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故事改編的懸案電影(可能永遠找不到答案)
2023-06-16 02:45:39 4
也許陽光有時太刺眼,我們才想偶爾棲身黑暗。
如果要給人類的犯罪行為寫本書,那它大概會和整個歷史一樣悠遠。
世界上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各種各樣的罪惡行徑,或大或小,或隱秘或張揚。
大眾媒體最喜歡報導什麼內容?也是犯罪,它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將一個觀念深植於每個人心中:犯罪就在我們身邊。
這在某種意義上確實是現實,至少我們對於犯罪電影的興趣有增無減,最好還是那些懸乎難解的謎案。
如果說喜歡看犯罪電影,就是因為它們能夠滿足我們的好奇心與獵奇癖好。
或者只是因為這一類的電影通常劇情曲折離奇,氣氛緊張陰鬱,有著其他類型難以提供的驚險刺激。
那就未免有些單純。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只是程度不同。
罪犯擁有把陰暗欲望轉化為行動的能力,而普通人則欠缺這種能力。
人們對於犯罪故事的天生熱衷,恐怕不僅僅是好奇心作祟,更深層次上,它也是我們釋放潛意識裡陰暗衝動的一種通道。
就如犯罪小說家沃爾特·莫斯利所言,「我們對犯罪故事著迷,無論真實還是虛構,因為我們需要它來清理現代社會中我們的靈魂。」
是的,沒人想成為屠刀下的羔羊,沉浸於犯罪故事之中,也多少能夠化解一些「成為受害者的焦慮」。
接下來的這些電影,無一不是取材真實案例。
它們還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時至如今,依然沒找到真相。
1.殺人回憶
살인의 추억(2003)
導演: 奉俊昊
主演: 宋康昊 / 金相慶 / 金雷河
距今三十年前的韓國京畿道華城郡,發現了一具無名女屍,生前曾被人強姦。
小鎮警官撲探員與漢城來的蘇探員試圖攜手破獲此案。
樸探員習慣用刑訊逼供的法子粗暴對待嫌疑人,而蘇探員則客觀理性,冷靜謹慎。
但因為辦案技術落後,和線索的匱乏,案情一時間沒了頭緒。
不過兇手可沒有耐心,更多的受害者依次出現。與此同時,一名弱智青年進入了兩名警員的視野……
韓國電影這些年的發展,的確已經達到了亞洲頂級水平,國產電影無法望其項背。
看電影雜誌所評——「最好看的100部韓國電影」裡,《殺人回憶》位居第一。
如果一部講述懸案的電影,只是單純重現案件的發生與收尾,那最多只能算比較真實。
但導演奉俊昊顯然很有野心。
他沒有拘泥於帶領觀眾探索撲朔迷離的真相,反而以小博大,在展現個體命運悲劇的同時,結合呈現動蕩不安的時局,這使本片掙脫了類型的框架,上升到新的高度。
影片開頭的調性甚至給你一種溫暖的錯覺,但隨著案情急轉直下,濃鬱陰沉的氣氛就開始佔領高地。
不僅那看似完美的犯罪情節能抓住每一個人的胃口,無處不在的黑色幽默也能緩解因懸念遞增逐漸積累的壓力。
不得不提主演宋康昊,這個中年男子長著一副掉進人堆裡就認不出來的臉,但其片中表演卻處處透出沉穩與內斂,對於情感的拿捏把握堪稱爐火純青。
或張揚或沉寂,再複雜的情緒也能在舉手投足間自然流露。仔細看影片結尾時他的表情,你便會明白我的意思。
2.十二宮
Zodiac(2007)
導演: 大衛·芬奇
主演: 傑克·吉倫哈爾 / 馬克·魯弗洛 / 安東尼·愛德華茲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美國舊金山出現了一名自稱「十二宮」的連環殺手。
他每次作案後都會給警局投遞一封信件,據說其中包含著他真實身份的密碼信息。
這當然是赤裸裸的挑釁,但警察明知如此也是無計可施。
這個奇怪的兇手引起了記者羅伯特和保羅的注意,他們試圖破解信件中的玄機,以期阻止犯罪,但事情的發展卻遠超乎他們的意料……
很多犯罪電影,為了展現兇手的殘忍與受害者的傷痛,都會濃墨重彩描繪殺人時的可怖場面。
但慣常使用憂鬱陰沉的基調在觀眾心中創造不穩定情緒的大衛·芬奇,卻以一種徹頭徹尾的冷靜氣質,包裝這部犯罪紀錄片般的電影。
