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表面波至單導體傳輸線的方法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19:59:51
專利名稱:發射表面波至單導體傳輸線的方法及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的來說涉及表面波傳輸方法及裝置,尤其涉及用於發射表面波至單導體傳輸線的改進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提高了現有技術中用於將同軸模式傳輸轉變成在單導體傳輸線上表面波模式傳輸或將單導體傳輸線上表面波模式傳輸轉變成同軸模式傳輸的設備的操作性和應用性。該技術涉及由單導線製作而成的傳輸線,所述單導線具有一厚外部介電護層,一絕緣線,及通常所說的「Gobau線」,「G線」,SWTL(表面波傳輸線),或「單導線」,該技術也涉及使用細絕緣導體製成的線,及沒有外部護層的完全未絕緣導體。它包括由多個並列導線束構成的導體,它們絞合或者未絞合,並且彼此絕緣或者彼此相接觸,還包括橢圓形或矩形橫截面的單根實心導體。
背景技術:
現有用於單導體傳輸線的發射設備已經應用了簡單的圓錐形結構來將表面波模式激勵至絕緣單導體傳輸線。除了具有由在介電絕緣中的損耗引起的過度的傳輸衰減外,這些設計還要忍受極度迫切的不適配,不必要的輻射模式轉化,及當支持一寬頻率範圍時發生的表面波傳輸衰減,且為了激勵表面波模至單導體需要較長的錐體和較寬的錐口。需要特殊的工作來將之前的設計設置於導體之上,需要破開傳輸線以至於發射器可以擰到(thread onto)導線上從而使之連接起來。特別是如果上述發射裝置被安裝於一預先存在的單導體線時,這對於這一設備的設計者及安裝者而言都呈現出機械及電學方面的挑戰和限制。
前述反應了本發明人所注意到的本領域當前狀態。提及並論述該技術旨在幫助申請人履行提供與本發明權利要求審查相關的本領域公知技術信息的義務。然而,在前面所提出的部分無論是單獨還是結合起來,都並未有任何揭示、教導、暗示、顯示或者其他明顯呈現本發明在此所說明及要求的內容。
發明內容
本分明提供將表面波發射至單導體傳輸線的方法及裝置。所發明的裝置提供表面波至絕緣或非絕緣單導體的發射部分,所述導體應用於多種現存導線,不僅實用而且更加簡單經濟。這增進了現有導線的應用,例如高壓主線,用於UHF及微波能的表面波模式傳輸。先前已知的對於主題的參考及教導限制了絕緣導線的應用。
本發明包括張開的圓錐部分,其由-連續彎曲的「喇叭」或兩個或更多具有接近彎曲結構的不同張角的直圓錐部分構成,與現有的單一圓錐部分設計相比,利用物理上較小的喇叭部分,提供改進的阻抗適配、改進的寬頻帶及多頻帶傳輸性能、改進的表面波模式轉化。
本發明進一步包括適配於傳統同軸傳輸電纜至同軸傳輸線模式的同軸適配器部分,所述同軸傳輸線存在於反射器圓錐或喇叭部分的窄端,並且能夠同時作用於相隔一個以上倍頻程的兩個不同的頻率範圍。
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連接導線導體的導線適配器設備,其考慮到絕緣或非絕緣導線尺寸的多樣性。第二實施例提供一種使得能夠非接觸式耦合至導線的三同軸導線適配器設備。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結合在上述張開的圓錐、導線適配器及發射器的同軸適配器部分中的縱向狹隙,其允許簡單、容易地將發射器放置到已有的導線上,不需要切割或擰緊那些用於安裝的導線。所述狹隙的應用與發射器良好的電特性是不矛盾的。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新穎及改進的表面波發射設備。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適於應用到絕緣及非絕緣單導體上的新穎及改進的表面波發射設備。
本發明更進一步的目的或特性是提供新穎及改進的具有提高的寬頻帶及多頻帶特性的張開的圓錐設備。
本發明更進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穎的同軸適配器,用於傳統的同軸傳輸電纜。
