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絡中文件傳輸路徑的選擇方法、系統及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6-16 13:50:11 1
專利名稱:P2p網絡中文件傳輸路徑的選擇方法、系統及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IP網絡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P2P網絡中文件傳輸路徑的 選擇方法、系統及設備。
背景技術:
在對等(peertopeer, P2P )網絡中,文件傳輸是P2P網絡的主要業務類 型之一,對於數據量較大的文件傳輸業務,業務本身的穩定性、吞吐量和可靠 性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在P2P網絡中,為了提高文件傳輸業務的吞吐量、可靠性和穩定性, 採用並行路徑進行文件傳輸,即利用至少兩條源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的路徑, 將文件數據從源節點發送到目的節點。若源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存在多條可以 利用的路徑,源節點在選擇並行路徑時,通常是採取隨機的方式或根據路徑上 轉發節點的計費情況,從多條可以利用的路徑中選擇至少兩條路徑作為文件傳 輸的並行路徑。
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存在如下技術問題 源節點在選擇並行路徑時,由於獲知IP層或是更低層面的網絡拓樸是非 常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選擇的並行路徑可能在IP層或是更低的層面共 享一到多條鏈路,以至於擁有相同的擁塞點,路徑性能的變化規律趨同,使得 並行路徑難以實際達到提高文件傳輸業務的吞吐率、可靠性和穩定性的目的, 還有可能加劇網絡性能的波動。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P2P網絡中文件傳輸路徑的選擇方法、系統及設備,用以解決現有P2P網絡中採用並行路徑進行文件傳輸難以實際提高文件傳 輸業務的呑吐率、可靠性和穩定性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P2P網絡中文件傳輸路徑的選擇方法,該方法包
括
確定源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的非直聯路徑;
確定所述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所述直聯路徑為所述源節點與 所述目的節點之間的直聯路徑;
才艮據所述確定的相關性結果,從所述非直聯路徑中選擇一條或多條路徑作 為向所述目的節點傳輸文件的路徑。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P2P網絡中文件傳輸路徑的選擇系統,該系統包
括
源節點,用於確定源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的非直聯路徑;確定所述非直聯 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所述直聯路徑為所述源節點與所述目的節點之間的 直聯路徑;根據所述確定的相關性結果,從所述非直聯路徑中選擇一條或多條 路徑作為向所述目的節點傳輸文件的路徑;
目的節點,用於接收來自所述源節點的文件。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數據發送設備,該設備包括
路徑單元,用於確定自身與目的節點之間的非直聯路徑;
相關性單元,用於確定所述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所述直聯路 徑為本設備與所述目的節點之間的直聯路徑;
選取單元,用於根據所述確定的相關性結果,從所述非直聯路徑中選擇一 條或多條路徑作為向所述目的節點傳輸文件的路徑。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數據接收設備,該設備包括
相關性單元,用於每隔一個時間周期,根據在該時間周期內定時測量得到 的非直聯路徑和直聯路徑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計算所述非直聯路徑與所述 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值,所述非直聯路徑和所述直聯路徑為本設備與源節點之間的路徑;
通知單元,用於將所述非直聯路徑與所述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值發送給所述 源節點。
本發明中,在源節點向目的節點進行文件傳送時,根據源節點與目的節點 之間的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從非直聯路徑中選擇一條或多條,利 用選擇的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向目的節點並行傳送文件。能夠有效的避免文 件傳輸時利用的並行路徑具有相同的擁塞點,從而達到實際提高文件傳輸業務 的吞吐率、可靠性和穩定性的目的。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了儘量避免文件傳輸時利用的並行路徑具有相同的擁塞點,以實際提高 文件傳輸業務的吞吐率、可靠性和穩定性,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P2P網絡中 文件傳輸路徑的選擇方法,本方法中,在源節點向目的節點進行文件傳送時, 根據源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的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從非直聯路徑 中選擇一條或多條,利用選擇的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向目的節點並行傳送文 件。本發明所提及的文件包括但不限於 一段數據、音視頻文件、文檔等。
本文中,源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的直聯路徑,是指該路徑上不經過其他節 點,源節點直接將數據發送給目的節點;非直聯路徑是指該路徑上還存在其他 節點,源節點經由該路徑上的其他節點將數據發送給目的節點。路徑間的相關 相關性是指,選定一個或一組影響路徑傳輸性能的參數,將該參數進行定時測量,經過一段時間後,計算在該段時間內測量得到的各條路徑上該參數的取值 的相關性,將該相關性稱為路徑間的相關性。影響路徑傳輸性能的參數包括吞 吐率、抖動、延遲參數等。
