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石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03:02:26 1
專利名稱:克隆石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作裝飾材料的克隆石板材,特別是涉及一種適用於永久性地面、牆面及家俱面板裝飾的諸如陶瓷及微晶玻璃的克隆石。
背景技術:
作為地面和牆面的裝飾材料,人們希望其具有天然石材的表面外觀,例如仿花崗石的圖案,以增加其高檔感。本設計人曾提出一種立體瓷質花崗石、大理石技術(WO97/36840,1997年10月9日公開),根據此技術所製得的仿石材料的表面形成有清晰分界的圖案,並且在經受表面加工時,其圖案基本上不變化。然而這種現有技術描述的仿石材料的圖案之間的交界線成垂直狀,使彩色的圖案交界過渡不如真石材一樣交混自然,所以仍然顯得不夠「天然」(natural);後本設計人又曾提出一種瓷質仿花崗石板材及其製造方法(WO99/28262,1999年6月10日公開),根據此技術的製品只有其表面的圖案,沒有製品在三維空間的圖案,所以產品不能很真實地反映天然花崗石由裡到外的圖案質感,尤其是邊部的中下部沒有圖案效果,如果在用於家具臺面和建築裝修的牆或柱的外露邊緣必需要對邊部進行磨邊拋光時,由於其中、下部沒有與表層為一體的顆粒圖案,所以在實用中較天然石材有不真實、不完全的重大缺陷;本設計人也曾提出一種瓷質粉料燒結的三維彩色圖案板材(申請號為01127837.4,公開號為CN1339363A),根據此技術的製品,其各色區是基本一致的相互交混的,不能在同一製作中進行隨意控制其色區交混狀態,有著工藝方法上的局限性;現有技術中之自由布料產品,從製品表層到內部的三維空間圖案比較亂,不能形成如同克隆天然石材一樣的從製品表面到製品下部都有穩定的同一色區的完全均勻一致的彩色圖案區域。總之,現有技術都不能表現出天然石材那種由不同色或同一色的密度完全不同的彩色粉料或顆粒組成的圖案。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仿石材料在結構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仿石材料存在的問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展完成,而一般產品又沒有適切的結構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此顯然是相關業者急欲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能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仿石材料,便成了當前業界極需改進的目標。
有鑑於上述現有的仿石材料存在的缺陷,本設計人基於從事此類產品設計製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並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克隆石,能夠改進一般現有的仿石材料,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並經反覆試作樣品及改進後,終於創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實用新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的仿石材料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克隆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各色區交界如同火山爆發熔巖流動交匯形成的狀態,更逼真地在陶瓷及微晶玻璃領域材料類克隆出天然石材圖案,從而更加適於實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採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克隆石,由瓷質材料或微晶玻璃材料構成,具有層狀結構,包括上層和下層,其上層中與製品表層圖案平面相垂直的最少一個剖面結構中,有2-10個不同色的2-200塊的色塊區;其不同色塊區間的最少一條相交線,與製品的表層圖案平面的有一個夾角的銳角為30°,並且其角度偏差不超過±15°;其最少有二種不同色的色塊中各有一塊厚度達製品上層厚度的33%到100%,而且這二種色的各自的面積達到製品總面積的10%以上;而且其最少有一個色塊與其它色塊相交的兩條相交線,其靠近製品上層圖案表層33%厚度的這兩條色塊相交線,其向表層或向下的延長線所形成的夾角,達到90°-160°;而且其製品上層中最少有二種不同色塊在圖案表面,達到50mm-3000mm的長度;其下層為普通單色或無圖案混合色的瓷質材質層。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採用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克隆石,其中所述的上層中最少有2種不同色的色塊中各有一塊厚度達製品上層厚度的50%到100%。
