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太陽能熱水器及其遙控控制方法與流程
2023-06-09 09:29:51 1

本發明涉及太陽能熱水器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具有遙控裝置的太陽能熱水器及其遙控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當今世界的大趨勢是推行環保,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這也是對國家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必走的路向,因此節約能源的緊迫感使許多公司都致力於開發太陽能系列產品如太陽能熱水器及其控制方法的硏究與生產。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歩,性能不斷完善,成本逐漸降低的趨勢下,它必須取代便宜但耗能大的全電加熱的熱水器而作為一種普及的熱水供應源之一。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堤高,人們對用太陽能熱水供應系統有著各式各樣的要求,例如對系統在安裝上的便利性,使用上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日後的維護便捷性有著更多要求。
現有的太陽能熱水器結構示意圖參看附圖1,包括太陽能集熱管1、儲水箱2、水溫探測器3、水位探測器4、電加熱裝置5、電力線6、信號線7、上水水閥8、增壓泵9和控制器10,太陽能集熱管2和儲水箱2需要設置在建築物頂部,水溫探測器3和水位探測器4設置儲水箱2內部用以探測水位和溫度,電加熱裝置5作為補充加熱裝置設置在儲水箱2的底部,增壓泵9和上水水閥8用以為太陽能熱水器供水,而控制器10需要設置在房間內通過電力線6和信號線7分別連接電加熱裝置5、水溫探測器3、水位探測器4、上水水閥8和增壓泵9用以控制電加熱裝置5供電、接收水位和溫度探測信號以及供水。
如上,現有的太陽能熱水器控制系統多釆用有線方式互相連接,由於控制器離太陽能熱水器的距離較遠,其布線、安裝及維護等比較繁鎖,可擴展性差,欠缺靈活性;特別是電力線的布線距離長,使用上安全性較差,容易出現漏電及控制器10出現炸機情況也時有發生。
作為改進,無線通訊方式是一種途徑,現有的釆用無線通訊方式進行太陽能熱水器控制的原理是:將水溫及水位傳感器檢測到的訊息調製到發射電路,並通過高頻無線電波傳送到一般位於屋內的控制器接收電路上,而當控制器收到相關數據訊息並通過處理後把電加熱,上水水閥,伴熱發熱絲及增壓泵等開關作適當的開或關來滿足用戶對熱水所設定的要求,而絕大多數這些設備都是設置在與太陽能貯水箱內或安設在離太陽能水箱較近,但離控制器較遠的地方,因而在布線,安裝及維護等方面比較繁鎖,而位於屋內的控制器接收來自水溫及水位傳感器檢測到的訊息的可靠性由於無線電波可能要穿過多幅牆壁才能到達控制器,因而會影響接收到這些訊息的穩定性及可靠性,令控制器容易發出錯誤的相關控制訊息。
由於一般設置太陽能貯水箱的地方離控制器較遠,因此部分布線從控制器到電加熱器,上水水閥,伴熱發熱絲及增壓泵會設置在戶外,因而受環境影響如雨水,潮溼及雷擊等均容易令接線破損,產生安全隱患。
由此可見,開發一種遙控距離較遠,工作穩定,能夠省卻水溫及水位傳感器,電加熱器,上水水閥,伴熱發熱絲及增壓泵等等連接到控制器內的連接線,使用上更安全,方便日後功能擴展及維護等的太陽能熱水器遙控控制系統是具有必要和長遠意義的。
技術實現要素:
為此,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太陽能熱水器及其遙控控制方法。
本發明實現發明目的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太陽能熱水器,包括太陽能集熱管、儲水箱、探測裝置、供水裝置和控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設置在所述儲水箱的遠端,所述第二控制器設置在所述儲水箱的近端;
所述第一控制器包括第一供電電路、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第一脈衝發送電路、第一脈衝接收電路、顯示屏、操作按鍵及按鍵輸入電路,所述第一供電電路連接市電網絡用以給所述第一控制器提供電源,所述操作按鍵和所述按鍵輸入電路用以將控制指令輸入到所述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所述第一脈衝發送電路和第一脈衝接收電路連接所述市電網絡和所述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用以接收通過市電網絡傳來的脈衝遙控控制信號及將所述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發出的遙控控制信號發送進市電網絡;
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第二供電電路、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第二脈衝發送電路和第二脈衝接收電路,所述第二供電電路連接市電網絡用以給所述第二控制器提供電源,所述第二脈衝發送電路和第二脈衝接收電路連接所述市電網絡和所述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用以接收通過市電網絡傳來的脈衝遙控控制信號及將所述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發出的控制信號發送進市電網絡,所述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連接所述探測裝置獲取探測信號,所述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連接並控制所述供水裝置。
