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裝式電動車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07:51:06 1
專利名稱:可拆裝式電動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四輪的可拆裝式電動車。
背景技術:
電動車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交通工具,尤其是四輪電動車,其已被廣泛 應用於休閒娛樂產業,在高爾夫球場、旅遊度假區、景點等地方時常能看到四輪電動車的身影。目前,傳統的電動車在出廠後通常都是整車組裝和整車運輸的,即在出廠前就完 成整車組裝,將車體的各個零件組裝完畢後再將成品車運送至目的地,這種裝配方式是在 工廠中組裝完成的,為了保證整車的質量,其必須經過較為複雜的組裝工序,而在運輸過程 中,此類電動車通常採用貨櫃來運輸,由於組裝後的整車比組裝前將佔據更大的空間,使 得貨櫃內一次運輸的整車數量較少,當出貨量較大的時候,將嚴重影響運輸的效率,同 時,也大大增加了運輸成本。另外,在一些長途運輸過程中,貨櫃內各個整車之間容易因 路途顛簸而發生相互碰撞或者摩擦,極易造成車輛表面受損,嚴重時甚至會破壞車輛主體 結構,這給運輸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有鑑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型的可拆裝式電動車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方便運輸的可拆裝 式電動車。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可拆裝式電動 車,包括一主車體、連接於所述主車體的前窗模塊總成、連接於所述主車體的後窗模塊總 成、連接於所述主車體的前擋模塊總成及位於所述主車體上方的頂棚模塊總成,所述主車 體設有供所述前窗模塊總成和後窗模塊總成安裝的安裝面,所述頂棚模塊總成包括相互拼 接的前蓋和後蓋,所述前蓋及後蓋設有相互配合的凸邊和凹邊。進一步地,所述前蓋和後蓋均設有若干平行設置並向上凸伸的縱長形加強肋。進一步地,所述前擋模塊總成與所述前蓋為可拆裝連接。進一步地,所述主車體包括車門,所述前窗模塊總成與所述車門為可拆裝連接,且 所述車門頂部設有向上凸伸出的凸起部。進一步地,所述前窗模塊總成包括四邊形框體及嵌設於所述框體內的玻璃,所述 框體設有一底邊,該底邊的一端設有向下凸伸出的定位部。進一步地,所述前擋模塊總成包括一框體,該框體設有一與所述前蓋配合連接的 上框邊,該上框邊的內表面設有向內凸伸的凸條。進一步地,所述前蓋設有相互平行的兩側邊,該側邊內設有縱長形安裝槽。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拆裝式電動車有益效果是組裝拆卸方便、 運輸成本低。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可拆裝式電動車的立體組合圖。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可拆裝式電動車的主車體的立體圖。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可拆裝式電動車的前窗模塊總成的立體圖。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可拆裝式電動車的前擋模塊總成的立體圖。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可拆裝式電動車的頂棚模塊總成與後窗模塊總成組 裝時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拆裝式電動車10,其包括主車體11、 可拆裝於主車體11的前窗模塊總成12、前擋模塊總成13、頂棚模塊總成14及後窗模塊總 成15。請參閱圖2所示,所述主車體11包括縱長形車身及位於車身內部的若干座椅。所 述縱長形車身設有兩個縱長側牆及開設有於該側牆上的車門110。所述側牆設有一延伸至 所述車門頂部的安裝面111,用於安裝前窗模塊總成12,其中,所述車門頂部設有向上凸伸 出側牆的凸起部112,用於與所述前窗模塊總成12固定連接。請參閱圖3所示,所述前窗模塊總成12可拆卸安裝在車門110上,其包括四邊形 的框體及嵌於所述框體內的玻璃,所述框體的內表面設有凸條121,該前窗模塊總成12的 底邊的一端設有向下凸伸出的定位部122,該定位部122用於與所述車門110處的凸起部 112配合。所述後窗模塊總成15安裝於所述前窗模塊總成12的後方,並分別與上方的頂棚 模塊總成14和下方的側牆安裝面111配合固定,可配合參閱圖1、5所示。請參閱圖4所示,所述前擋模塊總成13包括四邊形框體及嵌於所述框體內的玻 璃,該框體的上框邊的內表面設有向內凸伸的凸條131,該上框邊用於與頂棚模塊總成14 密封配合連接。所述框體兩側的框邊與所述前窗模塊總成12的前端框邊連接構成所述車 的A柱。