本發明更進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導線適配器,用於連接導線導體。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將表面波發射器放置到現有導線上的改進方法。
作為本發明特徵的有關結構及操作方法的新穎特性,及其進一步的目的和優點通過下面的說明書及相應附圖將更容易理解,其中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通過舉例說明。然而,應該清楚地理解,附圖僅僅是為了舉例及描述,並不意於作為限定本發明的定義。限定本發明的新穎性的多個特徵在所附並構成本公開一部分的權利要求中被詳細指出。本發明並不單一歸於上述特點中的任何一個,而是在於指定功能的所有結構詳細組合中。
為了更好地理解下面的詳細說明,及更好地評價其對於本領域的貢獻,已經寬泛地描述了本發明多數重要特性。當然,本發明還具有另外一些特點,其將在下文中給予說明,並且形成所附權利要求的其他主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認識到,本公開所基於的概念可以作為其他結構、方法和系統設計的基礎,用於實現本發明的幾個目的。因此,重要的是,權利要求被看作包括不脫離本發明的精髓及範圍的同等結構。
更進一步,摘要的目的是使國家專利局及公眾,特別是不熟悉專利或法律術語或措辭的本領域的科學家、工程師及實踐者能夠快速、粗略地對本申請所述的技術核心內容進行了解。摘要並不能定義申請的發明,而是由權利要求定義,也不能以任何方式對本發明範圍進行限制。
為了便於進行有關說明,下文出現的某些術語及引伸語僅作參考,不是限制性的。例如,詞語「上方」,「下方」,「左」和「右」是指相關附圖中的方向。相似地,詞語「內部」和「外部」也是用來分別指出一個設備或區域的幾何中心及其中指定部分的方向和走向。在單數時態的參考也包括複數,反之亦然,除非另有說明。
給出下面詳細的說明,將會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且除了上述之外的其他目的將是明顯的。該說明是參考下面的附圖進行的,其中圖1是現有技術表面波發射設備的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改進的表面波發射設備第一實施例的側視橫截面圖;圖3A是圖2中表面波發射設備的端視圖,而圖3B是圖3A中表面波發射設備的同軸適配器及導線適配器部分的放大端視圖;圖4A是本發明安裝於單導線導體上的導線適配器的端視圖,而圖4B是安裝於單導線導體上的導線適配器頂視圖,顯示了單導線導體的錐形;圖5是本發明同軸適配器的替代雙頻帶實施例的側視橫截面圖;且圖6A是本發明表面波發射設備的替代實施例的張開的喇叭部分的透視圖;圖6B是圖6A中張開的喇叭部分的橫截面圖,圖6C是張開的喇叭部分外口的可選卷邊的詳細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附圖1是現有技術表面波發射設備10的示意圖。現有技術表面波發射設備10包括圓錐形發射部分12,同軸連接器14,兩者均與被一外部介電護層18覆蓋的導線導體16相連接。現有技術發射設備10的裝配要求導線16被破開,以至該發射設備可以擰到上面。這就使得對所述設備的安裝者而言,特別是所述發射設備安裝於一預先存在的單導體導線上時,存在著機械及電氣兩方面的問題。
參考圖2至圖6C,其中相同的數字在不同的視圖中代表同樣的部件,在此,示出了本發明所述新的且改進的表面波發射設備。
圖2是本發明用於發射表面波至單導體傳輸線21(有或沒有外部介電覆蓋層)的改進的設備20的第一實施例的側視橫截面圖。表面波發射設備20包括一張開的喇叭或圓錐狀部分22,一同軸適配器部分24,及一導線適配器部分26。
如果想要,整個發射設備可以由一片金屬鑄造或形成。然而,為了進行說明,為清楚起見,本發明所述裝置結構將分為以下幾個部分(a)同軸適配器的結構;(b)張開的圓錐或「喇叭」部分的結構;(c)導線適配器的結構。此處所描述的結構是應用具有50歐姆特性阻抗的同軸連接,但是通過改變尺寸,其他的設計是可能的。類似地,本說明也給出了一發射裝置,該裝置可以同時在中心頻率分別為2.44GHz和5.3GHz的兩個US ISM頻帶上進行操作。如本領域所熟知,通過改變多頻帶扼流段(choke sections)的尺寸和張開的圓錐的開口端尺寸,其他選擇也是可能的。
