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具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05:36:16 3
專利名稱:扣具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扣具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安全帶扣具裝置。
背景技術:
扣具裝置通常使用在安全帶的連結用途上,主要是用來連接多條安全帶,以便將 兒童系縛在汽車座椅上。此種扣具常包含一個連接殼體及多個扣件,例如,在五點式安全帶 中可利用所述扣件連接肩部安全帶、腰部安全帶及胯下安全帶,扣入連接殼體後,即可將嬰 兒固定在座椅上。但以往的扣具通常構件複雜、組裝不易,因此其使用方便性及安全性皆仍 有改進的空間。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扣具裝置。本實用新型扣具裝置包含一連接殼體及兩第一扣件;該連接殼體包括一本體及分 別形成在該本體兩側的兩第一插槽;每一第一扣件包括一能夠容接在對應的該第一插槽中 的扣合片;該連接殼體的本體具有相間隔的一第一壁與一第二壁,所述第一插槽界定在該 第一壁與該第二壁間,該第一壁上形成一通孔,且該第一壁的底面圍繞該通孔形成有一朝 向該第二壁延伸的限位凸緣,該扣合片上具有至少一凸塊,該第一扣件通過該扣合片容接 於所述第一插槽且該凸塊被該限位凸緣限制而與該連接殼體鎖定。進一步的,該第一壁的底面介於該第一插槽與該限位凸緣之間形成一斜坡導面, 該斜坡導面用於導引插入該第一插槽的該扣合片彈性變形。進一步的,該限位凸緣具有方位上對應於該第一插槽的一缺口,該扣合片具有對 應於該缺口的一彈片,通過該凸塊抵接於該缺口位置的限位凸緣而被限制,該彈片穿過該 缺口。進一步的,該凸塊形成在該扣合片的自由端側緣上並向該連接殼體的第一壁凸
出ο進一步的,該扣具裝置還包含一操作件,該操作件穿過該通孔被彈性偏壓地安裝 在該連接殼體的該第一壁與該第二壁間,該操作件包括一按壓部,用於致動該扣合片使其 脫離鎖定。進一步的,該第一扣件的扣合片具有呈分叉狀的兩扣合部,所述凸塊共有兩個並 分別形成於每一扣合部,且該第一扣件還包括一於所述扣合部間延伸並能夠凸伸於該通孔 的彈片,該扣具裝置還包含一操作件,該操作件穿過該通孔被彈性偏壓地安裝在該連接殼 體的該第一壁與該第二壁間,該操作件包括一按壓部,用於致動該扣合片使其脫離鎖定,該 操作件的底端還包括一用於致動該彈片的突伸部,該突伸部的高度大於該按壓部的高度。本實用新型扣具裝置包含一連接殼體、兩第一扣件及兩第二扣件;該連接殼體包 括一本體及分別形成在該本體兩側的兩第一插槽,每一第一扣件包括一能夠容接在對應的 該第一插槽中的扣合片,該本體與每一第二扣件間具有一第一連接構造,且每一第二扣件與每一第一扣件間具有一第二連接構造,該連接殼體的本體具有相間隔的一第一壁與一第 二壁,所述第一插槽界定在該第一壁與該第二壁間,該第一壁上形成一通孔,該第一壁的底 面圍繞該通孔形成有一朝向該第二壁延伸的限位凸緣且該第一壁的底面介於該第一插槽 與該限位凸緣之間形成一斜坡導面,該限位凸緣具有方位上對應於所述第一插槽的兩缺 口,每一扣合片上具有兩間隔的凸塊,所述第一插槽的斜坡導面導引所述凸塊分別抵接於 該限位凸緣以將所述第一扣件與該連接殼體鎖定。進一步的,每一第一連接構造包含一形成在該本體的第二插槽,及一由該第二扣 件向外延伸且容接於該第二插槽中的第一連接凸部;每一第二連接構造包含一形成在該第 一扣件上的第三插槽,及與一該第一連接凸部異向地由該第二扣件向外延伸並插接於該第 三插槽中的第二連接凸部。進一步的,每一第一連接構造包含一由該本體向外延伸的第一連接凸部,及一設 置於該第二扣件且供該第一連接凸部插接的第二插槽;每一第二連接構造包含一由該第一 扣件向外延伸的第二連接凸部,及一設置於該第二扣件且供該第二連接凸部插接的第三插 槽。進一步的,所述凸塊形成在所述扣合片的自由端側緣上並向該連接殼體的第一壁 凸出,所述凸塊的內側距離與該缺口的寬度相當。進一步的,該扣具裝置還包括一操作件,該操作件穿過該通孔並且被彈性偏壓地 安裝在該連接殼體的第一壁與第二壁間,該操作件包括一按壓部,用於致動所述扣合片使 其脫離鎖定。進一步的,該第一扣件的扣合片具有呈分叉狀連接的兩扣合部,所述凸塊分別形 成在所述扣合部上,且該第一扣件還包括一由該第一扣件延伸出並介於所述扣合部之間而 用於凸伸於該通孔中的彈片,該操作件的底端還包括一用於致動所述彈片的突伸部,該突 伸部的高度大於該按壓部的高度。本實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在於通過該操作件、該連接殼體與所述扣件的結構設 置,按壓操作件便能使兩第一扣件自動脫離連接殼體,在使用上更為方便。