該前擋模塊總成13安裝於主車體11的前端並靠近電動車10的駕駛室,同時可與 前窗模塊總成12密封配合。請參閱圖5所示,所述頂棚模塊總成14包括可與前擋模塊總成13拆裝的前蓋142 及與所述前蓋142組裝配合的後蓋143。所述前蓋142設有兩個相互平行的側邊144、與所 述前擋模塊總成13密封連接的前邊145及與所述前邊145相對並與所述後蓋143配合連 接的後邊146,所述側邊144內設有縱長形安裝槽147,所述後邊146為一向所述後蓋143 突出的凸邊。所述後蓋143與所述的兩個側邊與所述後窗模塊總成15組裝,且該後蓋143 設有與所述前蓋142凸邊146配合的凹邊,該凹邊與凸邊146的配合增強了前蓋142與後 蓋143之間的定位關係。所述前蓋142和後蓋143均設有若干平行設置並向上凸伸的縱長 形加強肋148,用於增強頂棚的強度。本實用新型所述電動車10的上述各個模塊之間均是通過組裝方式連接的,以方 便封裝及運輸,即,在出廠時無需將整車的各個模塊就組裝好,只需將車體及各個可拆卸的 模塊裝入貨櫃內運輸,由於各個模塊並未組裝在一起,可大大節省貨櫃內的空間,等運 輸至目的地後將所述各個模塊進行組裝即可,如此,可大大提高運輸效率,也可降低貨櫃內車輛間相互碰撞受損的概率。當拆卸後的電動車10運送至目的地,需要安裝成整車,可按照下述步驟進行(一)安裝前窗模塊總成12將前窗模塊總成12放置於主車體11的車門110上, 用螺栓通過折彎件將其固定在主車體11的車門110上;(二)安裝前擋模塊總成13 將前擋模塊總成13放置於主車體11的前端,用螺栓 通過折彎件將其固定在主車體上;(三)安裝後窗模塊總成15和頂棚模塊總成14先用鉚槍將M8的拉姆鉚在車身 側牆的安裝面111處,然後再用M8的外六角螺栓將後窗模塊總成15和頂棚模塊總成14固 定在安裝面111處。值得一提的是當需要拆分該電動車10時,整車拆分步驟為安裝步驟的反步驟, 即從步驟三到步驟一。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 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 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可拆裝式電動車,包括一主車體、連接於所述主車體的前窗模塊總成、連接於所 述主車體的後窗模塊總成、連接於所述主車體的前擋模塊總成及位於所述主車體上方的頂 棚模塊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主車體設有供所述前窗模塊總成和後窗模塊總成安裝的安 裝面,所述頂棚模塊總成包括相互拼接的前蓋和後蓋,所述前蓋及後蓋設有相互配合的凸 邊和凹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裝式電動車,其特徵在於所述前蓋和後蓋均設有若干 平行設置並向上凸伸的縱長形加強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裝式電動車,其特徵在於所述前擋模塊總成與所述前 蓋為可拆裝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拆裝式電動車,其特徵在於所述主車體包括車門,所述前 窗模塊總成與所述車門為可拆裝連接,且所述車門頂部設有向上凸伸出的凸起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拆裝式電動車,其特徵在於所述前窗模塊總成包括四邊 形框體及嵌設於所述框體內的玻璃,所述框體設有一底邊,該底邊的一端設有向下凸伸出 的定位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拆裝式電動車,其特徵在於所述前擋模塊總成包括一框 體,該框體設有一與所述前蓋配合連接的上框邊,該上框邊的內表面設有向內凸伸的凸條。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拆裝式電動車,其特徵在於所述前蓋設有相互平行的兩 側邊,該側邊內設有縱長形安裝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拆裝式電動車,包括一主車體、連接於所述主車體的前窗模塊總成、連接於所述主車體的前擋模塊、連接於所述主車體的後窗模塊總成及位於所述主車體上方的頂棚模塊總成,所述主車體設有供所述前窗模塊總成和後窗模塊總成安裝的安裝面,所述頂棚模塊總成包括相互拼接的前蓋和後蓋,所述前蓋及後蓋設有相互配合的凸邊和凹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拆裝式電動車有益效果是組裝拆卸方便、運輸成本低、運輸周期短。
文檔編號B62D27/06GK201842146SQ20102054103
公開日2011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26日
發明者張學清 申請人:蘇州益高電動車輛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