本發明所述改進的表面波發射裝置的第一實施例在圖2至4中示出,同軸適配器部分24結構由多頻帶扼流段30與短路端(shortingend)38(與非短路端39相對)及裝配上的同軸連接40構成,多頻帶扼流段30包含-19歐姆段32,-50歐姆段34,和另-50歐姆延長段36。裝配同軸連接器40,將其外部(接地)連接附著到外部套筒42,所述外部套筒42具有一個用於連接器插頭44或內部導體通過的孔。上述插頭延伸至套筒42的內部,並形成與導線適配器26的低阻抗電連接。張開的喇叭部分22、導線適配器26及同軸適配器24每個分別包含一縱向狹隙23、46和47,所述狹隙被提供用以裝配至單導體導線而不使導線破開。較低阻抗的扼流段32,大約19歐姆,是通過增加在連接器插頭44與短路端38之間距離的部分上的導線適配器的外部直徑產生的。選擇同軸套筒的內部直徑及導線適配器的外部直徑來提供所需的阻抗。
這裡所示的導線適配器26同單導線導體在超過開口50的下遊終點48形成電連接,在此點,有效地提供至導線的電氣機械連接(electro-mechanical attachment),所述開口50是張開的圓錐22的張開部分的最大尺寸。另一個導線適配器終點49優選地僅是一機械連接。
圖4A和4B示出了安裝於單導線導體21上的導線適配器26。此連接是提供在導線適配器與單導體導線之間跨發射設備的兩個操作頻帶的低阻抗所需要的。對於導線適配器26而言,期望其儘量薄,只要機械上可行,因為這樣它的尺寸減少了張開的圓錐部分開口處的阻抗。另外,在導線適配器26的終點48處存在阻抗不連續性,當導線適配器與導線之間的直徑階躍很小時,上述阻抗不連續性被最小化。逐漸縮減導線適配器的端部,如沿著錐形部分52,有助於使上述阻抗不連續性最小化。圓錐的長度優選地至少是最低工作頻率波長的四分之一。
在導線適配器的終點48與導線21之間的直接電連接是通過金屬連接實現的,如通過導線適配器驅動的「針狀物(tack)」54,通過任何存在的電介質,並且進入導線導體。使用「TyWrap」型介電壓縮帶(compression band)可更進一步保護上述針狀物。
在短路端38、外部套筒42的端56和導線適配器26之間也需要良好的電接觸。銅、黃銅、鋁都是這些同軸適配器部分元件構造的適當候選。為了達到最低損耗,銅或銀應被電鍍至當前的承載面(carryingsurface)或用於整個同軸適配器部分24及導線適配器部分26。
圖5是本發明同軸適配器60的替代雙頻帶實施例的側視橫截面圖。該實施例使用三軸結構,提供套管/三同軸外部導體62、三同軸中間導體64,並使用單導體/三同軸中心線66作為組件的第三和中心導體。此方法允許耦合至並發射表面波模式至中心線,卻僅需要單一的電氣及機械連接至上述中心線,即,在位於端部的短路點68、短路塊70。形成兩個獨立的同軸腔,一個在中間導線64與中心線66之間,第二個在外部導體62與中間導線64之間。中間導線64在開口端72處逐漸變細,在此在接頭74處形成同軸電纜連接。耦接頭76將適配器部分耦合至所述張開的喇叭部分的窄端78。兩個同軸空腔與逐漸變細的線一起為可跨兩個獨立頻帶工作的中心線提供良好的耦合,而不需要任何在戶外環境應用產生問題的物理連接。
對於兩個實施例中的張開的圓錐部分的結構,圓錐或「喇叭」部分均可以由金屬鑄造或由絕緣材料製成,且在製造後金屬化。至於同軸適配器部分,由於要求最低損耗,需要對當前的承載面電鍍銅或銀,或者直接將其用於張開的圓錐部分的整個內部。
當張開的圓錐部分由多個金屬平板子部分製成以接近要求的指數錐度外形時,構造的優選方法是產生一精確呈現所要求的指數錐度的三維曲面。這個錐度是這樣的,其使得由擴張開的圓錐外部導體和導線適配器內部導體形成的同軸線產生的阻抗的變化範圍為,從同軸適配器延長段阻抗(50歐姆)至更高阻抗,所述更高阻抗是具有一內部尺寸與擴張式圓錐開口部分相同的外部導體和一尺寸與無線適配器相同的內部導體的同軸線的阻抗。
在圖2和3中所述的第一實施例中,如圖所示,張開的圓錐直徑在兩端界限之間指數地錐形漸縮。張開的圓錐22的張角72(圖2),是從同軸適配器部分24的非短路端39到開口中心測量所得,其優選地為40和60度之間。如上所述,在張開的圓錐22的開口50處的較高阻抗應儘可能的高,且優選地在200歐姆以上。這就指定了張開的圓錐開口50的最小直徑。