優選地,所述太陽能熱水器還包括電加熱裝置,所述電加熱裝置設置在所述儲水箱的下端用以給所述儲水箱輔助加熱,所述電加熱裝置包括電加熱管和伴熱發熱絲。
優選地,所述探測裝置包括水位探測器和水溫探測器,所述水位探測器連接所述第二mcu晶片控制器用以提供水位信號,所述水溫探測器接所述第二mcu晶片控制器用以提供水溫信號,所述供水裝置包括設置在水路上的上水水閥和增壓泵。
優選地,所述第一控制器還包括第一ac電源電壓過零點檢測電路,所述第一ac電源電壓過零點檢測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市電網絡,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muc晶片控制電路;所述第二控制器還包括第二ac電源電壓過零點檢測電路,所述第二ac電源電壓過零點檢測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市電網絡,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二muc晶片控制電路。
優選地,所述第一脈衝發送電路包括第一充電電容,所述第一充電電容與市電網絡連接形成第一充電電路,所述第一充電電容還通過第一單向可控矽與所述市電網絡連接,所述第一單向可控矽的信號輸入通過光耦晶片連接所述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所述第一脈衝發送電路包括第二充電電容,所述第二充電電容與市電網絡連接形成第二充電電路,所述第二充電電容還通過第二單向可控矽與所述市電網絡連接,所述第二單向可控矽的信號輸入通過光耦晶片連接所述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
所述第二脈衝發送電路包括第三充電電容,所述第三充電電容與市電網絡連接形成第三充電電路,所述第三充電電容還通過第三單向可控矽與所述市電網絡連接,所述第三單向可控矽的信號輸入通過光耦晶片連接所述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所述第二脈衝發送電路包括第四充電電容,所述第四充電電容與市電網絡連接形成第四充電電路,所述第四充電電容還通過第四單向可控矽與所述市電網絡連接,所述第四單向可控矽的信號輸入通過光耦晶片連接所述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
優選地,所述第一脈衝接收電路由第一交連電容,第一耦合交連電路和第一脈衝脈衝檢測電路組成,所述第二脈衝接收電路由第二交連電容,第二耦合交連電路和第二脈衝脈衝檢測電路組成。
優選地,所述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還連接有wifi或藍牙接收電路。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太陽能熱水器遙控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操作按鍵輸入的指令信號經按鍵輸入電路輸入到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將該指令信號調製為脈衝信號,然後通過第一脈衝發送電路將脈衝信號迭加到市電網絡上並由市電網絡進行傳送;
b.第二脈衝接收電路接收由市電網絡進行傳送的脈衝信號並輸入到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調解出脈衝信號對供水裝置進行調控;
c.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接收來自探測裝置的探測信號,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將探測信號調製為脈衝信號,然後通過第二脈衝發送電路將該脈衝信號迭加到市電網絡上並由市電網絡進行傳送;
d.第一脈衝接收電路接收由市電網絡進行傳送的脈衝信號並輸入到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解調出脈衝信號並在所述顯示屏上顯示出探測信息。
本發明的太陽能熱水器遙控控制方法,優選地,
所述a步驟的具體實現步驟包括:
a1.操作按鍵輸入的指令信號經按鍵輸入電路輸入到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將該指令信號調製為脈衝信號;
a2.所述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通過第一ac電源電壓過零點檢測電路從市電網絡獲取市電網絡電壓過零點的旪序,並將已調製的脈衝信號按預定的時序發送到第一脈衝發送電路,第一脈衝發送電路將脈衝信號迭加到市電網絡上並由市電網絡進行傳送;
所述b步驟的具體實現步驟包括:
b1.第二脈衝接收電路接收由市電網絡進行傳送的脈衝信號後,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將所述脈衝信號解碼並解調為電壓控制信號;
