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淺埋式伸縮縫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18:48:3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橋梁建築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淺埋式伸縮縫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道路交通建設的不斷完善,各種中小型,乃至大型橋梁日益增多,為滿足橋面變形的要求,通常在兩梁端之間、梁端與橋臺之間或者橋梁鉸接位置上設置伸縮縫,目前用於橋梁的伸縮縫,其穩定性較差,恢復能力弱,通常不具備自主復位的能力以及緩衝能力,嚴重影響了橋梁伸縮縫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淺埋式伸縮縫結構,具備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穩定性強,同時還具有良好的自主復位能力以及緩衝能力的優點,解決了現目前橋梁伸縮縫穩定性差,不具備自主復位能力以及緩衝效果不佳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淺埋式伸縮縫結構,包括左梁體和右梁體,所述左梁體和右梁體相對一側的頂部均設有墊板,所述左梁體和右梁體上的墊板之間通過承接板相連接,所述承接板位於墊板的頂部,所述承接板兩端的內腔均設有穿孔,所述墊板遠離承接板一端的頂部設有護梁體,所述左梁體和右梁體的內腔均豎直設有固定件一和固定件二,所述固定件一和固定件二的頂端均貫穿墊板並延伸至墊板的頂部,所述左梁體和右梁體相對一側的內腔均設有緊固螺栓,所述緊固螺栓貫穿墊板並延伸至墊板的外側,所述承接板底部的中央安裝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兩側與左梁體和右梁體之間分別設有左套筒和右穿杆,所述左套筒和右穿杆的外側均套設有彈簧,所述彈簧靠近限位槽的一端與限位槽之間設有滑動墊塊,所述承接板的頂部從左到右等距離通過固定螺栓二安裝有中梁鋼,所述護梁體的頂部通過固定螺栓一安裝有邊梁鋼,所述邊梁鋼與中梁鋼之間以及中梁鋼與中梁鋼之間均設有橡膠止水帶。
優選的,所述護梁體與墊板均為長條形結構,所述護梁體和墊板的橫斷面均為「L」型結構。
優選的,所述固定件一和固定件二的頂端之間通過固定連接件相連接,所述固定連接件為長條形結構,所述固定件二位於承接板兩端的穿孔內側,所述穿孔為正方形結構,且穿孔的邊長為8-12釐米。
優選的,所述左套筒和右穿杆與限位槽的兩側均為貫穿結構,所述限位槽兩側的內腔對應左套筒和右穿杆的位置處均設有通孔,所述通孔為長條形結構,所述左套筒和右穿杆分別位於限位槽兩側的通孔內,且左套筒和右穿杆之間所安裝的位置相對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通過設置的固定件一和固定件二,以及設置的緊固螺栓,配合在固定件一和固定件二的頂端之間安裝的固定連接件,以及在承接板兩端的內腔設置的穿孔,不僅使得墊板的安裝更加穩定,同時還能對承接板的位移範圍進行限定,使得該伸縮縫的穩定性得到極大的提高,另外,配合在承接板的底部設置的限位槽,以及在限位槽的兩側與左梁體和右梁體之間分別設置的左套筒和右穿杆,以及在左套筒和右穿杆的外側套設的彈簧,使得該伸縮縫具有良好的自主恢復能力,以及緩衝能力,有效提高了該伸縮縫的使用壽命,從而有效的解決了現目前橋梁伸縮縫穩定性差,不具備自主復位能力以及緩衝效果不佳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左梁體、2右梁體、3墊板、4護梁體、5固定件一、6固定件二、7固定連接件、8緊固螺栓、9承接板、10穿孔、11限位槽、12左套筒、13右穿杆、14彈簧、15滑動墊塊、16固定螺栓一、17邊梁鋼、18固定螺栓二、19中梁鋼、20橡膠止水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一種淺埋式伸縮縫結構,包括左梁體1和右梁體2,左梁體1和右梁體2相對一側的頂部均設有墊板3,左梁體1和右梁體2上的墊板3之間通過承接板9相連接,承接板9位於墊板3的頂部,承接板9兩端的內腔均設有穿孔10,墊板3遠離承接板9一端的頂部設有護梁體4,護梁體4與墊板3均為長條形結構,護梁體4和墊板3的橫斷面均為「L」型結構,左梁體1和右梁體2的內腔均豎直設有固定件一5和固定件二6,固定件一5和固定件二6的頂端均貫穿墊板3並延伸至墊板3的頂部,左梁體1和右梁體2相對一側的內腔均設有緊固螺栓8,緊固螺栓8貫穿墊板3並延伸至墊板3的外側,固定件一5和固定件二6的頂端之間通過固定連接件7相連接,固定連接件7為長條形結構,固定件二6位於承接板9兩端的穿孔10內側,穿孔10為正方形結構,且穿孔10的邊長為8-12釐米,承接板9底部的中央安裝有限位槽11,限位槽11的兩側與左梁體1和右梁體2之間分別設有左套筒12和右穿杆13,左套筒12和右穿杆13的外側均套設有彈簧14,左套筒12和右穿杆13與限位槽11的兩側均為貫穿結構,限位槽11兩側的內腔對應左套筒12和右穿杆13的位置處均設有通孔,通孔為長條形結構,左套筒12和右穿杆13分別位於限位槽11兩側的通孔內,且左套筒12和右穿杆13之間所安裝的位置相對應,彈簧14靠近限位槽11的一端與限位槽11之間設有滑動墊塊15,承接板9的頂部從左到右等距離通過固定螺栓二18安裝有中梁鋼19,護梁體4的頂部通過固定螺栓一16安裝有邊梁鋼17,邊梁鋼17與中梁鋼19之間以及中梁鋼19與中梁鋼19之間均設有橡膠止水帶20。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通過設置的固定件一5和固定件二6,以及設置的緊固螺栓8,配合在固定件一5和固定件二6的頂端之間安裝的固定連接件7,以及在承接板9兩端的內腔設置的穿孔10,不僅使得墊板3的安裝更加穩定,同時還能對承接板9的位移範圍進行限定,使得該伸縮縫的穩定性得到極大的提高,另外,配合在承接板9的底部設置的限位槽11,以及在限位槽11的兩側與左梁體1和右梁體2之間分別設置的左套筒12和右穿杆13,以及在左套筒12和右穿杆13的外側套設的彈簧14,使得該伸縮縫具有良好的自主恢復能力,以及緩衝能力,有效提高了該伸縮縫的使用壽命,從而有效的解決了現目前橋梁伸縮縫穩定性差,不具備自主復位能力以及緩衝效果不佳的問題。
該淺埋式伸縮縫結構,使用時,左梁體1和右梁體2受到外界因素影響而產生偏移時,承接板9出現位移,在位移時限位槽11左側或者右側的彈簧14受到壓迫,使得承接板9在外界的作用力消失時具有自動復位功能,同時,限位槽11兩側的彈簧14還能夠對衝擊力起到有效的緩衝效果。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