在圖6所示的第二實施例中,張開的圓錐100的中間段的直徑基本呈指數錐形變化,而端部(窄端102和開口104)錐度的變化降為零。這種安排能夠提高發射設備的寬頻帶特性。為了獲得特定的尺寸,從匹配變換器的寬頻帶同軸線的透視圖考慮整個圓錐是有用的。如同圖2和圖3中的第一實施例,在張開的圓錐100的開口104處的較高阻抗應該儘可能高,並且優選地在200歐姆以上。圖6B示出了該第二實施例的尺寸。與第一實施例的張開的圓錐類似,圓錐100包括縱向狹隙106,以允許直接裝配到導線上。
如圖6中所詳細示出的,張開的喇叭部分外部開口104的邊緣108可以平滑地捲起而不是簡單地終止。這對於減小表面波至輻射模式的轉換和提高表面波模式的傳輸特性是有利的。
導線適配器與短路端的結構對於兩個實施例也是不同的。在圖2和3中所示的第一實施例中,導線適配器26用於允許將多種導線形狀與尺寸應用於發射設備。為了無論應用何種類型的導線都產生50歐姆的同軸傳輸線部分,導線適配器26用於「建立(build up)」任何被應用導線的尺寸。它還作為一種用以產生與導線的低阻抗連接的裝置,且用於提供機械裝配和發射設備的堅固性。儘管未在此描述,但應該注意的是,通過應用開放的四分之一波長扼流段而不需實際連接導線來產生低阻抗UHF或與導線的微波連接是可能的,所述扼流段在導線適配器與導線導體之間使用導線電介質或其他的電介質。
對於適合圓導線的情況,導線適配器26可具有圓形內部形狀,除了縱向狹隙46外,在其內部鋪設圓形單導線(見圖3B和4A)。對於這種情況,導線適配器26可以通過使用帶鋸縱向切割銅管構造而成。短路端38可由銅圓板製成,比外部套筒42的外部直徑略大,且提供一與導線適配器外部直徑相同直徑的孔(參見圖2和3B)。
在第二實施例中(圖5),不需要物理連接,因此,僅通過在端部(短路塊68)簡單地提供不同的孔直徑來適應多導線直徑是可能的。雙軸空腔結構的電子設計容許導線尺寸有相當大的變化,而在性能上沒有大量損失。對於完全不同的中心線直徑,修改同軸空腔及張開的喇叭部分的尺寸是必要的。
發射設備的裝配在兩個實施例中也是不同的。對於第一實施例(圖2至4),在導線適配器26中提供同軸連接器插頭44直徑大小的孔,同軸連接器40首先被焊接至外部套筒42,然後當導線適配器26安裝至適當的位置時,中心插頭被放至孔中並焊接。之後這個裝配組合體與19歐姆段32及短路端38焊接在一起,完成了同軸適配器部分24。然後將張開的圓錐22焊接至同軸部分的非短路端39。
根據需要,可以通過用低損耗、低介電常數的材料填充張開的圓錐22和同軸適配器24來提高機械強度與密封性。然而,如果這樣,要達到想要的阻抗,則尺寸必須修改。
對於發射設備的第一實施例,如圖2至4所示,尺寸及材料如下
張開的喇叭部分長度3.5英寸張開的喇叭部分開口直徑3.5英寸外部套筒內直徑.60英寸導線適配器外部直徑.26英寸導線適配器長度8.0英寸單導線直徑.23英寸19歐姆段直徑 .44英寸19歐姆段長度 .91英寸50歐姆段直徑 .26英寸50歐姆段長度 .61英寸50歐姆延長長度1.4英寸同軸連接器SMA型或N型除了連接器外,所有材料均為銅。
對於發射設備的第二實施例,如圖5和6所示,尺寸及材料如下張開的喇叭部分長度3.5英寸張開的喇叭部分開口直徑7英寸耦接頭1」US管型系列(Schedule)L銅耦接頭套管 1」至1/2」US管型系列L銅套管三同軸中間導體1」至1/2」US管型系列L銅管端部,短路塊 鋁中心線直徑.25至.32英寸同軸連接器SMA型或N型尺寸A 1.78英寸尺寸B 1.40英寸尺寸C .85英寸尺寸D .75英寸完成的表面波發射設備可以如下安裝到現有的導線導體。對於第一實施例,如圖2至4中所示,導線適配器連接裝置(金屬連接針狀物54)首先安裝以建立良好的電氣連接及機械強度。介電壓縮帶(如「TyWrap」)用於進一步固定導線適配器至導線。介電填充物或覆蓋物放入張開的喇叭部分以適應環境需要。對於第二實施例,如附圖5所示,端部、短路塊68被穿孔以適合導線安裝,且以夾層結構或貝殼形狀安裝在導線周圍。
安裝了設備之後,單導線傳輸線可用於如適合同軸連接器的其他類型傳輸線支持的整個頻率或頻帶範圍。發射機、接收機、濾波器和頻率選擇設備可以從外部添加到設備上,且連接至同軸連接器以和要求的應用相配,儘管圖中顯示的是同軸電纜連接器,該連接器也可以直接連接至電子電路,所述電子電路緊鄰本發明發射設備的同軸部分,這樣發射設備就成為了集成通信裝置的一部分。
