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預應力件使用的複合材料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07:53:31 3
本發明屬於預應力件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預應力件使用的複合材料。
背景技術:
預應力是為了改善結構服役表現,在施工期間給結構預先施加的壓應力,結構服役期間預加壓應力可全部或部分抵消荷載導致的拉應力,避免結構破壞。常用於混凝土結構,是在混凝土結構承受荷載之前,預先對其施加壓力,使其在外荷載作用時的受拉區混凝土內力產生壓應力,用以抵消或減小外荷載產生的拉應力,使結構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不產生裂縫或者裂得比較晚。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是在結構承受荷載之前,預先對其施加壓力,使其在外荷載作用時的受拉區混凝土內力產生壓應力,用以抵消或減小外荷載產生的拉應力,使結構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不產生裂縫或者裂得比較晚。
在預應力件技術領域,經常採用到複合材料,但是現在的複合材料在抗拉強度上達不到要求。因此,很有必要設計一種預應力件使用的複合材料。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預應力件使用的複合材料。
本發明的內容包括:
一種預應力件使用的複合材料,包括如下組分製備而成:
端羥基聚丁二烯 20~24份,環氧酚醛樹脂22~26份,聚丙烯18~22份,重質碳酸鈣6~8份,增塑劑2.0~2.5份,偶聯劑1.2~1.4份,脂肪酸甘油酯3~4份,玻璃纖維4.5~5.5份,硬脂酸鋅1~2份,聚乙烯蠟1.5~2.4份,色粉2.5~3.0份。
本發明中,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增塑劑採用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和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中的一種。
本發明中,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偶聯劑採用鉻絡合物偶聯劑、鈦酸酯偶聯劑中的一種。
本發明中,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色粉採用鈦白粉。
本發明的製備方法如下:
1)將端羥基聚丁二烯、環氧酚醛樹脂、聚丙烯投入到混合機中進行混合和烘乾操作,攪拌3-5h,混合過程中,緩慢加入硬脂酸鋅,得到混合填料;
2)將玻璃纖維、重質碳酸鈣加入到超聲波粉碎機中進行粉碎,粉碎過程中加入偶聯劑,持續粉碎3h,粉碎完成後進行過濾和乾燥操作,乾燥過程完成後加入脂肪酸甘油酯繼續進行混合操作,最終得到輔助填料;
3)將步驟1)中得到的混合填料和步驟2)中得到的輔助填料加入到高混機,在130-150℃的條件下,持續混合2h,混合過程中緩慢加入聚乙烯蠟和增塑劑,再將其餘原料在240-260℃的條件下,全部加入到混合體系中,持續混合35-45min,得到熔融狀態的下的混合產品;
4)將步驟3)中得到的混合產品進行逐級降溫冷卻,逐級降溫速率為10℃/20min,當產品降溫到160℃時,將其投入到雙螺杆擠出機中進行擠出操作,最終得到產品。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提高了複合材料的延展性,提高了複合材料本身的使用壽命,保證了預應力件的抗拉強度。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1
一種預應力件使用的複合材料,包括如下組分製備而成:
端羥基聚丁二烯 20份,環氧酚醛樹脂22份,聚丙烯18份,重質碳酸鈣6份,增塑劑2.0份,偶聯劑1.2份,脂肪酸甘油酯3份,玻璃纖維4.5份,硬脂酸鋅1份,聚乙烯蠟1.5份,色粉2.5份。
本實施例中,增塑劑採用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和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中的一種,偶聯劑採用鉻絡合物偶聯劑、鈦酸酯偶聯劑中的一種,色粉採用鈦白粉。