圖1是繪示本實用新型扣具裝置的較佳實施例的分解圖;圖2是繪示本較佳實施例的剖視的立體圖;圖3是繪示本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說明操作件及扣合件的作用關係;圖4是繪示本較佳實施例的隱藏連接殼體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扣具裝置適用於連接兩肩部安全帶、兩腰部安全帶及一胯下 安全帶,包含一連接殼體2、兩第一扣件3、兩第二扣件4、一操作件5及一彈性件6。參閱圖1及圖2,連接殼體2的下端可供胯下安全帶(未示於圖中)連接,且連接 殼體2包括一本體21及兩位於本體21兩側的第一插槽22 (圖1因角度關係只示出其中一 第一插槽22)。本體21包括一第一壁211、與第一壁211間隔的一第二壁212以及環繞第一壁211及第二壁212周圍的不連續連接壁213、214、215,本體21兩側的連接壁213、214 間界定出第一插槽22,兩連接壁213間界定出一穿孔用來連接胯下安全帶。第一壁211的 底面由兩側第一插槽22的入口朝中心形成一斜坡導面219。通孔216是形成在第一壁211 上且與第一插槽22的底端相連通,第一壁211的底面環繞通孔216形成一限位凸緣217,限 位凸緣217對應於兩第一插槽22分別形成一由限位凸緣217局部降低高度而凹陷所界定 的缺口 218,缺口 218方位上對應於第一插槽22。參閱圖1至圖3,每一第一扣件3包括一扣合片32。第一扣件3的遠離連接殼體 2的一側邊具有穿孔以供腰部安全帶(未示於圖中)連接,另一側延伸出扣合片32,扣合片 32具有兩分叉狀的扣合部321、兩分別自扣合部321自由端內側緣上形成一向第一壁211 的底面凸出的凸塊322,兩凸塊322的內側距離與缺口 218的寬度相當,及一位於兩扣合部 321間且延伸自第一扣件3 —側的彈片323,此兩扣合部321與彈片323呈E字形結構排列 於第一扣件3的一側。通過扣合片32插入第一插槽22,因第一壁211的底面的斜坡導面 219影響而使扣合部321稍微向下撓曲,直到凸塊322通過限位凸緣217並脫離斜坡導面 219,扣合片32受自身形變產生彈性恢復力而向上彈性復位時,凸塊322即抵接於缺口 218 位置的限位凸緣217,使得第一扣件3與連接殼體2彼此卡合,彈片323穿過限位凸緣217 上的缺口 218並突伸至通孔216中。參閱圖1,本體21與第二扣件4間有一第一連接構造,且第二扣件4與第一扣件3 間具有一第二連接構造。第一連接構造包含一形成在本體21兩側上端並由連接壁214、215 間界定的兩第二插槽23及一由第二扣件4向外延伸且容接於第二插槽23中的第一連接凸 部42,第一連接凸部42呈一橫向方形杆狀。第二連接構造包含一形成在第一扣件3上的第 三插槽33及與第一連接凸部42異向地由第二扣件4向外延伸並插接於第三插槽33中的 第二連接凸部43。參閱圖1至圖4,操作件5穿過該通孔216且被彈性偏壓地安裝在該連接殼體2的 第一壁211與第二壁212間,並可沿著連接殼體2的高度方向移動,操作件5為一圓形按鈕 型態,包含一圓形頂部51、由頂部51周圍延伸出的突伸部52以及高度上小於突伸部52的 按壓部53,當操作件5沿通孔216軸向朝扣合片32移動時,突伸部52將先接觸彈片323並 推移彈片323的自由端,使彈片323產生一彈性變形,進一步使按壓部53推移凸塊322,使 得凸塊322脫離通孔216周圍的限位凸緣217,此時第一扣件3得以脫離與連接殼體2的卡 合狀態。而第一扣件3利用彈片323的彈性回復力,使彈片323順著突伸部52的傾斜面向 外移動,並使第一扣件3自動退出第一插槽22中。