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數據確定方法、設備及裝置與流程
2023-06-16 02:05:21 4
本發明涉及數據存儲
技術領域:
,特別涉及一種熱點數據確定方法,用於執行該熱點數據確定方法的管理設備及裝置。
背景技術:
:在存儲系統中,被頻繁訪問的數據被稱為熱點數據,而確定存儲系統中的熱點數據,對於存儲系統中的許多功能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比如,在支持緩存機制的存儲系統中,可以將熱點數據存放在讀寫速度較快的緩存單元中,以達到降低存儲系統的訪問時延,提高每秒進行讀寫操作的次數(inputoutputoperationspersecond,IOPS)的效果。在現有技術中,存儲系統可以通過一個數據段相鄰兩次被訪問的時間間隔來確定該數據段中的數據是否為熱點數據。比如,存儲系統預先設置一個固定的時間間隔閾值,當一個數據段最近兩次被訪問的時間間隔小於該時間間隔閾值時,可以確定該數據段中的數據為熱點數據。在存儲系統中,不同時間段的讀寫業務可能不同,對應的讀寫特徵也可能不同,而現有技術中通過固定的時間間隔閾值來確定熱點數據的方法,會導致不同時間段內確定的熱點數據的數量偏差比較大,從而對依賴熱點數據確定的相關功能產生負面影響。比如,以將熱點數據存放在緩存單元中為例,當確定出的熱點數據的數量較少時,緩存單元的空間利用率較低,而當確定出的熱點數據的數量較多時,則可能會導致緩存單元的空間不足。技術實現要素: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熱點數據確定方法,以提升熱點數據的判斷精度。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熱點數據確定方法,包括:獲取歷史數據訪問記錄,所述歷史數據訪問記錄用於指示存儲設備中的各個數據段各自的相鄰兩次被訪問的時間間隔;根據所述各個數據段各自的相鄰兩次被訪問的時間間隔確定時間間隔閾值;對於所述各個數據段中的每一個數據段,當所述數據段的相鄰兩次被訪問的時間間隔與所述時間間隔閾值滿足預設條件時,將所述數據段中的數據確定為熱點數據;其中,所述預設條件包括:所述數據段最近一次被訪問的時間距離上一次被訪問的時間之間的間隔小於所述時間間隔閾值;或者,所述數據段最近N次被訪問的時間距離各自對應的上一次被訪問的時間之間的間隔的平均值小於所述時間間隔閾值。本申請所示的方案,按照存儲設備中的各個數據段各自的相鄰兩次被訪問的時間間隔來確定時間間隔閾值,能夠儘可能的縮小不同時間段內確定的熱點數據的數量偏差,提高熱點數據確定的準確性,避免對依賴熱點數據確定的相關功能產生負面影響,從而達到提高存儲系統的系統性能的效果。可選的,所述根據所述各個數據段各自的相鄰兩次被訪問的時間間隔確定時間間隔閾值,包括:對所述各個數據段各自的相鄰兩次被訪問的時間間隔進行統計,獲得時間間隔統計信息,所述時間間隔統計信息中包含預先設置的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以及所述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各自對應的訪問次數,所述訪問次數是所述各個數據段被訪問的時間距離各自的上一次被訪問的時間之間的間隔處於對應的時間間隔區間內的被訪問的次數;根據所述時間間隔統計信息確定所述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中的臨界區間,所述臨界區間以及對應的時間間隔小於所述臨界區間的時間間隔的各個時間間隔區間的訪問次數之和佔總訪問次數的比例大於或者等於第一比例閾值,且所述臨界區間以及對應的時間間隔大於所述臨界區間的時間間隔的各個時間間隔區間的訪問次數之和佔總訪問次數的比例大於或者等於所述第一比例閾值;根據所述臨界區間對應的時間間隔確定所述時間間隔閾值。本方案提供一種根據歷次訪問時距離上一次訪問相同數據段的時間間隔的分區情況來確定時間間隔閾值的方法。可選的,所述對所述各個數據段各自的相鄰兩次被訪問的時間間隔進行統計,獲得時間間隔統計信息,包括:每接收到一次訪問操作時,獲取所述訪問操作發生時的第一時間點以及所述訪問操作對應的數據段上一次被訪問時的第二時間點;計算所述第一時間點和所述第二時間點之間的時間間隔;將所述第一時間點和所述第二時間點之間的時間間隔所在的時間間隔區間的訪問次數加一。可選的,所述確定所述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中的臨界區間,包括:按照所述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對應的時間間隔從小到大的順序,將所述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各自對應的訪問次數依次進行疊加;每次疊加後,檢測已疊加的訪問次數之和佔總訪問次數的比例是否大於或者等於所述第一比例閾值;若所述已疊加的訪問次數之和大於或者等於所述第一比例閾值,則將最後一次疊加的訪問次數對應的時間間隔區間確定為所述臨界區間。