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甲碸黴素顆粒及其製備方法
2023-06-04 22:28:46 1
一種甲碸黴素顆粒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甲碸黴素顆粒及其製備方法,所述的顆粒組分及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為:甲碸黴素:1%-50%;甲碸黴素吸附載體:45%-99%;甲碸黴素吸收促進劑:0.05%-4%。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上述組分備料,將所述的甲碸黴素、甲碸黴素吸收促進劑和所述甲碸黴素吸附載體混合均勻,製備成甲碸黴素粉末,在流化床內噴入粘合劑,制粒。本發明提供的製備方法簡單,成本低。本發明的產品具有體外快速釋放,體內快速吸收,血峰值濃度高,藥物吸收徹底,較少有抗菌素殘留的優點,本發明產品可用於畜禽動物因細菌引起全身各部位感染的治療。
【專利說明】一種甲碸黴素顆粒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動物用抗菌屬藥物及其製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甲碸黴素顆粒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甲碸黴素(Tiamphenicol,TAP又名甲碸氯黴素、硫黴素)是以甲碸基取代氯黴素的苯對硝基而形成的廣譜抗生素,很好地克服了氯黴素的不良反應,而其抗菌譜、抗菌活性與氯黴素相似,以甲碸基取代了氯黴素中的硝基。氯黴素大部分在肝臟與葡萄糖醛酸甙轉化酶結合成葡萄糖醛酸甙的衍生物,而甲碸黴素不與此結合,氯黴素大部分存在尿中為無活性的葡萄糖醛酸結合物,而甲碸黴素大部分(63%)為未變化的活性化合物存在,甲碸黴素的毒性比氯黴素低,即使引起骨髓抑制也是可逆性的,(方聖範,中國醫院藥學雜誌,1989.9)。對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以及支原體等均有很強的抑制和殺滅作用。因而甲碸黴素在醫學臨床、獸醫臨床中廣泛應用於腸道、呼吸道、泌尿道等感染的治療。然而甲碸黴素在水中溶解度低,體內半衰期短,因而制約了其臨床應用。
[0003]甲碸黴素的抗菌機理和氯黴素相同,能抑制細菌的70S核糖體,能與50S亞基結合,抑制肽醯基轉移酶,從而抑制肽鏈的延長,幹擾蛋白的合成,同時也能和細菌蛋白結合,達到殺滅細菌的作用。對巴氏桿菌和大腸桿菌最低抑菌濃度(MIC)可達Zyg/ml (陳曉蘭,中國獸醫學報,2008,7月;孟志敏,湖北農業科學,2012,1月)具有非常明顯的濃度依耐特徵和抗菌素後劑量效應。
[0004]甲碸黴素在臨床使用中主要有注射液、粉劑、散劑、片劑。注射液主要用於動物不能進食,嚴重的細菌感染,主要有起效快,血藥濃度高,療效好且穩定的優點,但使用不便也限制了它的應用,同時有使用成本較高的缺點。甲碸黴素片劑適用於個體給藥,不適用於大群給藥,甲碸黴素散劑是拌飼料適用的,顆粒飼料常無法拌勻。而雞在發病時,臨床常表現為採食量下降,飲水正常;拌料飼餵時,會降低藥物的攝入量,影響其治療效果,在臨床使用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顆粒劑既可以拌料又可以飲水,用途廣泛。應用時也避免了藥物的損失。
【發明內容】
[0005]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了一種甲碸黴素顆粒,本發明提供的甲碸黴素顆粒,能快速溶解,溶出,溶出後在體內也能快速吸收,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了一種製備甲碸黴素顆粒的方法。
[0006]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施:
[0007]—種甲碸黴素顆粒,所述顆粒的組分以及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為:甲碸黴素:1-50% ;甲碸黴素吸附載體:45% -99% ;甲碸黴素吸收促進劑:0.05% _4%。
[0008]優選的,所述甲碸黴素的重量百分比含量為2_10%。
[0009]優選的,所述甲碸黴素吸附載體的重量百分比含量為85-98% 。[0010]優選的,所述甲碸黴素吸附載體選自水溶性澱粉、無水葡萄糖、麥芽糊精、多孔性矽膠、輕質碳酸鈣、蔗糖、乳糖、澱粉衍生物或纖維素衍生物中的一種或幾種。
[0011]優選的,所述甲碸黴素吸收促進劑的重量百分比含量為0.1% -1%。
[0012]優選的,所述甲碸黴素吸收促進劑包括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和十二烷基硫酸鈉鹽。甲碸黴素吸收促進劑提高甲碸黴素的滲透性。
