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連指戒指以及盒裝飾品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20:03:2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飾品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連指戒指以及盒裝飾品。
背景技術:
戒指是一種戴在手指上的裝飾品,任何人都可以佩戴。
佩戴戒指的習俗源遠流長,不同的地方對不同的佩戴方式有著不同的代表含義,並且,戒指的材料可以是金屬、寶石、塑料、木或骨質等。
隨著時尚領域的發展,戒指便成了時尚領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戒指的形式也不斷地變化,從只能夠形成單圈的形式佩戴在一隻手指上,演變成了可以將多個戒指連接而佩戴在多個手指上的形式,這也體現了個性化的發展。
目前,連指戒指的形式多種多樣,而其基本的形式一般都是將多個戒指固定連接,或者通過鏈條柔性的連接,但是,固定連接的這種方式使連指戒指無法變動結構,佩戴起來比較死板,另外,通過柔性鏈條連接的方式,雖然能夠任意的變換戒指的佩戴方式,但是有因為其可調整的任意性而使佩戴的時候每次都需要調整好位置才能夠合適佩戴,操作較為繁瑣,浪費時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連指戒指以及盒裝飾品,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連接戒指佩戴時位置調整較為繁瑣,浪費時間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連指戒指,包括連接機構和至少兩個戒指本體;
相鄰所述戒指本體之間通過所述連接機構沿連接位置相對轉動連接,形成沿同一中心軸線疊放設置的狀態,或者,形成沿相鄰所述戒指本體的連接位置順序展開的狀態;
其中,相鄰所述戒指本體沿轉動軸線相對轉動,該轉動軸線與相鄰所述戒指本體的中心軸線均保持垂直,並且還與所述戒指本體的外輪廓相切。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連接機構包括軸套和轉動軸;
所述軸套和所述轉動軸分別設置在相鄰的所述戒指本體上,且位於所述連接位置並沿所述轉動軸線軸向設置;
所述轉動軸插接在所述軸套內相對轉動。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轉動軸穿過所述軸套,且所述轉動軸穿過所述軸套的頂端設置有固定帽。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帽內設置有內螺紋,所述轉動軸的頂端設置有與所述內螺紋適配的外螺紋;
所述固定帽與所述轉動軸螺紋旋合連接。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帽與所述轉動軸的頂端之間過盈配合連接。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戒指本體上設置有配件,所述配件位於相鄰所述戒指本體的同一側。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戒指本體的圓環圈呈波浪狀。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任意一個或幾個所述戒指本體上設置有缺口,使所述戒指本體呈不完整的圓環圈。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戒指本體採用塑料或金屬製成。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盒裝飾品,包括所述的連指戒指。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獲取了至少兩個普通的戒指本體,然後在戒指本體之間通過所述連接機構進行連接,所述連接機構可以使兩個或多個戒指本體相互連接起來,並使兩個或多個戒指本體疊放在一起,或者使兩個或多個戒指本體順序的連接在一起,這樣,當兩個或多個戒指本體疊放在一起的時候,就可以將所有戒指本體套在一個手指上,當做一個寬的戒指來佩戴,而當兩個或多個戒指本體順序的連接在一起的時候,就可以將相鄰的戒指本體佩戴在相鄰的手上,當做連指戒指來佩戴;而通過所述連接機構,相鄰的戒指本體可以沿轉動軸線相對轉動,其中,該轉動軸線是與相鄰所述戒指本體的中心軸線均保持垂直,並且還與所述戒指本體的外輪廓相切,所以,在相鄰的戒指相互摺疊的時候,會嚴格的沿著相同的軌跡來相互轉動,以實現摺疊成一個寬的戒指或展開成沿連接位置依次順序連接的連指戒指,這樣,在用戶想將所述戒指在寬的戒指和連指戒指之間轉換的時候,並不用調整位置,只需要扳動多個連接的戒指本體即可,便能夠輕鬆的在兩個狀態中切換,使兩種狀態轉換的更為容易,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只需要一個手便可輕鬆的操作;同時,還可以使預設的配件重複拼接形成新的花紋,這樣便不用每次轉換狀態的時候都需要進行調整,整個使用變得簡單許多。