參見圖1,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P2P網絡中文件傳輸路徑的選擇方法,具 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0:源節點向目的節點傳送文件時,確定源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的非 直聯路徑;
本步驟中,確定的非直聯路徑可以是一條或多條;
具體確定方法可以是根據記錄的歷史數據或當前正在進行的源節點與目 的節點之間的文件傳輸業務,確定源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存在哪些非直聯路 徑,即確定與源節點之間存在直聯路徑、並且與目的節點之間存在可達路徑的 節點,該節點確定一條源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的非直聯路徑,將該節點稱為該 非直聯路徑的轉發節點。
還可以是源節點向與自身存在直聯路徑的節點發送文件轉發請求;收到 文件轉發請求的節點,可以根據自身是否與目的節點存在可達路徑等,選擇接 受該文件轉發請求或拒絕該文件轉發請求,若接受該文件轉發請求,則向源對 等節點發送接受響應,若拒絕該文件轉發請求,則向源對等節點發送拒絕響應; 源節點從發出接受響應的節點中選擇一個或多個節點,每個選擇的節點確定一 條源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的非直聯路徑,將該節點稱為該非直聯路徑的轉發節 點。
步驟ll:確定每條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該直聯路徑為源節點 與目的節點之間的直聯路徑;
這裡,確定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其具體實現方式有以下兩種 實施例
實施例一
目的節點每X秒測量一次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上的路徑性能參數;每T秒,根據該T秒內測量得到的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上的路徑性能參數,計算 一次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值,將T稱為進行相關性測量的時間周 期,T的取值大於X的取值。目的節點將計算得到的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 相關性值發送給源節點,源節點記錄接收到的來自目的節點的相關性值,才艮據 該相關性值確定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 實施例二
目的節點每X秒測量一次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上的路徑性能參數;每T 秒,將在該T秒內測量得到的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上的路徑性能參數發送給 源節點,將T稱為進行相關性測量的時間周期,T的取值大於X的取值。源節 點根據接收到的目的節點在該T時間周期內測量得到的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 徑上的路徑性能參數,計算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在該T時間周期的相關性 值。源節點記錄計算得到的相關性值,根據該相關性值確定非直聯路徑與直聯 路徑的相關性。
在上述兩個實施例中,目的節點定時測量的路徑性能參數可以是吞吐率、 抖動、延遲參數等。下面以測量吞吐率為例進行說明
對於直聯路徑的吞吐率的測量,目的節點根據單位時間內接收到的源節點 通過直聯路徑發送來的數據包的大小,以及吞吐率公式計算得到直聯路徑的吞 吐率。對於非直聯路徑的吞吐率的測量,目的節點根據單位時間內接收到的源 節點通過該非直聯路徑發送來的數據包的大小,以及吞吐率公式計算得到該非 直聯路徑的吞吐率。目的節點可以通過數據包是否攜帶轉發節點標識來確定該 數據包是通過直聯路徑或是非直聯路徑發送過來的,通過數據包所攜帶的具體 的轉發節點標識來確定該數據包是通過哪條非直聯路徑發送過來的。同時,目 的節點接收到的數據包可以是源節點發送來的測試數據包,也可以是源節點與
目的節點當前正在傳送的業務數據包。
在上述兩個實施例中,計算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值,具體方法 有以下兩種第一種,將測量得到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加權後再計算相關性值,具體
如下
首先,將測量得到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進行加權;
以公式表示,假設在某一時間周期T內測量得到的n次直聯路徑p上的 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分別為V,...,tpn,在時間周期T內測量得到的n次非直聯 路徑o上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分別為^,...,t。n;其中,1代表最早的測量時 間點,n代表最晚的測量時間點。將測量得到的直聯路徑p和非直聯路徑o上 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進行加權,加權後的直聯路徑p上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
值分別為+tp,,..., +tpn,加權後的非直聯路徑o上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分別
為At。i,..., ^t。n;其中,加權係數ki到kn的取值不小於1,較佳的,為了強
化最近幾次側量結果對於路徑相關性的影響,加權係數k!到kn的取值為 ki^..^kn^l。
然後,根據加權後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利用協方差公式計算得到非直 聯路徑與直聯路徑間在某一時間周期的協方差;
以公式表示,非直聯路徑o與直聯路徑p間在時間周期T的協方差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2最後,根據計算得到的協方差和上述加權後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利用 相關性公式計算得到非直l關路徑與直聯i 各徑的相關性值。 以公式表示,非直聯路徑o與直聯路徑p的相關性值 cov(;j,o).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2
