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鄉全部景點(帶你暢遊河南新鄉十大景區)
2023-06-08 16:10:13 4
1、萬仙山景區
萬仙山景區位於河南省輝縣市西北部太行山腹地,隸屬於新鄉南太行旅遊度假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內著名的休閒旅遊勝地、避暑基地、影視基地、寫生基地和拓展培訓基地。該景區位於輝縣市西北部太行山腹地沙窯鄉境內,總面積 64平方公裡,最高海拔 1672米,距新鄉市 70公裡。
景區由中華影視村——郭亮、清幽山鄉——南坪、人間仙境——羅姐寨三個分景區組成。這裡群峰競秀,層巒疊嶂,溝壑縱橫,飛瀑流泉,既有雄偉而蒼茫的石壁景觀,又有妙曼而秀雅的山鄉風韻。集雄、峻、奇、險為一體。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四季景色迷人,春天花團簇錦,嫩飾赤巖;夏天綠漫峰巒,山丹點綴;秋天雲高天藍,紅葉盡染;冬天雪填溝壑,冰掛高懸。夏季平均氣溫比山外低5度左右,是理想的避暑勝地,世外桃源。
2、八裡溝景區
八裡溝景區,位於新鄉市輝縣上八裡鎮深山區,河南省新鄉市西北50公裡處,太行山南麓,貴在天然。主要景區有桃花渡、山神廟、羊洲地、紅石河等,步移景異,各有所奇。其中八裡溝大瀑布落差180米,一掛飛瀑,凌虛而下,咆哮奔騰,山鳴谷應,飛珠濺玉,異彩紛呈,磅礴多姿,氣勢恢弘,被譽為「華北第一瀑」。紅石河源自山西,海拔1500米,故又稱「太行天河」,河床為紅石沙巖,光潔平瑩,碧水橫溢,紅綠相映,色彩斑斕,明麗如畫,淙淙悅耳,如夢似幻。此二處為景區精中之華,故景區形象口號為「天河奇瀑,太行之魂」。
3、太行九蓮山景區
九蓮山景區位於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上八裡鎮松樹坪村九蓮山景區屬太行山最美的一段——南太行,河南省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獼猴保護區。因有九峰相連,酷似蓮花而得名。 位於輝縣市上八裡鎮松樹坪村,距新鄉市55公裡,九蓮山景區總面積25平方公裡,由兩條峽谷和一條紅巖絕壁組成。現開發的有西蓮峽自然山水遊覽區和小西天民俗信仰遊覽區,尚有關後溝愛情浪漫遊覽區和紅巖絕壁豪放風情遊覽區未開放,保持著原生態,是「驢友」的好去處。九蓮山是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民俗信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研究於一體的旅遊目的地。
4、關山地質公園
關山國家地質公園(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輝縣市上八裡鎮境內,太行山南麓,因此處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楔狀關隘,號稱太行八徑之三。適夕陽當關,紫霞勁射,輝煌耀目,人稱紫霞關。此關始於春秋戰國之前,至於明代,歷史上此關一直為兵家必爭要塞,關山由此得名。
關山國家地質公園面積約34平方公裡,是一座以石柱林、紅石峽、一線天為代表,山崩地裂、飛瀑流泉、清溪幽潭、雲海飛渡為特色的地質地貌型國家地質公園,
5、龍泉苑
龍泉苑景區位於新鄉縣七裡營鎮龍泉村,佔地面積 2000畝,景區以水果採摘品嘗和名貴花卉欣賞為主,是集旅遊觀光、休閒娛樂、農業展覽為一體的旅遊休閒景區。
6、京華園
京華園景區位於新鄉市西南15公裡處,1993年元月建成開始營業,佔地300餘畝,90多個景觀和旅遊點。東臨107國道,西臨京廣鐵路,交通十分便利。
「京華園」旅遊區是一部簡明的、立體的、形象的、中華民族5000年優秀文化史的精品長卷,構思奇特,設景自然。疊山理水,宛自天成。亭臺樓榭,曲徑通幽,長廊相接石欄相連,水露迷濛,魚帆點點,松竹蒼翠,百花爭豔,生機盎然。50米高的天地宮,開中國宮殿建築之最:「歷代名君殿」,「名臣名將府」,「中華名人館」和「超凡世界」,十殿閻君審奸臣的「夢幻世界」,以及各民族的民俗風情。石雕,木刻,蠟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採用舞臺美術聲、光、電等藝術手法,造型精湛,文化品味高。撲朔迷離,樂而忘返。這是一座民族文化瑰麗精美的宮殿。
