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中頻淬火感應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20:27:11 2
專利名稱:新型中頻淬火感應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感應器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新型中頻淬火感應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特大型軸承滾道淬火感應器,主要包括感應頭部分、導電板部分、冷卻水部分、聯結板部分,其中,感應頭部分與導電板部分是焊接整體件。對不同規格的軸承,使用不同的感應頭部分,由於感應頭部分與導電板部分是整體,在設備上無法單獨更換感應頭部分,只有更換感應器整機,由於製作和各種附件、冷卻管路的重複拆裝,嚴重影響生產效率; 並且由於感應器的材料(紫銅)高額費用,加大了感應器的使用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公開一種新型中頻淬火感應器,通過改進感應頭部分和導電板部分的連接方式,實現便捷地更換感應頭部分。本發明中頻淬火感應器的感應頭部分和導電板部分採用夾持卡緊剛性連接方式; 中頻淬火感應器由感應頭部分(1)、導電板部分(2)、冷卻水部分(3)、聯結板部分(4)和密封圈(8)組成;其中感應頭部分(1)的下部支腳為導向軸(5);下面的導電板部分(2)的上部為導向套(6);導向軸(5)插在導向套(6)內。所述導向軸(5)下部加工有密封槽(7)。所述密封槽(7)配套密封圈(8)。所述感應頭部分(1)的伸縮位置可調。所述導向套(6)具有軸向開口。所述導向套(6)軸向開口兩側板是導電板部分O)的一部分,裝有螺釘(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採用新型中頻淬火感應器,在原有的配套部件不變動下,只需單獨更換感應頭部分,感應頭部分伸縮位置可做適當調整,更換便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證產品質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圖1是中頻淬火感應器的基本結構圖,A處為感應頭部分與導電板部分配合連接處。圖2是中頻淬火感應器的感應頭部分與導電板部分配合連接剖示圖;圖3是中頻淬火感應器的感應頭部分與導電板部分配合俯視剖示圖;附標感應頭部分1、導電板部分2、冷卻水部分3、聯結板部分4、導向軸5、導向套6、密封槽7、密封圈8、螺釘9。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中頻淬火感應器主要由感應頭部分1、導電板部分2、冷卻水部分3、聯結板部分4和密封圈8組成。圖1中A處是感應頭部分1和導電板部分2的配合連接處。如圖2所示,感應頭部分1和導電板部分2在保證密封的條件下,採用夾持卡緊剛性連接方式。感應頭部分1的下部支腳為導向軸5,導向軸5下部加工有密封槽7,密封槽 7配套密封圈8 ;導電板部分2上部為導向套6,導向套6具有軸向開口。如圖3所示,導向套6的軸向開口兩側板是導電板部分2的一部分,兩側板裝有螺釘9 ;零件成品前,將開口側板和導向套6與導電板製作成整體導電板部分2。導向軸5插在導向套6內;通過擰緊螺釘9,兩側板和導向套6夾緊導向軸5,鬆開螺釘9時可適當調整感應頭部分1的伸縮高度。操作時,將導電板部分2上的螺釘9鬆開,輕微活動並取下原有感應頭部分1,在螺釘9鬆弛狀態下,將配套好密封圈8的感應頭部分1插入導電板部分2的導向套6中,根據生產要求,調整感應頭部分1適當高度,再鎖緊螺釘9,完成一次感應頭部分1的更換。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中頻淬火感應器,由感應頭部分(1)、導電板部分( 、冷卻水部分C3)和聯結板部分(4)組成;其特徵在於所述感應頭部分(1)和導電板部分( 採用夾持卡緊剛性連接方式;感應頭部分(1)的下部支腳為導向軸(5);下面的導電板部分( 的上部為導向套(6);導向軸(5)插在導向套(6)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新型中頻淬火感應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向軸( 下部加工有密封槽(7)。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新型中頻淬火感應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槽(7)配套密封圈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新型中頻淬火感應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感應頭部分(1)的伸縮位置可調。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新型中頻淬火感應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向套(6)具有軸向開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新型中頻淬火感應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軸向開口的兩側板是導電板部分O)的一部分。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新型中頻淬火感應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側板裝有螺釘(9)。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新型中頻淬火感應器,感應頭部分和導電板部分採用夾持卡緊剛性連接方式,解決了感應頭部分更換問題。本發明中頻淬火感應器由感應頭部分(1)、導電板部分(2)、冷卻水部分(3)、聯結板部分(4)和密封圈(8)組成;其中感應頭部分(1)的下部支腳為導向軸(5),導向軸(5)下部加工有密封槽(7),內配套密封圈(8),感應頭部分(1)的伸縮位置可調;下面的導電板部分(2)的上部為導向套(6),具有軸向開口;導向軸(5)插在導向套(6)內,通過調整螺釘(9)完成感應頭部分(1)的更換。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採用新型中頻淬火感應器,在原有的配套部件不變動下,只需單獨更換感應頭部分,更換便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證產品質量。
文檔編號C21D1/10GK102304608SQ201110103289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5日
發明者鄒本輝 申請人:大連聯合風電軸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