可選的,所述根據所述臨界區間對應的時間間隔確定所述時間間隔閾值,包括:將所述臨界區間的中間值確定為所述時間間隔閾值;將所述臨界區間的最小值確定為所述時間間隔閾值;或者,將所述臨界區間的最大值確定為所述時間間隔閾值。可選的,所述根據所述時間間隔統計信息確定所述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中的臨界區間之前,還包括:檢測所述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中的目標區間對應的訪問次數佔總訪問次數的比例是否大於第二比例閾值;若所述目標區間對應的訪問次數佔總訪問次數的比例大於所述第二比例閾值,則對所述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中,包含所述目標區間在內的全部或者部分時間間隔區間的範圍進行調整,以縮小所述目標區間的區間範圍;重新統計範圍調整後的各個時間間隔區間各自對應的訪問次數。該可選方案提供了一種對時間間隔區間的邊界進行動態調整的方法,避免訪問次數過多的集中在一個時間間隔區間中,達到保證時間間隔閾值的精確性的效果。可選的,所述對所述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中,包含所述目標區間在內的全部或者部分時間間隔區間的範圍進行調整,包括:當所述目標區間是所述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中對應時間間隔最小的區間時,將所述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各自的上下限的數值減半;當所述目標區間是所述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中對應時間間隔最大的區間時,將所述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各自的上下限的數值加倍。可選的,在根據所述時間間隔統計信息確定所述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中的臨界區間之前,還包括:獲取所述存儲設備中的磁碟的剩餘容量;根據所述磁碟的剩餘容量確定所述第一比例閾值。該可選方案提供了一種根據磁碟的剩餘容量動態調整第一比例閾值的方法,從而實現通過磁碟的剩餘容量間接調整時間間隔閾值。第二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管理設備,該管理設備包括:處理器和存儲器;存儲器用於存儲軟體程序,該處理器被配置為執行存儲器中存儲的軟體程序;該處理器通過執行上述軟體程序來實現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種可選方案所提供的熱點數據確定方法。第三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熱點數據確定裝置,該熱點數據確定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單元,該至少一個單元用於實現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種可選方案所提供的熱點數據確定方法。第四方面,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介質,該計算機可讀介質存儲有用於實現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種可選方案所提供的熱點數據確定方法的指令。該計算機可讀介質包括但不限於快閃記憶體、硬碟(英文:harddiskdrive,縮寫:HDD)或固態硬碟(英文:solidstatedrive,縮寫:SSD)。第五方面,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式產品包括指令,當該電腦程式產品被計算機執行時,該計算機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種可選方案所提供的熱點數據確定方法。該電腦程式產品可以為一個軟體安裝包。