7、百泉景區
百泉景區,位於新鄉輝縣市西北約2公裡處的蘇門山下,面積3.2平方公裡。因湖底遍布泉眼,故名百泉,泉水自地穴迸出,累累如貫珠,又名珍珠泉。
據《荀子·儒效篇》中記載:百泉始於商前,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為防洩水,繞岸砌石,成一長方形泉湖。湖水面積三萬四千多平方米,經常流量四至五個,最深處達三米,水溫常年二十度左右,冬暖夏涼,湖水四季碧綠,清冽純淨;湖內魚來蟹往,荇藻交橫;湖畔亭臺樓閣星羅棋布,曲橋相接;湖周古柏參天,綠柳婆娑,山水樓臺交相輝映,千百年來,深得廣大人民的喜愛。它遠溯於三皇時期,盛名於殷商時代。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當中,勞動人民就已由衷地唱出了讚美百泉的詩句。著名學者朱有介在《關於園林概念的形式、發展、性質及對美學的特殊功能問題的思考》一文中也稱百泉風景區3000多年前已是「可供遊釣的準風景區」。歷經勞動人民的整修、改造,使百泉成為中原地區著名的古典園林,大大小小、各種類型的古建築達90多處,其建築風格既有南方的小巧玲瓏、清新秀麗,又有北方的雄偉壯觀,富麗堂皇,集南北方建築藝術為一身,加上美麗的自然山水,被人譽為「中州頤和園」、「北國小西湖」。
8、比幹廟
比幹墓為我國第一座墳丘式墓葬。比幹墓距今已3000餘年,《史記》載:武王入殷,比幹之墓。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魏孝文帝因墓建廟。歷代統治者多有祭祀、維修或封諡或擴建,尊崇忠烈,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孝宗皇帝擴建後奠定現在的布局,為廟墓合一的經典建築群。比幹是殷商王室重臣,,因直諫被剖心致死,成為歷代為官者之楷模,著名的愛國者,中國德禮文化的淵源人。民俗中被尊為文財神、文曲星和裘皮業祖師。比幹為林姓的太始祖。林、王、孫、辜、紀、 、柴血緣同宗,蕭、沈、尤、葉、鍾、林六蘭同堂。比幹廟坐北朝南,古建築規模齊備,歷史文化積澱豐厚,現佔地400餘畝。廟內碑刻林立、花木扶疏,蒼柏遮頂,為遊覽觀光提供了幽雅的環境。主體建築有比幹廟牌坊、比幹文化廣場、丹心牌坊、神道、長福廣場、照壁、山門、儀門、木枋、碑廊、拜殿、大殿、石坊、墓碑亭等,大殿後以陰陽牆相隔留存有巨大的「天葬墓」。古碑廊內保存有大量歷史文化珍品,真草隸篆等各類字體的歷代名人石刻千姿百態。墓前古亭殘碑上鑲刻著「殷比幹莫」四個字,據考證為孔子劍刻遺蹟,為孔子傳世唯一真跡。北魏孝文帝「皇帝吊殷比幹文」素與龍門二十品齊名,乾隆御碑為乾隆帝遺世唯一一通正楷碑,林氏姓源碑為研究林氏起源、分布、社會演變提供了重要實物。廟內的"沒心菜、天葬墓、孔子劍刻碑"為比幹廟留下了眾多美好動人的傳說,「開心柏」、「平冠柏」、「板柏」、「無心菜」其景物本身也構成了千古之謎。
9、回龍景區
回龍風景區位於輝縣市上八裡西北部25公裡處的太行深山處,海拔高度800米至1725米,遊覽面積26餘平方公裡。五大景區包攬紅色景觀、自然景觀以及人文景觀上百處。
提起回龍,就一定會想起那盪氣迴腸的回龍精神。2002年央視十大感動中國人物,全國人大代表張榮鎖被譽為「現代愚公」,他身先士卒,帶領黨員、民兵、村民修盤山公路,開掛壁隧道,創造了築路史上的一項奇蹟,盤山公路如巨龍騰飛,蜿蜒八公裡終達摩天崖;S型隧道或明或暗,曲折盤旋,扶搖直上直通清風關,它們不僅是到達山頂的必經之路,還成了一道振奮人心的紅色景觀。
10、衛輝跑馬嶺休閒生態園
衛輝市跑馬嶺休閒生態園位於獅豹頭鄉境內,總面積12000畝,是國家AA級風景區,具有優越的自然景觀與豐富的人文景觀。跑馬嶺休閒生態園東距107國道20公裡,京珠高速公路25公裡,翟陽省道從這裡穿境而過,交通便利。這裡山勢嵯峨,怪石林立,道路蜿蜒,是中原通往秦晉的咽喉是古往今來的戰略要地,據傳三國時曹操曾選址在這裡安營紮寨;趙匡胤千裡送京娘路過此處;元末朱元璋屯兵牧馬於跑馬嶺;宋代民族英雄嶽飛大戰金兵於黑龍潭;捻軍在此招募民軍聚眾起義。這裡也是革命老區,1943年就建立抗日民主政府;皮定鈞司令員曾率部駐守於此,當代「太行公僕」吳金印也在這裡帶領山區人民戰天鬥地,改造山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