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氧離子遠紅外保健織物及其製備方法
2023-06-08 22:25:51 1
專利名稱:負氧離子遠紅外保健織物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多種保健功能的織物,特別是涉及一種負氧離子遠紅外保健織物,本發明還涉及這種保健織物的製備方法。
負氧離子廣泛存在於大自然中,在含量高的地方如森林、海邊、瀑布區等,它使人感到身心愉快,而人長時間身處負氧離子含量低的場所特別是有空調的封閉型辦公室、住宅會誘發以空調病為代表的各種疾病。在醫學上,負氧離子進入血液後細胞活性會得到加強,Na、K等電解質及廢物的傳輸、交換的頻率也會加快,使體內的離子保持平衡,從而提高人體的自愈力和免疫力,同時活化副交感神經,使人心神安寧、血壓下降、心情得到放鬆。每天吸入適量的負氧離子對健康大有裨益。
紅外線是介於可見光和微波之間的一種電磁波,波長在0.76~1000微米之間。其中波長在4~15微米波段的遠紅外線對人體最為有益。人體吸收這一波段的遠紅外線後能在皮下3~5釐米深處產生溫熱效應,使細胞組織中的水分子被活化,處於高能狀態,有助於生物酶的合成,因此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和再生能力,擴張毛細血管,改善微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和血液流動。
在現有技術中,已有不少國外文獻對負氧離子遠紅外纖維進行了深入的論述和探討。具備這功能的纖維和織物也已進入市場,其中日本敷島紡織的「HOLIC」纖維、大和紡織的「IOLINA」纖維、日清紡的「IONAGE」纖維比較具有代表性。這些纖維都採用共混紡絲的技術,只限用於滌綸、丙綸等合成纖維,與天然纖維混紡則會降低功效,更不能用於天然纖維織物上,因此其產品的使用性能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本發明採用以含氧化矽、氧化鋁為主的天然矽酸鹽礦物為基本原料,經過篩選、提純後研磨至平均粒徑在30~100納米之間的超細微粒,再輔以相同粒徑的普通遠紅外微粒,例如TiO2、ZnO、Fe2O3、ZrO2、MnO等成分及其混合物使它們之間互相激勵,達到最佳相乘效果。之後,將這種無機微粒混合物,通過軋染、塗層工藝使之牢固地附著在織物上或紗線間,使織物具有負氧離子遠紅外的保健功能,而且不失織物原有的風格,可使人們在穿戴、睡眠中通過透皮吸收,得到保健理療。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負氧離子遠紅外多功能型保健織物。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這種負氧離子遠紅外多功能型保健織物的製備方法。
本發明的這些和其它目的將通過下列描述來進一步闡述和說明。
本發明所說的負氧離子遠紅外保健織物織物,其特徵在於在織物的至少一面上或織物的纖維、紗線間包含細度為30~100納米的複合無機微粒混合物,複合無機微粒混合物對織物重量比在0.5~5.0%(o.w.f)之間,所說的複合無機微粒混合物中電氣石和遠紅外粉的重量比為50∶1~1∶50。
本發明所使用的這種納米級微粒極其細小,比表面積非常大,所以只要添加極少的量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且由於添加量非常少,對織物原來的手感、舒適性都幾乎沒有任何影響。這種微粒甚至可以深入纖維組織內部,從而提高了耐洗性。
在本發明中使用的複合無機微粒混合物中包含有天然矽酸鹽礦物成分,即電氣石,英文名tourmaline。它是自身永久具有電磁場的天然礦物,其晶體之間存在著極其微弱的電流,電流雖然很弱,但電壓卻可達100萬電子伏特,從而使空氣發生電離,放出的電子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水結合產生負氧離子。因此,其在織物中負氧離子的生成是永久性的。
在本發明的保健織物中配合混入的遠紅外粉在電氣石的作用下會受到激勵,從而能夠高效地發射出遠紅外線,使佔人體體重60%的水分活性化,更有利於人體對負氧離子的吸收。
負氧離子有很強的氧化還原作用,能破壞細菌的細胞膜或細胞原生質活性酶的活性,從而達到抗菌殺菌的目的。它又能與臭氣如氨氣、異吉草酸反應使之分解,達到消臭的目的。
