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駱士賓為什麼沒死(人世間臨近大結局)
2023-06-09 05:40:01 1
先問一個問題,看到《人世間》這場法庭戲,有多少人像我一樣想衝進屏幕打人的?
雖然,打人是不對的,但看到駱士賓老婆曾姍出爾反爾,在庭審時變卦向周秉昆索取天價賠償1000萬,還找姚立松勸娟兒讓出所有留給周楠的股份。我,承認我的拳頭硬了。
更不用說,看到秉昆的眼神,他這一入獄,鄭娟又獨自扛起生活的重擔了,我,又破防了。
真的,這段日子的《人世間》,幾乎是每晚萬眾期待的程度。劇集黃金時段收視率2.887%,收視創CCTV-1黃金檔電視劇近5年新高,愛奇藝站內熱度破9500。
雲合數據顯示,該劇有效播放量的市場佔有率突破30%,也就是如今在長視頻上看劇的,基本三個人裡就有一個人是在看《人世間》,簡直是,太能打了。
但熱度只是一方面,重點是,好久沒有這樣高關注高收視率,還引發這麼多觀眾真心實意意難平的電視劇。
周父周母去世那集,多少人哭到周末都緩不過來的?央視這排播,也是太合理了。
沒想到,還有更虐的劇情在後面,全劇最無私最善良的秉昆夫婦,不僅失去了父母,失去了最爭氣的孩子,還要共同面對這場牢獄之災,看到鄭娟硬挺著安慰坐牢的秉昆,秉昆都不忍心看媳婦。我的眼淚,不值錢。
而越是看到好人受磨難,越是生氣,為什麼不把這些好人的厄運,分一些到那些令人生厭的角色身上。
雖然,這麼想是不對的,但我控制不了我自己啦!
臨近大結局,誰是好人,已經無需討論,更值得討論的,是那些劇中最讓人血壓飆升、令人討厭的角色,老規矩,還是十個。
善惡是人世間的兩面。也只有看透了那些人性的陰暗,才更加懂得,為什麼再艱難,也要做一個好人。
10、曾姍:畫虎畫皮難畫骨曾珊是美人,也是小人。
她最令人討厭的地方,是出爾反爾。
秉昆誤傷了駱士賓,鄭娟跑去醫院給她下跪,她一口一個一分錢也不會要,也不會追究責任,大家還說駱士賓這個漂亮老婆人不錯。
但回憶一下駱士賓接到周楠時,曾珊表面堆笑,一轉身就是各種翻白眼,就該想到事情沒那麼簡單。
果然,她當庭翻臉了,不但追究賠償責任,還開口就要1000萬。看到鄭娟崩潰到當庭自剖最痛苦的往事,秉昆內疚的眼神,觀眾心都碎了。
很可惜,這個角色只是壞,遠遠算不上手段凌厲,她那點小心機,駱士賓活著的時候就看得一清二楚。
果然遺囑一出來,她登時就傻眼了。
駱士賓寧可把財產交給得力部下代管,也沒想過給曾姍一分一毫。
有些蛇蠍美人觀眾是喜歡的,前提是蛇蠍美人對付的是比她更惡的人,而不是去欺負一個鄭娟這樣的可憐人。欺負了,還竹籃打水一場空,真是壞都壞的沒智商。
王晶導演的老版《倚天屠龍記》,無忌母親被逼死前對他說:越好看的女人,越會騙人。
我想殷素素真正想告訴兒子的是: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9、吳倩:鬥米養恩,擔米養仇年輕人可能不知道這句老話什麼意思了,我解釋一下,就是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給她很小的幫助,她會激你。可如果給人的幫助太多,令其形成依賴,一旦停止,反而會讓人忌恨。
這個成語簡直像是為吳倩發明的。
吳倩是周秉昆哥們兒肖國慶的老婆,也是「六小君子」的妻子裡最討人嫌的,沒有之一。
一開始她就是個祥林嫂一般的角色,整天在怨天尤人,觀眾只是有點煩她還不至於上火。
可秉昆在出版社幹出名堂以後,首先就解決了吳倩的工作問題。
沒想到這麼無私的幫助,竟幫出了個白眼狼。
吳倩先是要秉昆幫解決肖國慶的工作,秉昆但凡能解決不是早解決了?結果就是被逼得都不敢見她。可後來還是把自家的老房借給他們一家幾口住。
受人恩惠的時候,吳倩的嘴巴像抹了蜜似的,可秉昆後來遇到困難想要回老房子,本該理直氣壯的事,還買了一堆禮物,跟鄭娟低聲下氣去找吳倩商量。
結果她當場翻臉了,問秉昆是不是要逼死他們一家,還打翻了秉昆帶去的罐頭。
也就秉昆脾氣好才忍受她的無理取鬧,換成春燕早幾巴掌把她扇明白了。
這件事好像在警告好人幫人要有限度。可怎麼算鬥米怎麼算擔米,現實生活中是很難區分的,到底是不是幫的白眼狼,幫的時候很難看出來,翻臉才看得明白。
人世間的友情太複雜了,誰知道還有多少吳倩在路上等著你呢?