前述的克隆石,其中所述的上層中最少有2種不同色的色塊中各有一塊厚度達製品上層厚度的80%到100%。
前述的克隆石,其中所述的上層中最少有二個色塊的一條相交線的左右兩邊的1mm-30mm的交界區域中,有這2個色區的粉料的1-50%的粉料是互相混合的。
前述的克隆石,其中所述的上層的2-10種不同色彩或同一色彩但具不同色澤深淺度或不同混合色組成的色類圖案區中,其表層或表層到製品上層的底部的厚度的90%-100%的三維空間,還有1-5種直徑在3mm-60mm的彩色粉料組成的塊團狀圖案。
前述的克隆石,在其中所述的圖案色區之內,有1種或1-5種顏色、由5-1000個面積在1cm2-20cm2、具有微粉料特徵的呈內凹月牙形狀的、多邊形的圖案,該內凹月牙狀最突出的二個端點連成的直線與其內凹部最凹點的距離為1.5mm-30mm。
前述的克隆石,其中所述的表面上,設有由深度為0.1mm-10mm凹凸防滑圖案與之配合組成有立體感的圖案結構,其凸出的表平面圖案部分為拋光的表平面和/或不拋光的表平面。
前述的克隆石,其中所述的克隆石的整體幾何形狀為平面板形、圓柱形、弧面板形、局部圓柱形、球形、半球形、錐圓狀半球形或由平面與半錐圓狀或半圓狀組合而成型的任一形狀。
前述的克隆石,其中所述的圖案區域中,具有玻璃相成份大於70%的無色透明、半透明、或者黑、綠、白、紫、啡、藍、紅、黃類色彩的透明或不透明或高折光率的有閃爍性能的矽酸鹽成份的塊狀圖案或0.5mm-20mm的寬度的線條狀圖案。
前述的克隆石,其中所述的表面的圖案區域中含有滲花色圖案。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藉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克隆石至少具有下列優點綜上所述,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製得的克隆石瓷質材料或微晶玻璃材料的三維彩色圖案裝飾板材具有更接近天然石材的效果。比較先有一切瓷質磚及微晶玻璃都更能表現天然石材的剖面斜面狀態和製品表面更好的如同巖漿流動交匯的自然交混的圖案特徵,比天然石材又有吸水率低、大面積使用色差小、光潔度高、尺寸規範、無諸如氡氣等的放射性元素等優點及實用價值。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特殊結構的克隆石,是一種各色區交界如同火山爆發熔巖流動交匯形成的狀態,更逼真地在陶瓷及微晶玻璃領域材料類克隆出天然石材圖案的一種克隆石。其具有上述諸多的優點及實用價值,並在同類產品中未見有類似的結構設計公開發表或使用而確屬創新,其不論在產品結構或功能上皆有較大的改進,在技術上有較大的進步,並產生了好用及實用的效果,且較現有的仿石材料具有增進的多項功效,從而更加適於實用,而具有產業的廣泛利用價值,誠為一新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並且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克隆石的300×300mm製品的平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克隆石的製品的上層與圖案表平面相垂直的剖面的局部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克隆石的製品的不同色彩的色區的交界線的表平面圖案局部放大部分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克隆石的製品的與圖案製品表平面相垂直的剖面的局部放大部分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克隆石的實施例一的鋼材質的主體圖案格柵模具的平面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克隆石的實施例一的製品第一塊鋼材質的有圖案空孔的圖案格柵模板和主體圖案格柵模具安裝重合位置的與圖案平面相垂直的剖面的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克隆石的實施例一的製品在製作時的與圖案平面相垂直方向的剖面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克隆石的實施例一的製品的工藝及粉料狀態示意圖。
