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老夫妻自駕遊青藏(58歲自駕遊阿姨兩年後首次回家)
2023-06-16 12:46:29 4
記者李巖松
「出走」兩年後,「50歲阿姨自駕遊」當事人蘇敏在中秋節前夕返回鄭州女兒的家。「出走」的兩年間,她被網友奉為「覺醒」女性的代表。兩年間,她自駕8萬多公裡,並在雲南斷掉了治療抑鬱的藥物,變得愛笑、灑脫,「連風都是自由的」。
今年中秋節前後,與丈夫再次見面仿佛又把蘇敏拉回到兩年前。本以為離開兩年後丈夫會有些改變,但蘇敏說丈夫依舊沒有溫度,兩人相處氛圍依舊十分緊張,她決定離婚。
蘇敏在旅途中
一地雞毛
「家庭生活就是這樣,一地雞毛。」在9月14日最新發布的視頻中,58歲的蘇敏這樣形容自己的家庭生活。
9月8日,中秋節前夕,蘇敏選擇在「出走」兩年後回到鄭州,住進女兒家中。
蘇敏說,由於自己將自駕前往南方,正好路過鄭州,恰逢中秋節,女兒希望她能回來過節,而自己也想去看看老母親,所以回家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不知道怎的,進入河南境內後,心情真的不好。」在蘇敏發布的一條視頻中,她對於回家的感受就是心裡「忐忑」,並沒有想回家的感覺,「想掉頭往南方去」。
回家後的蘇敏第一時間看望了80歲的母親,母親一直和弟弟一家生活在一起,身體很健康。據蘇敏說,弟弟和弟媳對母親的照顧無微不至,一家人非常和睦。母親生活幸福,這也是蘇敏能夠安心自駕旅遊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次回來,蘇敏給母親買了月餅、牛奶、水果等各種各樣吃的,一家人吃飯時,她也不住地為母親卷烤鴨、夾菜,儘量彌補無法守在身邊的遺憾。與母親閒話家常時,母親總流露著對蘇敏的牽掛:「你也快60歲了,還在外邊漂。你身體是好,可不知道會不會碰到其他的事兒(不好的事兒)。什麼時候是個頭呢?」
在網絡上,蘇敏被網友奉為「覺醒」女性的代表,但在母親面前,面對母親的幾句「埋怨」,蘇敏也像個小孩一樣抱著母親啜泣。「媽,沒事,你別掛念。」
蘇敏很珍惜這次和家人團聚的日子,在女兒家暫住,多數都由她來做飯。
9月11日,蘇敏和丈夫在女兒家見面,氣氛緊張。「當時我們正在拍攝我媽在家給我們做麵筋湯的視頻。」女婿劉偉偉說,嶽母自駕兩年,好久沒有吃到老家的風味,當天做了辣椒雞蛋、麵筋湯等幾個菜,正在吃飯時嶽父回來了。
「你還知道回來?混不下去了是不是?」在蘇敏發布的視頻中,這是丈夫進門看見她後的第一句話。
僅有的幾句對話中,兩人因兩趟過路費、車門上碰了個坑又產生爭執。「拍啥拍,拍了我也不怕。」對話在蘇敏丈夫的摔碗聲中結束。
「生活一地雞毛。」蘇敏說,丈夫平時就那樣,不高興就說兩句,本以為兩年間他會有些許改變,但依舊和原來一樣,沒有溫度。蘇敏決定離婚。「同意就同意,不同意的話,我會起訴。」蘇敏說,「就一套房子,他要可以給他,車是我自己買的,沒有其他財產問題,孩子們也對我的決定表示支持。」
蘇敏預測丈夫可能不同意,另外因為結婚證丟失,所以他們需要先補辦結婚證才能辦理離婚證。但即便再困難,她鐵了心,「就算淨身出戶,也要放彼此一條生路」。
覺醒
蘇敏曾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說:「我的前半生像陷在隧道裡,感覺不到光。後來我去追逐它,直到它出現在我的生命裡,是那麼美好,是那麼自由。我這一路一直在發現光、追逐光。」