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彈片323穿過限位 凸緣217上的缺口 218並突伸至通孔216中,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是將突伸部52自 通孔216經由缺口 218向外側凸伸而彈片323不需通過限位凸緣217上的缺口 218。彈性件6沿著連接殼體2的通孔216軸方向設置在操作件5與連接殼體2的第二 壁212之間,按壓操作件5使其向連接殼體2的第二壁212移動時,操作件5壓縮彈性件6, 使彈性件6蓄積一彈性回復力,釋放操作件5時,借彈性件6的彈性回復力,使操作件5回 復原位。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彈性件6為一彈簧,但也可為其它可達成此功效的彈性組件型 態。參閱圖2至圖4,在使用時,將第二連接凸部43插入第三插槽33,使第一扣件3 與第二扣件4連接,再將第一扣件3的扣合片32及第二扣件4的第一連接凸部42分別同時插入連接殼體2的第一插槽22及第二插槽23,扣合片32沿著第一插槽22移動,當凸塊 322超過限位凸緣217上的缺口 218時,扣合片32向上復位連帶使得位於通孔216中的凸 塊322抵接在缺口 218所在位置的限位凸緣217上,即將第一扣件3、第二扣件4扣合在連 接殼體2上。欲將第一扣件3及第二扣件4解鎖,只須按壓操作件5,操作件5的按壓部53 即會推移凸塊322,使凸塊322脫離限位凸緣217,同時,操作件5的突伸部52也會推移第 一扣件3的彈片323的自由端,使彈片323產生大於扣合部321因操作件5施壓於凸塊322 所產生的變形量,此一彈性變形產生一彈性回復力,此彈性回復力即可將扣合片32推出第 一插槽22,同時也將第一連接凸部42推出第二插槽23,再將第二連接凸部43拔出第三插 槽33即可將連接殼體2與第一扣件3及第二扣件4解鎖。在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凸部42及第二連接凸部43由第二扣件4向外延伸, 分別可插入連接殼體2的第二插槽23及第一扣件3的第三插槽33中,但在其它實施例中, 也可由第二扣件4分別向內凹陷形成第二插槽23及第三插槽33,而第一連接凸部42由連 接殼體本體21向外延伸並可脫離地容接在第二插槽23中,第二連接凸部43由第一扣件3 向外延伸並可脫離地容接在第三插槽33中,亦能達成相同的功效。另外,視扣具裝置的功能需求而定,也可將第一扣件3及第二扣件4的位置相對地 互換,第一插槽22及第二插槽23的位置互換,以第一扣件3連接肩部安全帶,以第二扣件 4連接腰部安全帶。此外,本較佳實施例為五點式安全帶扣具裝置,但也可移除本較佳實施例中的第 二扣件4、第二插槽23及第三插槽33,成為三點式扣具裝置。由以上說明可知,藉由彈片323及第一壁211的斜坡導面219的設計,按壓操作件 5可使兩側的第一扣件3自動脫離,在使用上更為方便,且其第一連接凸部42及第二連接凸 部43較粗,即使受外力的拉扯也不易斷裂,在使用上更為安全。
權利要求1.一種扣具裝置,包含一連接殼體及兩第一扣件;該連接殼體包括一本體及分別形成 在該本體兩側的兩第一插槽;每一第一扣件包括一能夠容接在對應的該第一插槽中的扣合 片;其特徵在於該連接殼體的本體具有相間隔的一第一壁與一第二壁,所述第一插槽界定在該第一壁 與該第二壁間,該第一壁上形成一通孔,且該第一壁的底面圍繞該通孔形成有一朝向該第 二壁延伸的限位凸緣,該扣合片上具有至少一凸塊,該第一扣件通過該扣合片容接於所述 第一插槽且該凸塊被該限位凸緣限制而與該連接殼體鎖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裝置,其特徵在於該第一壁的底面介於該第一插槽與 該限位凸緣之間形成一斜坡導面,該斜坡導面用於導引插入該第一插槽的該扣合片彈性變 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扣具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限位凸緣具有方位上對應於該第 一插槽的一缺口,該扣合片具有對應於該缺口的一彈片,通過該凸塊抵接於該缺口位置的 限位凸緣而被限制,該彈片穿過該缺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凸塊形成在該扣合片的自由端側 緣上並向該連接殼體的第一壁凸出。