8、孫小寧:貪心不足蛇吞象孫小寧肯定不是一個壞人,但卻演繹了農夫與蛇的故事。
一個簡單的道理是,做人不能「既要又要也要」。而孫小寧的病,要用一句話來概括,是既要、又要、也要。
又是秉昆幫人幫出了麻煩。他幫趕超的妹妹孫小寧安排了工作,還給了她免費看書的權限,希望她能考大學。
沒想到孫小寧既要了這幫助,又想要秉昆這個好人,想得真好。
可她沒想過的是,周秉昆對她是恩人。她追求周秉昆,卻是恩將仇報。
秉昆是個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他和鄭娟在一起,才能保證家和萬事興。一旦和她在一起,那肯定是雞飛狗跳。
更不用說,這麼幹有多對不起鄭娟這個嫂子,吳倩說過不講良心的話,但有句話說得對,鄭娟的手曾是她見過的最漂亮的手,為了給李素華按摩,才變成今天的樣子。
這麼好的女人,什麼坎坷都遇上了,如果秉昆真的移情別戀,那她的付出算什麼呢?
我們總覺得秉昆鄭娟已經夠慘了,但哪怕是一點點的幸福,也是偶然:如果不是秉昆一片真心,而是半推半就從了,他跟鄭娟那麼點幸福就沒了;如果不是鄭娟是善良不是軟弱,正面迎戰小姑娘,幾句話把她打趴下了,可能結果也不一樣;
再如果不是鄭娟長得好看,人到中年依然秒殺19歲少女,從顏值上就逼得孫小寧知難而退,弄不好這場仗會變成持久戰。
幸福不是必然的,擋在幸福面前的九曲十八彎是必然的。
好在秉昆夫妻扛過了孫小寧這場打擾。
而孫小寧後來的人生,很遺憾地停留在了人生最容易轟然倒塌的脆弱點上。一個很簡單的小姑娘,硬要幹那麼複雜的事,可她這麼脆弱的人,已經沒有辦法承擔嚴重後果。唯有一聲嘆息。
7、姚立松: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姚立松作為周秉義曾經的戰友,觀眾一度以為這是個對朋友掏心掏肺的好領導。
畢竟姚立松是劇中妥妥的金句輸出機,可惜他的聰明背後是圓滑世故,而人算往往不如天算。
周秉義獲得明副政委賞識,有機會擔任首長秘書時,姚立松一番話直指要害。他建議秉義放棄冬梅,選擇去擔任秘書,是為秉義冷靜籌謀,但秉義為了與冬梅結婚,放棄了機會。
姚立松算不到的是,到了70年代末,冬梅父親官復原職,雖然郝省長因為蔡曉光的事有了芥蒂,但宋春麗演的冬梅媽成為秉義事業上的強援,從廠長,到副市長,再到市長,幫助是實打實的。
幫秉義計算未來如此,為自己謀劃也一樣,他本來唾手可得的副廳長,卻因為追隨的領導意外去世落空了,只能下海,又是人算不如天算。
本來,他雖然長袖善舞左右逢源,卻稱不上是壞人。
這種人善於借力打力,去求秉義找明政委幫單位解決問題時,話說得委婉動人,秉義眼裡閃過猶豫,可鏡頭一轉,事辦成了。
他噁心到觀眾的,是收下十萬元好處費,心甘情願充當駱士賓掮客,完整展示出一個唯利是圖的小人在利益面前的嘴臉。
對這種人來說,任何事,任何人都是有價碼的。只要價碼夠,他就會賣友求榮。
扮演姚立松的馮雷,有「反派專業戶」之稱,最難得的,是總能演出亦正亦邪的感覺。