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連指戒指的狀態一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連指戒指的狀態二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的連指戒指的狀態一結構示意圖的側視圖;
圖4為圖1所示的連指戒指的狀態二結構示意圖的側視圖。
附圖標記:
1-連接機構; 2-戒指本體; 3-連接位置;
4-中心軸線; 5-轉動軸線; 6-配件;
7-缺口; 11-軸套; 12-轉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連指戒指的狀態一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連指戒指的狀態二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的連指戒指的狀態一結構示意圖的側視圖;
圖4為圖1所示的連指戒指的狀態二結構示意圖的側視圖。
如圖1-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連指戒指,包括連接機構1和至少兩個戒指本體2;
相鄰所述戒指本體2之間通過所述連接機構1沿連接位置3相對轉動連接,形成沿同一中心軸線4疊放設置的狀態,或者,形成沿相鄰所述戒指本體2的連接位置3順序展開的狀態;
其中,相鄰所述戒指本體2沿轉動軸線5相對轉動,該轉動軸線5與相鄰所述戒指本體2的中心軸線4均保持垂直,並且還與所述戒指本體2的外輪廓相切。
在具體的實施例中,獲取了至少兩個普通的戒指本體2,然後在戒指本體2之間通過所述連接機構1進行連接,所述連接機構1可以使兩個或多個戒指本體2相互連接起來,並使兩個或多個戒指本體2疊放在一起,或者使兩個或多個戒指本體2順序的連接在一起。
這樣,當兩個或多個戒指本體2疊放在一起的時候,就可以將所有戒指本體2套在一個手指上,當做一個寬的戒指來佩戴,而當兩個或多個戒指本體2順序的連接在一起的時候,就可以將相鄰的戒指本體2佩戴在相鄰的手上,當做連指戒指來佩戴。
而通過所述連接機構1,相鄰的戒指本體2可以沿轉動軸線5相對轉動,其中,該轉動軸線5是與相鄰所述戒指本體2的中心軸線均保持垂直,並且還與所述戒指本體2的外輪廓相切。
所以,在相鄰的戒指相互摺疊的時候,會嚴格的沿著相同的軌跡來相互轉動,以實現摺疊成一個寬的戒指或展開成沿連接位置依次順序連接的連指戒指,這樣,在用戶想將所述戒指在寬的戒指和連指戒指之間轉換的時候,並不用調整位置,只需要扳動多個連接的戒指本體2即可,便能夠輕鬆的在兩個狀態中切換,使兩種狀態轉換的更為容易,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只需要一個手便可輕鬆的操作。
同時,在用戶對戒指本體2進行相對轉動操作以在兩種狀態之間隨意切換的時候,還可以使預設的配件重複拼接形成新的花紋,這樣便不用每次轉換狀態的時候都需要進行調整,整個使用變得簡單許多。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機構1包括軸套11和轉動軸12;
所述軸套11和所述轉動軸12分別設置在相鄰的所述戒指本體2上,且位於所述連接位置3並沿所述轉動軸線5軸向設置;
所述轉動軸12插接在所述軸套11內相對轉動。
上述通過轉動軸12和軸套11來進行相對轉動的形式,便可以使相鄰的戒指本體2之間實現嚴格的沿著相同的軌跡來相互轉動,即當所述轉動軸12和軸套11相對轉動的時候,由於轉動軸12和軸套11是固定在戒指本體2上的,所以相鄰的戒指本體2會隨著轉動軸12和軸套11的相對轉動而隨之轉動,相對閉合轉動的時候,會並使兩個或多個戒指本體2疊放在一起,相對展開轉動的時候,會使兩個或多個戒指本體2順序的連接在一起,形成相鄰戒指本體2沿同一中心軸線4疊放設置的狀態,或者,形成沿相鄰所述戒指本體2的連接位置3順序展開的狀態,適合佩戴在一個手指上當做寬的戒指來戴,或者適合佩戴在多個手指上當做連指戒指來佩戴。