第二種,不將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進行加權直接計算相關性值,具體如下 首先,根據測量得到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利用協方差公式計算得到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間的在某 一 時間周期的協方差;
以公式表示,假設在某一時間周期T內測量得到的n次直聯路徑p上的 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分別為y,...,tpn,在時間周期T內測量得到的n次非直聯 路徑o上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分別為t。h.,.,t。n;其中,1代表最早的測量時 間點,n代表最晚的測量時間點。非直聯路徑o與直聯路徑p間在時間周期T 的協方差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3然後,根據協方差和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利用相關性公式計算得到非直 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值。
以公式表示,非直聯路徑o與直聯路徑p的相關性值 _ cov(p,o).
其中,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3
打i=l 打i-1
上述兩個實施例中,源節點根據計算得到的相關性值確定非直聯路徑與直 聯路徑的相關性,具體方法有以下兩種
第 一種根據計算得到的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在當前時間周期的相關性 值,確定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
這裡,源節點根據最近一次記錄的相關性值,即當前時間周期的相關性值, 確定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相關性值的絕對值越大,表明兩條路徑 的相關性越大;相關性值的絕對值越小,表明兩條路徑的相關性越小;若兩個 相關性值的絕對值和符號均相同,則兩個相關性值對應的路徑的相關性相同; 若兩個相關性值的絕對值相同,但符號相反,則符號為負的相關性值對應的路 徑的相關性比符號為正的相關性值對應的路徑的相關性小。
第二種根據計算得到的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在當前時間周期的相關性 值和上一時間周期的相關性值,確定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這裡,源節點才艮據最近兩次記錄的相關性值,即當前時間周期和上一時間 周期的相關性值,確定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具體的,首先,將當 前時間周期的相關性值和上一時間周期的相關性值進行加權相加,比如,假設
當前時間周期T的相關性值為p-,上一時間周期的相關性值為&。(w),那麼, 可以將這兩個相關性值進行如下加;M目加1 +全 力,當然,具體的敬愛
全係數是可以調整的。然後,根據加權相加後的相關性值確定非直聯路徑與直 聯路徑的相關性,相關性值的絕對值越大,表明兩條路徑的相關性越大;相關 性值的絕對值越小,表明兩條路徑的相關性越小;若兩個相關性值的絕對值和 符號均相同,則兩個相關性值對應的路徑的相關性相同;若兩個相關性值的絕 對值相同,但符號相反,則符號為負的相關性值對應的路徑的相關性比符號為 正的相關性值對應的路徑的相關性小。
步驟12:根據確定的相關性結果,從非直聯路徑中選擇一條或多條路徑作 為向目的節點傳輸文件的路徑;
這裡,選擇路徑的具體方法有以下兩種
第一種,從非直聯路徑中確定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小於設定閥值的路徑, 並從確定的路徑中選擇一條或多條路徑;
這裡,可以將相關性低於某一設定閥值的兩條路徑,稱為弱相關路徑,因 此,可以從與直聯路徑為弱相關路徑的非直聯路徑中,選擇一條或多條路徑以 和直聯路徑構成業務傳輸的並行路徑。
若存在多條與直聯路徑為弱相關路徑的非直聯路徑,那麼在選擇時可以按 照如下定義選取較優路徑
假定路徑A、 B、 C有相同的源、目的點,且A與B為弱相關路徑,相關 性值為PRAB, A與C為弱相關路徑,相關性值為PRAC,當以下條件中的任 一條滿足時,稱B相對於C是A的較優路徑
1. |PRAB|<|PRAC|;
2. |PRAB|=|PRAC| ,但PRAB=-PRAC < 0。第二種,將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進行排序,並根據排序結果
一一直聯路徑中選擇一條或多條路徑。
這裡,將各條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按照大小進行排序,例如按
照相關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序,選擇路徑時則可以根據需要選取排在最前面的 幾條非直聯路徑。
步驟13:利用選擇的非直聯路徑和直聯路徑進行源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的 文件傳輸。
本步驟中,源節點將文件數據發送給選擇的非直聯路徑上的轉發節點,該 轉發節點與源節點並行的向目的節點發傳送文件數據。
較佳的,對於正在利用選擇的並行路徑進行文件傳輸的情況,可以重新選 擇非直聯路徑,比如,源節點正在利用非直聯路徑o與直聯路徑傳輸文件,接 收到來自目的節點的路徑o與路徑p的最新的相關性值報告,根據該報告發現 路徑o與路徑p的相關性值大於預定閥值,不符合要求,那麼,可以停止利用 路徑o傳輸文件,並根據最新的相關性報告重新選擇路徑以替代路徑o進行文 件傳輸。
參見圖2,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P2P網絡中文件傳輸路徑的選擇系統, 該系統包才舌
源節點20,用於確定源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的非直聯路徑;確定各個非直 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該直聯路徑為源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的直聯路 徑;根據確定的相關性結果,從非直聯路徑中選擇一條或多條路徑作為向所述 目的節點傳輸文件的路徑;
