心。
《人民的名義》:年度爆款 數據驚人
豆瓣評分8.3
●劇情梗概:該劇由著名作家周梅森擔綱編劇,潛心八年、六易其稿,講述了檢察官侯亮平臨危受命,調查一個重大貪腐案件,歷經諸多磨難挫折和情感鬥爭,終將一批腐敗官員送上了人民的審判臺。
◆記者短評:從2017年3月29日到4月28日,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整整霸屏一個月。有統計顯示,《人民的名義》創下了2000年以來的收視之最,遠遠將排名第二的《大長今》(2005年在湖南衛視播出)甩出幾條街。截至收官當晚,csm31城收視率破7,單集最高收視率破8,如此成績絕對堪稱收視神話。與這一組組數字相匹配的還有豆瓣8.3的評分、衍生出的全民話題如官場政治、婚姻模式、人生哲學以及有關金錢、權力和信仰的討論。為什麼《人民的名義》能火到如此程度?不乏「反腐題材的多年缺失、老戲骨們成就角色、情節有注水但乾貨也不少」等主要原因,不過歸根結底還是有力度的、敢表達的現實題材的勝利。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玄幻佳作 服化養眼
豆瓣評分呢:6.4
●劇情梗概:講述了青丘帝姬白淺和九重天太子夜華愛恨糾葛的故事。
◆記者短評:玄幻IP依然是2017年的熱門題材,開年播出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無疑是其中表現最搶眼的,「演技 顏值 服裝造型 舞美場景」綜合指數是同類劇中的佼佼者,還衍生出了「四海八荒」、「人間歷劫」、「封印」等網紅語,反觀隨後的《擇天記》和《醉玲瓏》都反響平平。
不過,該劇也因為抄襲風波陷入網友的口誅筆,雖然在今年的8月份,《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原著作者唐七表示自己沒有抄襲《桃花債》,還曬出了第三方鑑定結果,但風波未能平息,反而繼續被網友質疑。
《白鹿原》:厚重精品 收視平平
豆瓣評分8.8
●劇情梗概:該劇以陝西關中平原素有「仁義村」之稱的白鹿村為背景,講述了其跨越半個世紀的時代變革及家族恩怨。
◆記者短評:「16年籌備、10年立項、7個多月的拍攝、一年多的後期之作,總投資高達2.3億……」劇版《白鹿原》的這些數字從側面說明了拍攝的艱辛和用心,這也讓該劇尚未開播就受到關注。4月16日,僅播出一集被緊急叫停,到5月10日恢復播出,《白鹿原》的命運多舛令關注指數有增無減,因為種種曲折過程都給《白鹿原》打上了「同情」的標籤。
播出期間,《白鹿原》雖然收視平平,但口碑卻持續上揚。這也正應驗了主演張嘉譯的顧慮,「不擔心劇集的品質,唯一的擔心是如此厚重的題材觀眾是否還能有耐心去收看。」畢竟,劇版《白鹿原》像是把一個小眾題材的大IP儘可能地變得大眾化,這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雞毛飛上天》:故事紮實 演技出彩
豆瓣評分 8.2
●劇情梗概:該劇以陳江河和妻子駱玉珠的感情與創業故事為主線,講述了三代人立足義烏放眼全球,既艱辛曲折又充滿激情的創業史和情感史。
◆記者短評:《雞毛飛上天》算是2017年現實題材的一匹黑馬,原創故事,非流量主演,低調的宣傳,播出前並不被看好。正如編劇申捷一度很擔憂會不會因為題材原因導致受眾率太低,畢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裡的「雞毛換糖」梗使得該劇並不是最流行的套路,時代氣息也比較濃鬱。不過,隨著劇情的不斷深入,觀眾齊聲看好的勢頭以及正面的評價讓他也直呼:「我沒想到這劇會火」。值得一提的是,張譯和殷桃還因為該劇分獲第23屆白玉蘭獎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獎。在顏值泛濫的演藝圈,兩人卻都是靠演技讓自己光芒四射。
《我的前半生》:話題大劇 爭議不少
豆瓣評分:6.3
●劇情梗概:講述了生活優越安逸的全職太太羅子君與丈夫陳俊生離婚後一切被迫歸零,在閨蜜唐晶及其精英男友賀涵的幫助下打破困境、蛻變成長的故事。
◆記者短評:如果說《歡樂頌》是去年現實題材的標杆,那麼《我的前半生》就是今年都市情感劇的現象級。這部改編自亦舒同名小說的劇作在播出期間引發的爭議和話題此起彼伏,輻射圈早已不再局限於各種「媽媽群」,更不乏職場麗人、白領金領。從「原著黨」和「觀劇黨」之間的對峙、「防火防盜防閨蜜」的重新討論到諸多網友去「凌玲」吳越(劇中的「小三」)的微博下開罵,導致吳越被迫關閉評論以及有關「女性獨立」、話題的探討,由該劇衍生出的各種話題儼然比7月播出時的高溫天氣還要熱。