本發明的製備方法如下:
1)將端羥基聚丁二烯、環氧酚醛樹脂、聚丙烯投入到混合機中進行混合和烘乾操作,攪拌3h,混合過程中,緩慢加入硬脂酸鋅,得到混合填料;
2)將玻璃纖維、重質碳酸鈣加入到超聲波粉碎機中進行粉碎,粉碎過程中加入偶聯劑,持續粉碎3h,粉碎完成後進行過濾和乾燥操作,乾燥過程完成後加入脂肪酸甘油酯繼續進行混合操作,最終得到輔助填料;
3)將步驟1)中得到的混合填料和步驟2)中得到的輔助填料加入到高混機,在130℃的條件下,持續混合2h,混合過程中緩慢加入聚乙烯蠟和增塑劑,再將其餘原料在240℃的條件下,全部加入到混合體系中,持續混合35min,得到熔融狀態的下的混合產品;
4)將步驟3)中得到的混合產品進行逐級降溫冷卻,逐級降溫速率為10℃/20min,當產品降溫到160℃時,將其投入到雙螺杆擠出機中進行擠出操作,最終得到產品。
實施例2
一種預應力件使用的複合材料,包括如下組分製備而成:
端羥基聚丁二烯 24份,環氧酚醛樹脂26份,聚丙烯22份,重質碳酸鈣8份,增塑劑2.5份,偶聯劑1.4份,脂肪酸甘油酯4份,玻璃纖維5.5份,硬脂酸鋅2份,聚乙烯蠟2.4份,色粉3.0份。
本實施例中,增塑劑採用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和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中的一種,偶聯劑採用鉻絡合物偶聯劑、鈦酸酯偶聯劑中的一種,色粉採用鈦白粉。
本發明的製備方法如下:
1)將端羥基聚丁二烯、環氧酚醛樹脂、聚丙烯投入到混合機中進行混合和烘乾操作,攪拌3-5h,混合過程中,緩慢加入硬脂酸鋅,得到混合填料;
2)將玻璃纖維、重質碳酸鈣加入到超聲波粉碎機中進行粉碎,粉碎過程中加入偶聯劑,持續粉碎3h,粉碎完成後進行過濾和乾燥操作,乾燥過程完成後加入脂肪酸甘油酯繼續進行混合操作,最終得到輔助填料;
3)將步驟1)中得到的混合填料和步驟2)中得到的輔助填料加入到高混機,在150℃的條件下,持續混合2h,混合過程中緩慢加入聚乙烯蠟和增塑劑,再將其餘原料在260℃的條件下,全部加入到混合體系中,持續混合35-45min,得到熔融狀態的下的混合產品;
4)將步驟3)中得到的混合產品進行逐級降溫冷卻,逐級降溫速率為10℃/20min,當產品降溫到160℃時,將其投入到雙螺杆擠出機中進行擠出操作,最終得到產品。
實施例3
一種預應力件使用的複合材料,包括如下組分製備而成:
端羥基聚丁二烯 22份,環氧酚醛樹脂25份,聚丙烯20份,重質碳酸鈣7份,增塑劑2.3份,偶聯劑1.3份,脂肪酸甘油酯3.5份,玻璃纖維5份,硬脂酸鋅2份,聚乙烯蠟2份,色粉3份。
本實施例中,增塑劑採用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和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中的一種,偶聯劑採用鉻絡合物偶聯劑、鈦酸酯偶聯劑中的一種,色粉採用鈦白粉。
本發明的製備方法如下:
1)將端羥基聚丁二烯、環氧酚醛樹脂、聚丙烯投入到混合機中進行混合和烘乾操作,攪拌3-5h,混合過程中,緩慢加入硬脂酸鋅,得到混合填料;
2)將玻璃纖維、重質碳酸鈣加入到超聲波粉碎機中進行粉碎,粉碎過程中加入偶聯劑,持續粉碎3h,粉碎完成後進行過濾和乾燥操作,乾燥過程完成後加入脂肪酸甘油酯繼續進行混合操作,最終得到輔助填料;
3)將步驟1)中得到的混合填料和步驟2)中得到的輔助填料加入到高混機,在130-150℃的條件下,持續混合2h,混合過程中緩慢加入聚乙烯蠟和增塑劑,再將其餘原料在240-260℃的條件下,全部加入到混合體系中,持續混合35-45min,得到熔融狀態的下的混合產品;
4)將步驟3)中得到的混合產品進行逐級降溫冷卻,逐級降溫速率為10℃/20min,當產品降溫到160℃時,將其投入到雙螺杆擠出機中進行擠出操作,最終得到產品。
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以上任何實施例的討論僅為示例性的,並非旨在暗示本公開的範圍(包括權利要求)被限於這些例子;在本發明的思路下,以上實施例或者不同實施例中的技術特徵之間也可以進行組合,步驟可以以任意順序實現,並存在如上所述的本發明的不同方面的許多其它變化,為了簡明它們沒有在細節中提供。因此,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