b2.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輸出的電壓控制信號對電加熱管、上水水閥、伴熱發熱絲及增壓泵進行控制;
所述c步驟的具體實現步驟是:
c1.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接收來自水溫探測器及水位探測器的探測信號,並將所述探測信號調製為脈衝信號;
c2.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通過第二ac電源電壓過零點檢測電路從市電網絡獲取ac電源電壓過零點的旪序,並將已調製的脈衝信號按預定的時序發送到第二脈衝發送電路,第二脈衝發送電路將脈衝信號迭加到市電網絡上並由市電網絡進行傳送;
所述d步驟的具體實現步驟是:
d1.第一脈衝接收電路接收由市電網絡進行傳送的脈衝信號後,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將所述脈衝信號解碼並解調為電壓數據信號;
d2.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輸出的電壓數據信號控制顯示屏顯示相應的信息。
本發明的太陽能熱水器遙控控制方法,優選地,所述笫一mcu晶片控制電路將已調製的脈衝信號在ac電源電壓過零點時間延後7.5至8.5毫秒的時間範圍內按市電信號周期發送到第一脈衝發送電路,第一脈衝發送電路將脈衝信號迭加到市電網絡上並由市電網絡進行傳送;所述笫二mcu晶片控制電路將已調製的脈衝信號在ac電源電壓過零點時間延後7.5至8.5毫秒的時間範圍內按市電信號周期發送到第二脈衝發送電路,第二脈衝發送電路將脈衝信號迭加到市電網絡上並由市電網絡進行傳送。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於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均通過市電網絡將控制信號互相傳遞,將第二控制器安裝在太陽能儲水箱附近,無需從太陽能儲水箱安裝的位置將連接水溫探測器、水位探測器、電加熱管、上水水閥、伴熱發熱絲及增壓泵的電力線和信號線從建築物頂部連接安裝在戶內的控制器內,從而簡化整套系統安裝工程,節省了安裝成本,由於可以省卻長長的傳感器信號連接線,以及供給電加熱管、增壓泵、伴熱發熱絲電力的高壓電線,本發明的太陽能熱水器的使用可靠性、安全性及日後維護性都得到大大提高。
2、本發明通過將控制信號及數據信號轉為脈衝信號,釆用脈衝發送電路將脈衝信號迭加在市電電壓上,其脈衝電圧幅度較一般在電源線網絡上的噪聲大得多,因此訊噪比較高,有利於通過市電網絡作較遠的距離傳送,使得系統的發送及接收控制性能的可靠性得以大大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現有的太陽能熱水器結構示意圖;
圖2,實施例太陽能熱水器結構示意圖;
圖3,實施例太陽能熱水器系統原理圖;
圖4,實施例第一控制器的電路控制圖;
圖5,實施例第二控制器的電路控制圖;
圖6,50hz交流電壓時序圖;
圖7,脈衝發送電路正半周期脈衝信號時序圖;
圖8,脈衝發送電路負半周期脈衝信號時序圖;
圖9,50hz交流電壓迭加了脈衝信號的時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
本實施例太陽能熱水器的結構示意圖參看附圖2,包括太陽能集熱管1、儲水箱2、水溫探測器3、水位探測器4、電加熱裝置5、電力線6、信號線7、上水水閥8、增壓泵9、第一控制器11和第二控制器12,第一控制器11設置在所述儲水箱的遠端,第二控制器12設置在所述儲水箱的近端,太陽能集熱管2和儲水箱2設置在建築物頂部,水溫探測器3和水位探測器4設置儲水箱2內部用以探測水位和溫度,電加熱裝置5作為補充加熱裝置設置在儲水箱2的底部,增壓泵9和上水水閥8用以為太陽能熱水器供水,第二控制器12通過電力線6和信號線7分別連接電加熱裝置5、水溫探測器3、水位探測器4、上水水閥8和增壓泵9用以控制電加熱裝置5供電、接收水位和溫度探測信號以及供水。
本實施例太陽能熱水器系統原理圖參看附圖3,主要包括:
第一控制器200,與市電網絡100連接,第一控制器200內設有led顯示屏、操作按鍵、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第一脈衝發送電路和第一脈衝接收電路;
第二控制器300,與市電網絡100連接,第二控制器300內設有第二脈衝發送電路、第二脈衝接收電路和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連接水溫探測器3、水位探測器4、電加熱裝置5、上水水閥8和增壓泵9;
控制指令通過操作按鍵輸入至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並由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轉換成顯示訊號並顯示在led顯示屏上,同時相關指令控制信號也會轉換成為脈衝調製信號,再通過第一脈衝發送接收電路發送到市電網絡100上並由市電網絡100進行傳送。當第一脈衝接收電路接收到市電網絡100上來自第二控制器300發送的水溫探測器3、水位探測器4的數據信息後通過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將相關數據信息轉換後顯示在led顯示屏上;
