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探測用仿生刀魚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23:07:21
專利名稱:一種探測用仿生刀魚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器魚,特別是關於曲軸結構腹鰭驅動的一種探測用仿生刀魚 (又稱機器刀魚)。
背景技術:
地球表面2/3的表面積被水所覆蓋,廣袤的大海深處蘊含著豐富礦產資源。但是 人類對於水下資源的探索還處於初級階段,對大洋深處的了解相對薄弱。海洋深處環境復 雜多變,條件惡劣,給人類探索海洋帶來了重重困難。水下機器人作為一種高科技的探索手 段,必將給人類開發海洋,探索水下世界帶來巨大的幫助。水下機器人在深海觀察、海底探 險、水下管道監測和軍事方面的應用日益增加。與傳統的螺旋槳水下推進器相比,魚類運動 方式有著噪聲小、機動靈活、高推進效率等優點,成為近年來科學家開發水下仿生機器人的 仿生對象。20世紀90年代出現了模仿魚類運動的機器魚。從1994年第一條仿生金槍魚至今, 仿生機器魚的運動方式多採用以下兩種方式1.身體和尾鰭的擺動產生推力的方式;2.胸 鰭和尾鰭的擺動產生推力的方式。對於第一種運動方式,雖然運動速度快、效率高,但是, 由於身體需要擺動,內部設置多種傳感器的空間較小,不適合多對象探測裝置的安裝。對於 第二種運動方式,兩個胸鰭需要單獨驅動,驅動裝置體積佔用密封艙的體積較大,也限制了 傳感設備的加載。這兩種運動方式的機器魚,在近海處水藻較多的地帶活動時,環境擾動較 大,且容易被水藻纏繞驅動裝置。刀魚在水中遊動時,僅依靠腹鰭的波動就能實現刀魚水下的靈活運動,並且身體 在運動過程中保持僵直狀態。若水下機器人能實現刀魚的運動特性,便可克服以上兩種水 下機器人的運動方式的弊端。那麼如何實現呢?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情況,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探測用仿生刀魚,可有效解決內部空間 較大,適合二次開發,環境擾動小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取以下技術方案包括由上殼體和下殼體構成的腔體, 腔體後部設置有尾鰭驅動裝置,尾鰭驅動裝置與腔體尾部(後部)的尾鰭相連,用於驅動 尾鰭,尾鰭與腔體尾部採用密封軟管連接,利於尾鰭擺動,並防止水進入腔體內,下殼體底 部外有腹鰭,下殼體內部有裝有驅動腹鰭的腹鰭驅動裝置,下殼體前下部裝有數字攝像頭, 上殼體上部有防水開關、充電插頭和通訊天線;所說的尾鰭驅動裝置包括舵機、舵機後軸、U 型架、舵盤、舵機固定架,舵機裝在舵機固定架內,舵機後部安裝舵機後軸,舵機後軸伸出舵 機固定架,舵機後軸伸出端和舵機主軸上裝有舵盤,U型架與舵盤相聯,U型架經尾鰭固定 架與尾鰭相聯,舵機固定架裝在腹鰭驅動裝置的曲軸支架尾部(後部)上;所說的腹鰭驅動 裝置包括曲軸、曲軸支架、電機、聯軸器、曲軸瓦蓋、搖杆、光槓和蓋板,曲軸置於曲軸支架內 的曲軸支座上,曲軸上有固定在曲軸支架上的曲軸瓦蓋,曲軸經聯軸器與曲軸支架外側的(如圖3中左側),用於驅動曲軸的電機相聯,電機同腔體內電源裝置相聯,曲軸支架上部有 蓋板,蓋板上部裝有與通訊天線相聯的通訊控制裝置,搖杆均勻裝在光槓上,光槓裝在曲軸 支架的底部孔內,搖杆上部的U型頭裝在曲軸上均布的曲拐上,搖杆伸出曲軸支架底部的 活動孔(開口),與腹鰭相聯。本發明結構新穎獨特,內部空間大,易操作控制,穩定性高,對環境的擾動小,可有 效用於水下資源探測、海上救助等領域,經濟和社會效益巨大。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半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的腹鰭驅動裝置結構分解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的尾鰭驅動裝置結構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的描述。