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發明所涉及的一種存儲系統的架構圖;圖2是本發明一個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管理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3本發明一個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熱點數據確定方法的流程圖;圖4是圖3所示實施例涉及的一種確定時間間隔閾值的方法的流程圖;圖5是本發明一個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熱點數據確定裝置的框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應當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若干個」是指一個或者多個,「多個」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和/或」,描述關聯對象的關聯關係,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係,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同時存在A和B,單獨存在B這三種情況。字符「/」一般表示前後關聯對象是一種「或」的關係。圖1是本發明所涉及的一種存儲系統的架構圖。該存儲系統包括以下設備:至少一個存儲設備110、管理設備120以及至少一個主機設備130。其中,存儲設備110可以包括磁碟110a和緩存單元110b,其中,磁碟的存儲容量大,讀寫速度較低,而緩存單元的存儲容量較小,但是讀寫速度較高。具體的,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磁碟可以是硬碟(harddiskdrive,HDD),緩存單元可以是固態硬碟(solidstatedrives,SSD)或者其它高速存儲單元。其中,管理設備120用於對至少一個存儲設備110的讀寫進行管理,具體的,其可以是一臺通用計算機或者工作站,或者,也可以是單臺伺服器、伺服器集群或者雲計算中心等。主機設備130是對存儲設備110中的數據進行訪問的設備,其可以是實體主機,或者,也可以是虛擬主機。存儲設備110和管理設備120之間通過數據接口相連,比如,可以通過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SCSI)。管理設備120與主機設備130之間通過有線或者無線網絡相連接。在本發明所示的實施例中,管理設備120可以統計獲取各個主機設備130對存儲設備110中的各個數據段進行訪問時的歷史訪問記錄,該歷史數據訪問記錄可以指示各個數據段各自的相鄰兩次被訪問的時間間隔,管理設備在確定存儲設備110中的熱點數據時,可以根據各個數據段各自的相鄰兩次被訪問的時間間隔確定時間間隔閾值,對於各個數據段中的每一個數據段,當數據段的相鄰兩次被訪問的時間間隔與時間間隔閾值滿足預設條件時,可以將該數據段中的數據確定為熱點數據。即在本方案中,管理設備120可以根據存儲設備110中各個數據段實際被訪問的情況動態確定時間間隔閾值,並依據動態確定的時間間隔閾值來確定存儲設備110中的熱點數據,相比於按照固定的時間間隔閾值來確定熱點數據的方法,本方案能夠儘可能的縮小不同時間段內確定的熱點數據的數量偏差,提高熱點數據確定的準確性,避免對依賴熱點數據確定的相關功能產生負面影響,從而達到提高存儲系統的系統性能的效果。圖2是本發明一個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管理設備20的結構示意圖,該管理設備20可以實現為圖1所示的網絡環境中的管理設備120。如圖2所示,該管理設備20可以包括:處理器21以及通信接口24。處理器21可以包括一個或者一個以上處理單元,該處理單元可以是中央處理單元(英文:centralprocessingunit,CPU)或者網絡處理器(英文:networkprocessor,NP)等。通信接口24可以包括數據接口和網絡接口。其中,數據接口用於連接存儲設備,而網絡接口則用於連接主機設備。具體的,該網絡接口可以包括有線網絡接口,比如乙太網接口或者光纖接口,或者,網絡接口也可以包括無線網絡接口,比如無線區域網接口或者蜂窩行動網路接口。管理設備20通過該網絡接口24與各個主機設備進行通信。可選的,該網絡設備20還可以包括存儲器23,處理器21可以用總線與存儲器23和通信接口24相連。存儲器23可用於存儲軟體程序23a,該軟體程序23a可以由處理器21執行。此外,該存儲器23中還可以存儲各類業務數據或者用戶數據。可選的,該軟體程序23a可以包括記錄獲取模塊、閾值確定模塊以及數據確定模塊;其中,記錄獲取模塊可以用於執行圖3所示實施例中有關獲取歷史數據訪問記錄的步驟;閾值確定模塊可以用於執行圖3所示實施例中有關確定時間間隔閾值的步驟;數據確定模塊可以用於執行圖3所示實施例中有關確定熱點數據的步驟。