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刺梨葉發酵茶及其製備方法
2023-06-05 07:35:06
專利名稱:一種刺梨葉發酵茶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薔薇科植物刺梨的成熟葉片製作的發酵茶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刺梨,又名送春歸、繅絲花、茨梨、木梨子,薔薇科薔薇屬多年生落葉叢生灌木,主要生長於我國四川、貴州、雲南等西南省份的山區。刺梨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包括Vc、Vp、 Vp、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Mn-SOD和Fe-SOD)、20餘種胺基酸、膳食纖維、刺梨多糖、多酚類物質、單寧、β -谷甾醇、委陵菜酸、原兒茶酸以及Zn、Sr、Rb、Mn、Cu、Co、Fe、N1、 L1、Cr等十餘種微量元素。刺梨號稱「維C之王」,含量高達2500mg/100g,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和保健價值,除用於治療積食腹漲、痢疾腸炎、高血壓、血管破裂出血、VC缺乏症等疾病外,還具有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延緩衰老、解毒、抗動脈粥樣硬化(As)、抗腫瘤、抗輻射、排出鉛毒等功能。刺梨葉同樣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但是由於加工技術的落後,使得所有的葉片到冬季自然凋落而浪費。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充分利用我國西南豐富的刺梨資源、突破現有刺梨葉片加工技術的局限性,提供一種全新的葉片發酵茶及其製備方法。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本發明採用的原料組分為刺梨成熟葉片、葉梗、水。
本發明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的9大步驟
1、原料採集
在晴朗的日子,或者雨後陽光照射2個小時後,採摘刺梨成熟葉片,連梗一起採下。
2、離體光合
將採摘下來的成熟葉片以不超過3CM的厚度平鋪,置於紅藍光(5萬勒克斯以上) 下進行照射培養,並保持空氣流通及溼度不低於70%,培養時間為2-3天,培養過程中採用超聲波噴霧方式向葉片間歇補充水分。
3、曬青
將光合培養結束的葉片放在太陽光下暴曬,至含水量低於3%。
4、回潮
將曬青後的葉片用透氣布袋裝好,置於陰涼處回潮,回潮時間為5-10天,空氣溼度不超過40%。
5、發酵
將葉片從布袋中倒出,堆放在經過消毒的通風室內,堆碼厚度不超過30CM,向葉片噴灑無菌水,保證所有的葉片均呈潤溼狀態,室溫控制在25-27攝氏度之間,時間控制為30 天左右,發酵期間要適時向葉堆補充水分(超聲噴霧),每天翻動葉堆1-3次,防止局部溫度過高(超過35攝氏度)。
6、乾燥
完成發酵的葉片可用日曬或者熱風的方式進行乾燥,乾燥葉片水分不超過3 %。
7、蒸壓造型
把乾燥後的葉片過蒸汽,待葉片軟化後,置於模具中壓製成需要的規格和形狀的 茶餅,並於通風處風乾。
8、包裝
將風乾的茶餅包裝好,加貼標籤,入庫供售賣。
9、粉碎包裝
將乾燥後的葉片用粉碎機打成碎末,做成袋泡茶供售賣。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製作刺梨葉發酵茶。
1、原料採集
在晴朗的日子,上午十點採摘刺梨成熟葉片,連梗一起採下。
2、離體光合
將採摘下來的成熟葉片以不超過3CM的厚度平鋪,置於5萬勒克斯的紅藍光下進 行光合培養,並保持空氣流通並每隔2小時超聲噴霧補充水分一次,培養時間為3天,培養 過程中每5個小時翻動葉片一次。
3、曬青
將光合結束培養的葉片放在太陽光下連續暴曬兩日,至含水量低於3%。
4、回潮
將曬制後的葉片用透氣布袋裝好,置於陰涼處回潮,回潮時間為5天,空氣溼度不 超過40%。
5、發酵
將葉片從布袋中倒出,堆放在經過消毒的通風室內,堆碼厚度不超過30CM,向葉片 噴灑無菌水,保證所有的葉片均呈潤溼狀態,室溫控制在25攝氏度,時間30天,發酵期間每 隔12小時向葉堆補充一次水分(採用超聲噴霧方式),每天翻動葉堆1-3次。
6、乾燥
完成發酵的葉片採用日曬方式連續暴曬兩天,乾燥葉片水分不超過3%。
7、粉碎包裝
將乾燥後的葉片用粉碎機打成碎末,做成袋泡茶供售賣。
實施例二
製作刺梨葉發酵茶餅。
1、原料採集
在晴朗的日子,上午十點採摘刺梨成熟葉片,連梗一起採下。
2、離體光合
將採摘下來的成熟葉片以不超過3CM的厚度平鋪,置於5萬勒克斯的紅藍光下進行光合培養,並保持空氣流通及溼度不低於70%,培養時間為3天,培養過程中每5個小時 翻動葉片一次。
3、曬青
將光合結束培養的葉片放在太陽光下連續暴曬兩日,至含水量低於3%。
4、回潮
將曬制後的葉片用透氣布袋裝好,置於陰涼處回潮,回潮時間為5天,空氣溼度不 超過40% ο
5、發酵
將葉片從布袋中倒出,堆放在經過消毒的通風室內,堆碼厚度不超過30CM,向葉片 噴灑無菌水,保證所有的葉片均呈潤溼狀態,室溫控制在25攝氏度,時間30天,發酵期間每 隔12小時向葉堆補充一次水分(採用超聲噴霧方式),每天翻動葉堆1-3次。
6、乾燥
完成發酵的葉片採用日曬方式連續暴曬兩天,乾燥葉片水分不超過3%。
7、蒸壓造型
把乾燥後的葉片過蒸汽,待葉片軟化後,置於圓底布袋中壓製成為圓餅狀,並於通 風處風乾。