《情滿四合院》:黑馬之作 誠意十足
豆瓣評分8.1
●劇情梗概:講述了發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間,北京四合院裡的人文故事、生活變遷和社會百態。
◆記者短評:無流量演員、非熱門IP、播出期間幾乎零宣傳、零推廣,就是憑藉接地氣的故事、精湛的表演以及講究的製作吸引到越來越多的觀眾和網友主動安利這部良心之作,該劇在北京衛視獨播期間收視率連續多天位居同時段衛視第一,堪稱2017年的黑馬之作。
導演劉家成曾表示這部劇所有錢都花在了刀刃上,比如場景搭建以及老物件還原,劇組耗重金搭建了1:1的四合院,三進的院子,灰牆青瓦映朱門,老式爆米花機、印花床單、露天電影院、百貨大樓、糧票購物券,這些久違的細節,一一重現,連老北京人的演員方子哥都感嘆讓他回到了童年坐在門墩玩,一起彈球的日子。另外,該劇的演員們都個個是實力派、惠而不費,最後竟然沒有超支,於是劇組又搭建了一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商場,對於塑造當時的年代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獵場》:兩年期待 略有失望
豆瓣評分5.4
●劇情梗概:講述了高級獵頭鄭秋冬跌宕起伏的商場傳奇和情感經歷。
◆記者短評:《獵場》註定不是一部大眾化的電視劇,雖然身兼編劇和導演的姜偉已經在情感戲份上頗有側重,但獵頭行業自帶的高大上光環確實會讓太多的觀眾無法產生所謂的共鳴和參與感。不得不承認,這部劇存在著服化道稍顯落伍、畫面上不夠洋氣精緻以及最致命的爛尾等問題,但人設對敏感現實的觸碰、臺詞和細節的小幽默、深寓意等都值得一再品味,而這恰恰是姜偉作品的最大亮點,也是當下很多作品中最缺乏的。
陳香故事的爛尾讓該劇評分急轉直下,最終跌落至5.4。但即便如此,因為胡歌的加盟,因為姜偉的前作,《獵場》仍然是這個歲末的話題大劇。
《那年花開月正圓》:情感太溢 商戰欠奉
豆瓣評分:7.2
●劇情梗概:講述了清末出身民間的陝西女首富周瑩跌宕起伏的勵志傳奇人生。
◆記者短評:在今年古裝劇整體疲軟的環境下,《那年花開》無論收視還是話題都交出了一份最漂亮的成績單,雖然部分觀眾對「商戰」、「家國」元素以及女主人設最終還是滑向了「瑪麗蘇」而感到失望,但「演員有演技、製作有誠意」足夠為該劇在好評度上加上重重的砝碼,也許它不是能夠留存多年的經典劇集,但絕對稱得上2017年的爆款劇。
《軍師聯盟》:別樣視角 重在寫人
豆瓣評分 8.1
●劇情梗概:講述了後三國時期司馬懿的傳奇人生。
◆記者短評:無論是1994年老版的《三國演義》,還是2010年新版的《三國》,都是基於老百姓最熟悉的三國視角和三國故事,如此做法對於名著改編來說無疑是最安全的,也是最穩妥的。可以設想,如若再翻拍依然遵循《三國演義》的框框自然毫無新意,只體現技術的進步就徹底淪為所謂的「砸錢」,完全沒這個必要。
《軍師聯盟》和《虎嘯龍吟》恰恰因為不落窠臼,並不著重表現魏、蜀、吳三足鼎立的紛爭亂世,也棄用了「擁劉反曹」的基本思想傾向,而是從曹魏視角切入,人性化地描寫司馬懿跌宕起伏的一生,這樣的故事架構無疑將區別傳統的三國故事,這也是該劇受到熱議的主要原因。
《白夜追兇》:網劇爆款 全民熱議
豆瓣評分:9.0
●劇情梗概:講述了刑偵支隊隊長關宏峰為了洗脫雙胞胎弟弟關宏宇的殺人罪名,兩人交替身份一路破獲多起案件的故事。
◆記者短評:近兩年來,罪案推理題材頻出口碑網劇。從去年的《餘罪》《法醫秦明》,到今年的《白夜追兇》和《無證之罪》,每部都斬獲了不錯的口碑,而《白夜追兇》無疑是今年人氣最旺、口碑最好的一個,該劇也讓長期處在「鄙視鏈最末端」的網劇揚眉吐氣了一把。主演潘粵明也憑藉炸裂的演技再度翻紅,迎來事業第二春,圈粉無數。
在網劇罪案題材的黃金期,復盤《白夜追兇》的走紅過程,有偶然因素但也是必然結果。製片人袁玉梅曾表示,題材並不是成功的關鍵,他們更在乎的是故事,因為所有的影視劇做的都是傳達講故事的事情,編劇負責講一個好故事,導演負責拍好這個故事。記者 馮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