可選地,該網絡設備20還可以包括輸出設備25以及輸入設備27。輸出設備25和輸入設備27與處理器21相連。輸出設備25可以是用於顯示信息的顯示器、播放聲音的功放設備或者印表機等,輸出設備25還可以包括輸出控制器,用以提供輸出到顯示屏、功放設備或者印表機。輸入設備27可以是用於用戶輸入信息的諸如滑鼠、鍵盤、電子觸控筆或者觸控面板之類的設備,輸入設備27還可以包括輸出控制器以用於接收和處理來自滑鼠、鍵盤、電子觸控筆或者觸控面板等設備的輸入。請參考圖3,其示出了本發明一個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熱點數據確定方法的流程圖。該方法可以用於圖1所示的管理設備中。以存儲設備110由磁碟和緩存單元組成,並將存儲設備110中的熱點數據存儲至緩存單元為例,如圖3所示,該熱點數據確定方法可以包括:步驟301,獲取歷史數據訪問記錄,該歷史數據訪問記錄用於指示各個數據段各自的相鄰兩次被訪問的時間間隔。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存儲系統支持緩存機制,即當接收到主機的訪問存儲設備中的數據段的操作時,首先從存儲設備的緩存單元中查詢該數據段,若緩存單元中未查詢到該數據段,則再從存儲設備的磁碟中查詢該數據段。主機設備每次訪問存儲設備中的數據段時,管理設備可以獲得一條數據訪問記錄,該數據訪問記錄中可以包含訪問的數據段的標識以及本次訪問操作發生的時間點,通過該數據訪問記錄中包含的數據段的標識,可以查詢出該數據段上一次被訪問的時間點,本次訪問操作發生的時間點以及上一次被訪問的時間點之間的間隔即為該數據段最近的相鄰兩次被訪問的時間間隔。或者,在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上述數據訪問記錄中也可以直接包含對應的數據段最近的相鄰兩次被訪問的時間間隔。在存儲系統提供數據訪問服務的過程中,管理設備可以將主機設備對存儲設備中的各個數據段的每一次訪問時對應的數據訪問記錄保存為歷史數據訪問記錄。可選的,管理設備在保存歷史數據訪問記錄時,可以只保存最近一段時間內的數據訪問記錄,比如,保存最近一天或最近一小時內的數據訪問記錄。步驟302,根據該各個數據段各自的相鄰兩次被訪問的時間間隔確定時間間隔閾值。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管理設備可以預先設置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並根據歷史數據訪問記錄所指示的,各個數據段各自的相鄰兩次被訪問的時間間隔,來統計距離上一次訪問同一個數據段的時間間隔處於各個時間間隔區間內的訪問次數,並根據統計結果來確定時間間隔閾值。具體的,請參考圖4,其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涉及的一種確定時間間隔閾值的方法的流程圖。如圖4所示,該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驟:步驟41,對該各個數據段各自的相鄰兩次被訪問的時間間隔進行統計,獲得時間間隔統計信息。其中,該時間間隔統計信息中包含預先設置的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以及該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各自對應的訪問次數,該訪問次數是該各個數據段被訪問的時間距離各自的上一次被訪問的時間之間的間隔處於對應的時間間隔區間內的被訪問的次數。具體的,管理設備對各個數據段各自的相鄰兩次被訪問的時間間隔進行統計時,每接收到一次訪問操作,即獲取該訪問操作發生時的第一時間點以及該訪問操作對應的數據段上一次被訪問時的第二時間點,並計算該第一時間點和該第二時間點之間的時間間隔,並將該第一時間點和該第二時間點之間的時間間隔所在的時間間隔區間的訪問次數加一。可選的,管理設備還可以將該數據段上一次被訪問時的時間點由該第二時間點更新為該第一時間點。可選的,上述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可以是從0開始劃分,且首尾相接的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比如,以0至無窮大的時域劃分為5個時間間隔區間為例,該5個時間間隔區間可以為(0,1]、(1,2]、(2,4]、(4,8]以及(8,+∞)。每接收到一次對存儲設備中的數據段的訪問操作時,管理設備首先判斷是否存在該數據段上一次被訪問的數據訪問記錄,若是,則獲取該數據段上一次被訪問的數據訪問記錄中的第二時間點,計算本次操作發生時的第一時間點與該第二時間點之間的時間間隔,並將該時間間隔所在的時間間隔區間對應的訪問次數加一,並將該數據段上一次被訪問的時間點設置為第一時間點;若不存在該數據段上一次被訪問的數據訪問記錄,則建立該數據段對應的數據訪問記錄,並將該數據段上一次被訪問的時間點設置為第一時間點。