目的節點21,用於接收來自源節點的文件。
該系統還包括一個或多個轉發節點22,每個轉發節點構成一條源節點與目 的節點之間的非直聯路徑,轉發節點將來自源節點的文件數據發送給目的節 點。
目的節點21進一步用於每隔一個時間周期,才艮據在該時間周期內定時測量得到的非直聯路徑和直 聯路徑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計算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值,並將 計算得到的相關性值發送給源節點;源節點根據接收到的相關性值,確定非直 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
具體的,如圖3所示,所述源節點包括 路徑單元30,用於確定自身與目的節點之間的非直聯路徑; 相關性單元31,用於確定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該直聯路徑為 源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的直聯路徑;
選取單元32,用於根據確定的相關性結果,從非直聯路徑中選擇一條或多 條路徑作為向所述目的節點傳輸文件的路徑;
傳送單元33,用於利用選擇的非直聯路徑和直聯路徑向目的節點傳送文件。
相關性單元31包括
接收單元310,用於接收目的節點發來的相關性測量報告,該相關性測量 報告中包含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值;
確定單元311,用於根據接收到的相關性值確定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 相關性。
確定單元311包括
第一選擇單元,用於從接收到的相關性值中挑選出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 在當前時間周期的相關性值;
第一結果單元,用於根據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在當前時間周期的相關性 值,確定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
確定單元311包括
第二選擇單元,用於從接收到的相關性值中挑選出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 在當前時間周期和上一 時間周期的相關性值;
第二結果單元,用於根據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在當前時間周期的相關性值和上一時間周期的相關性值,確定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
所述第二結果單元包括
加權單元,用於將當前時間周期的相關性值進行加權,將上一時間周期的 相關性值進行加權;
相加單元,用於將加權單元加權後的兩個相關性值進行相加,並根據相加 結果確定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
選取單元32包括
閥值單元320,用於從非直聯路徑中確定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小於設定閥 ^直的^各徑;
選擇單元321,用於從確定的路徑中選擇一條或多條路徑。 具體的,如圖4所示,目的節點包括
相關性單元40,用於每隔一個時間周期,根據在該時間周期內定時測量得 到的非直聯路徑和直聯路徑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計算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 徑的相關性值,非直聯路徑和直聯路徑為本目的節點與源節點之間的路徑;
通知單元41,用於將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值發送給源節點。
相關性單元40包括
加權單元401,用於將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進行加權;
第一協方差單元402,用於根據加權後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利用協方 差公式計算得到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間的在某一時間周期的協方差;
第一結果單元403,用於根據協方差和加權後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利 用相關性公式計算得到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值。
相關性單元40包括
第二協方差單元404,用於根據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利用協方差公式計 算得到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間的在某一時間周期的協方差;
第二結果單元405,用於根據協方差和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利用相關性 公式計算得到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值。本發明實施例還4是供一種數據發送設備,其具體結構和工作方式可參見附
圖3和對附圖3的說明,這裡不再贅述。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數據接收設備,其具體結構和工作方式可參見附 圖4和對附圖4的說明,這裡不再贅述。
綜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在源節點向目的節點進行文件傳送時,根據 源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的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從非直聯路徑中選 擇一條或多條,利用選擇的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向目的節點並行傳送文件, 能夠有效的避免文件傳輸時利用的並行路徑具有相同的擁塞點,以實際提高文 件傳輸業務的吞吐率、可靠性和穩定性。
並且,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方案是在P2P層實現並行路徑的選擇,並不依 賴於下層的網絡技術。