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扣具裝置還包含一操作件,該操作 件穿過該通孔被彈性偏壓地安裝在該連接殼體的該第一壁與該第二壁間,該操作件包括一 按壓部,用於致動該扣合片使其脫離鎖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扣具裝置,其特徵在於該第一扣件的扣合片具有呈分叉狀 的兩扣合部,每一扣合部形成有一凸塊,且該第一扣件還包括一於所述扣合部間由該第一 扣件延伸出並能夠凸伸於該通孔的彈片,該操作件的底端還包括一突伸部用於致動該彈 片,該突伸部的高度大於該按壓部的高度。
7.一種扣具裝置,包含一連接殼體、兩第一扣件及兩第二扣件;該連接殼體包括一本 體及分別形成在該本體兩側的兩第一插槽,每一第一扣件包括一能夠容接在對應的該第一 插槽中的扣合片,該本體與每一第二扣件間具有一第一連接構造,且每一第二扣件與每一 第一扣件間具有一第二連接構造,其特徵在於該連接殼體的本體具有相間隔的一第一壁與一第二壁,所述第一插槽界定在該第一壁 與該第二壁間,該第一壁上形成一通孔,該第一壁的底面圍繞該通孔形成有一朝向該第二 壁延伸的限位凸緣且該第一壁的底面介於該第一插槽與該限位凸緣之間形成一斜坡導面, 該限位凸緣具有方位上對應於所述第一插槽的兩缺口,每一扣合片上具有兩間隔的凸塊, 所述第一插槽的斜坡導面導引所述凸塊分別抵接於該限位凸緣以將所述第一扣件與該連 接殼體鎖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扣具裝置,其特徵在於每一第一連接構造包含一形成在該 本體的第二插槽,及一由該第二扣件向外延伸且容接於該第二插槽中的第一連接凸部;每 一第二連接構造包含一形成在該第一扣件上的第三插槽,及一與該第一連接凸部異向地由 該第二扣件向外延伸並插接於該第三插槽中的第二連接凸部。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扣具裝置,其特徵在於每一第一連接構造包含一由該本體 向外延伸的第一連接凸部,及一設置於該第二扣件且供該第一連接凸部插接的第二插槽; 每一第二連接構造包含一由該第一扣件向外延伸的第二連接凸部,及一設置於該第二扣件且供該第二連接凸部插接的第三插槽。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扣具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凸塊形成在所述扣合片的 自由端側緣上並向該連接殼體的第一壁凸出,所述凸塊的內側距離與該缺口的寬度相當。
11.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扣具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扣具裝置還包括一操作件, 該操作件穿過該通孔並且被彈性偏壓地安裝在該連接殼體的第一壁與第二壁間,該操作件 包括一按壓部,用於致動所述扣合片使其脫離鎖定。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扣具裝置,其特徵在於該第一扣件的扣合片具有呈分叉 狀連接的兩扣合部,所述凸塊分別形成在所述扣合部上,且該第一扣件還包括一延伸介於 所述扣合部之間而用於凸伸於該通孔中的彈片,該操作件的底端還包括一用於致動所述彈 片的突伸部,該突伸部的高度大於該按壓部的高度。
專利摘要一種扣具裝置,包含一連接殼體及兩第一扣件,連接殼體包括一本體及分別形成在本體兩側的兩第一插槽,每一第一扣件包括一能夠容接在對應的第一插槽中的扣合片,連接殼體的本體具有相間隔的一第一壁與一第二壁,第一插槽是界定在第一壁與第二壁間,第一壁上形成一通孔,且第一壁的底面圍繞通孔形成有一朝向第二壁延伸的限位凸緣,扣合片上具有至少一凸塊,第一扣件通過扣合片容接於第一插槽且凸塊被限位凸緣限制而與連接殼體鎖定。
文檔編號A44B11/25GK201878911SQ20102062450
公開日2011年6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5日
發明者袁家良 申請人:明門(中國)幼童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