具體的,假設存儲設備中的各個數據段的地址分別為SEG_0、SEG_1、……、SEG_i、SEG_i+1、……、SEG_N。在2s時間點,接收到訪問SEG_i中的數據段的訪問請求,管理設備未查詢到對SEG_i中的數據段的訪問記錄,此時,管理設備建立對SEG_i中的數據段的訪問記錄,並將SEG_i中的數據段上一次被訪問的時間點設置為2s,其中,設置後訪問記錄如表1所示:地址上一次被訪問時間SEG_i2s表1在5s時間點,再次接收到訪問SEG_i中的數據段的訪問請求,管理設備查詢到對SEG_i中的數據段的訪問記錄,獲取其上一次被訪問時間為2s,並計算出本次訪問與上一次訪問之間的時間間隔為3s,則管理設備將時間間隔區間(2,4]對應的訪問次數加一,此時的時間間隔統計信息可以如表2所示:區間檔位時間間隔區間訪問次數1(0,1]02(1,2]03(2,4]14(4,8]05(8,+∞)0表2同時,管理設備還對SEG_i中的數據段對應的上一次被訪問時間進行更新,更新後的上一次被訪問時間如表3所示:地址上一次被訪問時間SEG_i5s表3在10s時間點,接收到訪問SEG_i+1中的數據段的訪問請求,管理設備未查詢到對SEG_i+1中的數據段的訪問記錄,此時,管理設備建立對SEG_i+1中的數據段的訪問記錄,並將SEG_i+1中的數據段上一次被訪問的時間點設置為10s,其中,設置後訪問記錄如表4所示:地址上一次被訪問時間SEG_i5sSEG_i+110s表4在20s時間點,再次接收到訪問SEG_i+1中的數據段的訪問請求,管理設備查詢到對SEG_i+1中的數據段的訪問記錄,獲取其上一次被訪問時間為10s,並計算出本次訪問與上一次訪問之間的時間間隔為10s,則管理設備將時間間隔區間(8,+∞)對應的訪問次數加一,此時的時間間隔統計信息可以如表5所示:表5同時,管理設備還對SEG_i+1中的數據段對應的上一次被訪問時間進行更新,更新後的上一次被訪問時間如表6所示:地址上一次被訪問時間SEG_i5sSEG_i+120s表6以此類推,管理設備基於對存儲設備中每一個數據段每一次被訪問的請求進行訪問次數累計,以實時更新時間間隔統計信息,以便後續根據各個時間間隔區間各自對應的訪問次數來確定時間閾值。可選的,為了保證時間間隔閾值的精確性,需要避免訪問次數過多的集中在一個時間間隔區間中。比如,在本發明所示的方案中,在確定時間間隔閾值之前,管理設備可以檢測該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中的目標區間對應的訪問次數佔總訪問次數的比例是否大於第二比例閾值,若該目標區間對應的訪問次數佔總訪問次數的比例大於該第二比例閾值,則對該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中,包含該目標區間在內的全部或者部分時間間隔區間的範圍進行調整,以縮小該目標區間的區間範圍,並重新統計範圍調整後的各個時間間隔區間各自對應的訪問次數;其中,上述總訪問次數可以是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各自對應的訪問次數之和。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管理設備可以只根據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中對應時間間隔最小或最大的區間對應的訪問次數確定對各個時間間隔區間的範圍進行調整。具體的,當該目標區間是該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中對應時間間隔最小的區間時,管理設備可以將該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各自的上下限的數值減半,當該目標區間是該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中對應時間間隔最大的區間時,管理設備將該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各自的上下限的數值加倍。比如,假設第二比例閾值為50%,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各自對應的訪問次數如表7所示:區間檔位時間間隔區間訪問次數1(0,1]502(1,2]5003(2,4]2004(4,8]1005(8,+∞)1000表7如表7所示,各個時間間隔區間各自對應的訪問次數之和為1850,其中,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中對應時間間隔最大的區間,即區間(8,+∞),對應的訪問次數為1000,其佔總訪問次數的比例為1000/1850≈54%,大於50%,因此,管理設備將各個時間間隔區間各自的上下限的數值加倍,並重新統計調整後的各個時間間隔區間的訪問次數,比如,範圍調整後的各個時間間隔區間各自對應的訪問次數如表8所示:區間檔位時間間隔區間訪問次數1(0,2]5502(2,4]2003(4,8]1004(8,16]6005(16,+∞)400表8如表8所示,調整範圍後的各個時間間隔區間中,任意一個時間間隔區間對應的訪問次數佔總訪問次數的比例都不大於50%。