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風分離篩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11:45:36 1
專利名稱:一種風分離篩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物料篩選裝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種風分離篩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用於篩選物料的裝置是振動篩,振動篩的篩網採用鋼絲編織網或者鋼板衝孔,篩網與地面呈水平或者傾斜方向。篩網和振動器連接,振動器運行帶動篩網振動,篩網上的物料也隨著篩網運動,體積較小的物料通過篩網,體積較大的物料則留在篩網上,從而使大小不同的物料被區分開。隨著機械使用時間的延長,一方面,物料連續的正面衝擊,篩網會出現變形的現象,另一方面,下層的物料在振動的過程中容易受到上層物料重力作用而壓實,篩網會被物料阻塞,嚴重影響物料的篩分標準,使物料篩分品質無法達到後期加工的要求。振動篩需要經常性地清理才能滿足篩分的要求,維護和運行的成本高。所以,現有的篩選裝置需要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風分離篩裝置,旨在解決現有的物料篩選裝置, 振動篩需要經常性地清理才能滿足篩分的要求,維護和運行的成本高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風分離篩裝置,其中包括外罩、風管、篩網、排風管、小物料出料口、大物料出料口,所述篩網設置在外罩內,且尺寸小於所述外罩;所述風管設置在外罩的側面靠近頂部的位置,且直接通至篩網形成的篩網腔中;所述排風管垂直設置外罩的頂部,所述小物料出料口設置在外罩的側面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外罩的底部設置有大物料出料口。所述的風分離篩裝置,其中所述風管的設置為圓弧形,且沿篩網的圓弧切線方向通入篩網腔中。所述的風分離篩裝置,其中所述外罩可分為上外罩和下外罩,所述上外罩為圓柱狀,所述下外罩為漏鬥狀,上外罩和下外罩通過外卡扣連接。所述的風分離篩裝置,其中所述上外罩和下外罩採用內表面光滑的金屬材料或高硬度的塑料材料製成。所述的風分離篩裝置,其中在上外罩和下外罩相接處的部位設置有密封橡膠皮圈。所述的風分離篩裝置,其中所述篩網可分為上篩網架和下篩網架,所述上篩網架為圓柱狀,所述下篩網架為漏鬥狀,並通過篩網卡扣連接。所述的風分離篩裝置,其中所述篩網架由超細濾網製成。所述的風分離篩裝置,其中所述的排風管通過螺栓固定在外罩的頂部,且深度設置在篩網腔的中心偏上位置。所述的風分離篩裝置,其中所述篩網卡扣包括兩部分,一部分為卡槽設置在上篩網架4或下篩網架5上,另一部分為卡凸對應設置在下篩網架5或上篩網架4上,均設置有多個,且位置一一對應。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風力的作用在篩網架內形成氣旋,物料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隨機的向篩網架運動,從而使物料能夠均勻的分布到篩網架上,有效地避免了傳統的振動篩裝置由於物料的堆積造成篩網的變形和阻塞。並且與現有技術相比, 氣體循環產生的離心力大於傳統振動篩物料本身的重力,小物料更快的通過篩網,從而提高了物料分離效率。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風分離篩裝置無需頻繁清洗篩網,篩選出的小物料的品質高,而且篩選效率遠高于振動篩。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風分離篩裝置俯視的示意圖。圖2是圖1的在A-A方向剖視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參照附圖並舉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風分離篩裝置其包括外罩、風管、篩網、排風管、小物料出料口、大物料出料口,所述篩網設置在外罩內,且尺寸小於所述外罩;所述風管設置在外罩的側面靠近頂部的位置,且直接通至篩網形成的篩網腔中;所述排風管垂直設置外罩的頂部, 所述小物料出料口設置在外罩的側面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外罩的底部設置有大物料出料參照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提供的風分離篩裝置,該裝置包括上外罩 1、下外罩2、風管3、上篩網架4、下篩網架5、篩網卡扣6、外罩卡扣7、排風管8、小物料出料口 9、大物料出料口 10和螺栓11。所述上外罩1和下外罩2採用內表面光滑的金屬材料或高硬度的塑料材料製成,通過外罩卡扣7相連接,方便進行拆卸,並在上外罩1和下外罩2 相接處的部位設置有密封橡膠皮圈。所述上篩網架4和下篩網架5是通過篩網卡扣6卡合在一起的,所述上外罩1和上篩網架4為圓柱狀,所述下外罩2和下篩網架5為漏鬥狀,所述上外罩1和下外罩2的尺寸要大於上篩網架4和下篩網架5的尺寸。在上外罩1的側面靠近頂部的位置設有風管3,所述風管3直接通入篩網腔12內。需要篩選的初始物料和風一起從風管3處股入篩網腔12內。本實用新型為了能夠更好的使所述的物料能夠被風吹起來且緊貼篩網架旋轉,將所述風管3的入風方向設置為與上篩網架4的圓周相切,即所述風管3的設置為圓弧形,且沿上篩網架4的圓弧切線方向通入篩網腔12中。物料隨氣體沿風管3的切線方向進入篩網腔12中,在篩網腔12內形成氣旋,物料在氣旋的作用下做離心運動,均勻地分布到上篩網架4和下篩網架5上,顆粒較小的物料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通過篩網進入到篩網架和外罩之間封閉的空間內。由於該空間內受到風力的作用較小,小物料脫離氣流後,由於重力的作用墜落至設置在下外罩2側面底部的小物料出料口 9處,通過所述小物料出料口 9排除。而顆粒較大的物料受到超細濾網的約束不能通過,並應重力和離心力的共同作用呈螺旋狀向設在下方的大物料出料口 10滑動。由於罩子內持續不斷的有大量氣流湧入,氣體無法在短時間內從大物料出料口排出,所以在篩網架的中心位置處通過螺栓11固定住一個排風管8用於排出多餘的氣流。為了能夠滿足陶瓷生產過程中對粉末的篩選需要,所述篩網設置有超細濾網。