明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及 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
1、一種P2P網絡中文件傳輸路徑的選擇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確定源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的非直聯路徑;確定所述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所述直聯路徑為所述源節點與所述目的節點之間的直聯路徑;根據所述確定的相關性結果,從所述非直聯路徑中選擇一條或多條路徑作為向所述目的節點傳輸文件的路徑。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確定所述非直聯路徑與 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包括每隔一個時間周期,4艮據在該時間周期內定時測量得到的所述非直聯路徑 和所述直聯路徑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計算所述非直聯路徑與所述直聯路徑 的相關性值;根據所述計算得到的相關性值確定所述非直聯路徑與直聯J各徑的相關性。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路徑性能參數為吞吐率 或抖動或延遲參數。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計算所述非直聯路徑與 所述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值包括將所述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進行加權;根據所述加權後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利用協方差公式計算得到所述非 直聯路徑與所述直聯路徑間在所述時間周期的協方差;根據所述協方差和所述加權後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利用相關性公式計 算得到所述非直聯路徑與所述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值。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協方差公式為 一丄J丄,)〖丄,—丄t丄/ 、其中,ki為對所述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進行加權的加權係數,n為在時間周期內測量所述路徑性能參數的次數,tpi為測量得到的所述直聯路徑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t。j為測量得到的所述非直聯路徑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所述相關性公式為p。。==(,,其中,D"Ef^p,-E^,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
6、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計算所述非直聯路徑與 所述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值包括根據所述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利用協方差公式計算得到所述非直聯路徑 與所述直聯路徑間的在所述時間周期的協方差;根據所述協方差和所述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利用相關性公式計算得到所 述非直聯路徑與所述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值。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協方差公式為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其中,n為在時間周期內測量所述路徑性能參數的次數,tpi為測量得到的所述直聯路徑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t。i為 測量得到的所述非直聯路徑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所述相關性公式為 ^fa麼,其中,Dp = E(t Ep),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
8、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根據所述計算得到的相 關性值確定所述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包括根據計算得到的所述非直聯路徑與所述直聯路徑在當前時間周期的相關性值,確定所述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或者;根據計算得到的所述非直聯路徑與所述直聯路徑在當前時間周期的相關 性值和上一時間周期的相關性值,確定所述非直4關路徑與直耳關路徑的相關性。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根據當前時間周期的相關性值和上一時間周期的相關性值,確定所述非直4關路徑與直耳關路徑的相關性包括將當前時間周期的相關性值和上一時間周期的相關性值進行加權相加,根 據相加結果確定所述非直聯路徑與所述直聯路徑的相關性。
10、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根據所述確定的相關性結果, 從所述非直聯路徑中選擇一條或多條路徑包括從所述非直聯路徑中確定與所述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小於設定閥值的路徑, 並從所述確定的路徑中選擇一條或多條路徑;或者,將所述非直聯路徑與所述直聯路徑的相關性進行排序,並根據排序結果從 所述非直聯路徑中選擇一條或多條路徑。
11、 一種P2P網絡中文件傳輸路徑的選擇系統,其特徵在於,該系統包括 源節點,用於確定源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的非直聯路徑;確定所述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所述直聯路徑為所述源節點與所述目的節點之間的 直聯路徑;根據所述確定的相關性結果,從所述非直聯路徑中選擇一條或多條 路徑作為向所述目的節點傳送文件的路徑;目的節點,用於接收來自所述源節點的文件。