可選的,若調整範圍後的各個時間間隔區間中,對應時間間隔最大的區間(即表8中最後一個時間間隔區間)對應的訪問次數佔總訪問次數的比例依然大於50%,則繼續將各個時間間隔區間各自的上下限的數值加倍,直至對應時間間隔最大的區間對應的訪問次數佔總訪問次數的比例不大於50%。類似的,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中時間間隔最小的區間對應的訪問次數佔總訪問次數的比例大於第二比例閾值,則管理設備將各個時間間隔區間各自的上下限的數值減半,並重新統計調整後的各個時間間隔區間的訪問次數,直至對應時間間隔最小的區間的訪問次數佔總訪問次數的比例不大於第二比例閾值。可選的,在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管理設備也可以只針對目標區間進行範圍調整,比如,管理設備可以將目標區間劃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新的區間,並統計該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新的區間各自對應的訪問次數,若該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新的區間中的一個新的區間的訪問次數佔總訪問次數的比例依然大於第二比例閾值,則繼續將該新的區間的劃分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新的區間,直至任意一個區間對應的訪問次數佔總訪問次數的比例都不大於第二比例閾值。比如,以表7為例,區間(8,+∞),對應的訪問次數為1000,其佔總訪問次數的比例為1000/1850≈54%,大於50%,則管理設備可以保持其它各個時間間隔區間不變,將區間(8,+∞)劃分為(8,16]以及(16,+∞),並統計區間(8,16]以及(16,+∞)這兩個區間各自對應的訪問次數。步驟42,根據該時間間隔統計信息確定該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中的臨界區間。其中,該臨界區間以及對應的時間間隔小於該臨界區間的時間間隔的各個時間間隔區間的訪問次數之和佔總訪問次數的比例大於或者等於第一比例閾值,且該臨界區間以及對應的時間間隔大於該臨界區間的時間間隔的各個時間間隔區間的訪問次數之和佔總訪問次數的比例大於或者等於該第一比例閾值。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管理設備可以按照該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對應的時間間隔從小到大的順序,將該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各自對應的訪問次數依次進行疊加,每次疊加後,檢測已疊加的訪問次數之和佔總訪問次數的比例是否大於或者等於該第一比例閾值,若該已疊加的訪問次數之和大於或者等於該第一比例閾值,則將最後一次疊加的訪問次數對應的時間間隔區間確定為該臨界區間。比如,假設第一比例閾值為50%,以表8為例,管理設備可以從時間間隔區間1開始,從上到下依次將各個時間間隔區間對應的訪問次數進行疊加,其中,將時間間隔區間1和時間間隔區間2各自對應的訪問次數疊加後獲得訪問次數為750,佔總訪問次數的比例小於50%,則繼續將時間間隔區間3對應的訪問次數進行疊加,獲得的疊加後的訪問次數為850,佔總訪問次數的比例依然小於50%,繼續將時間間隔區間4對應的訪問次數進行疊加,獲得的疊加後的訪問次數為1450,佔總訪問次數的比例大於50%,此時,可以將時間間隔區間4確定為臨界區間。可選的,在實際應用中,管理設備也可以按照該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對應的時間間隔從大到小的順序,將該若干個時間間隔區間各自對應的訪問次數依次進行疊加,每次疊加後,檢測已疊加的訪問次數之和佔總訪問次數的比例是否大於或者等於該第一比例閾值,若該已疊加的訪問次數之和大於或者等於該第一比例閾值,則將最後一次疊加的訪問次數對應的時間間隔區間確定為該臨界區間。