如圖1 圖4所示,本發明包括有上殼體和下殼體構成的腔體,腔體後部設置有尾 鰭驅動裝置,尾鰭驅動裝置與腔體尾部(後部)的尾鰭9相連,用於驅動尾鰭,尾鰭與腔體 尾部採用密封軟管5連接,利於尾鰭擺動,並防止水進入腔體內,下殼體6底部外有腹鰭7, 下殼體內部有裝有驅動腹鰭的腹鰭驅動裝置,下殼體前下部裝有數字攝像頭10,上殼體4 上部有防水開關3、充電插頭2和通訊天線1 ;所說的尾鰭驅動裝置(見圖4所示),包括有 舵機19 (市售產品,如輝盛公司的生產的TowerPro MG995舵機)、舵機後軸25、U型架21、 舵盤M、舵機固定架18,舵機裝在舵機固定架內,舵機後部有舵機後軸,舵機後軸伸出舵機 固定架,舵機後軸伸出端和舵機主軸30上裝有舵盤24,U型架21與舵盤相聯,U型架經尾 鰭固定架22與尾鰭相聯,舵機固定架裝在腹鰭驅動裝置的曲軸支架尾部(後部)上;所說 的腹鰭驅動裝置(見圖3所示),包括有曲軸14、曲軸支架16、電機13、聯軸器15、曲軸瓦 蓋17、搖杆8、光槓20和蓋板23,曲軸置於曲軸支架內的曲軸支座27上,曲軸上有固定在曲 軸支架上的曲軸瓦蓋,曲軸經聯軸器與曲軸支架外側的(如圖3中左側),用於驅動曲軸的 電機相聯,電機同腔體內的電源裝置11相聯,曲軸支架上部有蓋板23,蓋板上部裝有與通 訊天線相聯的通訊控制裝置12,搖杆均勻裝在光槓上,光槓裝在曲軸支架的底部孔四內, 搖杆上部的U型頭沈裝在曲軸上均布的曲拐觀上,搖杆伸出曲軸支架底部的活動孔(開 口),與腹鰭相聯。為了保證使用效果,所說的腔體內的電源裝置11為可充電的電池組或蓄電池等, 電源裝置同充電插頭2相聯,電機13同防水開關3相聯,通訊控制裝置12與通訊天線1相 聯,通訊天線、防水開關和充電插頭均密封防水裝在上殼體的上部。為了維修和使用方便,所說的U型架21經螺釘連接固定在兩個舵盤M上,舵盤M 經螺釘固定在舵機後軸25上,舵機固定架經螺栓和螺母固定在尾鰭驅動裝置的曲軸支架 尾部。所說的尾鰭9由螺釘固定在尾鰭固定架22上(尾鰭固定架22由四個支撐體構成,如 圖4所示),尾鰭固定架由螺栓和螺母固定在U型架上;所說的搖杆有八個,曲軸14上裝有 均勻分布的與八個搖杆相對應的曲拐28 ;所說的電機13為大扭矩直流低速電機,通過聯軸4器將動力輸出給曲軸,蓋板23由螺栓裝在曲軸支架16上;所說的搖杆8末端穿過下殼體6 的下部的開口處,由防水膠粘貼固聯於腹鰭;所說的上殼體和下殼體由透明有機玻璃製成, 曲軸支架、曲軸瓦蓋、蓋板、U型架、舵盤、舵機後軸、舵機固定架和尾鰭固定架採用輕質鋁合 金材料製成;搖杆、光槓、曲軸採用45鋼製成;聯軸器採用青銅材料製成;腹鰭採用防水橡 膠膜製成;尾鰭採用硬質塑料製成,魚尾的密封軟管採用軟橡膠套管制成。舵機後軸固定在舵機固定架上,與舵機主軸30同一軸線。本發明在水中運動時,電機13轉動,帶動曲軸14圍繞其迴轉中心做圓周運動,回 轉中心固定在曲軸支架16底部的一組搖杆8在曲軸14運動的帶動下作周期往復擺動,固 定在搖杆8末端的腹鰭7在搖杆8的驅動下完成一定周期的波動。腹鰭7驅動機器刀魚前 進或後退。電機13正向轉動時,本發明作前進運動;電機13反向轉動時,本發明作後退運 動。本發明在水中運動時,舵機19的轉動,帶動尾鰭9左右轉動。在低速運動狀態下, 尾鰭9的功能主要用來控制機器刀魚的運動方向;在高速運動狀態下,舵機19驅動尾鰭9 左右擺動,與腹鰭7的波動相疊加,可以使機器刀魚獲得較高的運行速度。上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在本技術領域內,凡是基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 變化和改進的等效和替換手段所作出的在本質上相同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 圍。本發明具有以下突出的優點1.本發明在水下運動時,魚體保持僵持狀態,運動過程中不發生外形的改變,內部 空間較大且不受到擠壓,可為後續的二次開發提供必要的開發空間。2.本發明仿生刀魚的運動,採用了腹鰭驅動的運動方式,使其水下運動的穩定性 得到了提高。3.本發明的速度控制簡單,僅通過控制驅動電機的轉速就可以實現機器刀魚運 動速度的連續變換,另外,在需要高速運動時,控制方向的尾鰭也可以來作為前進的驅動裝 置,與腹鰭驅動相疊加,提供高速運動狀態下的複合驅動。4.本發明的腹鰭曲軸驅動結構簡單,經過簡單改裝,可以適用於各種小型水下推 進器,具有使用範圍廣、穩定性高、對環境的擾動小、可移植性好等優點,可用於水下資源探 索、海上救助等,在未來的海上軍事行動中也能發揮作用,經濟和社會效益巨大。權利要求