本發明所說的負氧離子遠紅外保健織物的製備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驟(1)配製整理液,所說的整理液基於該整理液的重量計包括(a)1.0%~5.0%細度為30~100納米的複合無機微粒混合物,該複合無機微粒混合物中電氣石微粒與遠紅外粉的重量比50∶1~1∶50;(b)0.5%~5.0%乳化劑;和(c)1.0%~15.0%黏合劑;
(2)使用該整理液對織物進行浸軋、塗層或噴塗處理,使織物的至少一面上或織物的纖維、紗線間包含該複合無機微粒混合物,其對織物的重量百分比為0.5~5.0%。
優選地,該複合無機微粒混合物中電氣石微粒的含量應高一些,如不低於混合物總重量的50%。在整理液中,這種複合無機微粒混合物的含量不低於1.0%,一般應在1.0%~5.0%之間,也可以更高一些。低於1.0%則效果不理想,高於5.0%則會使織物的手感變硬,柔軟度、舒適性變差。
在整理液的製備過程中,乳化劑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適合本發明的乳化劑可以是非離子型,也可以是陰離子型或陽離子型,選擇哪一種與複合無機微粒混合物的配比有關,優選地採用非離子型的乳化劑。合適的乳化劑可以是脂肪酸多元醇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乙醇醯胺、聚醚、聚乙氧基烷基醚類、烷基磺酸鹽、脂肪醇硫酸酯鹽、琥珀酸酯磺酸鹽、脂肪胺季銨鹽,也可以是纖維素硫酸酯鈉鹽、酚醛樹脂磺酸鹽等,或者採用它們的組合物。乳化劑的添加量應視乳化劑的種類而定,一般為整理液重量的0.5~5.0%。
更具體地說,本發明的整理液可以按如下方法配製在攪拌機內加入乳化劑與水,低速充分攪拌至均勻的溶液,然後加入適量的上述複合無機微粒混合物,高速攪拌均勻,待用。使用前加入佔整理液重量大約1.0%~15.0%的黏合劑,例如可以是丙烯酸酯聚合物自交聯型黏合劑,其確切濃度視需要而定。
還可以根據需要在整理液中加入如柔軟劑、阻燃劑、抗靜電劑、殺菌劑等其它常規助劑。
更具體地說,本發明可以按下列方式用整理液處理織物使用如上所述的整理液,以塗層方法或浸軋方法或噴塗方法對織物進行處理。較好的是採用浸軋方法,即織物經煮煉、絲光、漂白、染色或印花後浸軋整理液,一浸一軋或二浸二軋,軋液率為70%~80%,然後在100~180℃下熱處理2~3分鐘,使之完全乾燥。浸軋整理液可以在染色或印花前進行,也可以在之後進行,或者同浴進行,織物可以是天然纖維,合成纖維的單獨或混紡織物,可以是機織物或針織物或無紡織物。
經過整理液處理的產品,除了具備織物原有的性能如柔軟、吸汗導溼、透氣良好、色彩豔麗等特點外,還能產生負氧離子調節周圍環境使人身心受益,發射遠紅外線起到保暖、促進血液循環並具有抗菌消臭等保健功能,是一種理想的內衣褲、睡衣、襯衫、襪子、鞋墊、床上用品、窗簾、桌布、地毯等的材料。
下面將通過實施例來具體說明本發明,應當明白,該實施例的內容不是對本發明進行限制。
得到的面料經中國化纖工業協會化纖產品檢測中心測試,織物表面每立方釐米空氣中負氧離子的平均含量為280個,峰值可達4000個。經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採用IRE-1型紅外輻射測量儀測試遠紅外發射率為85%。經上海市衛生防疫站測試抑菌率為85-99.9%之間。
得到的面料經中國化纖工業協會化纖產品檢測中心測試,織物表面每立方釐米空氣中負氧離子的平均含量為350個,峰值可達5000個。經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採用IRE-1型紅外輻射測量儀測試遠紅外發射率為89%。經上海市衛生防疫站測試抑菌率為85-99.9%之間。實施例3稱取3公斤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鈉加入97公斤水中,低速攪拌均勻。稱取0.1公斤平均粒徑在30~100納米之間的電氣石微粒和3.9公斤相同粒徑的上海康必達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的CBD400無機遠紅外粉(主成分TiO2、ZnO)加入其中,用3500轉/分的轉速高速攪拌至均勻。然後加入2公斤丙烯酸樹脂黏合劑攪拌均勻。將得到的整理液至入料槽,用70%的軋液率浸軋丙綸面料,然後在150℃下焙烘3分鐘。這樣得到的面料其表面或紗線間的複合無機微粒含量約為2.0%。