[0013]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透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14]一種製備獸用甲碸黴素顆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5]步驟一,按照上述組分以及重量百分比含量備料;
[0016]步驟二,將所述的甲碸黴素、甲碸黴素吸附載體和甲碸黴素吸收促進劑混合均勻;
[0017]步驟三,將混合的物料裝入流化床中,噴入粘合劑制粒。
[0018]優選的,所述的粘合劑選自乙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乙基纖維素的醇溶液、澱粉漿、水或羧甲基纖維素鈉中的一種或幾種。
[0019]優選的,所述的流化床制粒的條件為:進風溫度為70_80°C,出風溫度為40-50°C,噴霧壓力為0.5-0.6Mpa。
[0020]本發明的甲碸黴素吸附載體選自多孔性材料或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材料,對甲碸黴素提供載體支持作用,使甲碸黴素保持高度分散狀態,有利於甲碸黴素的快速溶出。
[0021]本發明的顆粒中同時含有甲碸黴素吸收促進劑,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和十二烷基硫酸鈉能提高甲碸黴素的滲透性,加速甲碸黴素通過動物腸胃上皮細胞的速度。
[0022]將本發明的顆粒進行體外溶出研究,本發明顆粒5分鐘溶出度可達85%以上(詳見具體實施例),而作為對比的甲碸黴素原料藥僅釋放10%左右。
[0023]將本發明的顆粒用水溶解後給小鼠灌胃,再體內甲碸黴素最大血藥濃度達到甲碸黴素原料溶液的1.5倍,有利於提高甲碸黴素的抗菌效果。
[0024]因此,本發明的甲碸黴素顆粒具有體外快速溶出和體內快速吸收的優點,本發明提供的甲碸黴素顆粒製備方法簡單,適合工業化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將有助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理解本發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明。應當指出的是,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0026]實施例1
[0027]—種甲碸黴素顆粒的製備方法,其特徵是按如下步驟進行:
[0028](I)按重量份稱取甲碸黴素100g,無水葡萄糖100g,攪拌混合10-20分鐘;
[0029](2)將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10g,十二基硫酸鈉鹽20g,混合均勻,再加入水溶性澱粉30g,攪拌混合10-20分鐘;
[0030](3)合併步驟⑴和(2)製得的混合物後,加入無水葡萄糖其餘部分,即加入740g,攪拌15-20分鐘,混合均勻即成;
[0031](4)將步驟(3)的組合物裝入流化床中,噴入0.08%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物料溫度:40-50°C,進風溫度70-80°C,噴霧壓力:0.5-0.6Mpa。
[0032]將得到的產品按照常規方法進行體外釋放,用甲碸黴素原料藥作對比,以水為釋放介質,HPLC法測定藥物含量,計算各時間點釋放百分率,結果如表2所示。
[0033]將得到的產品用水溶解,得到0.5mg/ml的甲碸黴素水溶液,健康肉雞30mg/kg 口服給藥,同時將甲碸黴素的原料藥用水溶解,得到0.5mg/ml水溶液,同法操作對比,HPLC法測定血藥濃度,得到的最大血藥濃度和達峰時間如表1所示。
[0034]實施例2
[0035]一種甲碸黴素顆粒的製備方法,其特徵是按如下步驟進行:
[0036](I)按重量份稱取甲碸黴素300g,無水葡萄糖300g,攪拌混合10_20分鐘;
[0037](2)將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20g,十二基硫酸鈉鹽40g,混合均勻,再加入水溶性澱粉60g,攪拌混合10-20分鐘;
[0038](3)合併步驟⑴和(2)製得的混合物後,加入無水葡萄糖其餘部分,即加入780g,攪拌15-20分鐘,混合均勻即成;
[0039](4)將步驟(3)的組合物裝入流化床中,噴入30%酒精溶液。物料溫度:40-50°C,進風溫度70-80°C,風機頻率:27HZ,壓力:0.5-0.6Mpa。
[0040]將得到的產品按照常規方法進行體外釋放,用甲碸黴素原料藥作對比,以水為釋放介質,HPLC法測定藥物含量,計算各時間點釋放百分率,結果如表2所示。
[0041]將得到的產品用水溶解,得到0.5mg/ml的甲碸黴素水溶液,健康肉雞30mg/kg 口服給藥,同時將甲碸黴素的原料藥用水溶解,得到0.5mg/ml水溶液,同法操作對比,HPLC法測定血藥濃度,得到的最大血藥濃度和達峰時間如表1所示。
[0042]實施例3