在第二控制器300內設有第二脈衝發送電路、第二脈衝接收電路,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連接水位探測器3和水溫探測器4,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將探測信息轉換成為脈衝調製信號,再通過第二脈衝發送接收電路發送到市電網絡100上並由市電網絡進行傳送;當第二脈衝接收電路接收到市電網絡100上來自第一控制器200按鍵發送出的控制指令信號後,通過第二控制器300內的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將相關信息轉換為控制輸出電壓信號對連接到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的上水水閥8,增壓泵9,電加熱裝置5加以控制。
第一控制器200的電路控制圖參看附圖4,具體包括:
供電電路,由橋式整流電路201,電源濾波電路202和dc穩壓電路203組成,橋式式整流電路201連接市電網絡100,然後依次連接電源濾波電路202和dc穩壓電路203,用以對第一控制器200提供直流供電:
按鍵輸入電路217連接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將操作指令信息轉換成為脈衝調製信號;
ac電源電壓過零點檢測電路215,輸入端連接市電網絡100,輸出端連接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
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連接led顯示屏,以顯示相關工作狀態;
第一脈衝發送電路220,第一脈衝發送電路220包括第一充電電容204、二極體205、電阻206和第一單向可控矽207,第一充電電容204、二極體205、電阻206依次串聯並並接到市電網絡100上,第一單向可控矽207與二極體205、電阻206並聯,第一單向可控矽207的信號輸入端通過光耦晶片212連接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216;第一脈衝發送電路220還包括第二充電電容211、二極體208、電阻209和第二單向可控矽210,第二充電電容211、二極體208、電阻209依次串聯並並接到市電網絡100上,第二單向可控矽210與二極體208、電阻209並聯,第二單向可控矽210的信號輸入端通過光耦晶片212連接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二極體205與二極體208的正負極方向相反,第一單向可控矽207與第二單向可控矽210的正負極方向相反;
第一脈衝接收電路221由交連電容213,耦合交連電路214和脈衝檢測電路219組成,第一脈衝接收電路221並接在市電網絡100上,可接收來自市電網絡100的脈衝信號,並將接收到的脈衝信號通過脈衝檢測電路219反饋至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使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能得到市電網絡100的脈衝信號反饋,將反饋信息顯示在led顯示屏上,通過led顯示屏上的信息令用戶了解系統的工作狀況。
第二控制器300的電路控制圖參看附圖5,包括:
emi濾波電路302;
供電電路,由橋式整流電路303,電源濾波電路304和dc穩壓電路305組成;
emi濾波電路302連接市電網絡100,然後依次橋式式整流電路303連接電源濾波電路304和dc穩壓電路305,用以對第二控制器300提供直流供電;
水位探測器3、水溫探測器4分別連接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水位探測器3、水溫探測器4將檢測到數據信息送進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將數據信息轉換成為脈衝調製信號;
ac電源電壓過零點檢測電路317,輸入端連接市電網絡100,輸出端連接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
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還可連接並控制上水水閥8、增壓泵9、電加熱管裝置5;
第二脈衝發送電路301,第二脈衝發送電路301包括第三充電電容306,二極體307,電阻308和第三單向可控矽309,第三充電電容306,二極體307,電阻308依次串聯並並接到市電網絡100上,第三單向可控矽309與二極體307,電阻308並聯,第三單向可控矽309的信號輸入通端過光耦晶片314連接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第二脈衝發送電路301還包括第四充電電容312,二極體310,電阻311和第四單向可控矽313,第四充電電容312,二極體310,電阻311依次串聯並並接到市電網絡100上,第四單向可控矽313與二極體310,電阻311並聯,第四單向可控矽313的信號輸入端通過光耦晶片314連接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319;二極體307與二極體310的正負極方向相反,第三單向可控矽309與第四單向可控矽313的正負極方向相反;