因此,本發明定性為用於發射表面波至單導體傳輸線的發射裝置,該發射裝置包括張開的圓錐部分;同軸適配器部分,其與張開的圓錐部分相連;導線適配器部分,用以將同軸適配器部分耦合至導線;以及在張開的圓錐部分、同軸適配器部分及導線適配器部分中的縱向狹隙,用來直接將發射裝置放至用於安裝的導線上。
另一方面,本發明定性為用於發射表面波至單導體傳輸線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具有張開的圓錐部分的發射裝置,與上述發射裝置相連的同軸適配器部分,用以將同軸適配器部分耦合至導線的導線適配器部分;提供張開的圓錐部分、同軸適配器部分及導線適配器部分的縱向嫌隙;以及將發射裝置放置到用於安裝的導線上。
上述公開足以讓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實施本發明,且提供了發明人目前所想到的最佳實現模式。儘管在此提供了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全面完整的公開,但不希望將本發明限制到所述和所示出的精確結構、尺寸關係及操作。不同的修改、替代構造、改變和等價物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很容易實現的,適當的,不脫離本發明的實質及範圍。這樣的改變可包括替代材料、元件、結構安排、尺寸、形狀、功能、操作特點或類似的方面。
因此,上面的說明和描述不作為對本發明範圍的限制,本發明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定義。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將表面波發射至單導體傳輸線的發射裝置,所述發射裝置包括張開的圓錐部分;同軸適配器部分,其與所述張開的圓錐部分相連接;導線適配器部分,用於將所述同軸適配器部分耦合至導線;及在所述張開的圓錐部分、同軸適配器部分和導線適配器部分中的縱向狹隙,以便能夠將所述發射裝置直接放置在用於安裝的導線之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射裝置,其中,所述張開的圓錐部分包括連續彎曲的喇叭。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射裝置,其中,所述張開的圓錐部分包括三維曲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射裝置,其中,所述張開的圓錐部分包括一對端部,在所述一對端部之間,所述張開的圓錐部分是指數錐形漸縮的。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發射裝置,其中,在接近所述一對端部之處的錐度降為零。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射裝置,其中,所述張開的圓錐部分具有40度至60度之間的張角。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射裝置,其中,所述同軸適配器部分包括多頻帶扼流段。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射裝置,其中,所述同軸適配器部分包括安裝的同軸連接器,所述同軸連接器具有插頭,以形成與所述導線適配器部分的低阻抗電連接。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射裝置,其中,所述同軸適配器部分包括三同軸結構,所述三同軸結構提供外部導體、中間導體及中心導體。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發射裝置,其中,所述同軸適配器部分中心導體包括傳輸線。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射裝置,其中,所述同軸適配器部分包括至所述傳輸線的單一電氣及機械連接。