人是多面的,現實中老天爺不會在每個人臉上貼上正派反派的標籤,多的是姚立松這樣「正邪難辨」的角色。
有這樣優秀的「反派」,才能演出一個完整的人世間。
6、馮化成:知人知面不知心馮化成最討人厭的地方就是:他筆下的詩句越美,越襯託出他的人格之醜。
能看出主創用心為這個角色做了好幾首詩,不算絕品,但算得上佳作,劇集說他江郎才盡,前提是有過才。
問題是這位才子總不幹人事。
他在車站大聲朗誦,直接導致為他送詩的小舅子周秉昆第一次入獄,丈母娘一急腦血栓癱瘓了,連鎖反應是鄭娟一個人扛起一個家,那麼美麗第一雙手都毀了。
這算是無心之失,說明他是糊塗人,還不算爛人。
但他在全家人面前大談什麼 「養口體、養心智」的孝道理論,我已經很想打他了。
等到他明目張胆地出軌,雖然無意中幫忍了周蓉很久的觀眾出了一口惡氣,但出軌本身是不該原諒的。
影視劇有個規律:正面角色演得好要演技,沒演技也容易糊弄過去,但反派必須要演技。
成泰燊把馮化成前期的落魄和書生氣、後期的虛偽和做作,都恰到好處地演出來了,於是人物就更令人討厭。
當初他給周父下跪的時候,沒看過原著的觀眾哪能料到他是這種貨呢。
人心的惡,還真是難以洞察的東西啊。
5、周楠:生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很多觀眾都在為周楠辯護:小孩子不懂事,甚至有人說,他做的一切都在情理之中。請恕我萬萬不能同意。
周楠是土窩裡飛出的金鳳凰,擁有許多閃閃發光的美好優點:上進、帥氣、善良(比玥玥好太多了)、智商高。可中國人是很注重孝道的。
駱士賓從天而降,突然多了一個當代優秀企業家的親爹,少年郎的猶豫、困惑都是情理之中。
但第一個讓我難忍的是周楠的慕強心理,在得知自己的生父是個做生意很成功的企業家時,他的態度變化太快了。如果駱士賓還是剛出獄的樣子,他會流露出這種崇拜的眼神嗎?
二是不懂感恩。
一個跟著媽媽長大的孩子,見到當年傷害過親媽,並且是你親媽一生的噩夢的人,還上杆子認親爹,想過親媽的感受嗎?
但這些都不是最讓觀眾生氣的,最讓人生氣的周秉昆視他如己出,當他是自己的骨血,可當水自流把駱士賓是生父的事告訴他,這件事得到鄭娟的默認後,第二天就開始用「他」來稱呼周秉昆了。
那場戲看到我幾乎當場腦溢血,鄭娟聽到他改稱呼後一愣,「他是誰?」
周楠沒有正面回答,依舊用「他」來稱呼秉昆。鄭娟不捨得打他,氣得扇自己耳光。
這一幕不僅是令人寒心,如果我是秉昆,這件事真的足夠讓我絕望。
令他在我心中的討厭人物排行榜上,從前十直衝前五的,是他跟玥玥的一段對話,他說想認駱士賓,不是圖錢,而是為了去美國留學,好更好地報答家人。還說了一句,「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更好的生活」。
追求更好的生活沒錯,愛也許沒有那麼堅定不移,大家都有脆弱的時候,但秉昆一家十幾年的養育之恩,算什麼?
一句追求更好的生活,又成了多少人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遮羞布?