看慣了好萊塢故事套路的觀眾,可能會對這部電影中平緩的節奏有些不滿。
從頭到尾找不到什麼興奮點,也沒有波瀾起伏的轉折撩撥他們的情緒。
但正是這種冷靜沉穩的敘事筆法,輔以大量客觀的中遠景鏡頭,用所謂的去敘事化,突出了現實案件中的那種壓抑。
回想歷史上那些陰魂不散的連環殺手,哪個不是給包裝成無所不能神通廣大的殺人魔,似乎能玩弄警察與無辜者於鼓掌間。
但這部電影,卻剝去了層層包裹兇手的光環,把他還原為一個真實的人,一個可能生活在你我身邊,普普通通的人。
這一點上,又側面引發了觀眾的聯想。
片中不僅充斥著導演慣用的黃綠反差色調,畫面質感的把握上堪稱出色。
雖然劇情時空跨度長達近三十年,但這種時代的變更並沒有使細節變得馬虎。
從大橋的遠景到一處紙片的特寫,處處都耐人尋味且經得起推敲。
3.來自地獄
From Hell(2001)
導演: 艾爾伯特·休斯 / 艾倫·休斯
主演: 約翰尼·德普 / 海瑟·格拉漢姆 / 伊安·霍姆
十九世紀的倫敦街頭,充斥著妓女與罪犯,他們成群結隊擁擠在骯髒的小巷裡,為了金錢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有幾名妓女卻在這攤渾水中結成了深厚的友誼,但一名連環殺人狂卻盯上了她們,她們一個個被開膛剖腹,殘忍殺害。
天生擁有奇異能力的探員艾柏林,負責調查此案,他被妓女瑪麗的善良品質吸引,兩人墜入愛河。
但好景不長,那名殺人狂再次現身,這次卻直接威脅到了艾柏林本人……
本片取材於大名鼎鼎的連環殺人狂開膛手傑克。這名連環殺手的祖師爺級人物,把郵寄信件給警方的傳統,傳承給了那些後來者。
他的形象,經過上百年的演繹,從一名令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屠夫,變成了富有黑暗魅力的消費元素。
與德普的另一部電影《斷頭谷》類似,本片也從頭至尾瀰漫出一種英式的黑暗美感。
倫敦貧民區那些曲折幽深的小巷,人群如黑色剪影般攢動,瀰漫著血腥氣味的殺人現場將一抹紅色塗進天空,讓整部影片都瀰漫出一股迷人的哥特氣質。
雖然故事基於現實線索打造,卻加入了一位有點特殊能力的主角。
但他的超自然手段卻與故事基調搭配融洽,與時隔百年而產生的不真實感相得益彰。
當鴉片酊的煙霧冉冉升起,你也會隨著德普那迷離的眼神,一同進入故事裡那不斷變換的時空中。
對於開膛手傑克的真實身份與動機的猜測,已經數不勝數。不知本片的結局是否符合你的想像。
4.那傢伙的聲音
그놈 목소리(2007)
導演: 樸鎮彪
主演: 薛景求 / 姜東元 / 金南珠
主播韓京培哪曾想到一個電話就能徹底改變自己的人生。
話筒中傳來的聲音告訴自己,兒子被綁架了,對方還要求一億韓元的贖金。但警方的調查對於狡猾的罪犯來說,根本起不了作用。
唯一還算有點用的證據,是綁匪打電話時被錄下的聲音。低沉,冷靜,毫無感情的聲音。
案情一直沒有進展,於是京培決定自己出面,他想偷偷見見綁匪……
縱觀近些年的韓國電影,你會得出兩個字:精細。
無論是畫面,表演,還是敘事上,都有著一種精細的美感,就像用細梳掃過一般,一條條情感線索變得通透而明晰。
但這種手法如果放到寫實題材上,特別是犯罪故事裡,其中的悲劇性就顯得更加凌厲刻骨。
我們總覺得如果日復一日,重複平淡的生活,似乎就能遠離危險,至少那些謀財害命的大事不會發生,但這想法總歸有些天真。
電影本身也利用了這種反差手法,將一家人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鉅細靡遺地展示出來,再一一擊碎。
這種常見的手段最能調動起觀眾的情緒。
片中從頭到尾,都在希望與絕望間徘徊。
每個人都寄希望於正義戰勝邪惡的美好願景,但導演卻不打算說一個好萊塢式的完整故事。
他反而一點一點給人物施壓,看他們一步一步走投無路,積累的情緒找不到宣洩的管道,想要爆發但又無處可去,最終轉化為一種深深的無力。
但也正因如此,這個故事會在你的大腦皮層裡永遠擁有一個位置。
如果你看膩了那種毫無節制渲染暴力場面的犯罪電影,也不想在懸疑推理上耗費太多的腦細胞。
那麼這部《那傢伙的聲音》,可能是你不錯的選擇。
而結尾的那段錄音,算了,我還是賣個關子,你自己去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