1桔紅色區 2白色色區3灰黑色色區 4交界區域5圖案格柵模具 6圖案格柵模板7平臺託板 8容器21桔紅色料的模口通過區22白色料的模口通過區23黑灰色料通過區 31桔紅色粉料32白色粉料33灰黑色粉料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克隆石其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特徵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後。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種克隆石的300×300mm製品的平面示意圖。大黑點部分的圖案區表示為瓷質材料的桔紅色區1,小黑點部分的圖案區表示為瓷質材料的白色色區2,斜線部分的圖案區表示為瓷質材料的灰黑色色區3。從圖可見,白色、桔紅色、灰黑色三個圖案區都有一塊以上圖案的長度超過了50mm。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種克隆石的製品的上層與圖案表平面相垂直的剖面的局部示意圖。在上層中,大黑點部分的圖案區表示為瓷質材料的桔紅色區1,小黑點部分的圖案區表示為瓷質材料的白色色區2,從剖面圖可以看到小黑點部分表示的白色色區2的瓷質材料成30°並且偏差不超過±15°地壓在大黑點部分的桔紅色區1的瓷質材料上部;標號9表示在靠近製品表面33%厚度的二色區相交線的向下延長線相交形成的夾角;從圖可見大黑點表示的桔紅色和小黑點表示的白色區相交的一條相交線,與製品的表層圖案平面的的一個夾角的銳角為30°,角度值偏差不超過±15°;大黑點表示的桔紅色和小黑點表示的白色的二個色塊的厚度達製品厚度的90%-100%;從圖還可見,小黑點表示的白色塊區與大黑點表示的桔紅色塊區之間的靠製品表層33%的交界線的延長線向下相交形成的夾角達到90°以上到160°以內。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種克隆石的製品的不同色彩的色區的交界線的表平面圖案局部放大部分示意圖。大黑點部分的圖案區表示為瓷質材料的桔紅色區1,小黑點部分的圖案區表示為瓷質材料的白色色區2,二條虛線之間的部分表示了1mm-30mm的桔紅色粉料自然交混在白色粉料的交界區域4,白色粉料自然交混在桔紅色粉料之中,交混比例達10∶50到30∶50。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種克隆石的製品的與圖案製品表平面相垂直的剖面的局部放大部分示意圖。其中,下層20為普通單色或無圖案混合色的瓷質材質層。從圖可見不同色彩的色區的交界線,其上層包括,大黑點部分的圖案區表示的瓷質材料的桔紅色區1,小黑點部分的圖案區表示的瓷質材料的白色色區2,二條虛線之間的部分表示的二種色的粉料自然交混的過渡區4,其交混比例達10∶50到30∶50。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克隆石的實施例一的鋼材質的主體圖案格柵模具的平面示意圖。其中,大黑點部分表示桔紅色料的模口通過區21,小黑點部分表示白色料的模口通過區22,斜線部分表示黑灰色料通過區23,粗黑線部分表示鋼質模口平面俯視位置25。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克隆石的實施例一的製品第一塊鋼材質的有圖案空孔的圖案格柵模板和主體圖案格柵模具安裝重合位置的與圖案平面相垂直的剖面的示意圖。其中,大黑點部分表示桔紅色料31通過鋼材質有圖案空孔的圖案格柵模板6進入主體圖案格柵模具5的位置區,主體圖案格柵模具的厚度為25mm,其它區域為被有圖案空孔的圖案格柵模板6封蓋的區域。從圖中可見,有圖案空孔的圖案格柵模板6伸出了並超過了對應的主體圖案格柵模具5進料位置約25mm,使相應的有圖案空孔的圖案格柵模板6鏤空區比對應主體圖案格柵模具5進料位置區縮小了約25mm,從而使得桔紅色料31的粉料流動後成約30°斜坡堆集。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克隆石的實施例一的製品在製作時的與圖案平面相垂直方向的剖面示意圖。此時,已把如圖6所示的鋼材質的有圖案空孔的圖案格柵模板6移開,而在已上布好桔紅色料31的主體圖案格柵模具上,再布上白色料32時,要把一個裝有白色料32的容器8置於主體圖案格柵模具的側上方,使其向主體圖案格柵模具水平推動(見圖示的→箭頭10所指方向)或使裝有白色料32的容器8向主體圖案格柵模具水平推動(見圖示的←箭頭11所指方向),使其中的白色料32落入呈30°堆集的大黑點表示的桔紅色料31的上面和白色料32應入的主體圖案格柵模具空位區域中,形成如圖8所示的為已完成水平推進進料後的剖面狀態,網格狀部分表示推粉料用的粉料車架上的鋼材質平臺託板7。