說白了,每個人的視角都是選擇性的,你選擇看到真正的親情,眼裡就是秉昆十幾年的付出,你選擇看到有錢老豆能帶給你的錦繡前程,那你看到的就是「駱士賓是個好人」。
有句老話叫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可惜的是劇中的楠楠永遠不會有體會到秉昆心情的那天了。
4、駱士賓:請問蒼天饒過誰于震這次確實以令人刮目相看的演技,演出了一個純粹的「惡人」,也許不算反派,但絕對是惡人,而且惡得極其純粹。
照道理,光是酒後侮辱鄭娟這一項,普通的惡人多少會有點愧疚,最起碼是有感覺吧。
但要不是水自流提醒他,駱士賓大概連自己幹過這件事都忘了。「翻篇了,水哥「。
出獄後他與水自流結伴經商,成為了第一批富起來的人,卻失去了生育能力,於是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絲猶豫,流著淚張口就來:「把我的孩子,給我。」
鄭娟秉昆不幹,他威脅周秉義說服弟弟要回孩子,否則就不投資,又給了姚立松十萬好處費。
雖然整部劇討厭的角色不少,但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確實就他一個。
殷桃曾在採訪中透露,因為這個角色實在太討厭了,遲遲沒有合適的演員願意演,幸好有于震救場。
不過劇本有意挖掘人物不同的側面,加上于震出色的表演,駱士賓又在後期從一個壞人變成了一個並非臉譜化的壞人。
于震確實是把對周楠的舐犢情深演出來了。
那場機場送別戲,于震在幾秒鐘之內演出了人物的不同情緒,從不舍,到第一次聽到有人對自己喊爸的驚訝,再到眼淚譁啦一下溢出來的欣喜甚至自責,都演出來了。
要是全劇只看過這一場戲,我還真以為這是個絕世好爸。
但失去兒子的駱士賓再次不自量力地挑起了與秉昆的打鬥,打架人菜癮大就算了,結果自己意外身亡,秉昆也因為過失殺人,被判9年有期徒刑。
雖然于震努力演出了人的多面性,但有些惡洗白是不可能洗白的,永遠不可能洗白。
3、水自流:花自飄零水自流水自流排第三,不是作惡程度第三,而是這個反面人物,太特別。
如果說他是反派,那他也壞得他精緻,太優雅,太有人味兒了。
這不是相貌和黃曉明相似的孫之鴻第一次演優雅的「壞蛋「,《北平無戰事》黃曉明拒絕了劉燁的角色,他演了殺害崔中石的孫秘書,是一次很出色的演繹。
而這次的「水自流」,在劇中實在太帥了,帥的我經常忘了這是個「反派「。
水自流的帥,首先是穿西裝和說話透出的那股儒雅。
不同於穿著老式服裝的眾人和穿著西裝也顯不出貴氣的駱士賓,水自流永遠是一身大衣,戴著圍巾,觀眾第一眼看過去,就覺得這個人怎麼跟駱士賓這種人混在一起。
二是有人情味。刑場上,他望向塗志強的眼神裡仿佛有千言萬語,秉昆嚇得當場暈倒,而他敢在所有人眼皮底下送塗志強最後一程。
塗志強最後提了一嘴鄭娟,他記住了,後來秉昆帶給鄭娟家每月的35塊錢,是水自流強烈要求的,故人交代的事,他都辦到。這是中國人的義。
他出獄後第一句話,是勸駱士賓去看看孩子,這是中國人的情。
後來駱士賓逼著他退位讓賢,他也冷靜退出了。這是中國人的體面。
幾乎水自流的每一場戲,都令人印象深刻,孫之鴻身上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憂鬱氣質,與「水自流」這個人物完美融合後,人物就顯得有深度、有味道。哪怕只是小動作、眼神戲,都能讓觀眾感受到角色魅力。
演員為這個原著中不算搶眼的角色狠狠加分了。
但他為了奪回在公司的地位,不擇手段地幫駱士賓搶回周楠,用去美國留學這一招,就一舉拿下了周楠,又讓人不齒。
我最感慨的恰是角色的這種複雜。
通常的「壞人」,不是駱士賓這樣的真小人,就是馮化成這種偽君子,水自流卻讓人無法定義,他同時具有君子和小人的特點,搶周楠是小人,可就憑他在法庭上面對曾珊反水怒氣衝衝的那一句:怎麼回事啊!不是說好了不追究嗎?
我又覺得這好像是個君子。
水自流可能是所有人當中最講信義的,答應了故人就給鄭娟送錢。答應不難為秉昆鄭娟,曾珊在法庭上忽然發難,他主動站起來為秉昆鄭娟作證。駱士賓死了,遺囑沒有把公司交給他,他也認了,說會幫駱士賓看好他的公司。
所以這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呢?我不知道,人太複雜了,沒有絕對,好或壞,總關乎利益與選擇。
但劇中駱士賓這樣的壞蛋有這樣的朋友,是他的運氣。一部好劇有這樣讓人五味雜陳的「反派」,是觀眾的運氣。
2、馮玥:浮世營營只自私劇集最令人不解的一個懸疑點是:鄭娟和秉昆這麼好的人,養兒子養出兩個白眼狼。幫周蓉養女兒,又養出這麼個不知感恩為何物的姑娘。
善良不會遺傳的嗎?
