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治療畜禽咳嗽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6-16 13:04:11 2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治療畜禽咳嗽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可治療食積引起動物咳嗽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動物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支原體、細菌、病毒、環境惡劣如氨氣濃度過大等引起的一種常見疾病,臨床表現以感染畜禽呼吸囉音、咳嗽、流鼻液為特徵;病理變化主要表現在氣管及支氣管有漿液或黏液性滲出物,氣囊炎、心包炎、肝周炎、肺炎等。該病對畜禽養殖業危害極大。目前,治療該病最常用的是各種抗菌藥物,如土黴素、氯黴素、青黴素、鏈黴素、喹諾酮類等,由於抗菌藥物普遍具有毒副作用較強和易產生耐藥性等缺點,療效顯著下降,且藥物殘留在動物體內,其畜禽產品品質達不到無公害要求,影響畜禽產品的出口和人們的健康。而抗病毒藥農業部已經嚴令禁止使用。中藥由於粉碎粒徑大或組方不合理,生物利用度低,起效較慢,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研發一種有效防治動物呼吸道疾病的藥物組合物是該領域科研技術人員急待解決的新課題之一。技術實現要素: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治療畜禽咳嗽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於治療畜禽咳嗽的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藥製備而成,青皮100-300份,枳實100-200份,半夏50-150份,芥子50-150份,黨參50-150份,白朮50-150份,沙棘50-150份,麥芽0-100份,茯苓0-100份,甘草0-100份。優選的,所述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藥製備而成,青皮150-250份,枳實120-180份,半夏80-120份,芥子80-120份,黨參80-120份,白朮80-120份,沙棘80-120份,麥芽20-80份,茯苓20-80份,甘草20-80份。更優選的,所述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藥製備而成,青皮200份,枳實150份,半夏100份,芥子100份,黨參100份,白朮100份,沙棘100份,麥芽50份,茯苓50份,甘草50份。進一步地,所述的治療畜禽咳嗽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組合物為散劑、膠囊劑、口服液、顆粒劑、丸劑或片劑。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的一種治療畜禽咳嗽的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如下:1)稱取處方量的青皮、枳實、半夏、芥子、黨參、白朮、沙棘、麥芽、茯苓、甘草10味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小時,合併煎煮液,濾過,靜置過夜、濾取上清液,減壓濃縮,乾燥成幹膏;2)將幹膏粉碎成細粉,過100目篩,加入適量輔料,混勻,製備膠囊劑、散劑、顆粒劑或片劑。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在製備用於治療畜禽咳嗽的藥物中的應用。藥物組成和分析: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中,青皮為君藥,枳實、半夏為臣藥,芥子、黨參、白朮、沙棘、麥芽、茯苓為佐藥,甘草為使藥。青皮: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實的果皮。5-6月收集自落的幼果,曬乾,習稱「個青皮」;7-8月採收未成熟的果實,在果皮上縱剖成四瓣至基部,除盡瓤瓣,曬乾,習稱「四花青皮」。味苦、辛,性溫。歸肝、膽、胃經。具有疏肝破氣,消積化滯功效。主要用於胸脅脹痛,疝氣,乳核,乳癰,食積腹痛。枳實: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aurantiumL.及其栽培變種或甜橙CitrussinensisOsbeck的乾燥幼果。5-6月收集自落的果實,除去雜質,自中部橫切為兩半,曬乾或低溫乾燥,較小者直接曬乾或低溫乾燥。味苦、辛、酸,性溫。歸脾、胃經。具有破氣消積,化痰散痞功效。主要用於積滯內停,痞滿脹痛,瀉痢後重,大便不通,痰滯氣阻胸痺,結胸;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乾燥塊莖。夏、秋二季採挖,洗淨,除去外皮及鬚根,曬乾。味辛、性溫;有毒。歸脾、胃、肺經。具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功效。