8、包裝
將晾乾的茶餅包裝好,加貼標籤,入庫供售賣。
上述實施例是本發明較為典型的實現方式,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並不受上述實施 例的限制,其它任何未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 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刺梨葉發酵茶及其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以刺梨成熟葉片為原料,通過加水發酵的方法製取的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刺梨花瓣發酵酒及其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是通過下述步驟製備而來(1)原料採集在晴朗的日子,或者雨後陽光照射2個小時後,採摘刺梨成熟葉片,連梗一起採下。(2)離體光合將採摘下來的葉片以不超過3CM的厚度平鋪,置於紅藍光(5萬勒克斯以上)下進行照射培養,並保持空氣流通及溼度不低於70%,培養時間為2-3天,培養過程中採用超聲波噴霧方式向葉片間歇補充水分。(3)曬青將光合培養結束的葉片放在太陽光下暴曬,至含水量低於3%。(4)回潮將曬青後的葉片用透氣布袋裝好,置於陰涼處回潮,回潮時間為5-10天,空氣溼度不超過40%。(5)發酵將葉片從布袋中倒出,堆放在經過消毒的通風室內,堆碼厚度不超過30CM,向葉片噴灑無菌水,保證所有的葉片均呈潤溼狀態,室溫控制在25-27攝氏度之間,時間控制為30天左右,發酵期間要適時向葉堆補充水分(超聲噴霧),每天翻動葉堆1-3次,防止局部溫度過高 (超過35攝氏度)。(6)乾燥完成發酵的葉片可用日曬或者熱風的方式進行乾燥,乾燥葉片水分不超過3%。(7)蒸壓造型把乾燥後的葉片過蒸汽,待葉片軟化後,置於模具中壓製成需要的規格和形狀的茶餅, 並於通風處風乾。(8)包裝將風乾的茶餅包裝好,加貼標籤,入庫供售賣。(9)粉碎包裝將乾燥後的葉片用粉碎機打成碎末,做成袋泡茶供售賣。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一種刺梨葉發酵茶及其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刺梨葉片被採摘下來後,置於人工光源下進行葉片的離體光合培養。
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一種刺梨葉發酵茶及其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不進行離體光合培養和以熱風烘焙形式替代曬青。
5.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一種刺梨葉發酵茶及其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離體光合培養過程中以人工方式提高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
6.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一種刺梨葉發酵茶及其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在發酵前和發酵過程中以紫外線殺滅刺梨葉片上附著的黴菌和其它雜菌。
7.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一種刺梨葉發酵茶及其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發酵後的葉片被壓製成圓餅狀、方塊狀或被粉碎成末製成袋泡茶。
8.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一種刺梨葉發酵茶及其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離體光合培養的方法被用於烏龍茶和紅茶的生產中的葉片凋萎過程,增強葉片的光合作用,抑制葉片的呼吸作用。
9.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一種刺梨葉發酵茶及其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離體光合培養的方法用於替代普洱茶及傳統黑茶的曬青過程,增強葉片的光合作用,抑制葉片的呼吸作用,避開太陽光的熱效應,延長葉片水分的散失時間。
1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一種刺梨葉發酵茶及其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任何未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全文摘要
一種刺梨葉發酵茶及其製備方法,其特徵是以薔薇科植物刺梨的成熟葉片為原料,通過離體光合、曬青、發水發酵等方法進行處理,從而製得味美的具有保健價值的新型代用茶飲品。
文檔編號A23F3/34GK102986972SQ20111027843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9日
發明者唐俊 申請人: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