在本實用新型克隆石的的另一實施例中,色塊區是2-10個不同色的2-200塊的色塊區,其不同色塊區間的最少一條相交線,與製品的表層圖案平面的有一個夾角的銳角為30°,並且其角度偏差不超過±15°;其最少有二種不同色的色塊中各有一塊厚度達製品上層厚度的33%到100%,而且這二種色的各自的面積達到製品總面積的10%以上;而且其最少有一個色塊與其它色塊相交的兩條相交線,其靠近製品上層圖案表層33%厚度的這兩條色塊相交線,其向表層或向下的延長線所形成的夾角,達到90°-160°;而且其製品上層中最少有二種不同色塊在圖案表面,達到50mm-3000mm的長度。
在本實用新型克隆石的的另一實施例中,其中的上層中最少有2種不同色的色塊中各有一塊厚度達製品上層厚度的50%到100%。
在本實用新型克隆石的的另一實施例中,其中的上層中最少有2種不同色的色塊中各有一塊厚度達製品上層厚度的80%到100%。
在本實用新型克隆石的的另一實施例中,其中的上層中最少有二個色塊的一條相交線的左右兩邊的1mm-30mm的交界區域中,有這2個色區的粉料的1-50%的粉料是互相混合的。
在本實用新型克隆石的的另一實施例中,其中的上層的2-10種不同色彩或同一色彩但具不同色澤深淺度或不同混合色組成的色類圖案區中,其表層或表層到製品上層的底部的厚度的90%-100%的三維空間,還有1-5種直徑在3mm-60mm的彩色粉料組成的塊團狀圖案。
在本實用新型克隆石的的另一實施例中,在其中的圖案色區之內,有1種或1-5種顏色、由5-1000個面積在1cm2-20cm2、具有微粉料特徵的呈內凹月牙形狀的、多邊形的圖案,該內凹月牙狀最突出的二個端點連成的直線與其內凹部最凹點的距離為1.5mm-30mm。
在本實用新型克隆石的的另一實施例中,其中的表面上,設有由深度為0.1mm-10mm凹凸防滑圖案與之配合組成有立體感的圖案結構,其凸出的表平面圖案部分為拋光的表平面和/或不拋光的表平面。
在本實用新型克隆石的的另一實施例中,其中的克隆石的整體幾何形狀為平面板形、圓柱形、弧面板形、局部圓柱形、球形、半球形、錐圓狀半球形或由平面與半錐圓狀或半圓狀組合而成型的任一形狀。
在本實用新型克隆石的的另一實施例中,其中的圖案區域中,具有玻璃相成份大於70%的無色透明、半透明、或者黑、綠、白、紫、啡、藍、紅、黃類色彩的透明或不透明或高折光率的有閃爍性能的矽酸鹽成份的塊狀圖案或0.5mm-20mm的寬度的線條狀圖案。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克隆石的實施例一的製品的工藝及粉料狀態示意圖。其具體而言,是在製作中已布好大黑點部分表示的桔紅色料31後,取開蓋板模板,再布小黑點表示的白色料32,此時主體圖案格柵模具的與圖案平面呈垂直方向的工藝及粉料狀態的剖面的示意圖。從圖中可見,主體圖案格柵模具5及下部的網格狀部分7表示常規陶瓷生產用的推粉用粉料車架上的鋼材質平臺託板,其之上的大黑點表示的桔紅色粉料31成30°斜坡並且角度偏差不超過±15°堆放後,被小黑點部分表示的白色料32壓在斜面上,而且由於主體圖案格柵模具5的位置限制,使大黑點部分的桔紅色料31不會越過主體圖案格柵模具的對應位置,足以使總體圖案保持在穩定的控制之中。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瓷質產品製作過程如下1、把瓷質磚的桔紅色粉料31、白色粉料32、灰黑色粉料33的直徑在0.25mm-0.8mm的佔總量50%-90%的經噴霧塔工藝製作出的小粒團粉料原料,分別裝入三個容器之中;(2)、再把一套按產品規定圖案的形狀有三個色區的模口的主體圖案格柵模具(如圖5)放在容器之下和陶瓷粉料車中之推料用鋼材質平臺託板上;(3)、把第一塊如圖5、6所示,只留有桔紅色料31的圖案區空隙空孔的圖案空孔模板,安裝在主體圖案格柵模具上面,在安裝前,使蓋板模板對應桔紅色粉料31的圖案區料通過之空洞比預定的主體圖案格柵模具中之桔紅色圖案空隙空洞的四周約小25mm,使桔紅色粉料31進入圖5、6所示之主體圖案格柵模具的對應區域之中。並且如圖6所示,桔紅色粉料31呈30°左右斜坡堆集,而且30°的偏差不會超過±15°;(4)、再把一塊只留有灰黑色粉料33空隙空孔的圖案空孔模板放於如圖6、5所示之主體圖案格柵模具上,然後通過這種封蓋了1、2色區的有圖案空孔的圖案空孔模板,布入灰黑色粉料於規定對應的主體圖案格柵模具的色彩圖案區位置。