1.一種探測用仿生刀魚,包括由上殼體和下殼體構成的腔體,其特徵在於,腔體後部設 置有尾鰭驅動裝置,尾鰭驅動裝置與腔體尾部的尾鰭(9)相連,用於驅動尾鰭,尾鰭與腔體 尾部採用密封軟管( 連接,利於尾鰭擺動,並防止水進入腔體內,下殼體(6)底部外有腹 鰭(7),下殼體內部有裝有驅動腹鰭的腹鰭驅動裝置,下殼體前下部裝有數字攝像頭(10), 上殼體(4)上部有防水開關(3)、充電插頭( 和通訊天線(1);所說的尾鰭驅動裝置,包 括有舵機(19)、舵機後軸QO、U型架(21)、舵盤(M)、舵機固定架(18),舵機裝在舵機固 定架內,舵機後部有舵機後軸,舵機後軸伸出舵機固定架,舵機後軸伸出端和舵機主軸(30) 上裝有舵盤04),U型架與舵盤相聯,U型架經尾鰭固定架0 與尾鰭相聯,舵機固 定架裝在腹鰭驅動裝置的曲軸支架尾部上;所說的腹鰭驅動裝置,包括有曲軸(14)、曲軸 支架(16)、電機(13)、聯軸器(15)、曲軸瓦蓋(17)、搖杆(8)、光槓(20)和蓋板(2 ,曲軸 置於曲軸支架內的曲軸支座(XT)上,曲軸上有固定在曲軸支架上的曲軸瓦蓋,曲軸經聯軸 器與曲軸支架外側的,用於驅動曲軸的電機相聯,電機同腔體內的電源裝置(11)相聯,曲 軸支架上部有蓋板(23),蓋板上部裝有與通訊天線相聯的通訊控制裝置(12),搖杆均勻裝 在光槓上,光槓裝在曲軸支架的底部孔09)內,搖杆上部的U型頭06)裝在曲軸上均布的 曲拐08)上,搖杆伸出曲軸支架底部的活動孔,與腹鰭相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探測用仿生刀魚,其特徵在於,所說的電源裝置同充電插頭 (2)相聯,電機(1 同防水開關C3)相聯,通訊控制裝置(1 與通訊天線(1)相聯,通訊天 線、防水開關和充電插頭均密封防水裝在上殼體的上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探測用仿生刀魚,其特徵在於,所說的U型架經螺釘連 接固定在兩個舵盤04)上,舵盤04)經螺釘固定在舵機後軸0 上,舵機固定架經螺栓 和螺母固定在尾鰭驅動裝置的曲軸支架尾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探測用仿生刀魚,其特徵在於,所說的尾鰭(9)由螺釘固定在 尾鰭固定架02)上,尾鰭固定架螺栓和螺母固定在U型架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探測用仿生刀魚,其特徵在於,所說的搖杆有八個,曲軸(14) 上裝有均勻分布的與八個搖杆相對應的曲拐08)。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探測用仿生刀魚,其特徵在於,所說的電機(1 為大扭矩直 流低速電機,通過聯軸器將動力輸出給曲軸,蓋板由螺栓裝在曲軸支架(16)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探測用仿生刀魚,其特徵在於,所說的搖杆(8)末端穿過下殼 體(6)的下部的開口處,由防水膠粘貼固聯於腹鰭。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探測用仿生刀魚,其特徵在於,所說的上殼體和下殼體由透 明有機玻璃製成,曲軸支架、曲軸瓦蓋、蓋板、U型架、舵盤、舵機後軸、舵機固定架和尾鰭固 定架採用輕質鋁合金材料製成;搖杆、光槓、曲軸採用45鋼製成;聯軸器採用青銅材料制 成;腹鰭採用防水橡膠膜製成;尾鰭採用硬質塑料製成,魚尾的密封軟管採用軟橡膠套管 製成。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探測用仿生刀魚,其特徵在於,舵機後軸固定在舵機固定架 上,與舵機主軸(30)同一軸線。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探測用仿生刀魚,可有效解決內部空間較大,適合二次開發,環境擾動小的問題。本發明採取以下技術方案包括由上殼體和下殼體構成的腔體,腔體後部設置有尾鰭驅動裝置,尾鰭驅動裝置與腔體尾部的尾鰭相連,用於驅動尾鰭,尾鰭與腔體尾部採用密封軟管連接,利於尾鰭擺動,並防止水進入腔體內,下殼體底部外有腹鰭,下殼體內部有裝有驅動腹鰭的腹鰭驅動裝置,下殼體前下部裝有數字攝像頭,上殼體上部有防水開關、充電插頭和通訊天線。本發明結構新穎獨特,內部空間大,易操作控制,穩定性高,對環境的擾動小,可有效用於水下資源探測、海上救助等領域,經濟和社會效益巨大。
文檔編號B63C11/48GK102039994SQ20101052665
公開日2011年5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1日
發明者孟凱, 李輝, 李鑫, 畢建平, 王新莉, 耿向前, 邵鳳翔, 郭鵬, 馬建輝 申請人:河南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