觀眾說你咋知道鄭娟對她很好?答案在細節裡,一個打小寄人籬下的小姑娘,開口就是「咱家」,說明鄭娟秉昆把她保護得特別好,她在周家生活是有主人意識的。
二是1981年那次,周蓉回來探親,周家人一起坐炕上吃包子,馮玥依舊依偎在鄭娟懷中,但凡鄭娟對她有半點不好,早撲到媽媽懷裡了。
但被照顧地這麼好的孩子,聽說姥爺退休不走了,第一句話就問「那他住哪兒屋」。我只能理解為這孩子遺傳基因太強大了。
鄭娟是聰明人,告訴她,「放心吧,你的屋還是你的屋。」
十幾年之前,一家人因為冬梅家沒拍成全家福,好不容易有拍照的機會,馮玥一定要把電視看完,這種事換成我,早被我媽一巴掌呼死了。
那篇得了全市作文比賽一等獎的《我的媽媽》,寫的是一個從沒有照顧過她,但能考上北大的媽媽。
後來糾結是否回到親生父母身邊時,她考慮的是喜歡周楠,不想離開哥哥;後來親媽支持她跟周楠談戀愛,她立馬住過去了。從頭至尾都沒有想過小舅、小舅媽十幾年如一日的照顧。
後來馮化成出軌,父母離婚,她又崩潰了,不相信愛情了,指著親媽的鼻子一通罵,觀眾一邊難過一邊舒服:啊,終於又有人幫忙罵周蓉了!
但當她面對冬梅的勸阻,瞬間翻臉不認人,觀眾就沒那麼好受了,這姑娘比貓還養不熟啊。
好像馮玥唯一無私的一次,是對周楠的感情,是愛情嗎?
我覺得在年輕的時候愛上周楠,那段感情是有愛的。但她本質上是愛上了鏡象中折射出的另一個自己:他們本質上是一種人。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也是因為這種藏不住的特質 ,她憑實力跟母親周蓉組成了一對「自私CP」。
關於這對母女,還是冬梅評價地最好——
而讓這個觀眾一看到她就想衝進屏幕呼她幾耳光的角色屈居第二,也是因為還有一個終極狠角色——她媽。
1、周蓉:世間只有人心惡周蓉有多氣人呢?氣人到宋佳她媽都忍不住直接找她吐槽的程度。
這也是國劇少有的「她在,大家一起吐槽她」,她沒出場,大家在彈幕裡接著吐槽她的大女主。
從「可愛」到「可惡」,宋佳演出了一個獨立、自我、自我到無限自私的 「極端角色」。她的演繹最成功之處在於,讓觀眾看到了「極端」是如何形成的。
作為周家唯一的、且非常優秀的一個女兒,周蓉的確有自負的資本:她學習好、長得好,是光字片最優秀的女孩。
但從這個人物長大開始,那種國劇史上登峰造極的自私,就徹底淹沒了觀眾。
首先是她過度自我,一家人跟著她受罪。
19歲時,她背著父母,獨自踏上趕往貴州插隊的列車,去追求自己的完美愛情。
害得周媽媽因擔心突發了腦梗;三兄妹剩下的秉昆扛起了照顧母親的重任。
好吧這也不能都怪她,她也不想。但還有第二宗:冷漠。
她自己考上了北大,回到家也不在床前盡孝,和馮化成住賓館;
周志剛千裡迢迢帶著狗狗和吃的來找她,她說寧可跟家裡斷絕關係,也永遠不願離婚,我要是周志剛肯定堅持不到後面的十幾年,當時就一口老血交代了。
好吧冷漠也可以理解,但還有第三宗:愛秀。
大家發現沒,全劇哭得最多的不是命運比她慘一百倍的鄭娟和秉昆,是從頭到尾一直在哭的周蓉。
母親因為腦血栓癱瘓兩年,她回來了哭得天崩地裂,然後該咋地咋地去了。
看到媽媽織的一摞紅毛衣,她痛哭流涕,說畢業回來我要照顧媽媽,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整部劇她哭得比誰都大聲,做得比誰都少,敢情她盡孝的方式,就是哭。
好吧愛哭也不能都怪她,可能是天性,但還有第四宗:不愧疚。
她連累弟弟坐牢半年,沒有任何表示,她的日子越來越好,成了分了房的大學教授,想過幫弟弟改善一下居住環境了嗎?不存在的。