2019年底,蘇敏在網上看到一名離婚女人的自駕遊視頻,她被那種自由自在的生活吸引。她也想去自駕遊,追求自己的生活。蘇敏花了自己一半的積蓄,網購了車頂帳篷、便攜煤氣罐、迷你冰箱、太陽能電池等戶外裝備,為出行做足了準備。
蘇敏曾說,她的婚姻像一潭死水,夫妻幾乎沒有交流,她洗衣、做飯、收拾家,每天重複、乏味,困在一個地方無法前進。多年前,他們就已經分床睡了。女兒在外地上學時,兩人一人一間房,女兒搬回來後,夫妻就買了上下鋪。在經濟上,兩人也一直處於AA制狀態。「那個家壓抑、窒息,不出來,我感覺要活不下去了。」蘇敏說,經濟上她勉強還能接受,但丈夫的語言和冷暴力曾一度讓她患上抑鬱症。
蘇敏的女兒陽陽站在母親一邊。她覺得對母親來說,父親不是一個稱職的丈夫。母親離開一年後,父親只問過兩三次,次次都是因為錢。
陽陽回憶,父親有個長輩,80多歲了,母親自駕遊之後,當時看到有媒體說母親是「拋夫棄女」,非常生氣,罵了父親一頓,讓他抓緊把她找回來。陽陽當時還期望兩人重歸於好,但現實是,陽陽並沒有發現父親有任何改變。「我媽的離開帶給他最大的影響可能就是沒人給他做飯了。」
「在外人眼裡,他樂於助人,人家都叫他熱心叔叔,但在家裡對家人他會表現得非常苛刻。」陽陽曾毫不避諱地說,父親很早之前就有過家暴,而現在,更多是以冷暴力的形式對待母親。在記者提出想要和她父親聊聊時,陽陽果斷拒絕。「沒有必要,如果問他,他肯定會笑眯眯地說,『哪有說的這麼嚴重。』」
作為蘇敏的女婿,劉偉偉也曾表示一直支持蘇敏的決定。「她這種『出走』的方式,是和家裡和我們一直保持聯繫的。」劉偉偉說,如果嶽母選擇其他方式,比如搬去其他城市自己生活,可能就會對家庭產生很大的影響,「剛好她特別喜歡旅遊和開車,對她來說自駕遊是最好的方式」。
2020年9月24日,是蘇敏選定的日子。她開著白色Polo,從鄭州出發,一路向南,去哪兒不重要,方向只有一個:離開家,離開妻子、母親等諸多身份。
蘇敏的第一站是去了成都找老同學玩。先從熟悉的地方開始,這也是女兒的建議,第一次搭帳篷,她用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而現在,只需要十分鐘。
剛開始,蘇敏去成都、重慶看望老同學,最初只是打算在熟悉的地方轉一轉,後來的兩年間,她在西安吃特色麵食,在海上衝浪。雲南、西藏、新疆、廣西……她走遍了全國大多數省份,在200多個城市留下了足跡。
最讓人欣慰的是,蘇敏曾確診抑鬱症,需要每天服用希泰樂與解鬱丸,但是到了雲南後,她把藥停了,她感到不再需要,直到現在也沒再吃過。
在路上的兩年間,蘇敏的人生發生了巨大改變,名氣有了、眼界寬了、思維開闊了、見識廣了。蘇敏也被網友稱為「女性覺醒者」,她被刻畫成為「勵志」符號、女性獨立的樣本。
各家媒體採訪紛至沓來,有人為她拍攝紀錄片,有影視公司找來,希望以她為原型拍攝電影。她甚至登上了央視演播廳朗誦海子的詩——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週遊世界……
蘇敏在海上學習衝浪
意外走紅
蘇敏用一種特殊的方式,踏上自我「救贖」之路。她在尋找屬於自己的自由時,也意外地在網絡上走紅,一改大眾對中老年婦女的普遍認識,收穫了網友的無數點讚。