主要用於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腺痞悶,梅核氣;生用外治癰腫痰核。姜半夏多用於降逆止嘔。芥子: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albaL.或齊Brassicajuncea(L.)Czern.etCoss.的乾燥成熟種子。前者習稱「白芥子」,後者習稱「黃芥子」。夏末秋初果實成熟時採割植株,曬乾,打下種子,除去雜質。味辛,性溫。歸肺經。具有溫肺豁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功效。主要用於寒痰喘咳,胸脅脹痛,痰滯經絡,關節麻木、疼痛,痰溼流注,陰疽腫毒。黨參:為桔梗科植物黨參Codonopsispilosula(Franch.)Nannf.、素花黨參CodonopsispilosulaNannf.var.modesta(Nannf.)LT.Shen或川黨參CodonopsistangshenOliv.的乾燥根。秋季採挖,洗淨,曬乾。味甘,性平。歸脾、肺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功效。主要用於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白朮:為菊科植物白朮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ldz.的乾燥根莖。冬季下部葉枯黃、上部葉變脆時採挖,除去泥沙,烘乾或曬乾,再除去鬚根。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功效。主要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洩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土白朮健脾,和胃,安胎。用於脾虛食少,洩瀉便清,胎動不安。沙棘:系蒙古族、藏族習用藥材。為胡頹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冬二季果實成熟或凍硬時採收,除去雜質,乾燥或蒸後乾燥。味酸、澀,性溫。具有止咳祛痰,消食化滯,活血散瘀功效。主要用於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積腹痛,瘀血經閉,跌扑瘀腫。麥芽:為禾本科植物大麥HordeumvulgarEL.的成熟果實經發芽乾燥而得。將麥粒用水浸泡後,保持適宜溫、溼度,待幼芽長至約0.5cm時,曬乾或低溫乾燥。味甘,性平。歸脾、胃經。健脾開胃,退乳消脹功效。主要用於食積不消,婦女斷乳、焦麥芽消食化滯。用於食積不消,脘腹脹痛。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乾燥菌核。多於7-9月採挖,挖出後除去泥沙,堆置「發汗」後,攤開晾至表面乾燥,再「發汗」,反覆數次至現皺紋、內部水分大部散失後,陰乾,稱為「茯苓個」;或將鮮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陰於,分別稱為「茯苓皮」及「茯苓塊」。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溼,健脾寧心功效。主要用於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洩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uralensisFisch.、脹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乾燥報及根莖。春、積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曬乾。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功效。主要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院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本發明公開的一種用於治療畜禽咳嗽的中藥組合物,組方合理,製備簡單;純中藥組合物無毒副作用、無藥物殘留、無耐藥性。臨床應用證明對防治畜禽呼吸道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實施例用於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範圍。實施例1一種用於治療畜禽咳嗽的中藥組合物,包括:青皮200g、枳實150g、半夏100g、芥子100g、黨參100g、白朮100g、沙棘100g、麥芽50g、茯苓50g、甘草50g,其具體製備方法如下:1)稱取處方量的青皮、枳實、半夏、芥子、黨參、白朮、沙棘、麥芽、茯苓、甘草10味加10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時,合併煎煮液,濾過,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30(50℃),乾燥成幹膏。2)將幹膏粉碎成細粉,過100目篩,加入適量輔料,混勻,製備膠囊劑、散劑、顆粒劑或片劑。