第二脈衝接收電路315由交連電容316,耦合交連電路320和脈衝檢測電路318組成,第一脈衝接收電路315並接在市電網絡100上,可接收來自市電網絡100的脈衝信號,並將接收到的脈衝信號通過脈衝檢測電路318反饋至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使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能得到市電網絡100的脈衝信號反饋,將反饋信息轉換成電壓控制信號來控制連接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的上水水閥8,增壓泵9和電加熱裝置5;
第一控制器200的工作原理是:當工作指令通過操作按鍵輸入電路217送到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之後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216將指令轉換成為脈衝調製信號,並將這脈衝訊號按既定協議,將脈衝控制信號分別送往光耦晶片212,再送往第一單向可控矽207及第二單向可控矽210,令貯存在第一充電電容204及第二充電電容211內的積存電壓通過可控矽207及210的導通將電壓脈衝一迭加到ac交流電源電壓的正半周及負半周的指定時序位置上,有迭加脈衝為數據1,而沒有迭加脈衝為數據0。脈衝電壓信號由市電網絡100傳送到與市電網絡100連接的帶有脈衝接收電路的第二控制器300裝置上,這些迭加在ac電源電壓上的脈衝訊號經第二控制器300內的脈衝檢測電路318,將檢測所得的脈衝信號送入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319對信號進行解碼,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319將解碼後的相關指令轉換成控制電壓用來控制連接到第二控制器300的上水水閥8,增壓泵9,電加熱管600及伴熱發熱絲700加以控制。
第二控制器300的工作原理是:當水位探測器3,水溫探測器4將檢測到信息數據送進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319,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319將信息數據轉換成為脈衝調製信號,並將這脈衝訊號按既定協議,將脈衝控制信號分別送往光耦晶片314,再送往第三單向可控矽309及第四單向可控矽313,令貯存在第三充電電容306及第四充電電容312內的積存電壓通過第三單向可控矽309及第四單向可控矽313的導通將電壓脈衝一迭加到ac交流電源電壓的正半周及負半周的指定時序位置上,有迭加脈衝為數據1,而沒有迭加脈衝為數據0.脈衝電壓信號由市電網絡100傳送到與市電網絡100連接的帶有脈衝接收電路第一控制器200裝置上,這些迭加在ac電源電壓上的脈衝訊號經第一控制器200內的脈衝檢測電路219,將檢測所得的脈衝信號送入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對信號進行解碼,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將解碼後的相關數據轉換成顯示信息由led顯示屏顯示出來。
應用本具體實施例所述的太陽能熱水器裝置的遙控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第一控制器200對第二控制器300控制;
b.通過第一控制器200的按鍵輸入,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將操作指令信息轉換成為脈衝調製信號;
c.設置在第一控制器200內的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通過ac電源電壓過零點檢測電路215從市電網絡100獲取ac電源電壓過零點的時序,並將已調製的脈衝信號在ac電源電壓過零點時間延後8毫秒的時間點按ac電源周期發送到第一脈衝發送電路220,第一脈衝發送電路220將脈衝信號迭加到市電網絡100上並由市電網絡100進行傳送;
d.通過設置在第二控制器300內的第二脈衝接收電路315接收由市電網絡100進行傳送的脈衝信號,並通過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將脈衝信號解碼並調製為電壓控制信號,對連接到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的上水水閥8,增壓泵9,電加熱裝置5即電加熱管及伴熱發熱絲加以控制;
e.第二控制器300對第一控制器200發送信息數據;
f.通過水位探測器3,水溫探測器4將檢測到信息數據送進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將信息數據轉換成為脈衝調製信號;
g.設置在第二控制器300內的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通過ac電源電壓過零點檢測電路317從市電網絡100獲取ac電源電壓過零點的時序,並將已調製的脈衝信號在ac電源電壓過零點時間延後8毫秒的時間點按ac電源周期發送到第二脈衝發送電路301,第二脈衝發送電路301將脈衝信號迭加到市電網絡100上並由市電網絡100進行傳送;
h.通過設置在第一控制器200內的第一脈衝接收電路221接收由市電網絡100進行傳送的脈衝信號,並通過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將脈衝信號解碼並轉換為數據顯示信號,再由連接到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的led顯示屏將太陽能熱水器的工作狀態顯示出來.