進一步,下篩網架5呈漏鬥狀放置,使得物料在下篩網架上進一步篩選,保證顆粒小的物料能夠精確被篩選出。本實施例中所述篩網卡扣6包括兩部分,一部分為卡槽設置在上篩網架4或下篩網架5上,另一部分為卡凸對應設置在下篩網架5或上篩網架4上,且設置有多個,且位置一一對應。當上篩網架4上的卡槽或卡凸與下篩網架5上的卡凸或卡槽卡合後則兩者相對固定。為了解決篩網架與外罩之間的穩定位置關係,同理,在下篩網架5的底部設置有卡槽,在下外罩2的內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設置有卡凸。裝配時,只需要將下篩網架5放入下外罩2內,然後調整位置使卡槽與卡凸卡合就可以保證下篩網架5的位置固定了。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適用於同類裝置的一種分離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l 將原始物料通過風從風管處吹入篩網腔中;S2 持續不斷的通過風管向篩網腔中吹風;S3:原始物料在風的旋轉的作用下,緊貼篩網滑動,小於篩網網孔的物料穿過篩網進入到篩網與外罩之間的空間內,並通過小物料出料口排出;不能通過網孔的物料則通過大物料出口排出。本實用新型通過風力的作用在篩網架內形成氣旋,物料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隨機的向篩網架運動,從而使物料能夠均勻地分布到篩網架上,有效地避免了傳統的振動篩裝置由於物料的堆積造成篩網的變形和阻塞。並且與現有技術相比,氣體循環產生的離心力大於傳統振動篩物料本身的重力,小物料更快的通過篩網,從而提高了物料分離效率。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風分離篩裝置無需頻繁清洗篩網,篩選出的小物料的品質高,而且篩選效率遠高于振動篩。應當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的應用不限於上述的舉例,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風分離篩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外罩、風管、篩網、排風管、小物料出料口、大物料出料口,所述篩網設置在外罩內,且尺寸小於所述外罩;所述風管設置在外罩的側面靠近頂部的位置,且直接通至篩網形成的篩網腔中;所述排風管垂直設置外罩的頂部,所述小物料出料口設置在外罩的側面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外罩的底部設置有大物料出料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分離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風管的設置為圓弧形,且沿篩網的圓弧切線方向通入篩網腔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分離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外罩分為上外罩和下外罩, 所述上外罩為圓柱狀,所述下外罩為漏鬥狀,上外罩和下外罩通過外卡扣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風分離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外罩為內表面光滑的金屬或高硬度的塑料外罩。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風分離篩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上外罩和下外罩相接處的部位設置有密封橡膠皮圈。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分離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篩網分為上篩網架和下篩網架,所述上篩網架為圓柱狀,所述下篩網架為漏鬥狀,並通過篩網卡扣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風分離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篩網架為超細濾網。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分離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排風管通過螺栓固定在外罩的頂部,且深度設置在篩網腔的中心偏上位置。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風分離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篩網卡扣包括兩部分,一部分為卡槽設置在上篩網架或下篩網架上,另一部分為卡凸對應設置在下篩網架或上篩網架上,均設置有多個,且位置一一對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風分離篩裝置,包括外罩、風管、篩網、排風管、小物料出料口、大物料出料口,所述篩網設置在外罩內,且尺寸小於所述外罩;所述風管設置在外罩的側面靠近頂部的位置,且直接通至篩網形成的篩網腔中;所述排風管垂直設置外罩的頂部,所述小物料出料口設置在外罩的側面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外罩的底部設置有大物料出料口。採用本實用新型可有效地避免了傳統的振動篩裝置由於物料的堆積造成篩網的變形和阻塞。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風分離篩裝置無需頻繁清洗篩網,篩選出的小物料的品質高,而且篩選效率遠高于振動篩。
文檔編號B07B9/00GK202129220SQ20112013373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9日
發明者崔雷, 楊國旺 申請人:崔雷, 楊國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