蘇敏很早就玩自媒體,還在家時,她就拍過很多教人做辣椒醬、各種美食的視頻。她還曾花錢購買了視頻剪輯教材,自學了視頻剪輯。
蘇敏的退休工資有2000多元。最初外出旅行,也是節衣縮食地窮遊,晚上總是在車頂上支個帳蓬睡覺,捨不得花錢住賓館……
起初除了拍視頻記錄下自己的自駕遊生活,自娛自樂之外,蘇敏也打算「賺點小錢」來補貼旅途費用,因為她看到有人在一些平臺上發布視頻,一個月能賺上萬元,而她自駕的路上,就有著豐富的視頻素材。
自媒體的路不溫不火,但蘇敏堅持每天拍一個視頻,轉折發生在其中一個視頻上,她向網友解釋自己為何自駕遊,沒有笑容,膚色蠟黃,手搭在方向盤上,不到4分鐘的視頻,她面對鏡頭,抱怨丈夫摳門、AA制等,這段視頻被網友轉到了抖音平臺,突然就爆火起來。後來,很多網友以為這是在旅途中拍的,但實際上,這段視頻拍攝於她自駕遊之前。
蘇敏的走紅,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包括她的家人在內,女兒陽陽第一時間感覺到機會來了,她當晚就幫母親註冊了抖音帳號,後來又追加了微博、快手、小紅書等各個平臺,並把帳號名字統一改為「50歲阿姨自駕遊」。
旅途中蘇敏在搭建帳篷
有了房車
蘇敏走紅之初,女婿劉偉偉曾通過蘇敏的朋友介紹,找到了一家MCN機構,希望繼續做好包裝和運營,但是發現MCN機構並不能夠帶來流量上的幫助,甚至還在分成、廣告等問題上有各種掣肘。
家裡人商量了一番,還是覺得一切由自己來操作比較好,一家人形成了一個三人小團隊:劉偉偉負責商務對接,陽陽負責視頻剪輯和運營帳號,蘇敏則在外自駕,保障素材等資料的提供。
視頻的拍攝上,蘇敏有自己的想法,她想怎麼拍就怎麼拍,剛開始時鏡頭總是晃得厲害。但是蘇敏對新設備新技術的學習掌握也讓人驚奇,如今,她已經學會使用兩臺GoPro相機同時拍攝,還學會了操作無人機。
陽陽曾經說過,有一次剪輯過程中,她將母親的自駕遊視頻從頭翻到尾,感觸很深,「在路上處處都有挑戰,最早她搭帳篷一小時都搭不起來,但她都很努力地去解決這些問題」。現在,陽陽每天和母親通話,自媒體成了母女聯繫的重要渠道。「沒有這些帳號,她還是會開車自駕遊的。」陽陽說,自媒體只能當作加分項,並不是母親自駕遊的原因。
不過,運營自媒體也讓蘇敏感覺充實,她每晚都要忙到12點後才睡。除了剪輯,她要回復粉絲,還要抽空去看看別人的視頻,借鑑學習。
出發前,陽陽是蘇敏的第5個粉絲,如今她全平臺粉絲已經達到200多萬;她接廣告、搞直播,一切向好。
今年3月,離家一年半的蘇敏終於通過自己的努力貸款買到了房車,喜提房車的那天,她拍了一段長達7分鐘的視頻,聽著房車銷售處經理給她講解房車的構造和用途。在她發布的視頻中,蘇敏對著鏡頭哽咽:「終於有了自己的房車,終於有了我自己的家,屬於我的名字的家……"
這個夏天,女兒陽陽全家來找蘇敏,蘇敏帶他們在西寧等地玩了好多天,房車裡都能住下。一路上她拍了很多視頻,視頻中歡樂的笑聲不斷,這輛房車也給她帶來了更多的勇氣和自信。
「會在鄭州再待幾天,有時間把母親接出來帶她買身衣服。」9月16日,蘇敏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當天她在醫院治療胳膊,可能會治療一段時間,她打算等胳膊治好後再去找丈夫討論離婚事宜,然後繼續自駕旅行。
蘇敏和她的房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