(5)、最後一次布料工藝是不需要有圖案空孔的圖案空孔模板,只把白色粉料2,用一個容器在水平方向推動落入已布好了桔紅色料1和灰黑色料3的主體圖案格柵模具之中。此時,由於桔紅色和灰黑色的粉料都在主體圖案格柵模具的格柵範圍之內,所以上部的容器中的白色粉料從水平方向推入是推不亂各自的規定圖案區域的,只能是把白色粉料32推入落下到白色料對應所屬的規定圖案位置區之內;又由於桔紅色31粉料在第(3)個步驟的布料中已呈約30°斜坡堆集狀,所以在白色料32從上部的容器在水平方向推入落下時,如圖7、8所示,會在30°的斜坡堆上形成一些二色粉料互混的情況,這十分有利於形成製品二色區良好的如同天然火山生成的溶巖狀流動交匯的交界過渡,有利於克隆不同的天然石材的各色過渡效果。如天然石中金鑽的過渡如刀切一般,可採用本實用新型人的立體瓷質花崗石、大理石技術(WO97/36840,1997年10月9日公開)專利中的工藝,正好的主體圖案格柵模具中完全各自裝滿不同色料,形成垂直的如刀切一般的二色分界線,而天然石中的金彩麻,其二色邊沿過渡十分豐富,互混十分明顯,產品顯得粗獷,這就得採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工藝,形成30°左右的斜坡堆集,正如說明書前部所描述,對互相混合部分如要求混合量大或少,則可以把主體格柵和上面進料蓋板之間的圖案差別加大或減少,即把有對應鏤空孔洞區的進料蓋板蓋上主體格柵各圖案區的範圍加大或減少,越加大,並在加二、三色區料後加振動越大,互相交混就越多。
而用高速機械動作在平面上前、後、左、右的方向1-20mm以內運動鋼材質之模具4,運動速度為粉料自由下落速度的0.5-10倍,形成不同色區域的粉料在交界處的自然交混,在30°左右的斜坡交混互相形成的流動過渡自然。
(6)、使粉料按圖案要求,在主體圖案格柵模具之中,經過陶瓷壓機的推料架的運動,進入壓機衝壓成型模具的上部,通過陶瓷壓機正常的落模工藝,落入壓機的衝壓模框內;(7)、使具有本實用新型特徵的粉料圖案,在衝壓模中衝壓成型,經烘乾,在攝氏1100-1300度左右的高溫下,用常規的陶瓷輥道窯燒成製品。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形成上述紅、黃、白、藍、黑、綠、橙、紫等不同色的矽酸鹽瓷質磚體色塊,可以例如通過採用或加入Fe2O3、Na2O、V2O5、CoO、MnO2、Cr2O3、CuO等來實現。
在製作實施中,利用本實用新型在使用的材料中還可以把瓷質材料原料改為加入微晶玻璃材料原料來製作出有本實用新型圖案特徵效果的微晶玻璃板材。在工藝上是,首先製備一種含有後述成份並按與工藝相匹配成份範圍(重量百分比)混合均勻的混合材料,(所含成份有SiO2、AL2O3、KNaO、CaO、MgO、BaO、Ba2O3、ZnO以及適量的澄清劑和各種彩色圖案所需的著色劑);第二步,將混合材料投入到1400℃-1560℃溫度中熔製成玻璃液;第三步,使玻璃液冷卻變為玻璃渣粒料的微晶玻璃熔塊粒並使其烘乾或自然乾燥;第四步將微晶玻璃熔塊粒按預定需要配成製品各色區所需的混合料;第五步,在微晶玻璃所專用之託板上,先上一層微晶玻璃脫模層,再利用本實用新型差異模具及工藝方法將微晶玻璃熔塊粒配置料按圖案要求均勻分布在已有脫模層的託板上且厚度為10-30mm,再噴上適量的固定劑;第六步,然後送入輥道窯內燒成,燒成過程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升溫階段,從0℃-870℃顆粒粘結,空隙逐漸消除,至980℃從界面開始析晶,使顆粒完全融為整體並充分析晶,第二階段從1000℃-1250℃析晶完成,形成晶核、晶相分布均勻的材料,第三階段開始逐步降溫冷卻至室溫,整個燒成周期為2-5小時,燒成後冷卻成半成品,經從託板上分離脫模、切邊、拋光後即成為有本實用新型圖案特徵的微晶玻璃克隆石成品。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特點其一,製品總體圖案有控制而且穩定不亂。第一次色料是和製品表層呈30°左右角的斜面,而第二次布上去另一種色料後,就會出現在30°斜面的粉料上的疊合、流動,如同不同色的巖漿的流動,形成二色的斜面邊界互混,從而產生完全不同於通過篩動、振動而使在圖案模具格柵的分離下垂直下落的二色垂直相交互混的先有技術。
其二,各色區的互混過渡色彩可以有控制互混,比現有技術的立體瓷質花崗石、大理石以及瓷質粉料燒結的三維彩色圖案板材更加進步。其可以使產品過渡更豐富,在色區交界互混上通過約30°的斜面互混形成更好的不同色區的過渡,尤其通過切磨、拋光,其表面和剖面都比現有技術及公知技術更有色彩自然互混的仿流動巖漿交匯的天然石斷面的表現力,從而更可有控制地表現不同圖案交界線特點的天然大理石、花崗石的不同色區邊沿過渡狀態,也就是克隆如不同色的熔巖漿流動交匯形成的天然石材的圖案效果。