實施例2一種用於治療畜禽咳嗽的中藥組合物,包括:青皮250g、枳實150g、半夏100g、芥子100g、黨參100g、白朮100g、沙棘50g、麥芽50g、茯苓50g、甘草50g,其具體製備方法如下:1)稱取處方量的青皮、枳實、半夏、芥子、黨參、白朮、沙棘、麥芽、茯苓、甘草10味加10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時,合併煎煮液,濾過,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21~1.27(50℃),乾燥成幹膏。2)將幹膏粉碎成細粉,過100目篩,加入適量輔料,混勻,製備膠囊劑、散劑、顆粒劑或片劑。實施例3一種用於治療畜禽咳嗽的中藥組合物,包括:青皮150g、枳實150g、半夏150g、芥子150g、黨參100g、白朮100g、沙棘50g、麥芽50g、茯苓50g、甘草50g,其具體製備方法如下:稱取處方量的青皮、枳實、半夏、芥子、黨參、白朮、沙棘、麥芽、茯苓、甘草10味加10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時,合併煎煮液,濾過,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05~1.15(5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至60%~70%,靜置24~48小時,過濾,濾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加1-3‰的防腐劑,加水至1000ml,製成口服液。實施例4一種用於治療畜禽咳嗽的中藥組合物,包括:青皮200g、枳實150g、半夏100g、芥子100g、黨參100g、白朮100g、沙棘100g、麥芽50g、茯苓50g、甘草50g,其具體製備方法如下:稱取上述處方量的藥味,乾燥,粉碎,過100目篩,製成散劑。試驗例1臨床實驗動物選用100-120日齡、體重在40kg-50kg的杜長大三元雜交豬100頭,臨床症狀為豬出現喘氣、咳嗽、發熱、食欲不振或無食慾。將患病豬隔離單獨飼養,飼餵全價飼料,並隨機分為5組,每組20頭,5組飼養環境完全相同,實驗時間共進行7天;空白對照組不做任何處理,藥物對照組用所對照藥物「金花平喘散」按其說明書使用治療;試驗組1為飼餵本發明實施例1製備的散,試驗組2為飼餵按實施例1缺君藥製備的散,試驗組3為飼餵按實施例1缺臣藥製備的散,日服用量為:每100g拌料1kg飼喂,每日2次。口服後通過胃腸道吸收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療效評定標準:痊癒:經治療,臨床症狀完全消失,精神、食慾恢復正常有效:經治療,臨床症狀緩解,精神、食慾逐漸恢復。無效:經治療,臨床症狀無緩解,精神、食慾無好轉,甚至死亡。表1本發明與其它藥物治療豬呼吸道病的情況對比:組別例數痊癒有效無效有效率%空白對照組20031715金花平喘散組20132575試驗組120133480試驗組220251335試驗組32066860結論: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中的中藥組合物治療畜禽咳嗽效果顯著。試驗例2臨床實驗動物選用3周齡雞,臨床症狀為採食量明顯下降、精神沉鬱,單側或雙側鼻竇、眼瞼腫脹,咳嗽、打噴嚏、不斷甩頭,呼吸困難。將患病雞隔離單獨飼養,飼餵全價飼料,並隨機分為4組,每組100隻,5組飼養環境完全相同,實驗時間共進行7天;空白對照組不做任何處理,藥物對照組用所對照藥物「麻杏石甘口服液」按其說明書使用治療;將按本發明試驗例1製備的試驗組1、2、3餵食患病雞,日服用量為:每100g本發明組合物拌料1kg飼喂,每日1-2次;口服後通過胃腸道吸收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療效評定標準:無效:精神高度沉鬱,驅趕不走,食慾顯著下降,甩頭,咳嗽、打噴嚏、氣管囉音。剖檢可見氣管環充血、出血,有較多漿液性、卡他性和乾酪樣滲出物;肺部支氣管內可見出血,腎臟尿酸鹽沉積。無效雞隻數佔該組雞數的百分比為無效率。有效:精神較好,食慾逐漸恢復,少量雞有甩頭,咳嗽、打噴嚏。剖檢觀察可見氣管少量漿液性和卡他性黏液,氣管環輕微充血、發紅,腎臟尿酸鹽少量沉積。有效雞隻數佔該組雞數的百分比為有效率。痊癒:精神、食慾、呼吸恢復正常,剖檢氣管、支氣管、肺臟、腎臟等組織未見異常。痊癒雞隻數佔該組雞數的百分比為痊癒率。總有效率:有效和痊癒雞數總和佔該組雞數的百分比。表2是本發明與其它藥物治療雞呼吸道病的情況對比:組別死亡率%治癒率%結束時有症狀率%空白對照組15085藥物對照組9838試驗組18884試驗組213780試驗組3105634本次臨床結果經統計分析,本發明試驗組1組合物治療雞呼吸道病效果顯著。本發明意外的發現,本發明各組份的搭配具有協同增效作用。雖然,上文中已經用一般性說明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盡的描述,但在本發明基礎上,可以對之作一些修改或改進,這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不偏離本發明精神的基礎上所做的這些修改或改進,均屬於本發明要求保護的範圍。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