但這些還不是最氣人的,她不幫就算了,但周父領著全家給街坊鄰居拜年時,她那種顧盼自雄的眼神,哇我又一口老血過去了。
好吧不愧疚就算了,不要太在意這些,但還有第五宗:冷酷。
讓已經管劇失血過多的我又被氣到一個激靈從床上蹦起來的,是她勸鄭娟讓玥玥和周楠談戀愛的那場戲。
都知道秉昆跟鄭娟結婚,連周老爹都顧及她的名聲,一直對外講,周楠是自家的孩子。在外人眼裡,周楠、馮玥是一對表兄妹。
現在好了,周蓉要她點頭認可這對兩小無猜在男方高考期間談戀愛,等於逼她公開最殘酷的那段過往。
為什麼呢,為了讓玥玥認她這個媽。
好,有私心很正常,可她怎麼勸的呢?第一句,就把鄭娟最痛苦的往事,輕描淡寫歸納為「過去了多少年的陳年舊事」。還說「為你的舊事耽誤孩子們的一生,不值」。
媽呀怎麼就耽誤孩子一生了,早戀成就一生宏圖霸業還是怎麼著。
鄭娟的回答太好了,「孩子的一生是一生,我也有我的一生。」結果周蓉再加一碼,「以為你是女人中的女人,從不在乎自己。」
哇這是啥道德綁架啊,道德綁架中,還暗含一位高知女性對家庭婦女的鄙夷。
真的,就你這暗箭冷刀,含笑殺人,拐著彎罵,我還以為這是諜戰片對敵人,再一看是對為自己照顧了十幾年姑娘的嫂子。
周蓉你真的可以。
但這些也都不重要,大家習慣了,最氣人的是第六宗:她自私,她自我,她覺得這一切是應該的。
周父病倒,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她和秉義都從外地趕了回來。到家後的第一反應出奇的一致:怪秉昆沒照顧好爸爸。
秉義還算有的放矢,說秉昆沒聯繫冬梅,她是醫生。沒道理又好像有點道理。周蓉對周秉昆發的是無名火:「你咋整的啊,我告訴你,爸有事我跟你沒完啊。」
聽完這話不管周父有沒有事,反正我有事了。
周父用常識為秉昆洗冤我才活過來:爸是你們仨人的爸,不是秉昆一個人的。不能因為弟弟一直守著爹媽,出了什麼事都怪他啊。
好吧這一切也都不重要,但這一點我實在受不了了:作到最後,她命最好。
我想了很多天,得出一個結論是,當年她就像支使自家的僕人一樣指使無條件追求她的蔡曉光,離婚後中年歸來接受蔡曉光的愛,可能不是因為彼此深愛。因為周蓉對蔡曉光,可能不夠愛。
甚至於,不是愛。
因為周蓉從頭到尾愛的,是周蓉自己。
一個真正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一個只愛自己一個人的人,是很難感覺到別人的悲傷和需要的。
必須說宋佳本劇中的演技實在被低估了,很少一個女演員,能隨便一個冷眼旁觀的細節,就把人物的自私冷漠演得這麼好。
在她的演繹下,周蓉不再是賢妻良母,不再是誰的附屬品,而是只為她自己活著的精緻女人。
不管是不是主創本意,這個人物將持續站在國產劇最令人討厭人物的金字塔尖上,傲視芸芸眾生,就像周蓉在劇中傲視秉昆鄭娟一樣,我們是凡人,她,高高在上。
結語:好人沒有壞人過得好,為什麼還是要做好人?追劇最直觀的感受是:劇中的好人命都好苦啊。
坦白講,劇追到現在,我是沒有看到「好人好報」,反倒是那些討人嫌的、自私的角色,過得比好人更好;而好人,卻承受了太多的磨難。
你可能會說,駱士賓不是害人害己了嗎?但他曾風生水起過,從一個一無所有的出獄人員,變成被萬眾矚目的成功企業家,身邊的漂亮姑娘,光觀眾就看著換了三個,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和快樂,他都享受了,臨去世周楠還主動叫了他爸。