本實施例中,ac電源電壓上一迭加脈衝信號的關連時序圖參考圖6至9。其中圖6為50hz交流電壓時序圖;圖7為脈衝發送電路轉發正半周期脈衝信號時序;圖8為脈衝發送電路轉發負半周期脈衝信號時序;圖9為50hz交流電壓迭加了脈衝信號的時序圖.
當第一控制器200將從操作按鍵來的指令信息經第一mcu晶片控制電路轉換成為脈衝調製信號,並將這脈衝訊號按既定協議,將脈衝控制信號通過光耦晶片214分別送往第一單向可控矽207及第二單向可控矽210的輸入端,令貯存在第一充電電容204及第二充電電容211內的積存電壓通過第一單向可控矽207及第二單向可控矽210的導通將電壓脈衝一迭加到ac交流電源電壓的正半周及負半周的指定時序位置上,有迭加脈衝為數據1,而沒有迭加脈衝為數據0,利用第一充電電容204及第二充電電容211配合從ac電源過零點點檢測電路215所得的信號通過第一單向可控矽207及第二單向可控矽210的導通便能輕易地將幅度較大的脈衝如50v或以上電壓加到ac電源電壓上,如圖9所示。
當連接到第二控制器300的水位探測器3,水溫探測器4將檢測到信息數據送進第二mcu晶片控制電路並轉換成為脈衝調製信號,並將這脈衝訊號按既定協議,將脈衝控制信號通過光耦晶片314分別送往第三單向可控矽310及第四單向可控矽313的輸入端,令貯存在第三充電電容306及第四充電電容312內的積存電壓通過第三單向可控矽309及第四單向可控矽313的導通將電壓脈衝一迭加到ac交流電源電壓的正半周及負半周的指定時序位置上,有迭加脈衝為數據1,而沒有迭加脈衝為數據0,利用第三充電電容306及第四充電電容312配合從ac電源過零點點檢測電路317所得的信號通過第三單向可控矽309及第四單向可控矽313的導通便能輕易地將幅度較大的脈衝如50v或以上電壓加到ac電源電壓上,如圖9所示。
由於釆用了這種迭加在ac電源上的脈衝電壓幅度較一般在電源線網絡上的噪聲大得多,因此訊噪比較高,有利於通過市電網絡100作較遠的距離傳送,安裝在太陽能熱水箱附近的第二控制器300與安裝在戶內及遠離第二控制器300的第一控制器200的信號發送及接收可靠性將會大大提高。通過所述方法,第二控制器300及第一控制器200便可對連接在交流電源供電網絡上的每一個帶有同樣脈衝接收及犮送電路的電器產品進行控制,有利於日後控制功能擴展.另外從系統的實用性考慮,為了減低由市面上大部份用可控矽作為調光器所產生的脈衝噪聲及迭加在ac電源電壓上的合適脈衝幅度的影響,本發明把脈衝信號都迭加在ac電源電電壓每過零點之後的8+/-0.5毫秒附近,並優選8亳紗,如圖9所示,而本發明的脈衝接收發送功能只須在這指定時間間隔內進行,第二控制器300及第一控制器200在這指定時間間隔內進行接收及發送便可以準確地獲得相關的有用信號,令整套系統的接收及發送穩定性,準確度及抗幹擾能力大幅提高,有利於在一些電源網絡噪聲較大,面積較廣的家居使用.
為方便往後整套太陽能熱水器遙控控制系統功能上的擴展,本實施例在第一控制器200內可以加入wifi模塊或藍牙模塊221,以便用手機app可以通過wifi或藍牙與第一控制器200內的wifi或藍牙模塊221連接,使整套太陽能熱水箱遙控控制系統可由手機遙控或作遠程控制,方便用戶日常使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