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老電視劇解讀(評分從5.9反升到8.4)
2023-06-05 03:11:12 2
近日,2001年播出的電視劇《笑傲江湖》評分一路從5.9升至8.4的消息,引起許多網友討論。熱議的焦點主要圍繞在「老劇瘋狂漲分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審美變化還是觀眾的話語權交替?」該話題曾一度攀升到知乎熱搜榜前三。
記者了解到,2001版《笑傲江湖》改編自作家金庸的同名武俠小說,由李亞鵬、許晴等人聯袂主演,在中央電視臺第八頻道播放。該劇播出後很受歡迎,劉歡、王菲演唱的片頭曲以及嶽不群扮演的巍子一舉成為中國影視經典。
然而李亞鵬扮演的令狐衝一角,在當時有些爭議。特別是,1990年電影版《笑傲江湖》許冠傑演繹的令狐衝珠玉在前,將江湖之氣和市井之氣融為一體,被觀眾稱為「迄今為止最為成功的令狐衝」,對後來的扮演者也構成壓力。另外,該劇還被詬病配音不符合人物性格、劇情改動較大等。所以在當時,《笑傲江湖》並沒有獲得觀眾給出的高分,後來在豆瓣上也只獲得了5.9的起始分。
那麼為什麼近些年,一部播放於20多年前的《笑傲江湖》評分慢慢升上來了呢?
網友@青山布衣留言說,和觀眾話語權交替沒有什麼關係。他認為,任何劇,不光是《笑傲江湖》,評分歷經若干年上升或下降,就兩個原因:一是是否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二是全靠同行的襯託。用話語權交替來形容電視劇評分的變動,是拿老一輩和新一輩觀眾當藉口。「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審美是有共性的,電視劇只要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自然會回歸到一個合理的評分區間。」
老劇被瘋狂漲分,《笑傲江湖》不是第一部。前段時間網劇《夢華錄》熱播,還促使20年播出的《愛情寶典》評分飆升至9.0。《愛情寶典》總共26集,分為5個故事,包括「救風塵」「綠牡丹」等故事。
其中「救風塵」章節和《夢華錄》一樣,改編自關漢卿元雜劇《趙盼兒風月救風塵》。但是這部劇中的趙盼兒和宋引章人設卻與《夢華錄》大有不同。在元雜劇《趙盼兒風月救風塵》,趙盼兒是風月女子,而《夢華錄》將其改編成罪臣之女,從小淪落成官妓,16歲從良,保持清白之身。相比之下,「救風塵」更貼近原著,趙盼兒始終是在風月場所謀生的妓女,周轉於人情世故裡,又放不下一副狹義心腸,巧施妙計,將宋引章從困境中救出。
其實這部劇在當年上映時,並沒有太多人關注,在《夢華錄》熱播後,被觀眾發現,豆瓣評分持續漲到了9.0.
老劇漲分只是情懷加分嗎?
「情懷『這個詞語在2022年倒是經常出現,某個經典劇劇組又重聚了,某個歸隱長時間的歌手又發歌了……如今,觀眾對過去某個時光、某個人的懷戀皆可以成為一檔節目的賣點。靠著勾起觀眾的情懷,王心凌的「愛你」重新走回大街小巷,《武林外傳》《新白娘子傳奇》等老劇主演同登臺,熱搜不斷。時不時上演一出「眼淚殺」,帶起觀眾一波」回憶殺「,眼淚流過,只剩下空歡喜。因此有不少網友發出質疑聲音:「情懷是用來懷念的,而不是用來消費的,消費多了,套路多了,情懷就變了味。」
所以老劇被漲分,也是情懷濾鏡嗎?
愛追劇的90後女生小楊(化名)告訴記者,情懷當然算是加分項,她對逝去的美好事物永遠抱有情懷濾鏡,「可再有濾鏡,頂多加個一分,給老劇打高分,還是因為現在同類型的劇實在不夠好看。」
以《笑傲江湖》為例,金庸先生的這部經典著作被改編成影視劇數次。電影共拍了四部:包括1978電影版、1990年電影版、《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笑傲江湖: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電視劇一共拍了七部:包括TVB1984版、TVB1996版、中視2000版、新加坡2000版、央視2001版和華夏視聽2013版、《新笑傲江湖》2018版;
前前後後11部作品中,華夏視聽2013版和《新笑傲江湖》2018版評分較低,後者甚至打破了界限,以2.5分排名倒數第一。
在小楊看來,老劇分數飆升,不一是乘上了「情懷」的快車,「純粹是現在有的電視劇製作快餐化,改編名著也是有形無神。」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孫慶雲
校對 王菲
,