但是,本申請僅僅提供了有限的實施例,在所述連接機構1的具體形式中,不僅僅限於使用軸套11和轉動軸12和轉動軸來配合的方式實現連指戒指的兩種形態的變換。
本申請的目的是在於通過連接機構1實現相鄰所述戒指本體2之間能夠通過所述連接機構1沿連接位置3相對轉動連接,形成沿同一中心軸線4疊放設置的狀態,或者,形成沿相鄰所述戒指本體2的連接位置3順序展開的狀態,進而方便了用戶在兩種狀態的轉換時更加的方便,而且轉換的效果更加的標準,使戒指本體2在轉換過後形成的效果可以重複實現,使佩戴的效果更好,所以,除了通過使用軸套11和轉動軸12和轉動軸來配合的方式實現連指戒指的兩種形態的變換以外,還可以通過其他的結構來實現,例如,通過合頁的形式來實現,或者通過單圈的形式來實現,或者通過其他鉸接的形式來實現,所以,本申請不限於上述形式,任何基於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在沒有經過創造性勞動獲得的新的技術方案,均包含在本申請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之內。
進一步的,所述轉動軸12穿過所述軸套11,且所述轉動軸12穿過所述軸套11的頂端設置有固定帽。
通過設置了所述固定帽,可以防止轉動軸12相對於所述軸套11而脫落,進而使轉動軸12和軸套11配合的結構效果失效。
因為,所述轉動軸12是插接在所述軸套內的,所以,當用戶在扳動相鄰戒指本體2的時候,為了便捷操作,往往不會沿戒指本體2相對轉動的軌跡來施加作用力,而是以任意的方式來對相鄰的戒指本體2施加作用力,使相鄰的戒指本體2相對轉動,形成需要的摺疊狀態或連指狀態,所以,不規則的作用力也會形成使轉動軸12和軸套11相對軸向分離的分力,所以,時間長了以後,經過這種力的不斷疊加作用,會容易使轉動軸12相對於所述軸套11而脫落,進而使轉動軸12和軸套11配合的結構效果失效,所以,設置了所述固定帽,套接在所述轉動軸12穿過所述軸套11的頂端,可以防止轉動軸12相對於所述軸套11而脫落。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帽內設置有內螺紋,所述轉動軸12的頂端設置有與所述內螺紋適配的外螺紋;
所述固定帽與所述轉動軸12螺紋旋合連接。
這樣的話,轉動軸12的頂端就可以和所述固定帽螺紋固定,一是能夠實現防止轉動軸12相對於所述軸套11而脫落的作用,另外,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也可以方便拆卸。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帽與所述轉動軸12的頂端之間過盈配合連接。
通過過盈連接的配合方式,能夠實現防止轉動軸12相對於所述軸套11而脫落的作用,雖然不能夠像螺紋連接的方式一樣,能夠方便拆卸,但是過盈配合連接的方式卻更加的穩固。
進一步的,所述戒指本體2上設置有配件6,所述配件6位於相鄰所述戒指本體2的同一側。
由於本申請提供的連指戒指可以通過相鄰的戒指本體2形成兩種狀態,所以,通過在相鄰所述戒指本體2的同一側設置了所述配件6,就可以當戒指本體2展開形成連指戒指的狀態時,在每個戒指本體2上分別展示所述配件6的花紋,此狀態的花紋的形狀為沿著戒指本體2拉長的形狀,而當戒指本體2摺疊後變成寬的戒指狀態時,每個戒指本體2上的配件6又可以通過其花紋摺疊式的拼接成新的花紋,這樣在用戶使用戒指形成不同的狀態的時候,便會形成新的花紋,體現了兩種不同的展示狀態。
但是,本申請僅僅提供了有限的實施例,而在圖3或圖4中所顯示的花紋也是實施例中的一種,除此之外,還可以設計新的花紋,通過戒指本體2之間相對轉動的效果來形成新的花紋形式。
所以,任何基於本申請的技術方案,在沒有經過創造性勞動獲得的新的技術方案,均包含在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之內。
進一步的,所述戒指本體2的圓環圈呈波浪狀。
進一步的,任意一個或幾個所述戒指本體2上設置有缺口7,使所述戒指本體2呈不完整的圓環圈。
通過設計了所述缺口7,便可以使戒指本體2能夠通過扳動而調整半徑的大小,進而適合不同粗細的手指佩戴。
進一步的,所述戒指本體2採用塑料或金屬製成。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盒裝飾品,包括所述的連指戒指。
由於所述連指戒指的具體結構、功能原理以及技術效果已經在前文詳細敘述,在此便不再贅述。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