比如,假設第一比例閾值為50%,以表8為例,管理設備可以從時間間隔區間5開始,從下到上依次將各個時間間隔區間對應的訪問次數進行疊加,其中,將時間間隔區間5和時間間隔區間4各自對應的訪問次數疊加後獲得訪問次數為1000,佔總訪問次數的比例大於50%,此時,可以將時間間隔區間4確定為臨界區間。可選的,在此之前,獲取存儲設備中的磁碟的剩餘容量;根據該磁碟的剩餘容量確定該第一比例閾值。其中,上述第一比例閾值可以由存儲系統的管理人員自行設置,或者,由開發人員預先設置,或者,也可以根據實際的存儲情況動態調整。其中,在動態調整第一比例閾值時,管理設備可以獲取存儲設備中的磁碟的剩餘容量,並根據該磁碟的剩餘容量來確定該第一比例閾值。步驟43,根據該臨界區間對應的時間間隔確定該時間間隔閾值。將該臨界區間的中間值確定為該時間間隔閾值;或者,將該臨界區間的最小值確定為該時間間隔閾值;或者,將該臨界區間的最大值確定為該時間間隔閾值。比如,以表8為例,假設臨界區間為表8中的區間(8,16]為臨界區間,則管理設備可以設置該區間的中間值,即12(單位為s)為時間間隔閾值,或者,也可以設置8或16為時間間隔閾值。步驟303,對於該各個數據段中的每一個數據段,當該數據段的相鄰兩次被訪問的時間間隔與該時間間隔閾值滿足預設條件時,將該數據段中的數據確定為熱點數據。其中,該預設條件包括:該數據段最近一次被訪問的時間距離上一次被訪問的時間之間的間隔小於該時間間隔閾值;或者,該數據段最近N次被訪問的時間距離各自對應的上一次被訪問的時間之間的間隔的平均值小於該時間間隔閾值。步驟304,將該數據段中的數據存放至緩存單元。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管理設備可以將存儲設備中的熱點數據存放至該存儲設備的緩存單元,並將緩存單元中的非熱點數據存放至該存儲設備的磁碟中。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示的方法,按照存儲設備中的各個數據段各自的相鄰兩次被訪問的時間間隔來確定時間間隔閾值,能夠儘可能的縮小不同時間段內確定的熱點數據的數量偏差,提高熱點數據確定的準確性,避免對依賴熱點數據確定的相關功能產生負面影響,從而達到提高存儲系統的系統性能的效果。另外,本發明實施例所示的方法,還對時間間隔區間的邊界進行動態調整,避免訪問次數過多的集中在一個時間間隔區間中,達到保證時間間隔閾值的精確性的效果。請參考圖5,其示出了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提供的熱點數據確定裝置的框圖。該裝置可以通過硬體或者軟硬結合的方式實現為圖1所示網絡環境的管理設備120的部分或者全部,用以執行如圖3中由管理絡設備所執行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驟。該裝置可以包括:記錄獲取單元501、閾值確定單元502以及數據確定單元503;在本實施例中,該裝置是以功能單元的形式來呈現。這裡的「單元」可以指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電路,複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omplexProgrammableLogicDevice,CPLD)電路,特定應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電路,執行一個或多個軟體或固件程序的處理器和存儲器,集成邏輯電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其中,記錄獲取單元501可以用於執行如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的步驟301;閾值確定單元502可以用於執行如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的步驟302(包括步驟41、步驟42、步驟43以及其它相關步驟);數據確定單元503可以用於執行如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的步驟303。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實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驟可以通過硬體來完成,也可以通過程序來指令相關的硬體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儲於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中,上述提到的存儲介質可以是只讀存儲器,磁碟或光碟等。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