12、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目的節點進一步用於 每隔一個時間周期,根據在該時間周期內定時測量得到的所述非直聯路徑和所述直聯路徑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計算所述非直聯路徑與所述直聯路徑 的相關性值,並將計算得到的相關性值發送給所述源節點;所述源節點用於根據接收到的所述相關性值,確定所述非直聯路徑與直 聯路徑的相關性。
13、 一種數據發送設備,其特徵在於,該設備包括 路徑單元,用於確定自身與目的節點之間的非直聯路徑; 相關性單元,用於確定所述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所述直聯路徑為本設備與所述目的節點之間的直聯路徑;選取單元,用於根據所迷確定的相關性結果,從所述非直聯路徑中選擇一 條或多條路徑作為向所述目的節點傳送文件的路徑。
14、 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相關性單元包括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所述目的節點發來的相關性測量才艮告,所述相關性測量報告中包含所述非直聯路徑與所述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值;確定單元,用於根據接收到的相關性值確定所述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 相關性。
15、 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確定單元包括第一選擇單元,用於從所述接收到的相關性值中挑選出所述非直聯路徑與 所述直聯路徑在當前時間周期的相關性值;第 一結果單元,用於根據所述非直聯路徑與所述直聯路徑在當前時間周期 的相關性值,確定所述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
16、 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確定單元包括第二選擇單元,用於從所述接收到的相關性值中挑選出所述非直聯路徑與 所述直聯路徑在當前時間周期和上一時間周期的相關性值;第二結果單元,用於根據所述非直聯路徑與所述直聯路徑在當前時間周期 的相關性值和上一時間周期的相關性值,確定所述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 關性。
17、 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結果單元包括 加權單元,用於將當前時間周期的相關性值進行加權,將上一時間周期的相關性值進行加權;相加單元,用於將所述加權單元加權後的兩個相關性值進行相加,並根據 相加結果確定所述非直聯路徑與所述直聯路徑的相關性。
18、 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選取單元包括 閥值單元,用於從所述非直聯路徑中確定與所述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小於設定閥值的路徑;選擇單元,用於從所述確定的路徑中選擇一條或多條路徑。
19、 一種數據接收設備,其特徵在於,該設備包括相關性單元,用於每隔一個時間周期,根據在該時間周期內定時測量得到 的非直聯路徑和直聯路徑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計算所述非直聯路徑與所述 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值,所述非直聯路徑和所述直聯路徑為本設備與源節點之間 的路徑;通知單元,用於將所述非直聯路徑與所述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值發送給所述 源節點。
20、 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相關性單元包括 加權單元,用於將所述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進行加權; 第一協方差單元,用於根據所述加權後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利用協方差公式計算得到所述非直聯路徑與所述直聯路徑間的在所述時間周期的協方 差;第一結果單元,用於根據所述協方差和所述加權後的路徑性能參數的取 值,利用相關性公式計算得到所述非直聯路徑與所述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值。
21、 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相關性單元包括 第二協方差單元,用於根據所述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利用協方差公式計算得到所述非直聯^4聖與所述直聯路徑間的在所述時間周期的協方差;第二結果單元,用於根據所述協方差和所述路徑性能參數的取值,利用相 關性公式計算得到所述非直聯路徑與所迷直聯路徑的相關性值。
全文摘要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P2P(peer to peer)網絡中文件傳輸路徑的選擇方法,該方法為確定源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的非直聯路徑;確定所述非直聯路徑與直聯路徑的相關性,所述直聯路徑為所述源節點與所述目的節點之間的直聯路徑;根據所述確定的相關性結果,從所述非直聯路徑中選擇一條或多條路徑作為向所述目的節點傳輸文件的路徑。本發明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P2P網絡中文件傳輸路徑的選擇系統及設備。採用本發明,能夠有效的提高文件傳輸業務的吞吐率、可靠性和穩定性。
文檔編號H04L12/56GK101304382SQ20081011612
公開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3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3日
發明者濤 劉, 吳興耀, 晨 張, 張同須, 陳彥名, 鵬 高 申請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