周蓉和玥玥更不得了,各自都收穫了非常不錯的人生結局。
自私到最後,她們都贏了。
觀眾氣不過,氣不過就對了,我也氣不過。
有人說你怎麼不寬容一點,她們只是太自我。
但一位相聲演員說過,在啥都不明白的情況下就勸人寬容的人,要離遠點,對「討人厭的人」都理解都寬容,都不怪她,那好人怎麼辦。
之所以劇集如此讓人上頭,也是因為有這麼多角色,這麼生動,這麼讓人憤怒,是因為體會到了故事中人的悲歡離合。
追劇確實是一場複雜的體驗,就好像生活中,我們往往需要很多年,才能看清一個人。
比如,一開始很多觀眾把宋春麗飾演的金月姬,列入最討厭角色的前五。
但到後來聽她剖析吳倩一家為何不願從秉昆家搬走、拒絕將馮玥接到家裡來住時。老太太對人性的精準剖析,背後是幾十年的人生經歷。
還有人把周志剛列入最討厭角色裡,但到了這個人物死前的一場戲,那份對子女的溫厚,深情,是一個討人厭的父親能有的嗎?討厭兩個字,如何能說出口呢?
秉昆懂得周父的愛,冬梅懂得母親的用心,都用了幾十年,人性的箇中複雜,我們要花很長時間慢慢體會,劇集把這一切縮短了。
故事告訴我們,好人可能變壞,壞人可能變好,所謂善惡其實沒有一條明顯的分界線。
但人世間有沒有秉昆鄭娟這種人呢?
她們一直吃苦,一直付出,一直犧牲。秉義、周蓉去外面拼闖,取得的成績都是自己的,留下她們照顧父母,撫養女兒,到她們真遇到什麼難題了,只能自己扛,看的人百感交集,淚流滿面。
到最後,付出成為一種理所當然,父親病了,是他們沒照顧好,孩子要談戀愛,她們必須繼續為家人為孩子犧牲,否則就是「自私任性」。
但好人的結局呢,就是鄭娟去探視秉昆,秉昆發現媳婦手受傷,才知道鄭娟一直在賣烤地瓜,心疼到話都說不出來。
這就是好人在世間的回報嗎?
但為什麼,我還是在秉昆鄭娟的眼神中,看出救贖、希望的光芒?因為她們是彼此的天使,當周蓉告訴鄭娟曾珊的條件的時候,鄭娟二話不說,就同意了曾姍的要挾。
再多的遺產她都不要,只要秉昆少受點罪。
這就是為什麼好人那麼難,那麼苦,還是要堅持做好人。
因為「平凡中幽微之光閃耀,苦難中方顯良知與擔當。」 《人世間》這部劇好看,是因為其中刻畫的親情、愛情、友情,是我所看過的所有影視作品裡最打動人心最有煙火氣的。
沒有壞就沒有好,沒見過人心的齷齪,就顯不出人性的美。
磨難重重的人世間,那些美好的人,美好的情,才可貴。
我反倒感謝那些演出討厭角色的演員們,實力派之所以是實力派,是因為他們一如既往地為角色傾儘自己的心血。無論角色好壞,都不會糊弄。
我們當觀眾可以頭頭是道分析,誰有缺陷,誰應該如何,可我們都知道,我們自己的缺陷也無法克服,事到臨頭,我們很難都成為秉昆鄭娟,更可能是春燕這種被歲月改變的凡人,但最起碼,我們可以選擇,不去成為馮化成駱士賓,不成為玥玥周蓉。
《人世間》裡的好人們,有苦,自己扛了,「覺得苦嗎,自己嚼嚼咽了」。
不扛又怎麼辦呢?這就是人生啊。永遠做不對的一道題。
但對好人來說,不能坐等老天爺的厚待。人世間不完美,但人世間的情是美好的。那就走下去,等到它。
正因為壞人不少,好人才更閃閃發光。也是這樣的好人,潤物細無聲地教我們往前走。
所以別問怎麼好人一直在受苦受難?因為人生沒有終極答案,人性才是故事的答案。
唯願人世間好人如江河滔滔,好人的幸福像小河彎彎。而萬水千山走遍,你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人間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