[0043]一種甲碸黴素顆粒的製備方法,其特徵是按如下步驟進行:
[0044](1)按重量份稱取甲碸黴素100g,乳糖100g,攪拌混合10-20分鐘;
[0045](2)將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50g,十二基硫酸鈉鹽20g,混合均勻,再加入麥芽糊精70g,攪拌混合10-20分鐘;
[0046](3)合併步驟(I)和(2)製得的混合物後,加入乳糖其餘部分,即加入1660g,攪拌15-20分鐘,混合均勻即成;
[0047](4)將步驟(3)的組合物裝入流化床中,噴入0.5%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物料溫度:40-50°C,進風溫度 70-80°C,噴霧壓力:0.5-0.6Mpa。
[0048]將得到的產品按照常規方法進行體外釋放,用甲碸黴素原料藥作對比,以水為釋放介質,HPLC法測定藥物含量,計算各時間點釋放百分率,結果如表2所示。
[0049]將得到的產品用水溶解,得到0.5mg/ml的甲碸黴素水溶液,健康肉雞30mg/kg灌胃給藥,同時將甲碸黴素的原料藥用水溶解,得到0.5mg/ml水溶液,同法操作對比,HPLC法測定血藥濃度,得到的最大血藥濃度和達峰時間如表1所示。
[0050]實施效果
[0051]實施例1、2、3以及對比例的最大血藥濃度及達峰時間如表1所示(給藥劑量為30mg/kg)。實施例1、2、3以及對比例的體外釋放結果如表2所示。
[0052]表1最大血藥濃度及達峰時間
[0053]
【權利要求】
1.一種甲碸黴素顆粒,所述顆粒的組分以及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為: 甲碸黴素:1-50% ; 甲碸黴素吸附載體:45% -99% ; 甲碸黴素吸收促進劑:0.05% -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甲碸黴素顆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甲碸黴素的重量百分比含量為2-10%,所述甲碸黴素為無定形甲碸黴素。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甲碸黴素顆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甲碸黴素吸附載體的重量百分比含量為85-98%。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甲碸黴素顆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甲碸黴素吸附載體選自水溶性澱粉、無水葡萄糖、麥芽糊精、多孔性矽膠、輕質碳酸鈣、蔗糖、乳糖、澱粉衍生物或纖維素衍生物中的一種或幾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甲碸黴素顆粒,其特徵在於甲碸黴素吸收促進劑的重量百分比含量為0.1% -1%。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甲碸黴素顆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甲碸黴素吸收促進劑包括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和十二烷基硫酸鈉鹽。
7.一種製備甲碸黴素顆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權利要求1、2、3或5所述的組分以及重量百分比含量備料; 步驟二,將所述的甲碸黴素、甲碸黴素吸附載體和甲碸黴素吸收促進劑混合均勻; 步驟三,將混合好的物料裝入流化床中,噴入粘合劑,制粒。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製備甲碸黴素顆粒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粘合劑選自乙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乙基纖維素的醇溶液、澱粉漿、水或羧甲基纖維素鈉中的一種或幾種。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製備甲碸黴素顆粒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流化床制粒的條件為:進風溫度為70-80°C,出風溫度為40-50°C,噴霧壓力為0.5-0.6Mpa。
【文檔編號】A61K47/36GK103462905SQ201310463918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9日
【發明者】王樹槐, 袁寶青, 李紅嬌, 趙保會 申請人:鄭州福源動物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