其三,而且可以有控制地製作出仿大理石、花崗石的通體或半通體圖案。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克隆石,由瓷質材料或微晶玻璃材料構成,具有層狀結構,包括上層和下層,其特徵在於其上層中與製品表層圖案平面相垂直的最少一個剖面結構中,有2-10個不同色的2-200塊的色塊區;其不同色塊區間的最少一條相交線,與製品的表層圖案平面的有一個夾角的銳角為30°,並且其角度偏差不超過±15°;其最少有二種不同色的色塊中各有一塊厚度達製品上層厚度的33%到100%,而且這二種色的各自的面積達到製品總面積的10%以上;而且其最少有一個色塊與其它色塊相交的兩條相交線,其靠近製品上層圖案表層33%厚度的這兩條色塊相交線,其向表層或向下的延長線所形成的夾角,達到90°-160°;而且其製品上層中最少有二種不同色塊在圖案表面,達到50mm-3000mm的長度;其下層為普通單色或無圖案混合色的瓷質材質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克隆石,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的上層中最少有2種不同色的色塊中各有一塊厚度達製品上層厚度的50%到10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克隆石,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的上層中最少有2種不同色的色塊中各有一塊厚度達製品上層厚度的80%到10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克隆石,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的上層中最少有二個色塊的一條相交線的左右兩邊的1mm-30mm的交界區域中,有這2個色區的粉料的1-50%的粉料是互相混合的。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克隆石,其特徵在於在其中所述的上層的2-10種不同色彩或同一色彩但具不同色澤深淺度或不同混合色組成的色類圖案區中,其表層或表層到製品上層的底部的厚度的90%-100%的三維空間,還有1-5種直徑在3mm-60mm的彩色粉料組成的塊團狀圖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克隆石,其特徵在於在圖案色區之內,有1種或1-5種顏色、由5-1000個面積在1cm2-20cm2、具有微粉料特徵的呈內凹月牙形狀的、多邊形的圖案,該內凹月牙狀最突出的二個端點連成的直線與其內凹部最凹點的距離為1.5mm-30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克隆石,其特徵在於其所述的表面上,設有由深度為0.1mm-10mm凹凸防滑圖案與之配合組成有立體感的圖案結構,其凸出的表平面圖案部分為拋光的表平面和/或不拋光的表平面。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克隆石,其特徵在於其所述的克隆石的整體幾何形狀為平面板形、圓柱形、弧面板形、局部圓柱形、球形、半球形、錐圓狀半球形或由平面與半錐圓狀或半圓狀組合而成型的任一形狀。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克隆石,其特徵在於所述製品的圖案區域中,具有玻璃相成份大於70%的無色透明、半透明、或者黑、綠、白、紫、啡、藍、紅、黃類色彩的透明或不透明或高折光率的有閃爍性能的矽酸鹽成份的塊狀圖案或0.5mm-20mm的寬度的線條狀圖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關於一種克隆石裝飾板材,具有層狀結構,其上層與製品表面相垂直的剖面結構中具有2-10個不同色的2-200塊的色塊區,其不同色塊區間的最少一條相交線,與製品的表層圖案平面的有一個夾角的銳角為30°,並且其角度偏差不超過±15°;其最少有二種不同色的色塊中各有一塊厚度達製品上層厚度的33%到100%,而且這二種色的各自的面積達到製品總面積的10%以上;而且其最少有一個色塊與其它色塊相交的兩條相交線,其靠近製品上層圖案表層33%厚度的這兩條色塊相交線,其向表層或向下的延長線所形成的夾角,達到90°-160°;而且其製品上層中最少有二種不同色塊在圖案表面,達到50mm-3000mm的長度。其下層為普通單色或無圖案混合色的的瓷質材質層。
文檔編號B44F9/04GK2920700SQ20052013034
公開日2007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27日
發明者楊德寧 申請人:楊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