得到的面料經中國化纖工業協會化纖產品檢測中心測試,織物表面每立方釐米空氣中負氧離子的平均含量為90個,峰值為350個。經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採用IRE-1型紅外輻射測量儀測試遠紅外發射率為81%。經上海市衛生防疫站測試抑菌率為70-80%之間。
得到的面料經中國化纖工業協會化纖產品檢測中心測試,織物表面每立方釐米空氣中負氧離子的平均含量為150個,峰值可達800個。經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採用IRE-1型紅外輻射測量儀測試遠紅外發射率為87%。經上海市衛生防疫站測試抑菌率為80-90%之間。
得到的面料經中國化纖工業協會化纖產品檢測中心測試,織物表面每立方釐米空氣中負氧離子的平均含量為180個,峰值可達2000個。經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採用IRE-1型紅外輻射測量儀測試遠紅外發射率為88%。經上海市衛生防疫站測試抑菌率為85-95%之間。
權利要求
1.一種負氧離子遠紅外保健織物,其特徵在於在織物的至少一面上或織物的纖維、紗線間包含細度為30~100納米的複合無機微粒混合物,複合無機微粒混合物對織物重量比在0.5~5.0%之間,所說的複合無機微粒混合物中電氣石和遠紅外粉的重量比為50∶1~1∶50。
2.權利要求1所說的織物,其中所說的織物是天然纖維或合成纖維的單獨或混紡織物,機織物、針織物或無紡織物。
3.權利要求1-2中任意一個所說的負氧離子遠紅外保健織物的製備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驟(1)配製整理液,所說的整理液基於該整理液的重量計包括(a)1.0%~5.0%細度為30~100納米的複合無機微粒混合物,該複合無機微粒混合物中電氣石微粒與遠紅外粉的重量比50∶1~1∶50;(b)0.5%~5.0%乳化劑;和(c)1.0%~15.0%黏合劑;(2)使用該整理液對織物進行浸軋、塗層或噴塗處理,使織物的至少一面上或織物的纖維、紗線間包含該複合無機微粒混合物,其對織物重量比為0.5~5.0%。
4.權利要求3所說的製備方法,其中該複合無機微粒混合物中電氣石微粒的含量不低於該混合物總重量的50%。
5.權利要求3所說的製備方法,其中所說的乳化劑是脂肪酸多元醇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乙醇醯胺、聚醚、聚乙氧基烷基醚類、烷基磺酸鹽、脂肪醇硫酸酯鹽、琥珀酸酯磺酸鹽、脂肪胺季銨鹽、纖維素硫酸酯鈉鹽或酚醛樹脂磺酸鹽以及它們的組合物。
6.權利要求3所說的製備方法,其中所說的黏合劑是丙烯酸酯聚合物自交聯型黏合劑。
7.權利要求3所說的製備方法,其中在所說的整理液中加入柔軟劑、阻燃劑、抗靜電劑或殺菌劑。
8.權利要求3所說的製備方法,其中步驟(2)採用浸軋方法,織物經煮煉、絲光、漂白、染色或印花後浸軋整理液,一浸一軋或二浸二軋,軋液率為70%~80%,然後在100~180℃下熱處理2~3分鐘,使之完全乾燥。
9.權利要求8所說的製備方法,其中所說的浸軋可以在染色或印花前進行,也可以在之後進行,或者同浴進行。
10.權利要求3-9中任意一個所說的製備方法,其中所說的織物是天然纖維或合成纖維的單獨或混紡織物、機織物或針織物或無紡織物。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負氧離子遠紅外保健織物及其製備方法,它在織物的至少一面上或織物的纖維、紗線間包含細度為30~100納米的複合無機微粒混合物,複合無機微粒混合物對織物重量比在0.5~5.0%之間,其中電氣石和遠紅外粉的重量比為50∶1~1∶50。該織物能產生負氧離子調節周圍環境,發射遠紅外線起到保暖、促進血液循環並具有抗菌消臭等保健功能,是理想的內衣褲、睡衣、襯衫、襪子、鞋墊、床上用品、窗簾、桌布、地毯等的材料。
文檔編號D06M11/36GK1293278SQ0013260
公開日2001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00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2000年11月16日
發明者戴彥彤, 舒軍, 戴承渠 申請人:戴彥彤, 舒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