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發射裝置,其中,所述單一電氣及機械連接包括短路塊。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發射裝置,其中,所述短路塊包括大小適於傳輸線的孔徑,且安裝在所述傳輸線周圍。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射裝置,其中,所述同軸適配器部分包括兩個獨立的同軸空腔。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射裝置,其中,所述導線適配器部分包括錐形部分,以使得傳輸線不連續性最小化。
1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射裝置,其中,所述導線適配器部分包括與傳輸線的金屬連接。
1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射裝置,其中,所述張開的圓錐部分由金屬構成。
1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射裝置,其中,所述同軸適配器部分由金屬構成。
1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射裝置,其中,所述導線適配器部分由金屬構成。
20.一種用於將表面波發射至單導體傳輸線的方法,所述發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發射裝置,所述發射裝置具有張開的圓錐部分;同軸適配器部分,其與所述張開的圓錐部分相連接;導線適配器部分,用於將所述同軸適配器部分耦合至導線;提供位於所述張開的圓錐部分、同軸適配器部分和導線適配器部分的縱向狹隙;以及將所述發射裝置放置在用於安裝的導線之上。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用於將表面波發射至單導體傳輸線的方法,進一步包括步驟提供至傳輸線的電子及機械連接。
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用於將表面波發射至單導體傳輸線的方法,其中,所述提供至傳輸線的電子及機械連接的步驟包括提供與導線的金屬連接。
23.如權利要求21所述用於將表面波發射至單導體傳輸線的方法,其中,所述提供至傳輸線的電子及機械連接的步驟包括在所述導線周圍提供短路塊。
24.如權利要求20所述用於將表面波發射至單導體傳輸線的方法,其中,所述提供發射裝置的步驟包括使導線適配器錐形漸縮,以減小阻抗及使得導線不連續性最小化。
25.如權利要求20所述用於將表面波發射至單導體傳輸線的方法,其中,所述提供發射裝置的步驟包括提供具有三同軸結構的同軸適配器的步驟。
26.如權利要求25所述用於將表面波發射至單導體傳輸線的方法,其中,所述提供具有三同軸結構的同軸適配器的步驟包括形成兩個獨立的同軸空腔。
27.如權利要求26所述用於將表面波發射至單導體傳輸線的方法,其中,所述提供具有三同軸結構的同軸適配器的步驟包括使所述適配器錐形減縮,形成與導線的連接。
28.如權利要求20所述用於將表面波發射至單導體傳輸線的方法,其中,所述提供張開的圓錐的步驟包括用金屬構造圓錐。
29.如權利要求20所述用於將表面波發射至單導體傳輸線的方法,其中,所述提供張開的圓錐的步驟包括由金屬化非導體材料構造圓錐。
全文摘要
一種用於將表面波發射至單導體傳輸線(21)的裝置(20),提供一發射部分,其包括張開的、連續彎曲圓錐部分(22);同軸適配器部分(24);用於連接導線導體(21)的導線適配器部分(26),其考慮絕緣或非絕緣導線尺寸的多樣性,或者三同軸導線適配設備,使得能夠非接觸式耦合到導線;及一縱向狹隙加入至上述張開的圓錐。
文檔編號H01P5/02GK1774836SQ200380108505
公開日2006年5月17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02年12月9日
發明者格倫·E·埃爾莫爾 申請人:格倫·E·埃爾莫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